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CT血管成像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TWEAK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李梦真 查江杰 +3 位作者 韩鹏飞 程铭 周硕 陈志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sTWEAK)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评估sTWEAK在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37例IS患者(IS组)和9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sTWEAK)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评估sTWEAK在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37例IS患者(IS组)和9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病因分型对IS患者进行分组。对IS患者不同分组中血清sTWEAK浓度进行比较,评估sTWEAK对IS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IS组血清sTWEAK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不同TOAST分型组间的血清sTWEAK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TWEAK与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呈正相关(r=0.780、0.790,P<0.001)。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sTWEAK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sTWEAK预测IS的最佳截断值为623.895 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联合检测sTWEAK和Hcy预测IS的AUC为0.881。结论sTWEAK与IS的病情严重程度及TOAST分型有关,并且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清sTWEAK>623.895 pg/ml时对IS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sTWEAK和Hcy可以提高对IS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WEAK 缺血性脑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 TOAST分型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王楠斐 张小军 +1 位作者 李伯和 贺建雄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3年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析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114例,缺血性卒中166例),按来院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3年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析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114例,缺血性卒中166例),按来院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出血组和缺血组,其中观察组196例卒中患者由120急救转运至我院急诊卒中中心,并在来院途中给予吸氧、适度镇静、抬高头位、监测血压、血糖、脱水降颅压以及心电图检查等初步处理,84例对照组患者未经任何院前处理由家属直接送至我院,入院后均按指南进行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两组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GC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评分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预后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5分占比56.6%、NIHSS评分>21分占比41.3%、死亡占比2.1%。对照组预后NIHSS评分<15分占比38.2%、NIHSS评分>21分占比54.7%、死亡占比7.1%;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6±7天、对照组为20±8天。结论:科学、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在尽快明确脑卒中诊断、及早启动卒中救治、减少医院准备时间有重要价值,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提高患者预后生存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院前急救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柯尔欢 李炜明 陈惠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0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究早期预警分级对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治疗过程中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作用。方法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急诊科从2022年6月开始在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选取实施前后1年时间内(实施前2021... 目的 探究早期预警分级对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治疗过程中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作用。方法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急诊科从2022年6月开始在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选取实施前后1年时间内(实施前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实施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各4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开展前纳入患者为对照组(42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急诊护理支持)和实施后纳入患者为观察组(42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急诊护理支持+早期预警分级)。针对两组患者血管开通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发症以及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管开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血管再通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恢复过程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急诊脑卒中溶栓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常规急诊护理联合早期预警分级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有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患者血管再通率,缩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患者NIHSS评分,并提升患者在恢复期间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脑卒中溶栓治疗 早期预警分级 急诊护理 血管开通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艳栋 李波 +2 位作者 袁学良 刘宁宁 檀国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尤瑞克林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汤锦丽 顾艳 +1 位作者 费雅雅 龚佩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69-72,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月...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基于NIHSS评分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重型颅脑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霍康 宋文锋 +4 位作者 刘福德 陈晨 于嘉 罗国刚 韩建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AIS 1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分为END组(n=45)和非END组(n=107)。根据卒中...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AIS 1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分为END组(n=45)和非END组(n=107)。根据卒中发病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和预后不良组(n=92)。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监测24 h动态血压,计算收缩压标准差(SSD)、舒张压标准差(DSD)。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颅内动脉总狭窄率高于非END组,且END组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P<0.05,P<0.01)。END组24 h SSD、24 h DSD、日间SSD、日间DSD、夜间SSD、夜间DSD均高于非END组(P<0.05,P<0.01)。END组杓型血压节律的比例低于非END组,而非杓型血压节律的比例高于非END组(P<0.05,P<0.01)。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2分、24 h SSD>12 mmHg、发生END是导致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杓型血压节律为保护性因素(P<0.05,P<0.01)。结论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血压变异性与AIS患者神经功能有关,且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血压变异性 神经功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卒中改良Rankin量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翠兰 徐学梅 +2 位作者 孙大芳 郑凤兰 吕占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5例AIS患者。所有患者被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5例AIS患者。所有患者被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随访12个月;护理干预组(34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护理干预+恩必普组(38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护理干预+恩必普强化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增分率评价干预效果,并对研究期间12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各测量参数以均数依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间NIHSS评分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9.116,P=0.007);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02),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三组间ADL增分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222.864,P〈0.01);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AIS复发事件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32;χ2=3.01,P=0.036),而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IS患者生活质量;应用3个疗程的恩必普治疗+护理干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恩必普 NIHSS评分 ADL评分增分率 复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痰瘀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娟 鲍远程 +4 位作者 谢道俊 杨波 童建兵 周磊 刘荣芝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痰瘀证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证候积分,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观察,考察中医证候积分和N... 目的探讨痰瘀证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证候积分,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观察,考察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痰瘀证与NIHSS之间呈中、高度相关。结论痰瘀互结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病理环节,痰瘀同治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痰瘀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仕健 胡国俊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7)和对照组(n=55),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益气活血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7)和对照组(n=55),所有病例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益气活血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评分、NIHSS评分、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改善情况略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郁汤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BI,减轻抑郁症状,同时具有帮助神经功能康复及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较盐酸氟西汀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的作用稍弱,但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解郁汤 卒中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巴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急性期病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潇潇 孔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1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急性期病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急性期病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及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症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NIHSS、中医症候、ADL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HADS-A和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DS-A和HADS-D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急性期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护理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症候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急性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抑郁评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鹏强 单春格 郝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实施显微镜下经测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3d、7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2.5%)与对照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意识状态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侧裂入路 基底节区 生存质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PSS和FAST-ED的院前评估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若利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10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娄底市首个联合CPSS和FAST-ED的院前评估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娄底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 目的探讨娄底市首个联合CPSS和FAST-ED的院前评估量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娄底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院前使用卒中评估量表)和对照组80例。在卒中院前急救过程中,干预组使用联合CPSS和FAST-ED的卒中院前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到达医院至使用溶栓药物时间(DNT)及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以评估卒中院前评估量表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史、房颤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和脑卒中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DNT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溶栓后NIHSS评分下降4分或达到0分定义的溶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院前评估量表(CPSS和FAST-ED)的应用能够明显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药物的应用时间,且能够显著减轻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院前卒中评估量表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系统研究血小板聚集率对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刘丹 张鑫鑫 +9 位作者 王舒 孟智宏 郑健刚 高旸 高淑红 路明 赵红 韩宝杰 马涛 于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420-423,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第一次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和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组,观察3组患者... 目的基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中风偏瘫患者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入院时第一次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组、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和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组,观察3组患者入院第一天、第一周、第二周的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组针刺治疗前后MAS、NIHSS、BI量表评分变化,各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率正常组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正常有利于提高针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中风 偏瘫 血小板聚集率 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疗效观察
15
作者 蔡亚梅 李跃林 +2 位作者 沈跃玲 奎耀琴 孙晓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5期93-94,96,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及...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和BI指数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血证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风痰瘀血 丹红注射液 NIHSS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广明 田甜 +2 位作者 孙文浩 张继伟 呼铁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4-960,共7页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组(15~20分,n=60)与重度组(>20分,n=40)。所有患者均接受SWIM技术治疗并随访90d,采用改良简化版Rankin量表(mRSq)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预后情况,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3例,预后良好率为23.00%。重度组患者急性后循环闭塞占比高于中重度组,预后良好率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急性前循环闭塞(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串联性病变、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是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替罗非班应用、桥接治疗、血栓负荷评分>5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20分、BSS评分≥3分、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发生术后再出血是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ATMAN评分>5分、ASPETS评分≥7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NIHSS评分及闭塞部位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重视对串联性病变、未应用替罗非班及桥接治疗、多次取栓、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长、BSS评分高、BATMAN及ASPETS评分低及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干预能促进其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闭塞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技术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脑梗死患者NIHSS及mRs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黄慧 盛文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无斑块者纳为A组(41例);其余107例患者有斑块,均接受颈动脉CEUS,按照CEUS检查结果(斑块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B组(稳定斑块,斑块分级为0~Ⅰ级,19例)和C组(易损斑块,斑块分级为Ⅱ~Ⅲ级,88例)。观察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侧颈动脉斑块造影分级情况,分析三组NIHSS、mRs评分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侧颈动脉斑块造影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NIHSS、m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mRs评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均呈正相关(r=0.448、0.406,均P<0.05)。结论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及mRs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斑块内新生血管 急性脑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红霞 张伟 王瑛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7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100例和聚焦解决模式组(...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100例和聚焦解决模式组(聚焦解决模式)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家庭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干预前NIHSS评分、家庭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干预前,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干预前,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聚焦解决模式组干预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聚焦解决模式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脑血栓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阿尔茨海默病 脑血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脑卒中量表 家庭功能 认知功能 语言功能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干预管理联合进食体位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殷红霞 辛玉英 都连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9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干预管理联合进食体位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措施分为普通干预组(100例)和联合干预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 目的探讨人性化干预管理联合进食体位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措施分为普通干预组(100例)和联合干预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指数和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m R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联合干预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普通干预组,mRS评分低于普通干预组,联合干预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干预管理联合进食体位指导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提高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干预管理 进食体位指导 脑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上肢运动功能 洼田饮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金城 姚璇 +2 位作者 冯玉华 冯文敏 周佩洋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4期1-4,9,共5页
目的观察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观察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5分)39例、中度组(5分<NIHSS评分≤15分)32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 目的观察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观察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5分)39例、中度组(5分<NIHSS评分≤15分)32例、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22例,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体积梗死组(梗死体积<5 cm 3)45例、中体积梗死组(5 cm^3≤梗死体积≤10 cm^3)27例、大体积梗死组(梗死体积>10 cm^3)21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治疗90 d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4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29例。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入院时血浆Aβ40、Aβ42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浆Aβ40、Aβ42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体积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Aβ40、Aβ42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Aβ4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Aβ42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NIHSS评分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浆Aβ40水平依次增高,Aβ42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体积梗死组、中体积梗死组、大体积梗死组血浆Aβ40水平依次增高,血浆Aβ42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后良好组血浆Aβ40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血浆Aβ42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β40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r=0.793、0.725,P均<0.05),血浆Aβ42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关系(r=-0.769、-0.751,P均<0.05)。血浆Aβ40、Aβ42联合检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90 d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0.92、0.90、0.89。结论血浆Aβ(Aβ40、Aβ42)异常改变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有关,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生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Β-淀粉样蛋白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脑梗死体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