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机理与路径 |
郭跃文
李源
陈志明
刘城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重大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模式机制研究——跨部门跨层次激励内部协同视角 |
牛昊
梅阳
王倩
|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3
|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理、引领作用与培育方略 |
黄海燕
管建良
康露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4
|
无尽前沿的再迈进:美国科技战略变革与高等教育的转型 |
石耀月
鞠法胜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科技安全的法律保障 |
程骋
江岚
黄弘毅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系统论视域下教育强国“六力”的学理阐释与提升策略 |
阙明坤
余蕊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我国研究型大学参与世界人才中心建设的时代诉求与关键路径 |
钟云华
黄小宾
|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论“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 |
金碚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9
|
|
9
|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
李政
崔慧永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54
|
|
10
|
拜登政府国防科技战略评析 |
龙坤
文力浩
解一鸣
杨爱华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1
|
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法治化意义 |
谭启平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2
|
|
12
|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研究 |
杨晓昕
董支晓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3
|
培育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新优势研究 |
龙云安
胡能贵
陈国庆
杨子强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4
|
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研判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年报》的分析 |
刘彦君
张鑫
陆桂军
吴晨生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5
|
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探析 |
杜红亮
赵志耘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6
|
确立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
郑方能
封颖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7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国防科技战略有效性评价 |
程臻
薛惠锋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8
|
日本科技外交战略与实践探究 |
惠仲阳
胡智慧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9
|
科学技术在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功能 |
冯鹏志
母小曼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20
|
中印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以印度STI和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 |
盛明科
罗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