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能缓解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吗?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麦收 李华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7,共12页
以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冲击设计准自然实验,结合2013—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数据和县域夜间灯光数据,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后发现: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改善了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数... 以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冲击设计准自然实验,结合2013—2021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数据和县域夜间灯光数据,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后发现:设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改善了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平衡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行政等级较低、中西部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促进城市产业非空间集聚、优化城市要素配置效率和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等渠道缓解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结论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平衡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正外部性,这为政府加快大数据发展,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经济发展不平衡 双重差分模型 灯光数据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国家高新区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基于TOE框架的组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婧婧 徐珂欣 +1 位作者 付轼辉 庞鹏沙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基于TOE分析框架探讨多个要素协同影响长江经济带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采用fsQCA方法对其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绩效受到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且存在5条有效驱动路径,分别为政... 基于TOE分析框架探讨多个要素协同影响长江经济带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采用fsQCA方法对其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绩效受到多个条件变量的共同影响,且存在5条有效驱动路径,分别为政府高度支持下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型,政府高度支持下技术与产业驱动型,创新资源集聚下的技术驱动型,政府高度支持下的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共同驱动型,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下的技术、产业与开放创新共同驱动型。其中,政府高度支持下的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共同驱动型路径最为普遍,其次是创新资源集聚下的技术、产业与开放创新共同驱动型。产业结构和政府支持是有效促进高新区绿色低碳绩效提升的核心条件。研究拓展了TOE理论研究范畴,为长江经济带国家高新区差异化绿色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国家高新区 绿色低碳发展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绩效评估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玥 乔琦 +3 位作者 姚扬 方琳 郭静 白卫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6,共5页
从1984年到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经30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工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国家级经开区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 从1984年到201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发展历经30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工业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国家级经开区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本文对近几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经开区经济保持高速持续增长,且年均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年均增速水平。此外,国家级经开区土地占地,水资源和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分别占全国的0.15%,1.9%和2.2%,COD和SO2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0.8%和0.6%,但同时创造了占全国8.7%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占全国15.6%的工业增加值。国家级经开区以较小的土地占地,较少的水资源、能源消耗量,较低的污染排放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均大幅领先于全国水平。2007-2011年,国家级经开区水资源和能源消耗总量小幅增长,但其消耗强度明显下降,年均降幅分别为15.3%和14.9%;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年均增长8.6%;污染物COD和SO2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别为6.9%和8.8%,其排放强度年均降幅分别为28.0%和23.2%,且各项年均降幅都显著高于全国年均削减幅度。因此,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资源、能源优化利用和污染减排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我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实践中,国家级经开区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绿色发展 经济绩效 资源环境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立龙 张建同 孙遇春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基于现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办法》(2005)和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2006),把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78个指标综合为: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创新能力... 基于现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投资环境评价办法》(2005)和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数据(2006),把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78个指标综合为:综合经济、基础设施、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社会及环境、创新能力、管理体制、发展与效率等8个综合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8个综合指标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基于8个综合指标对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结论,并为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综合指标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绩效及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洋 桑晶 +4 位作者 臧娜 钱依森 万梅 田金平 陈吕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5-1254,共10页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历经近4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落实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构建了涵盖经开区整体和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资源产出率、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生态效率指标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历经近4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落实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构建了涵盖经开区整体和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资源产出率、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生态效率指标表征发展绩效,定量分析了经开区发展绩效时序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2007—2017年,经开区新鲜水耗、4种常规污染物(COD、NH_(3)-N、SO_(2)、NOx)排放均与经济发展呈相对脱钩.2017年经开区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分别是全国工业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的1.2和3.5倍,COD、SO_(2)、NOx排放强度是全国工业排放强度的72%、53%、52%.②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两极分化程度不断缓解,对地区经济影响力整体上升.空间分布上,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从东部沿海进一步拓展到长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区.③运用数据包络法分析190家经开区的生态效率并识别出典型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为经开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全国仅10%的经开区生态效率为1,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工业能耗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经开区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35,大于中部地区(0.28)和西部地区(0.26).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经开区GDP差异较大,未来要加强不同地区经开区协作提高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生态效率,需结合研究识别出影响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开展针对性提质增效工作.在经开区实施能耗、水耗以及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同时,在稳定末端治理成效基础上着力强化全过程和系统优化,深化源头降碳减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绩效 时空演变 数据包络分析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 被引量:37
6
作者 赵宏波 马延吉 苗长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25-1532,共8页
针对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N-E-S)3方面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诊断模型,对2000~2011年研究区环境承载力的时序变化特... 针对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N-E-S)3方面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诊断模型,对2000~2011年研究区环境承载力的时序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2000~2011年研究区环境承载力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弱承载力上升到适中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提高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相关性较大。2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工业废水排放量、耕地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及经济密度等成为影响研究区环境承载力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突变级数法 环境承载力 国家战略经济区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永杰 米文宝 +1 位作者 赵莹 郑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0-294,共5页
基于2000—2012年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模型(SPA)和优劣解距离模型(TOPSIS)并结合熵值法,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对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的经济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13年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 基于2000—2012年数据,运用集对分析模型(SPA)和优劣解距离模型(TOPSIS)并结合熵值法,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对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的经济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13年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同心县经济系统脆弱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SPA和TOPSIS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有着高度一致性,并具有"三段性"的特征。(2)障碍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工业发展水平偏低、城镇化率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普遍制约着研究区经济系统健康的发展,积极提高经济系统的应对能力是降低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聚居 限制开发区 经济系统脆弱性 模型 同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耀西 陈红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根据我国国土形状呈三叶螺旋桨形的特征 ,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行政管理均应实行中心辐射型结构模式 ,论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将经济区以国防功能区分为核心经济区、纽带经济区、支撑经济区。有序建成这... 根据我国国土形状呈三叶螺旋桨形的特征 ,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行政管理均应实行中心辐射型结构模式 ,论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将经济区以国防功能区分为核心经济区、纽带经济区、支撑经济区。有序建成这三类经济区 ,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国防建设 核心经济区 纽带经济区 支撑经济区 国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区比经开区更利于地区工业减排吗?——来自地级市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4
9
作者 任胜钢 申高翔 郑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利用2003-2015年中国20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及倾向匹配得分法对比研究了国家级高新区与国家级经开区对地区工业排污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新区明显抑制了地区工业排污的强度,而经开区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污染;进一步... 利用2003-2015年中国20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及倾向匹配得分法对比研究了国家级高新区与国家级经开区对地区工业排污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新区明显抑制了地区工业排污的强度,而经开区则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污染;进一步分析则说明上述结果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高新区带来的大量科技创新有效地减弱了工业排污强度。在此基础上,从工业减排角度对提升产业园区准入门槛、加速转型升级、优化组织结构等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级经开区 工业排污强度 产业集聚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玉林 齐晶晶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09,共6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考量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0-2015年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创新示范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作用显...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考量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0-2015年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创新示范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作用显著。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显著,而创新机制的作用力不显著。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长 顾红 刘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2,共8页
2016年,福建、江西和贵州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研究,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合成控制法... 2016年,福建、江西和贵州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研究,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后各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成效较为显著。(2)以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政策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效应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立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这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成控制法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7-172,共6页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效应 人才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国富 陈鑫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共12页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区域经济发展 政策评估 虹吸效应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建文 韩露露 刘腾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7期163-165,共3页
利用1991—2016年金昌市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市气候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2 745.4 h;温度适宜,年平均温度为9.5℃,四季分明,3个不... 利用1991—2016年金昌市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市气候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2 745.4 h;温度适宜,年平均温度为9.5℃,四季分明,3个不同特征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22.3 mm,主要降雨集中在7—8月,12月降雨量最少;影响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连阴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气候特征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继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6,共9页
从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经济带动3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的指标评估系统,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度2011~2014年京津冀13个国家级经开区的地位作用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京津冀各经开区发展不断优化,逐步进入“深... 从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经济带动3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开区地位作用的指标评估系统,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测度2011~2014年京津冀13个国家级经开区的地位作用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京津冀各经开区发展不断优化,逐步进入“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各经开区发展各有千秋、各有短板,初步形成“差异化、非均衡化”的发展格局;各经开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初步呈现“全面崛起、协同并进”发展趋势;各经开区发展指数和位序将会不断调整,但总体发展格局不会太大改变。研究发现,京津冀经开区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集约利用不高,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企业创新动能不足,区域发展差距悬殊。为此,应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引领能力;促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经开区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国家级经开区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地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盐碱地道路绿化调查分析
16
作者 李思龙 马健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5期42-44,共3页
针对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特殊的立地条件,从盐碱地土壤改良、耐盐碱树种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所调查道路绿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其它同等立地条件下的城市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盐碱地 道路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