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催化膜反应器耦合臭氧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反渗透浓缩液及Na_(2)SO_(4)资源化利用
1
作者 王若晗 杜明辉 +1 位作者 王虹 李建新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5,共9页
含高盐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印染废水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浓缩液的有效处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自制的多通道导电炭膜作为阴极,石墨板为辅助阳极,构建电催化膜反应耦合O_(3)体系(ECMR-O_(3))处理工业印染废水RO浓缩液。结果... 含高盐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印染废水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浓缩液的有效处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利用自制的多通道导电炭膜作为阴极,石墨板为辅助阳极,构建电催化膜反应耦合O_(3)体系(ECMR-O_(3))处理工业印染废水RO浓缩液。结果表明,ECMR-O_(3)对RO浓缩液COD去除率达93.75%,出口COD质量浓度降低为48.15 mg/L,达到《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标准》(FZ/T 01107 2011)(COD质量浓度<50 mg/L)。Na_(2)SO_(4)回用成本分析表明,处理每吨印染废水RO浓缩液可以回收28.1 kg Na_(2)SO_(4),具有客观的经济效益。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证实了·OH是ECMR-O_(3)产生协同效应的关键活性物种,借助紫外可见光谱图(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深入阐明降解机制,为印染废水RO浓缩液高效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反渗透浓缩液 电催膜反应器 臭氧氧 na_(2)so_(4)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苗对NaCl和Na_(2)SO_(4)胁迫响应差异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铎 王拯 +2 位作者 娄鸿耀 李平 陈兆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78,共9页
盐碱地中的盐分类型复杂多样,NaCl和Na_(2)SO_(4)是其中重要的盐分类型,为阐明小麦对NaCl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机制差异,通过水培方式,设置不同NaCl和Na_(2)SO_(4)浓度,对小麦幼苗进行不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和各种生理生... 盐碱地中的盐分类型复杂多样,NaCl和Na_(2)SO_(4)是其中重要的盐分类型,为阐明小麦对NaCl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机制差异,通过水培方式,设置不同NaCl和Na_(2)SO_(4)浓度,对小麦幼苗进行不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生长指标和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系统阐明小麦对NaCl和Na_(2)SO_(4)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NaCl和Na_(2)SO_(4)胁迫会抑制小麦幼苗正常生长,主要表现为降低小麦幼苗株高、鲜重、根长及生物量,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理生化方面,提高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甜菜碱含量也相应提高,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中毒害盐离子元素含量增加,有益元素含量减少。在同等盐胁迫浓度下,相比于Na_(2)SO_(4)胁迫,NaCl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其渗透胁迫、氧化胁迫及离子毒害作用更大,表明同等浓度下NaCl比Na_(2)SO_(4)对小麦幼苗造成的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na_(2)so_(4) 小麦 胁迫 生长 生理生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引发对Na_(2)SO_(4)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婧禹 赵海君 +2 位作者 欧成明 贾志程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5,共8页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究在Na_(2)SO_(4)胁迫下,褪黑素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有效缓解Na_(2)SO_(4)胁迫的褪黑素引发处理。结果表明,75 mmol·L^(-1)Na_(2)SO_(4)(pH=8.5)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P<0.05)。该条件下,与CK1相比,褪黑素引发后苜蓿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T6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根长、苗长和活力指数最高。对MT6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0.2 mmol·L^(-1)褪黑素引发6 h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佳,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幼苗耐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引发 褪黑素 na_(2)so_(4)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改性Co_(3)O_(4)催化NaBH_(4)-NH_(3)BH_(3)复合物水解放氢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永辉 张力丹 +4 位作者 杨茂 邓自萌 吴裕程 吴朝玲 王小炼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178,183,共7页
NaBH_(4)-NH_(3)BH_(3)复合物(xSB-AB,x=2,4,6,8)具有比单体更好的水解放氢性能,但在温和条件下的产氢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将Na_(2)SO_(4)改性的Co_(3)O_(4)用于催化NaBH_(4)-NH_(3)BH_(3)复合物水解,发现它表现出比纯Co_(3)O_(4)更为优... NaBH_(4)-NH_(3)BH_(3)复合物(xSB-AB,x=2,4,6,8)具有比单体更好的水解放氢性能,但在温和条件下的产氢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将Na_(2)SO_(4)改性的Co_(3)O_(4)用于催化NaBH_(4)-NH_(3)BH_(3)复合物水解,发现它表现出比纯Co_(3)O_(4)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Na_(2)SO_(4)改性的Co_(3)O_(4)催化2NaBH_(4)-NH_(3)BH_(3)在40℃水解时,8min的产氢量达到了2430mL/g。结果表明:Na_(2)SO_(4)本身对NaBH_(4)-NH_(3)BH_(3)复合物水解无催化作用,但可能有利于Co_(3)O_(4)原位转化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Co-B合金,从而提升NaBH_(4)-NH_(3)BH_(3)复合物的放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_(4)-NH_(3)BH_(3) na_(2)so_(4) Co_(3)O_(4)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溶液对砂浆裂缝自愈合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贾炎歌 罗忠涛 +1 位作者 杨久俊 李要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105,109,共4页
研究讨论了裂缝宽度为0.01、0.02 mm的砂浆试块在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中养护28 d后的愈合情况,初步探讨了裂缝在Na_2SO_4溶液中的自愈合机理。结果表明:Na_2SO_4溶液养护相对清水养护有助于0.01 mm以下裂缝愈合;裂缝宽度达到0.02 mm时... 研究讨论了裂缝宽度为0.01、0.02 mm的砂浆试块在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中养护28 d后的愈合情况,初步探讨了裂缝在Na_2SO_4溶液中的自愈合机理。结果表明:Na_2SO_4溶液养护相对清水养护有助于0.01 mm以下裂缝愈合;裂缝宽度达到0.02 mm时,随着Na_2SO_4溶液浓度的增加裂缝先愈合后开裂。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裂缝变宽,Na_2SO_4溶液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接触几率增加,Na_2SO_4溶液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钙矾石等水泥水化产物大量集中生成,当水化产物生成适量时对裂缝愈合有利,而其生成过量时,水化产物对裂缝两侧的膨胀应力会导致已初步愈合裂缝再次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so_4溶液 砂浆 裂缝 自愈合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酸生产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文亚 祝万鹏 杨志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7,78,共4页
以萃取—反萃取体系处理萘系染料中间体 1-2 -4酸生产废水 ,通过静态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萃取—反萃取工艺条件。 1-2 -4酸生产废水包括 1-2 -4酸母液和 1-2 -4酸氧体废水 ,两种废水的萃余液平均 CODcr<60 0 mg/ L,萃取效率分别达... 以萃取—反萃取体系处理萘系染料中间体 1-2 -4酸生产废水 ,通过静态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萃取—反萃取工艺条件。 1-2 -4酸生产废水包括 1-2 -4酸母液和 1-2 -4酸氧体废水 ,两种废水的萃余液平均 CODcr<60 0 mg/ L,萃取效率分别达 95 %和92 % ,反萃取效率 10 0 % ,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 ,有机物浓缩倍数分别为 9~ 10倍和 5~ 6倍 ,该浓缩液可回用。并对 1-2 -4酸生产废水资源化进行了运行费用分析 ,结果表明 ,该工艺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4酸生产废水 资源技术研究 萃取-反萃取 染料 中间体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含盐量对Na_2SO_4土体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肖泽岸 赖远明 尤哲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3-960,共8页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孔隙溶液中的盐分不断结晶与溶解,水分不断冻结与融化,使得含盐土体的变形不断变化。以青藏高原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对洗盐后的素土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1%,2%,3%的Na_2SO_4盐,研究了封闭系统下Na_2SO_4盐渍土在冻...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孔隙溶液中的盐分不断结晶与溶解,水分不断冻结与融化,使得含盐土体的变形不断变化。以青藏高原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对洗盐后的素土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1%,2%,3%的Na_2SO_4盐,研究了封闭系统下Na_2SO_4盐渍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不含盐土体和较低含盐量的土体表现出明显的冻胀融沉现象,且土体的融沉大于其的冻胀。而较高含盐量的土体在冻结过程中,土体的冻—盐胀作用显著,融沉现象却不再明显,甚至消失。利用多孔介质力学的方法,探讨了Na_2SO_4盐渍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土体的变形规律,得出土体的变形由冰水/盐分相变、热胀冷缩、相变过程中的密度变化等引起的变形综合而成。结合Na_2SO_4溶液的性质,还分析了Na_2SO_4的结晶机理,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盐渍化冻土中的变形机理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na_2so_4 盐渍冻土 变形 多孔介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百农矮抗58幼苗对Na_(2)SO_(4)胁迫响应及阈值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铎 白爽 +4 位作者 齐学斌 宁东峰 梁志杰 郭魏 李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百农矮抗58是我国小麦的主栽品种之一,探讨百农矮抗58幼苗对Na_(2)SO_(4)胁迫响应机制,并界定其对Na_(2)SO_(4)胁迫耐受阈值,进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方法】通过水培试验... 【目的】百农矮抗58是我国小麦的主栽品种之一,探讨百农矮抗58幼苗对Na_(2)SO_(4)胁迫响应机制,并界定其对Na_(2)SO_(4)胁迫耐受阈值,进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方法】通过水培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20、40、60、80、100 mmol·L−1)Na_(2)SO_(4)胁迫处理,通过测定株高、鲜重、生物量、各种抗氧化酶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研究Na_(2)SO_(4)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与生理的影响。【结果】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株高、鲜重及生物量均下降,小麦幼苗的各种抗氧化酶活性会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当超过一定阈值后会下降,MDA含量和质膜透性会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3.20倍和4.94倍;小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小麦体内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80 mmol·L^(−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则随着Na_(2)SO_(4)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为对照的8.51倍。【结论】根据试验结果界定小麦百农矮抗58耐Na_(2)SO_(4)胁迫阈值为80~100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矮抗58 na2so4胁迫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Na_(2)SO_(4)胁迫对籽粒苋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晓悦 姜丹 +4 位作者 徐华阳 高雨萱 国怡 李木子 姜云天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1期5-6,8,共3页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Na_(2)SO_(4)对籽粒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两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0 mmol/L NaCl和Na_(2)SO_(4)胁迫处理促进籽粒苋种子萌发,而过高浓度的盐胁迫则抑制... 以籽粒苋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Na_(2)SO_(4)对籽粒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两种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0 mmol/L NaCl和Na_(2)SO_(4)胁迫处理促进籽粒苋种子萌发,而过高浓度的盐胁迫则抑制籽粒苋种子萌发。籽粒苋种子萌发期对NaCl和Na_(2)SO_(4)盐胁迫的适宜浓度为74.06 mmol/L和66.54 mmol/L、半致死浓度为121.59 mmol/L和102.05 mmol/L、极限浓度为197.63 mmol/L和158.87 mmol/L,且籽粒苋种子萌发期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强于Na_(2)SO_(4)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naCL胁迫 na_(2)so_(4)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O_(4)溶液对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连生 陈洋 +2 位作者 叶扬海 周子潇 程子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9-2147,共9页
花岗岩残积土所处水化学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为了探索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浸泡7/14 d对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土化学循环系统开展了对其电阻率、界限含水率、压缩性、抗剪强度... 花岗岩残积土所处水化学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为了探索不同浓度Na_(2)SO_(4)溶液浸泡7/14 d对花岗岩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水土化学循环系统开展了对其电阻率、界限含水率、压缩性、抗剪强度、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表明:Na_(2)SO_(4)溶液浓度增大可以使其电阻率和界限含水率减少。随着盐浓度增大,浸泡7d时花岗岩残积土的压缩性先上升后下降。当浸泡14d时,花岗岩残积土的压缩性整体呈上升趋势。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盐浓度上升整体先减小后增大。浸泡14 d时,花岗岩残积土的内摩擦角随着盐浓度上升整体增大。SEM图像显示花岗岩残积土经Na_(2)SO_(4)溶液浸泡后呈絮凝结构土颗粒明显粗化。研究结果可为Na_(2)SO_(4)溶液影响土体后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so_(4)溶液 物理力学性质 微观结构 双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Na_(2)SO_(4)胁迫对天人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芙嘉 孙涛 +3 位作者 谭阳 王然 孙莹 姜云天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明确天人菊种子萌发阶段和胚芽、胚根生长阶段对NaCl和Na_(2)SO_(4)盐胁迫的耐受性。[方法]以天人菊种子为试材,研究0、20、40、60、80、100、120、140 mmol/L NaCl和Na_(2)SO_(4)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天人菊种子萌... [目的]明确天人菊种子萌发阶段和胚芽、胚根生长阶段对NaCl和Na_(2)SO_(4)盐胁迫的耐受性。[方法]以天人菊种子为试材,研究0、20、40、60、80、100、120、140 mmol/L NaCl和Na_(2)SO_(4)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天人菊种子萌发阶段对NaCl和Na2SO4的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70 mmol/L和99.77 mmol/L,而胚芽生长阶段和胚根生长阶段对Na Cl和Na_(2)SO_(4)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9.68、63.35 mmol/L和105.56、60.24 mmol/L。[结论]该研究可为盐碱地区引种栽培天人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菊 naCL na_(2)so_(4) 种子萌发 耐盐半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构效关系及其分盐条件优化研究
12
作者 王子旭 路宏伟 +5 位作者 喻慧 彭博 罗建泉 万印华 肖春艳 冯世超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5,94,共10页
纳滤(NF)技术因其高能效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工业高盐废水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商业纳滤膜(XC-N、NF30、NF60)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膜结构与分盐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纳滤膜对混盐溶液的最佳分离... 纳滤(NF)技术因其高能效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工业高盐废水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三种商业纳滤膜(XC-N、NF30、NF60)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膜结构与分盐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纳滤膜对混盐溶液的最佳分离条件。结果表明,三种纳滤膜的分离层均为半芳香族聚酰胺材质。其中,XC-N膜孔径最小、孔径分布最窄、表面负电荷密度最大,对本文研究的六种盐截留率均最高。混盐条件下,最佳分离条件为:采用XC-N膜,溶液pH值为7,混盐溶液质量浓度为10000 mg/L,两种盐的质量比为1∶1,错流压力为0.3 MPa,流速为40 L/h。在此条件下,分离因子达到46.02。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指导高分离选择性纳滤膜设计和制备,并且为纳滤膜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构效关系 naCl/na_(2)so_(4)分离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和SO_(4)^(2−)含量对设施菜地土壤障碍强还原处理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旭丽 姚宇阗 +2 位作者 陈超 黄新琦 孟天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8-1225,共8页
设施蔬菜地常面临硫酸根(SO_(4)^(2−))累积等次生盐渍化问题。强还原土壤消毒方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够有效改良退化土壤,但RSD处理过程中SO_(4)^(2−)转化产物及RSD对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 设施蔬菜地常面临硫酸根(SO_(4)^(2−))累积等次生盐渍化问题。强还原土壤消毒方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够有效改良退化土壤,但RSD处理过程中SO_(4)^(2−)转化产物及RSD对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初始pH和SO_(4)^(2−)含量对RSD处理过程中SO_(4)^(2−)去除效果、转化产物及种植作物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无处理对照、淹水+紫花苜蓿粉(RSD)、RSD+石灰调节土壤pH至7.30、RSD+SO_(4)^(2−)(添加量为4000 mg·kg^(−1))、RSD+石灰+SO_(4)^(2−)(同上),处理结束后盆栽种植二茬黄瓜(Cucumis sativus L.),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RSD处理后,土壤pH显著升高,EC值降低,土壤可溶性SO_(4)^(2−)-S含量降低了330-728 mg·kg^(−1),未施和施用SO_(4)^(2−)处理可溶性SO_(4)^(2−)含量分别降低了83.6%-93.3%、35.0%-42.1%。未施SO_(4)^(2−)处理中土壤总硫和SO_(4)^(2−)沉淀含量基本不变,吸附态SO 42−含量略有降低,表明减少的SO_(4)^(2−)主要转化为有机态硫,且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可促进SO_(4)^(2−)转化为有机硫。土壤在晾干和后续种植作物过程中,RSD处理转化的有机硫再次矿化为SO_(4)^(2−),导致土壤盐分回升和pH值降低。种植一茬黄瓜后,各处理SO_(4)^(2−)含量已上升至处理前水平。同时,RSD处理后由于NO3−的完全脱除土壤面临缺氮风险,种植过程中施用了大量铵态氮肥,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种植两茬黄瓜后,各处理土壤pH值降低了2.02-2.36,EC值增加了0.201-0.233 mS·cm−1。综上,对于SO_(4)^(2−)初始含量高的土壤,由于有机硫迅速矿化,RSD处理后土壤将面临盐分回升及再次盐渍化风险。RSD处理后应选用合适的肥料品种结合科学施肥方式,以维持RSD处理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 强还原土壤修复方法 土壤酸 土壤次生盐渍 石灰 so_(4)^(2−)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Mg^(2+)//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
14
作者 巩学敏 王岭 +2 位作者 王秉钧 曹吉林 杨静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1-487,共7页
针对海水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问题,开展相平衡研究,提出硫酸钠水合物法增浓海水的方法。等温法测定了5℃时Na^(+),Mg^(2+)//Cl^(-),SO_(4)^(2-)-H_(2)O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的相平衡溶解度数据,绘制并分析相图特征。结果表明:5℃时该体... 针对海水淡化后浓海水综合利用问题,开展相平衡研究,提出硫酸钠水合物法增浓海水的方法。等温法测定了5℃时Na^(+),Mg^(2+)//Cl^(-),SO_(4)^(2-)-H_(2)O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的相平衡溶解度数据,绘制并分析相图特征。结果表明:5℃时该体系存在2个等温共饱点和4个结晶区,十水硫酸钠结晶区形成面积较大,可用于硫酸钠水合物法增浓海水研究。相图分析和计算表明:该技术可使浓海水浓缩率高达82.78%,无水硫酸钠回收率99.6%。浓海水经精制处理后可作为制碱生产的原料,节省制碱生产过程中的化盐过程,为综合开发利用淡化后浓海水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海水 相平衡 硫酸钠水合物 结晶 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沉积转化特性及对灰熔融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海平 时浩 +2 位作者 李昕耀 蒋炎飞 刘彦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7-266,共10页
Na_(2)SO_(4)是加剧高碱煤沾污结渣特性的重要中间物质。为阐明炉内固相Na_(2)SO_(4)生成转化机理及对灰熔融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气相反应动力学分析了Na_(2)SO_(4)(g)的生成,总结了渣层不同温度下Na_(2)SO_(4)的沉积和转化特性,通过灰熔... Na_(2)SO_(4)是加剧高碱煤沾污结渣特性的重要中间物质。为阐明炉内固相Na_(2)SO_(4)生成转化机理及对灰熔融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气相反应动力学分析了Na_(2)SO_(4)(g)的生成,总结了渣层不同温度下Na_(2)SO_(4)的沉积和转化特性,通过灰熔融性和高温矿物演变实验研究了Na_(2)SO_(4)的高温转化及对灰熔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SO_(4)(g)是气相Na的主要赋存形式。900℃及以下Na_(2)SO_(4)(g)大量凝结并沉积,中低温渣层中的Na_(2)SO_(4)稳定存在。渣层温度沿径向升高,沉积于高烟温区域灰渣外层的Na_(2)SO_(4)熔融,并发生高温转化,与飞灰中石英、刚玉等矿物发生铝硅酸化反应,1 000℃左右大量生成钠长石,硫酸钠含量高时生成钠霞石,高于1100℃进一步转化为钙钠长石、青金石、蓝方石等矿物。Na_(2)SO_(4)高温下转化为低熔点含钠铝硅酸盐,其助熔共晶效应导致灰熔融温度大幅降低,加剧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so_(4) 反应动力学 固相沉积 矿物转 热力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湿法烟气脱硫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绍香 李懿琨 +4 位作者 马明满 唐浩田 木国芯 宁平 贾丽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3,共5页
介绍了利用矿渣固体废弃物进行烟气湿法脱硫的进展,并对5种特定类型的矿渣进行了研究:磷矿石、锰矿石、赤泥、镁渣和铜渣。深入分析了每种矿渣在脱硫过程中的性能、优点和缺点,其中包括对炉渣的数量、形态特征、影响变量和操作参数等因... 介绍了利用矿渣固体废弃物进行烟气湿法脱硫的进展,并对5种特定类型的矿渣进行了研究:磷矿石、锰矿石、赤泥、镁渣和铜渣。深入分析了每种矿渣在脱硫过程中的性能、优点和缺点,其中包括对炉渣的数量、形态特征、影响变量和操作参数等因素的讨论。通过整合现有研究成果,概述了炉渣脱硫的潜在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 湿法 矿渣 固体废物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渣与硫酸钠-氯化钠制备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镐东 杨林 曹建新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 以黄磷渣及硫酸钠-氯化钠(Na_(2)SO_(4)-NaCl)为原料,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了高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C-PCMs),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PCMs的化学相容性、力学特性、相变特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变材料Na_(2)SO_(4)-NaCl在高温环境下对黄磷渣的侵蚀作用较小,两者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随着Na_(2)SO_(4)-NaCl掺量的增加,C-PCMs的结构趋于致密,力学强度及潜热值逐渐增大;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超过60%(质量分数)时,C-PCMs出现明显的泄漏现象;当相变材料Na_(2)SO_(4)-NaCl掺量为60%(质量分数)时,CPCMs的抗压强度、维氏硬度、密度和潜热值分别为122.30 MPa、208.90 HV、2.08 g/cm3和119.09 J/g,经120次热循环,C-PCMs中的Na_(2)SO_(4)-NaCl没有发生泄漏,相变特性也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 硫酸钠-氯 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硫酸钠/硅基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子鸥 王峰 +3 位作者 祁星朝 张琦 马剑龙 唐忠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NaCl-Na_(2)SO_(4)共晶熔盐,使用介孔MCM-41和微孔13X硅基材料为载体制备相变复合材料,研究相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负载熔盐后硅基材料的孔结构保持完好,晶体结构维持不变,硅...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NaCl-Na_(2)SO_(4)共晶熔盐,使用介孔MCM-41和微孔13X硅基材料为载体制备相变复合材料,研究相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负载熔盐后硅基材料的孔结构保持完好,晶体结构维持不变,硅基材料作为骨架在高温下起到定型和提高稳定性的作用。NaCl-Na_(2)SO_(4)熔盐熔点为623℃,介孔MCM-41负载熔盐后其熔点为618℃,微孔13X负载熔盐后其熔点为607℃,负载熔盐后复合材料熔点略有降低。NaCl-Na_(2)SO_(4)熔盐在700℃的高温下质量损失率>3%,与其相比,负载MCM-41硅基材料后其分解温度提高,比热容为0.652 J/(g·℃),MCM-41硅基材料与共晶盐有良好的相容性。该研究能有效地改善熔盐在服役过程中的易泄漏和强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na_(2)so_(4)熔盐 腐蚀 硅基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氧化改性纳米碳增强芒硝基复合相变材料热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自鹏 张雨 +1 位作者 铁健 铁生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7,共6页
以Na_(2)SO_(4)·10H_(2)O和Na_(2)CO_(3)·10H_(2)O复合物为相变材料,通过浓H_(2) SO_(4)和浓HNO_(3)一步法氧化改性得到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粉表层亲水基团结构,以改性亲水纳米碳为添加剂制备改性纳米炭材料/Na_(2) SO_(4)&#... 以Na_(2)SO_(4)·10H_(2)O和Na_(2)CO_(3)·10H_(2)O复合物为相变材料,通过浓H_(2) SO_(4)和浓HNO_(3)一步法氧化改性得到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粉表层亲水基团结构,以改性亲水纳米碳为添加剂制备改性纳米炭材料/Na_(2) SO_(4)·10H_(2) O复合相变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强酸能够有效地在纳米炭材料表面氧化得到亲水性的羧基基团,氧化后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粉表面的O元素含量分别增加至7.93%和10.53%(原子分数,下同),富含羧基的纳米炭材料能与芒硝基复合相变材料均匀分散且不发生相分层,添加0.05%、0.1%和0.25%的不同含量氧化后的改性碳纳米材料,相变潜热均大于200 J·g^(-1),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大幅度提升,制备的相变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性能。相变材料经过200次吸放热循环实验后仍能保持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低的相变过冷度,本工作通过一步氧化法成功地制备出热性能优异且稳定的改性纳米炭材料/Na_(2)SO_(4)·10H_(2) O复合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炭材料 一步氧 na_(2)so_(4)·10H_(2)O 相变材料 相变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制备钙基催化剂及其脱硫脱硝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慧 贾丽娟 +3 位作者 高冀芸 耿娜 姜恩柱 王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139,145,共7页
以电石渣为原料,通过KHCO3改性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制备条件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SO_(2))和一氧化氮(NO)... 以电石渣为原料,通过KHCO3改性开发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制备条件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XRD、SEM、XPS等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二氧化硫(SO_(2))和一氧化氮(NO)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0%和60%。KHCO3的浸渍浓度对改性电石渣去除NO和SO_(2)的影响较显著,改性后电石渣表面形成了新的物质且微孔和中孔的结构明显增加。改性电石渣表面形成的含氧官能团C—O、C=O和表面吸附氧是催化氧化脱除NO和SO_(2)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NO so_(2)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