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赋能木材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1
作者 韩雁明 吕斌 储富祥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 我国是世界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统筹部署创新研究任务,构建以应用场景和问题导向为目标的项目实施机制,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并在企业开展大规模产业化示范,确保项目研究成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并通过项目研究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引领木材加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总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专项中木竹材加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为木竹材加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支撑,同时为林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与相关领域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研发计划 林业专项 木竹加工技术 绿色转型 智能制造 资源高效利用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2
作者 李堂军 邵宇宾 +3 位作者 杨帆 贾国伟 王辉 张巧显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尤为必要,对提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梳理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对部分已验...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中国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尤为必要,对提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梳理当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对部分已验收项目研发的专利状态进行跟踪查询,结合项目管理实践分析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并结合“健全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试点工作经验,从政策、机制、操作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创新性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框架,对提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知识产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资助热点及发展方向分析
3
作者 罗琳彬 邢怡青 张亮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为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学术期刊文献,系统性回顾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G0405)的资助布局、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研...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为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学术期刊文献,系统性回顾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G0405)的资助布局、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研究发现,2021—2024年G0405聚焦六大研究方向:健康政策创新与协同治理、医保支付机制与战略性购买、数字健康与精准医疗、智能健康干预与行为医学、社区健康治理、社会热点驱动的动态选题,但在宏观系统研究、宏观政策创新、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显薄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战略需求,在学科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须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塑造宏观系统思维,以科学研究范式为支撑,以实践路径为落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将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融入我国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 研究热点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审计学科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甲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要求。审计本身的功能需重点考虑经济监督、政治监督、文化监督、生态监督、决策参谋和信任建设六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要不断深化和拓展,要推进审计人才自主培养,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推动研究型审计向纵深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性、应用性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审计学科的社会服务定位,将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力争在智库建设、合作框架、国家牵引、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审计学科的发展要与审计实践同频共振,要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进一步提炼学科方向,推动审计学科交叉融合;加大审计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理顺机制,着力提升审计学科团队创新力;探索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聚焦审计博士点建设,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学科 功能定位 创新发展 审计监督 国家治理 研究型审计 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 审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科技布局及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忠 孔聪 +8 位作者 鲁淼 王璐瑶 迟海 卢兵友 董文 李宇飞 孙康泰 张辉 邓小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在渔业领域科技创新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展望我国渔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对重点专项的任务布局、项目经费概况、项目分布情况、承担与参与单位(人员)情况进行详细梳理...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在渔业领域科技创新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展望我国渔业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对重点专项的任务布局、项目经费概况、项目分布情况、承担与参与单位(人员)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和分析,概括和评述专项实施特点和项目成效。分析显示,该专项具有系统性布局、重点领域突破、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环节差异性布局等特点。在种质创制、健康养殖、资源养护、友好捕捞、流通加工等五大产业需求上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渔业科技创新水平。基于“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的实施成效,我国渔业科技创新在“十四五”期间及以后将更加注重拓展水产养殖新空间,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智慧渔业,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提升加工综合水平,加快冷链物流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领域。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优质蛋白食品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淡水和海洋资源,推动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粮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渔业经济 科技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实施和组织管理探索和思考--以林业领域首批专项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国斌 董文 +1 位作者 卢兵友 刘庆新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林业专项为例,总结分析26个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情况,阐释专业管理机构“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为设计思路的组织管理创新举措。同时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立目标和政策要求,对林业专项...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林业专项为例,总结分析26个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情况,阐释专业管理机构“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为设计思路的组织管理创新举措。同时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立目标和政策要求,对林业专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剖析,提出林业专项优化过程管理和促进成果产出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立项 实施 组织管理 林业专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时期我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科技创新进展和展望
7
作者 王振忠 鲁淼 +3 位作者 卢兵友 孙康泰 赵前程 马永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5-663,共9页
水产食品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意义重大,据统计,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14亿t,包括1.78亿t水生动物和3600万t藻类,其中有超过1.57亿t水生动物直接供人食用,相当于人均每年供应约20.2kg,提供了约17%的动物... 水产食品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意义重大,据统计,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14亿t,包括1.78亿t水生动物和3600万t藻类,其中有超过1.57亿t水生动物直接供人食用,相当于人均每年供应约20.2kg,提供了约17%的动物蛋白^([1])。我国是人口大国,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水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开辟以水域为基础生产优质蛋白,构建覆盖内陆水域和海洋的蓝色粮仓,是发展我国现代渔业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优质蛋白持续高效供给的重要载体^([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蓝色粮仓 水产品流通与加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国别地理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阳 李鑫 +2 位作者 张中浩 刘鉴 熊巨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求,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地理学科注入新的力量,国别地理学的发展还需获得更多关注。本文基于1986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别地理项目数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求,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地理学科注入新的力量,国别地理学的发展还需获得更多关注。本文基于1986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别地理项目数据,分析国别地理项目的申请与资助现状,考察其研究热点分布,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探讨其概念内涵及其在学科体系中定位,提出国别地理学支撑地理科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别地理学科发展策略。研究发现:①国别地理项目申请量与资助量较少,研究地域布局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匹配度不够,尚不能满足国别地理服务国家大政方针的资政服务需求;②1986—2022年共有344项国别地理学申请项目,分布在地缘政治、自然环境、能源经济与社会文化四大领域,且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中的国别地理研究有明显的时空尺度差异;③国别地理学可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需求,同时为地理科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为地理科学数据驱动型研究范式提供了新应用领域,是时代赋予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④国别地理学未来需从动力模式、队伍组织、交叉融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地理 研究格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理科学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昌玉 吕大炜 +1 位作者 初航 任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57,共9页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演进。研究发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地质现象表征到地质规律总结,再到机制探索等阶段,呈现出国家战略的主导性、灾难性事件的驱动性、研究趋精细化和复杂化、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受资助单位的集中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动工程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丰富并深化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得工程地质学向着更科学、更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方向发展,并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抓住数据革命契机,开辟工程地质学研究新途径;始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推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学科交叉融通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合作如何影响技术转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萍 方卫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2,共10页
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研究语境,以“契约明确性-合作参与度-技术转移能力-技术转移绩效”为理论模型,探讨项目团队应如何合作才有助于高技术转移绩效的产生,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 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研究语境,以“契约明确性-合作参与度-技术转移能力-技术转移绩效”为理论模型,探讨项目团队应如何合作才有助于高技术转移绩效的产生,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资源依赖性、合作嵌入度、社会认可需求情境对模型各路径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契约明确性是技术转移绩效的前因变量,技术转移能力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力最强,合作参与度在契约明确性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传导作用。在不同情境中,契约明确性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有效管理科技项目以及首席科学家管理团队工作、促进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契约明确性 合作参与度 技术转移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联合基金资助成效分析及未来展望
11
作者 李海龙 孟恩 +8 位作者 刘哲 郑袁明 姚玉鹏 夏鹏 马永正 郑荣国 刘权 洪文涛 汤宇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3-3181,共9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2年联合设立实施地质联合基金,以地球科学部“三深一系统”的顶层战略规划为纲,涉及深地、深海和地球系统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服务找矿突破、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20...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2年联合设立实施地质联合基金,以地球科学部“三深一系统”的顶层战略规划为纲,涉及深地、深海和地球系统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服务找矿突破、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2022~2023年度共资助项目59项,涉及大地构造演化及其资源能源效应项目39项,涉及表层地球系统研究,特别是地质灾害、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下空间等领域项目17项,涉及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项目3项。资助项目中具有交叉属性的占比67%,反映了地质调查工作对综合技能要求的提升。地质联合基金实施两年以来,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地勘单位等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地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本文的系统总结为分析地质联合基金实施效果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对地质联合基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我国地质调查事业深度融合提出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联合基金 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我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实施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毅 叶世英 满建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3-711,共9页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期间生物种业领域的唯一专项,对于夯实和引领育种科技发展方向,保障我国农作物种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油菜是“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根据油菜遗传育种领域在专项中的...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期间生物种业领域的唯一专项,对于夯实和引领育种科技发展方向,保障我国农作物种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油菜是“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根据油菜遗传育种领域在专项中的布局与实施情况,从优异种质资源挖掘、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机理解析、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重要新材料和新品种选育、种子繁育与加工技术等五个方面梳理总结油菜遗传育种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重大成果以及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经验,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重大项目系统化布局;二是优化管理制度,完善生物技术育种管理法规体系;三是创新育种产业链,构建科企密切分工合作的种业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遗传育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进展与成效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专家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一线项目管理者的访谈研究
13
作者 宋欢 陈金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专家库的建设质量是保障科技项目评审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对21名一线项目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探析受访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专家库建立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以及面临的问题。访谈结果表明,在评审专家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及更新及... 专家库的建设质量是保障科技项目评审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对21名一线项目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探析受访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专家库建立过程中的典型做法以及面临的问题。访谈结果表明,在评审专家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及更新及时性、智能匹配系统的精准性、人为主观因素介入以及专家选取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建议,包括提升专家入库及信息更新意愿的具体举措、对项目与候选专家实行三级匹配模式、升级专家库平台的操作系统等,旨在进一步促进专家库的标准化和创新化管理,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完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专家库 项目管理者 访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被引量:52
14
作者 史志华 杨洁 +3 位作者 李忠武 李勇 程栋梁 袁再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017YFC0505400)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支持。项目重点阐明区域水土流失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因子,以生态功能提升与生产功能优化为核心,... "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017YFC0505400)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支持。项目重点阐明区域水土流失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因子,以生态功能提升与生产功能优化为核心,研发集成地表径流调控、土壤肥力提升、植被可持续恢复和景观结构优化为一体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体系,形成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与民生改善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为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研发项目 红壤低山丘陵区 水土保持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畜牧兽医科技布局与评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康泰 王小龙 +2 位作者 张建民 蒋大伟 葛毅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4,共7页
科技资源的布局和配置对于畜牧兽医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十三五"科技计划改革组建了全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对畜牧兽... 科技资源的布局和配置对于畜牧兽医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十三五"科技计划改革组建了全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对畜牧兽医领域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在动物疫病防控、高效安全养殖、养殖环境处理、养殖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布局,按照基础研究、重点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本文以该专项为主,介绍并分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牧兽医类项目实施背景和立项情况,对我国畜牧兽医领域的科技布局进行阐述并提出评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畜牧兽医 研究布局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冯焱颖 周兆英 +1 位作者 叶雄英 汤扬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共16页
随着微流体系统,尤其是生物芯片和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技术的发展,微米乃至纳米尺度构件中流体的驱动与控制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微流体流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它的驱动和控制技术,与宏观流体相比... 随着微流体系统,尤其是生物芯片和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技术的发展,微米乃至纳米尺度构件中流体的驱动与控制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微流体流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它的驱动和控制技术,与宏观流体相比,更为复杂和多样化.本文首先结合流体的驱动和控制技术,并着眼于微观与宏观的不同,对微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目前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各种微流体的驱动和控制技术进行了对比,并对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 流体驱动 流动控制 生物芯片 宏观流体 微米尺度构件 微电子机械系统 微流体器件 生物芯片技术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15
17
作者 闵屾 钱永甫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3-771,共9页
利用中国542个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发现:滇西藏东一带极端降水的持续性较好,但该地区极端降水的区域性较差;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容易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 利用中国542个站1960-2003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发现:滇西藏东一带极端降水的持续性较好,但该地区极端降水的区域性较差;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容易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发生;东南沿海冬季极端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易形成成片且持续时间在3d或3d以上的极端(较强)降水事件;黄河中下游秋季极端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该地区秋季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除新疆以外,东北、华北以及西北等大部分北方地区极端降水的持续性以及区域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区域性 持续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管理模式及对中国重点研发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8
18
作者 南方 杨云 +3 位作者 周小林 任孝平 董克勤 王渊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5-171,共7页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是欧洲最主要的科研创新资助计划,具有投入高、周期长、涉及领域广泛和资助形式多样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地平线计划的目标与定位,总结了计划执行近三年的进展与实施情况,在与欧盟以往各类科技、创新计划相比的基础上,...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是欧洲最主要的科研创新资助计划,具有投入高、周期长、涉及领域广泛和资助形式多样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地平线计划的目标与定位,总结了计划执行近三年的进展与实施情况,在与欧盟以往各类科技、创新计划相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平线计划在全链条设计、创新内涵定义、系统构架、快速响应机制、多年度工作机制、差异化资助和简化措施等方面的特点,并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线2020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攻关目标与任务剖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樊俊 郭源阳 成永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926,共8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简称"深地专项")以大幅提升中国资源发现率和资源获取能力,全面支撑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目标。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要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简称"深地专项")以大幅提升中国资源发现率和资源获取能力,全面支撑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目标。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要求,专项重点资助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国深部资源成矿成藏、预测评价与深部开采相关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航空-地面-地下立体勘查和智能化、无人化绿色采矿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以及相关应用示范研究。"深地专项"共包含"成矿系统的三维结构与控制要素系统"等7项任务,各任务及专项的目标通过若干相互关联、有机衔接的项目落实。结合专项启动以来的立项情况,梳理了7个任务方向专项经费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总结了各任务方向的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全面呈现了"深地专项"的研究布局、空间布局和资金布局,为相关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深地资源 勘查 开采 研究任务 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领域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情况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郑床木 张江丽 熊明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7,共4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科技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五类科技计划之一,分析了农业领域首批8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及承担单位情况,数据表明科研院所在项目数量及经费总数上遥遥领先。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中存在立项时间过长、经费支持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科技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五类科技计划之一,分析了农业领域首批8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及承担单位情况,数据表明科研院所在项目数量及经费总数上遥遥领先。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中存在立项时间过长、经费支持强度较低、企业牵头项目较少、难以覆盖特色学科等问题,建议优化专项立项流程、加大经费资助强度,强化企业支持力度,拓宽资助学科领域等,以不断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