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
作者 黎振强 彭菲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在传导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城市碳排放效率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智能化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实验研究
2
作者 谢锐 李天任 王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智能化能够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且该政策与宽带中国战略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具有联动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提供三个关键的支撑条件促进数据智能化技术的采用:基础设施支撑为数据价值实现提供物理基础,技术服务支撑降低企业采用成本,制度环境支撑优化要素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智能化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易促进智能产业发展,且更易催生出大规模的智能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智能化在促进地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智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智能产业占比,优化了地区智能产业结构。本研究评估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科技产业政策,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数据智能化 智能产业发展 大数据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能否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王玮 王幸 刘镇玮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充分释能,驱动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检验表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复杂度、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资金支持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存在70公里的辐射边界,且在数据保障程度高的地区、科技含量大的行业及技术把握能力强的企业中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该结论揭示了数据要素的深层价值,为数据政策的前瞻性布局与企业摆脱“卡脖子”窘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据要素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复杂度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明贤 邓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7,共9页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表现,并实证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强化环境规制力度,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制定数字经济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战略功能平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践与启示
5
作者 肖金成 陈宜 沈体雁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60,共8页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探索与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27次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紧密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实验区的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及相...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探索与国家战略功能区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第27次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紧密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实验区的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建设国家战略功能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功能平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空中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苏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9,共21页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2012—2020年30个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对其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对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实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均逐年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距明显;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仅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四省市耦合协调度高于0.7,达中度协调及以上水平,另有22个省份耦合协调度不足0.5,未达协调水平。基准回归显示,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1)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渠道促进了省级数字化发展,通过绿色创新促进了绿色化发展。(2)数字化与绿色化存在循环互促机制,体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具体地,“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是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的;“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则是通过绿色创新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牵引效应实现。(3)大数据试验区强化了绿色发展的数字化效应;但未强化数字发展的绿色化效应,原因在于,大数据试验区提高了绿色创新能力,进而刺激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增强绿色发展对数字化发展的牵引效果;但由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未能推动生产绿色化转型,导致大数据试验区未能强化数字发展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吸收能力更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更高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字化 绿色化 耦合协调度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周家正 赵家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8,共16页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 以2011—2020年28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行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试验区建设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促进创新研发、推动产业集聚以及优化制度环境是试验区建设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重要机制。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对邻近城市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创新研发 产业集聚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人力资本与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东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衍生的外生冲击,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分析数据要素影响共同富裕的因果效应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驱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衍生的外生冲击,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分析数据要素影响共同富裕的因果效应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驱动共同富裕,且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中,人力资本是数据要素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在智能化、高产业结构及资源型城市更加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据要素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人力资本 共同富裕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路径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视角
9
作者 姜祎 张庆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共7页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选取2009-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数据化与科学化的重要举措。选取2009-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法探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显著提升所在省份的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水平。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数字产业集聚两条路径对协同发展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应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试验区推动协同发展;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绿色技术创新、数字产业集聚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10
作者 王淑瑶 刘达 汤吉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5,共12页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可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 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可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快地区开放式创新生态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处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属于高技术行业或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赋能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供应链 韧性 安全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君然 钟昌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4,共16页
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性高、渗透性强和覆盖性广的特点,能够深入到各个产业和领域,成为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探讨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首先从已有文... 数字经济具有创新性高、渗透性强和覆盖性广的特点,能够深入到各个产业和领域,成为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探讨数字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首先从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创新水平,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从实证角度测度2009—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以R&D人员、R&D内部经费支出、专利申请件数刻画创新驱动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创新驱动是数字经济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制。最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对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新质生产力也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宇佳 饶邦韬 国胜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大数据发展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差分法考察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其正向促进效应随着政策实施时间逐渐增强。机制检验发现,在微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应、投资增加效应和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等渠道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通过优秀人才集聚效应和城市创新创业水平提升效应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对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 ——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3
作者 李麦收 李华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0,共15页
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作用可以通... 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作为外生政策冲击,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劳动雇佣规模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作用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而言,大数据发展扩大劳动雇佣规模的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还可以提升研发人员比例,缩小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工资差距,促进企业内共同富裕。因此,应把大数据发展作为国家落实稳就业方针和保就业任务的重要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畅通大数据发展扩大企业雇佣规模的传导渠道;结合城市资源与企业禀赋,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提高大数据政策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劳动力就业 数字化转型 共同富裕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14
作者 李红 凌全亚 +1 位作者 程广亭 欧阳卓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61,共21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最终产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以中国于2015年开始分批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就业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最终产品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并以中国于2015年开始分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外生冲击,利用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就业人数,即相对于非试验区上市公司而言,试验区上市公司在政策实施后的就业人数平均增加了4.3%,主要通过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来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等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立具有辐射效应,促进了相邻城市第二产业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5
作者 姚树俊 孙铁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2,共14页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对固定资产合理投资优化了资本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2)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产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了技术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3)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劳动者投身绿色产业优化了劳动力要素,进而提升城市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东部地区、建筑行业发达的城市、大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潜力,扩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实施范围,实现政策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效应,同时,提高城市的要素配置水平,拓宽城市碳减排的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发展 碳减排 要素配置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研究
16
作者 丁志帆 章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8,共13页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通过数据资源的汇聚、流动、共享,发挥串联和赋能作用,推动科技、资金、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基于2008—2021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通过数据资源的汇聚、流动、共享,发挥串联和赋能作用,推动科技、资金、产业、人才协同发展。基于2008—2021年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且在金融高地、创新洼地、数字基础设施发达的城市影响更明显;人才集聚和企业集聚是重要的中介机制。空间分析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素协同发展的影响仅有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加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数字化人才引培和企业支持体系,促进数据跨区域流动与配置,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素协同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人才集聚 企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政策与企业数字创新质量
17
作者 杨鹏 孙伟增 +1 位作者 张柳钦 周城溪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1,共12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创新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视为一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经济政策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本地企业的数字创新质量,并且对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数字化水平较低和非国有企业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试验区为企业开展数字创新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创新补贴,并通过促进数字企业和人才集聚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质量提升。第三,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强,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越大,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影响越显著。本文研究验证了设立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为促进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试验区 数字创新质量 数字创新补贴 数字人才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影响研究——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作用
18
作者 张龙天 余旭涵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33,共10页
本文以201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并探究了大数据试点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企业碳减排,且大数据试点政策对此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东部地... 本文以201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并探究了大数据试点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企业碳减排,且大数据试点政策对此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位于东部地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的企业新质生产力减排效果显著更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减排效果均显著,但国有企业受到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建议:政府可制定分阶段、分类别的激励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而降低碳排放,并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政策效率;企业则需利用政策支持加速数字化转型,重视信号传递效应,加强碳信息披露,加大新质生产力投入,降低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碳排放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企业碳减排 环境影响 碳排放权交 易试点城市 大数据政策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一体化:数字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赋能效应
19
作者 宋美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6,共8页
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打破要素市场分割,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和“高铁开通”构造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 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打破要素市场分割,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和“高铁开通”构造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对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显著降低了要素市场分割程度。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协同对要素市场分割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竞争效应”占主导,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地区,“示范效应”占主导,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据此,从构建新旧基础设施“多层次协同”发展格局、完善跨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市场一体化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廖筠 轩辕明雪 朱晗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7,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以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机制,实证检验该政策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能有效推动公司开放式创新,该政策对国有、位于东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有更好的推进效果;就传导机制而言,该政策通过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信息不对称间接影响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行为。为此,本文提出了深化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开放式创新协同共促的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开放式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信息不对称 数字化转型 企业融资压力 资源依赖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