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的发展回顾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钟士恩 甄峰 +1 位作者 张捷 周其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信息地理学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地理学问题,包括信息传播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以及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地理学问题等。南京大学系统性的展开了信息地理学的研究,并深植于传统... 信息地理学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地理学问题,包括信息传播的空间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以及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地理学问题等。南京大学系统性的展开了信息地理学的研究,并深植于传统的优势地理学科,形成信息时代空间的形态、信息时代的空间效应、数字与信息城市、信息技术与旅游、信息时代的居民行为活动5个重点研究领域。面向全新的移动信息时代,以及信息地理学在社会文化及人文方面的研究不足,南京大学信息地理学面临五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研究、移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行为地理研究、信息技术与旅游结合的地理学研究、移动信息时代的智慧城市研究、物联网的地理学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信息地理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万千探本索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学科”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培昌 顾松山 +4 位作者 王振会 魏鸣 官莉 郜海阳 寇蕾蕾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大气探测学科是大气科学学科重要的核心学科分支之一。我校大气探测学科从1973年创建至今,经47年的风雨征程,几代人的努力与执着,历经重组和调整,始终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将专业建设与国家需求紧密接合,不断探索和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 大气探测学科是大气科学学科重要的核心学科分支之一。我校大气探测学科从1973年创建至今,经47年的风雨征程,几代人的努力与执着,历经重组和调整,始终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将专业建设与国家需求紧密接合,不断探索和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为学校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概略介绍了大气探测学科内涵和我校大气探测学科概况,从初始建立、改革发展、发展提升等三个阶段描述学科沿革拓展、师资队伍壮大、实习实验设备、课程教材建设、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气象系统开发、学科建设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大气科学 大气遥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的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后勤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庄 谢志仁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104,110,共5页
讨论GIS技术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公用事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比较 ,论述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并以南京师大新校区为例 ,着重阐述了GIS技术支持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 .
关键词 后勤管理 GIS 管理信息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高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IST地球系统模式模拟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4
作者 吴启蒙 吴立广 曹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62,共12页
地球系统模式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带气旋(TC)活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系统模式(NESM)高分辨率版本可以较好地模拟全球海温分布及TC活动的气候特征。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NESM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西北... 地球系统模式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带气旋(TC)活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系统模式(NESM)高分辨率版本可以较好地模拟全球海温分布及TC活动的气候特征。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NESM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年际变化,并与1967~2016年观测的TC活动进行对比。NESM模式高分辨率版本能够较好地模拟西北太平洋平均海温及与ENSO事件联系的海温异常变化特点,对El Nino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TC的生成频数和路径分布的模拟较好,也能模拟El Nino年TC生成位置比La Nina年偏东的特征,但是未能模拟出TC平均生命周期和Nino3.4地区海温的相关性。并且模式模拟的La Nina年TC的生成位置偏东,主要原因是模拟La Nina年季风槽平均位置偏东。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改进NESM模式和利用NESM模式研究TC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热带气旋(TC) NUIS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下的数字人文教育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晓雯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69,共9页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 201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要求图书馆员将信息素养教育延伸至用户学业中,与其他学术和社会目标的学习过程相融合。文章针对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者,将《框架》与数字人文教学相融合并展...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 2015年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要求图书馆员将信息素养教育延伸至用户学业中,与其他学术和社会目标的学习过程相融合。文章针对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者,将《框架》与数字人文教学相融合并展开教学实践。解读《框架》和数字人文教育的内涵,通过网络调研和文献调研的方式研究北美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教育案例,设计如何将数字人文教学过程与《框架》中的六个"阈概念"高度融合;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摸清教学对象的信息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路径,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在分析教学反馈的基础上,总结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为开展该项活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数字人文教育活动 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 医学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首甲子峥嵘,再展万千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学科60年发展历程回顾 被引量:6
6
作者 管兆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58,共20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缘气象而生、因气象而兴,是一所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高校。大气科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根基和学科之魂。回顾大气科学60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砥砺奋进,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铸就了大气科学的辉煌成就。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缘气象而生、因气象而兴,是一所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高校。大气科学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科根基和学科之魂。回顾大气科学60年的发展历程,历经几代人的砥砺奋进,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铸就了大气科学的辉煌成就。20世纪60年代,大气学科为服务国家气象事业急需而创立,改革开放之后,对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要,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并为中国和世界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中国气象人才培养摇篮”之美誉。21世纪以来,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快,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启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自此,南信大站在历史发展新方位,擘画大气科学发展新蓝图,打造大气学科新高地,推动大气学科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学科建设 高质量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技术经历:现状及效果的探析--基于南京大学与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林海 郑钟昊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5期12-22,共11页
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经历是其大学就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信息技术经历的现状及其对学业结果的促进效果,是探究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中国南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南京大学样本的信息技术... 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经历是其大学就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信息技术经历的现状及其对学业结果的促进效果,是探究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中国南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南京大学样本的信息技术经历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生源地差异、年级差异、学科差异等都非常显著,首尔大学样本除了在年级和学科等因素上存在个别指标(即信息技术使用状况)的差异之外,在其他所有背景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回归分析则表明,中韩本科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和"信息技术使用的积极意向"都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信息技术使用的消极意向"均不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关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经历、意向和能力的支持和帮助;关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改革刚性的教学评价制度,发挥信息技术真正支持教学的潜力;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能力)纳入到培养目标和考评体系中来等四个方面,是改进本科生信息技术经历、提升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经历 南京大学 首尔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高校纸张利用与环境影响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8
作者 梁少民 朱挚凡 +3 位作者 王业宁 肖彬彬 陈奕林 史一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的纸张利用为研究对象,测算2021年学生纸张利用产生的生态负荷。将有效回收环节补充到造纸行业生命周期链,围绕纸制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清单分析并将其数据转化为特征化环境影响潜值,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不确定...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的纸张利用为研究对象,测算2021年学生纸张利用产生的生态负荷。将有效回收环节补充到造纸行业生命周期链,围绕纸制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清单分析并将其数据转化为特征化环境影响潜值,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测算纸张利用的潜在人均环境负荷与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纸制品消费而引致的环境负荷较高,人均资源耗竭、全球变暖、富营养化结果分别为8.21 kg Fe-eq,30.42 kg CO_(2)-eq,1.44 kg NO 3-eq;(2)书籍资料部分有效回收,使高校纸制品消费在碳排放与生态损耗上实现一定减量,书籍回收可使3类环境影响分别减少61.63%,61.57%,6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法 纸张利用 环境影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意象空间分析与综合认知水平测度——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宗铭 宋正娜 +1 位作者 梁少民 颜庭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3,共7页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意象五要素特征,采用地物提及率来绘制受访群体的校园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建立相应测度模型,探讨不同学生群体认知...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意象五要素特征,采用地物提及率来绘制受访群体的校园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建立相应测度模型,探讨不同学生群体认知水平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1)校园空间整体具有较高可意象性,学生群体对校园地物的提及率呈现由东向西递减态势。(2)性别对学生群体综合认知水平影响并不显著;群体综合认知水平在年级和年龄上呈现阶段性波动变化,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呈正比;在居住区域上,西苑学生群体综合认知得分高于东、中苑,各片区群体综合认知水平与其可意象性程度之间产生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空间分析 综合认知 改进熵值法 大学校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