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贤 邓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7,共9页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表现,并实证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强化环境规制力度,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制定数字经济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准自然实验
2
作者 伍国勇 陈高哲 程建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4,共14页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 作为农业发展制度体系的重要构件,农业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效果和内在机制,并探讨了其异质性和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①农业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结果在通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②机制检验表明,农业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公共资本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对农业绿色转型并未产生显著影响。③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诅咒”困境;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相比东部地区较为落后,难以完全发挥农业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财政自主权越大越有助于增强农业环境规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④分维度来看,农业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城乡经济融合和城乡社会融合,但对城乡生态融合并未产生显著影响,表现出“绿色悖论”现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建议:持续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完善政府监管和市场激励机制、关注地区异质性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规制 城乡融合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苏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9,共21页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2012—2020年30个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对其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对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实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均逐年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距明显;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仅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四省市耦合协调度高于0.7,达中度协调及以上水平,另有22个省份耦合协调度不足0.5,未达协调水平。基准回归显示,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1)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渠道促进了省级数字化发展,通过绿色创新促进了绿色化发展。(2)数字化与绿色化存在循环互促机制,体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具体地,“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是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的;“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则是通过绿色创新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牵引效应实现。(3)大数据试验区强化了绿色发展的数字化效应;但未强化数字发展的绿色化效应,原因在于,大数据试验区提高了绿色创新能力,进而刺激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增强绿色发展对数字化发展的牵引效果;但由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未能推动生产绿色化转型,导致大数据试验区未能强化数字发展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吸收能力更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更高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字化 绿色化 耦合协调度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姚树俊 孙铁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2,共14页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大数据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6—2022年中国2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机制分析结果显示:(1)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对固定资产合理投资优化了资本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2)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产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了技术要素,进而提高碳减排效率;(3)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通过鼓励劳动者投身绿色产业优化了劳动力要素,进而提升城市碳减排效果。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在东部地区、建筑行业发达的城市、大城市以及交通枢纽城市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潜力,扩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实施范围,实现政策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效应,同时,提高城市的要素配置水平,拓宽城市碳减排的路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发展 碳减排 要素配置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创新政策如何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家民 马晓钰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4,共18页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 数智化创新政策有利于企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并能够优化供应链配置、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发现:数智化创新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智化创新政策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供应链配置多元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3条路径来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智化创新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存在城市和企业异质性,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城市、外围城市、中小城市以及大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实施和推广数智化创新政策,加快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创新政策 企业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多元化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创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先行与外商投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雯雯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11-118,共8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外商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试点地区吸引外商投资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2015—2021年中国286个地级市数据,其中包括71个试点城市,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外商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试点地区吸引外商投资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2015—2021年中国286个地级市数据,其中包括71个试点城市,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验证该政策对试点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该政策能显著促进试点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特别是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地区和普通地级市等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该政策主要通过科研投入机制和环境改善机制来吸引外商投资。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 多时点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路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繁 梁腾云 +2 位作者 张戈 吕佳情 贾丽霞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发展道路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曲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从技术创新、面源污染治理、品牌宣传、主体培育、农旅结合5个方面阐述了先行区的发展现... 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发展道路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曲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从技术创新、面源污染治理、品牌宣传、主体培育、农旅结合5个方面阐述了先行区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化县校合作—应用数字科技—坚持政策创新—聚焦绿色生态—加强政府领导”的发展路径。本研究可为推动曲周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周县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任英华 刘宇钊 +1 位作者 胡宗义 李海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7-167,共11页
大数据提高了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针对大数据发展的红利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鲜有从企业绿色发展视角进行的分析。为系统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该研究在... 大数据提高了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速度与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针对大数据发展的红利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鲜有从企业绿色发展视角进行的分析。为系统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该研究在理论分析大数据发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在机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外生政策冲击,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大数据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大数据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三种渠道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大数据发展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大数据发展政策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设计,将大数据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建立支持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双重差分模型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4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数据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照 朱明 +3 位作者 陈伟忠 翟志芬 孟蕾 陈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4-57,共4页
农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具有显著依赖性,同时其基础性、脆弱性、外部性特征也明显区别于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以4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分析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总结实验区农业可... 农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具有显著依赖性,同时其基础性、脆弱性、外部性特征也明显区别于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以4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分析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总结实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现状,梳理归纳实验区实践经验,提炼出5种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北方旱作节水型、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型、南方水网面源污染治理型、东部绿色生态经济型和西南石漠化治理型。建议加大实验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实验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实验区实验示范体系,探索形成黄淮海区、华南区、青藏区、远洋渔业区等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状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吉安市泰和县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子婧 罗军元 +5 位作者 吕伟生 张晨 王馨悦 刘小三 肖国滨 柴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1期249-250,257,共3页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对我国后续持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了解吉安市泰和县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相关实践与做法,分析取...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对我国后续持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了解吉安市泰和县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相关实践与做法,分析取得的成果与成效,得出关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启示,为探索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发展 先行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