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媒体的公共信号与高考志愿报录--基于“张雪峰新闻事件”的研究
1
作者 范子英 赵欣仪 韦佳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7,共20页
高考志愿报录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关键一环,也是影响每一位考生的重大决策,而个体的理性决策依赖于真实信息的获取。本文研究了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对高考志愿报录的影响,运用手工整理的90所“双一流”高校2019—2023年在各省各专业的录... 高考志愿报录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关键一环,也是影响每一位考生的重大决策,而个体的理性决策依赖于真实信息的获取。本文研究了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对高考志愿报录的影响,运用手工整理的90所“双一流”高校2019—2023年在各省各专业的录取数据,通过匹配一分一段表转换为可比的录取位次,基于2023年“张雪峰新闻学专业评论事件”,系统评估了自媒体的公共信号效应。基于科学细致的量化分析发现:(1)该事件使新闻传播学类最低录取位次平均下降了15%,且各省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例如山东省的下降幅度超过30%,福建省则不到5%;(2)该效应依赖于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浓度,短视频观众越多的地区,其体现得越明显;(3)该效应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不推荐”专业的录取位次显著下降,但“推荐”专业的上升效应不明显,说明公共信息在高考志愿报录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为规避风险。为此,应加强高考志愿填报相关言论的审慎管理与引导,实施地区差异化信息监管策略,并提高高考志愿信息市场多元化供给,以科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高考志愿 张雪峰新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生物学试题利用实验情境考查科学探究素养的方式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邱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2024年高考全国卷为例,探索在高考评价体系及新课标指导下高考生物学实验情境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生物学试题以教材实验、农业生产背景、科学实践探究、生态环境保护为情境创设素材,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 以2024年高考全国卷为例,探索在高考评价体系及新课标指导下高考生物学实验情境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生物学试题以教材实验、农业生产背景、科学实践探究、生态环境保护为情境创设素材,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观察与动手、分析与解释、对比与审视、指向与评价等训练来应对实验情境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情境 科学探究 生物学试题 2024年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有效融入高考生物学试题
3
作者 吴呈香 林运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6,共3页
以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生物学试卷部分试题为例,分析探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试题的可行路径,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五育融合,以及宣传种业振兴等。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考 生物学试题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加强创新能力考查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任子朝 陈昂 单旭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考查创新能力是时代对高考的要求,是高考选拔性考试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要结合学科考试的特点,构建新型、综合、统一的考试体系和目标框架。具体途径为:通过增强学科命题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夯实考生的... 考查创新能力是时代对高考的要求,是高考选拔性考试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要结合学科考试的特点,构建新型、综合、统一的考试体系和目标框架。具体途径为:通过增强学科命题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夯实考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创新试题设计方式,增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引导考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丰富试题情景设计,采用多种信息展示方式,呈现题干条件和设问要求;结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实际问题深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文化内涵,建立多元综合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考查 高考 学科命题内容 试题设计方式 试题情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被引量:8
5
作者 郝全梅 武国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63-64,共2页
高考作文命题在不断改革,对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也不断提升。因此,需要学生善于思辨,能洞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需要学生视野开阔,能密切关注现实、关注人生。
关键词 思辨能力 高考作文 命题改革 开阔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晓霞 杜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4,F0003,共9页
综合评价将教学改革的关口提前到招生环节,迎来高考改革的“2.0时代”。作为高考统招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综合评价打破高考“大统一”的局面,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精准选才,弥补高考统招模式的诸多不足。然而,科学性、公平性和... 综合评价将教学改革的关口提前到招生环节,迎来高考改革的“2.0时代”。作为高考统招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综合评价打破高考“大统一”的局面,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精准选才,弥补高考统招模式的诸多不足。然而,科学性、公平性和成本与效率问题成为制约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科学制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提高自身的招生能力成为试点高校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公众对综合评价录取结果公平性的质疑和高昂的招录成本成为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发展的重重阻力。因此,试点高校应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招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以确保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建立和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以确保综合评价的公平性;推行远程面试和校友面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高考统招 评价指标 面试 科学 公平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70年高考命题方式变革及动因——兼论高校自主招生命题方式变革
7
作者 刘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4,共7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里,高校招考命题制度及命题方式历经了多次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继承与改进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基础上,逐渐于1952年建立了高考制度,高校招考命题方式也由高校单独命题、联合命题逐步走向了分区命题、全国统一命...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年里,高校招考命题制度及命题方式历经了多次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继承与改进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基础上,逐渐于1952年建立了高考制度,高校招考命题方式也由高校单独命题、联合命题逐步走向了分区命题、全国统一命题。此后,高考命题方式又经历了多次统分变革,并从统分交替的状况变成了统分结合的格局。不同的招考命题制度及命题方式各自有其特点。高校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既受考试发展内在逻辑的制约,又受考试外部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命题方式 统一命题 分省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