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民国建筑基因提取及智能辅助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安华 王淑贤 +1 位作者 张迪雅 吉婧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2-314,共13页
目的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进行保护的视角,探寻南京民国建筑基因的现代设计传承路径,挖掘人工智能辅助南京民国建筑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方法首先,选择25处代表性南京民国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基因理论解析南京民国建筑基... 目的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文化进行保护的视角,探寻南京民国建筑基因的现代设计传承路径,挖掘人工智能辅助南京民国建筑主题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方法首先,选择25处代表性南京民国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筑基因理论解析南京民国建筑基因的类型,对立面样式、屋顶造型、装饰纹样、色彩搭配、建筑材料、空间环境、情感因素7类基因进行图谱绘制;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基因图谱进行权重计算并选取设计因子;再次,使用形状文法重构设计因子,将演变后的设计因子输入人工智能软件并生成50张纹样图形样本;最后,基于SOR理论模型进行实验评价,选出智能生成纹样中最符合南京民国建筑风格的样本并应用于文创设计之中。结果构建南京民国建筑基因图谱及判断矩阵评价模型,选取典型因子并采用人工智能软件生成纹样,形成了文创智能化设计新模式。结论对南京民国建筑基因提取及智能辅助设计进行研究,展示了南京民国建筑基因所具备的遗传、选择、复制、变异等特性,实现了建筑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显示了智能辅助文创设计的可能性,提升了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民国建筑 建筑基因 AHP 人工智能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产权归属与南京民国居住建筑的保护——以颐和路地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瑛 张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63,共6页
南京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然而其保护现状却良莠不齐,特别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保护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从产权归属入手,审视了该地区民国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产权归属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 南京城市中遗留了大量的民国建筑,然而其保护现状却良莠不齐,特别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建筑,保护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本文以颐和路公馆区为例,从产权归属入手,审视了该地区民国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了产权归属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该地区民国建筑的不同产权归属情况,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与保护建议,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建筑 产权归属 保护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城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研究——以1927—1937年的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丰祥 唐顺英 苏庆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趋向积极,管理手段更加灵活,其中有对民众休闲的强制性管理政策,也有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对民众休闲生活进行引导的措施。管理内容上体现出既要努力推进社会现代化而又兼顾民族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 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趋向积极,管理手段更加灵活,其中有对民众休闲的强制性管理政策,也有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对民众休闲生活进行引导的措施。管理内容上体现出既要努力推进社会现代化而又兼顾民族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复杂考虑。这些体现了民国时期城市市政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对现代休闲管理政策制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南京市 休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的空间布局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峰 马颖忆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文章从民国建筑群和风貌区本身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在空间聚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层级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南京民国建筑整体保护的空间布局方案。这主要包括:南京市域民国建筑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呈"东北—西南"方向,与主城区人... 文章从民国建筑群和风貌区本身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在空间聚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层级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南京民国建筑整体保护的空间布局方案。这主要包括:南京市域民国建筑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呈"东北—西南"方向,与主城区人口、经济要素分布的错位性为其保护的开展提供先决条件;自西向东的团聚状特征鲜明,具体为下关综合类组团、鼓楼公馆行政类组团、玄武民居类组团和老城南工业类组团。文章建议增加西北部规划的地铁5号线(中山北路—方家营)次要轴线和南部中华路次要轴线,由此构建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的"一带两轴四组团二十一核心"空间布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建筑保护 空间分布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中国电影的传播制度及其空间拓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道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8,共12页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亦即从电影传入中国至1927年之间,中国电影传播主要诉诸道德与风化,基本无关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与落后保守的价值导向及混乱无序的官方介入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几乎处在一种特殊...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亦即从电影传入中国至1927年之间,中国电影传播主要诉诸道德与风化,基本无关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延宕与缺席,与落后保守的价值导向及混乱无序的官方介入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几乎处在一种特殊的无政府状态,并导致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陷入目标/效果的错位与传者/受众的分裂之境。民初前后的中国电影及其观众群体,也在电影传播迅速滋长、日渐繁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不羁的自由与失范的快感,当然也品尝到了一些价值的困惑与认同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传播 民族国家意识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传播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民国城市风貌调查及其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严为洁 姚亦峰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2期77-81,共5页
南京民国文化是南京历史上三大文化之一.其城市建设更是具有全国性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起到承前启后、融贯中西的作用。通过大量对现存民国时期建筑、道路和功能分区的调查,对城市风貌各微观要素做出实际评价。运用国际国内历史街区保... 南京民国文化是南京历史上三大文化之一.其城市建设更是具有全国性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起到承前启后、融贯中西的作用。通过大量对现存民国时期建筑、道路和功能分区的调查,对城市风貌各微观要素做出实际评价。运用国际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准则,评价民国历史风貌保护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应该注重现有规划中忽视的可视性、可达性、可意象性、元素符号和控制区界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规划 南京 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院系设置与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共10页
民国时期的省立安徽大学创办之初,首设预科,之后相继设置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发展众多相关系科,在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史中占据中心地位。安徽大学的预科及本科各学院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命运。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以国民党意... 民国时期的省立安徽大学创办之初,首设预科,之后相继设置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发展众多相关系科,在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史中占据中心地位。安徽大学的预科及本科各学院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命运。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以国民党意识形态指挥和统辖教育的做法,及其变化无常的高等教育政策,对这一时期安徽大学的学院与系科的设置、发展与撤废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大学 南京国民政府 高等教育 安徽省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民国建筑外部空间研究——以南岸区名人故居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宏 陈楚乔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5期86-91,共6页
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城市建设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名人政要聚集于此,使得重庆具有丰富的遗址遗迹资源。名人故居作为重庆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近代建筑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由于对建筑遗迹保护完整性与真实性... 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城市建设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名人政要聚集于此,使得重庆具有丰富的遗址遗迹资源。名人故居作为重庆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近代建筑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但由于对建筑遗迹保护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忽视,建筑外部空间的保护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文化遗产陷入"失真"的危机状态。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南岸区名人故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与构成形态的研究,建构其外部空间的构成特征因子评价体系,从而为保护民国建筑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建筑 外部空间 构成特征 名人故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劳工福利政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劳工住所为例
9
作者 李淑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劳工住宅是劳工福利最基本的内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民生主义为旗号,借鉴西方劳工住宅建筑经验,开始对劳工住宅问题予以关注,并通令各省财政拨款建筑平民住所。从1929年至1937年,广州市政府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训令,结合本市... 劳工住宅是劳工福利最基本的内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民生主义为旗号,借鉴西方劳工住宅建筑经验,开始对劳工住宅问题予以关注,并通令各省财政拨款建筑平民住所。从1929年至1937年,广州市政府根据南京国民政府的训令,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分别建成平民宫、平民宿舍、劳工住宅、劳工安集所等不同类型的劳工住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劳工的住宿困难。但广州市政府的劳工住所建筑,计划有余落实不足,偏重形式,条件简陋,管理苛严,没有普惠大众,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救广大劳工于水深火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广州市 劳工住所 劳工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武术教育工作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帅兵 支川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同时也获得了政治、教育、文化的时代动因。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权力、环境中,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精英、社会组织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联动机制,在推行武术教育中发挥着协同作用。给予新时代推行武术教育的启示:推行武术教育应契合政治、教育、文化等时代动因;强化学校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联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局面。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教育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社会力量 武术教育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义在近代上海的理想与现实——记上海大新公司立面方案的三次修改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慧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5,共9页
文章以上海大新公司大楼立面为切入点,通过解读其方案三次修改的内容,来展现近代建筑师的民族主义情结及其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影响,以及业主在方案成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继而反思民族主义对近代上海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大新公司 中国固有式 民族主义 建筑立面 民国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语境下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创新传播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利金 陈晨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212-216,共5页
综合讨论了全媒体、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创新传达等方面,引出了依托全媒体技术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阐述了在提升大众的民国建筑文化认知、激发民众承续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基于创新传播思路与方法... 综合讨论了全媒体、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创新传达等方面,引出了依托全媒体技术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阐述了在提升大众的民国建筑文化认知、激发民众承续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基于创新传播思路与方法,生动再现了南京民国建筑发展过程与特征成因的研究目标,整理并分析了南京民国建筑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的方法,调研、记录、传播南京民国建筑视觉信息的技术手段,以及实施公众参与文化的方法、创新文化衍生品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平台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南京民国建筑 文化传播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白门食谱》与南京民间饮食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万宽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199-205,共7页
民国时期,张通之撰写的《白门食谱》从南京本土文化出发,记录了当时城郊多地的特产原料与市肆店铺的美味佳肴,所介绍的食物名目材料是南京普通民众都可获得的,提供的菜品大多以中小餐馆的为主,许多品种一直流传至今,为当地人民所钟爱。
关键词 民国 《白门食谱》 南京地区 民间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