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系)南丰蜜橘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雷翠云 刘冰浩 +3 位作者 牛英 邓崇岭 梁士楚 陈国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85-189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系)南丰蜜橘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评价其抗寒和耐旱性能,为南丰蜜橘引种及品种区域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常规石蜡切片程序制作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资源圃内7个品种(系)南丰...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系)南丰蜜橘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评价其抗寒和耐旱性能,为南丰蜜橘引种及品种区域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常规石蜡切片程序制作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资源圃内7个品种(系)南丰蜜橘成熟叶片的解剖结构,分别采用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隶属函数法评价其抗寒性和耐旱性。【结果】蜜广橘、柳城蜜橘、桂橘1号、南丰1号、特早南丰蜜橘、南丰2号和杨小2-6的叶片厚度为196.53-255.76μm,上表皮厚度为15.04-18.09μm,栅栏组织厚度为32.37-42.88μm,海绵组织厚度为131.55-181.05μm,下表皮厚度为13.08-15.77μm,CTR为16.60-19.43。抗寒性强弱排序为南丰2号>南丰1号>特早南丰蜜橘>柳城蜜橘>桂橘1号>蜜广橘>杨小2-6,耐旱性强弱排序为柳城蜜橘>南丰1号>蜜广橘>南丰2号>特早南丰蜜橘>桂橘1号>杨小2-6。【结论】南丰2号、南丰1号、柳城蜜橘和特早南丰蜜橘比桂橘1号和杨小2-6更抗寒和耐旱,蜜广橘较耐旱但不抗寒。在南丰蜜橘实际生产中需根据种植区域的地形、气候进行引种和推广,并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叶片解剖结构 隶属函数法 抗寒性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盘处理对’南丰蜜橘’完熟栽培果实浮皮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小华 吴迪 +4 位作者 李春侠 张蓓 李江波 熊斌 王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4-880,共7页
本研究以大棚延后栽培的’南丰蜜橘’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覆盖材料与保水剂做树盘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树盘处理对浮皮程度、果实品质和树盘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的11月,树盘覆盖处理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 本研究以大棚延后栽培的’南丰蜜橘’作为研究材料,结合覆盖材料与保水剂做树盘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树盘处理对浮皮程度、果实品质和树盘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的11月,树盘覆盖处理可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反光膜+保水剂处理提升果实TSS和TA效果显著,分别较对照(CK)高2.30%、0.27%。果实浮皮程度与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负相关;在12月,CK和稻草处理果实TSS、TA含量低,浮皮趋于严重,浮皮程度分别高达1.67级、1.07级,而其他处理果实出现轻度浮皮,均为0.73级。浮皮程度与单果重、果实TA和维生素C含量有很大关联性;在翌年1月,浮皮程度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9),而TA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反光膜+保水剂处理土壤湿度一直处于最高,此时期TA迅速降低,浮皮程度呈加速趋势。因此,土壤湿度越高,浮皮程度越严重,果实的TSS、TA和维生素C含量越低。通过覆盖处理能降低土壤湿度,提升果实TSS、TA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推迟’南丰蜜橘’果实浮皮的发生,减轻果实浮皮程度。其中,地布覆盖处理防治果实浮皮效果最佳,反光膜、地毯、地布+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覆盖 果实浮皮 TSS TA 维生素C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丰蜜橘不同品种(系)果实化渣性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汤雨晴 刘心澄 +3 位作者 杨惠栋 徐超 王四斌 胡钟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57-3664,共8页
【目的】比较南丰蜜橘不同品种(系)化渣性差异,筛选化渣性好的品种(系),为南丰蜜橘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S-14、SS-28、SS-2、SS-7、早熟一号、杨小2-6、97-1、红广和蜜广9个南丰蜜橘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感官评价,... 【目的】比较南丰蜜橘不同品种(系)化渣性差异,筛选化渣性好的品种(系),为南丰蜜橘果实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S-14、SS-28、SS-2、SS-7、早熟一号、杨小2-6、97-1、红广和蜜广9个南丰蜜橘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囊衣厚度、质构指标(最大剪切力、剪切功、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及细胞壁结构物质(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开展相关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南丰蜜橘化渣性优劣。【结果】9个南丰蜜橘品种(系)感官评价结果分为3个等级:化渣(Ⅰ)、中等化渣(Ⅱ)和不化渣(Ⅲ),其中红广和蜜广化渣性最好,化渣等级为Ⅰ;SS-28、SS-2、早熟一号和杨小2-6化渣性次之,化渣等级为Ⅱ;SS-14、SS-7和97-1化渣性最差,化渣等级为Ⅲ。红广和蜜广的囊衣最薄,SS-7和SS-14的囊衣最厚,为红广和蜜广的1.68倍。蜜广和红广的最大剪切力明显低于其他7个南丰蜜橘品种(系),蜜广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在9个品种(系)中均最大。细胞壁结构物质中,水溶性果胶含量最高的是SS-7(13.23 mg/g),最低的是蜜广(4.67 mg/g);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SS-14(67.71 mg/g),蜜广和红广的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最高的是SS-7(15.96 mg/g),含量最低的是蜜广(8.12 mg/g)。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囊衣厚度和最大剪切力与化渣等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化渣等级越大,化渣性越差);剪切功、水溶性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化渣等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弹性与化渣等级呈显著负相关。等权法和加权法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均显示蜜广化渣性最好,小果系南丰蜜橘SS-14化渣性最差。【结论】囊衣厚度和囊瓣最大剪切力可作为评判南丰蜜橘果实化渣性的重要指标。9个南丰蜜橘品种(系)中,蜜广为最化渣品种,小果系南丰蜜橘SS-14为最不化渣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囊衣 化渣性 相关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的抑菌活性及对红橘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甘丽萍 向小飞 +2 位作者 陈梦吟 王莉莉 王思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20±5)nm、分散性较好、分布均一、没有团聚现象的纳米银颗粒,然后选择3个菌种进行纳米银的体外抑菌试验,并进行红橘浸果试验防治青霉病,研究纳米银对不同菌种的抑制效果和对红橘青霉病的有效防治浓度... 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粒径为(20±5)nm、分散性较好、分布均一、没有团聚现象的纳米银颗粒,然后选择3个菌种进行纳米银的体外抑菌试验,并进行红橘浸果试验防治青霉病,研究纳米银对不同菌种的抑制效果和对红橘青霉病的有效防治浓度。结果表明:纳米银对3种供试菌种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质量浓度为0.4 mg/m L时,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4.69%和90.25%,而对指状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制率为71.43%,说明在相同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条件下,纳米银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稍弱。浸果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银质量浓度高于0.4 mg/m L,才能有效防治红橘青霉病,当质量浓度达到0.8 mg/m L时,相对防效为44.64%,低于1 000倍液的百菌清(相对防效为59.07%),说明一定质量浓度的纳米银对红橘青霉病有防治效果,虽然不如百菌清,但鉴于其对人体无毒性,在红橘的保鲜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化学还原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指状青霉菌 红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