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2EDTA滴定法测定铜冶炼烟尘中铋含量 被引量:9
1
作者 胡花苗 陈娅陶 +3 位作者 郑洪毅 华宏全 李富华 郑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研究了测定铜冶炼烟尘中铋含量的Na2EDTA络合滴定方法。对测定体系中的各干扰元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测定方法的各项测定条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0%~0.6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9%~100%,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铜冶炼烟尘中... 研究了测定铜冶炼烟尘中铋含量的Na2EDTA络合滴定方法。对测定体系中的各干扰元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测定方法的各项测定条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0%~0.6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9%~100%,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铜冶炼烟尘中铋含量为5.00%~16.00%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烟尘 铋含量 na2edta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EDTA滴定法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铅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园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5,共4页
建立了用氢溴酸消除锑、砷、锡干扰,用硫酸将铅形成硫酸铅沉淀,再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铅量的方法。试样用硝酸、盐酸溶解,用硫酸沉淀铅,氢溴酸消除锑、砷、锡的干扰后,过滤分离其他共存元素,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硫... 建立了用氢溴酸消除锑、砷、锡干扰,用硫酸将铅形成硫酸铅沉淀,再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粗二氧化碲中铅量的方法。试样用硝酸、盐酸溶解,用硫酸沉淀铅,氢溴酸消除锑、砷、锡的干扰后,过滤分离其他共存元素,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溶解硫酸铅沉淀,在pH=5.0~6.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Na2EDTA溶液滴定溶液中铅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氢溴酸加入量为15 mL,酒石酸加入量为10 mL,沉淀体积为50~60 mL,沉淀时间1 h以上时,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10%~1.1%,加标回收率为97.1%~102%,满足粗二氧化碲中铅量的生产控制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edta 滴定法 粗二氧化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EDTA滴定法测定锡阳极泥中的铋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蒯丽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6年第3期81-86,共6页
研究了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锡阳极泥中铋的方法。探讨了锡阳极泥的溶样方式、滴定溶液酸度、滴定溶液温度、共存元素干扰、加标回收、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方法适用于锡阳极泥中5%~20%铋量的测定,尤其是铟量在0.1%及以上时... 研究了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锡阳极泥中铋的方法。探讨了锡阳极泥的溶样方式、滴定溶液酸度、滴定溶液温度、共存元素干扰、加标回收、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方法适用于锡阳极泥中5%~20%铋量的测定,尤其是铟量在0.1%及以上时,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oA~1.4%,加标回收率为99.81%~101.3%。具有操作步骤简单、适用性广、分析结果重现性好与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阳极泥 na2edta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EDTA滴定法测定复杂高铋物料中铅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凡丽 郑洪毅 +2 位作者 李艳萍 胡花苗 杨欣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4期56-60,共5页
复杂高铋物料中铋、砷、锑、锡4种元素含量高且共存时会影响铅的测定。特别是铋含量高时对铅的测定影响较大。实验用EDTA-酒石酸联合掩蔽铋、砷、锑、锡,在稀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钾为沉淀剂,使铅生成硫酸铅钾复盐沉淀而与铋、砷、锑、锡、... 复杂高铋物料中铋、砷、锑、锡4种元素含量高且共存时会影响铅的测定。特别是铋含量高时对铅的测定影响较大。实验用EDTA-酒石酸联合掩蔽铋、砷、锑、锡,在稀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钾为沉淀剂,使铅生成硫酸铅钾复盐沉淀而与铋、砷、锑、锡、铁、铜、锌、铝、钴、镍等干扰离子分离,沉淀以乙酸-乙酸钠浸取,二甲酚橙为指示剂,Na2EDTA滴定法测定铅含量。实验进一步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的最佳条件:硫酸(1+1)加入量为7mL、硫酸钾用量为5g、煮沸时为5min、沉淀陈化时间为2h、EDTA(50g/L)加入量为10mL、酒石酸用量为0.5g,铅的加标回收率99.7%~104%。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测定复杂高铋物料中铅,标准样品BY0111-1的测定值与给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1)RSD 0.20%~0.23%,满足生产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高铋物料 na2edta滴定法 硫酸铅钾复盐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络合滴定法定量测定油田水中SO_4^(2-)的一项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云芝 崔付义 +2 位作者 牟英华 任卓琳 姜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71,363,共4页
测量油气田水中SO42-的EDTA络合滴定法在2000年及以后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23《油气田水分析方法》)中已废止。本工作发现稀释受测水样所用蒸馏水要消耗EDTA,导致测量误差。基于1992年版行业标准,提出了增加蒸馏水校正项的EDTA... 测量油气田水中SO42-的EDTA络合滴定法在2000年及以后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23《油气田水分析方法》)中已废止。本工作发现稀释受测水样所用蒸馏水要消耗EDTA,导致测量误差。基于1992年版行业标准,提出了增加蒸馏水校正项的EDTA络合滴定法。将此改进方法用于含各种不同共存离子的自配盐水样中SO42-的测量,结果如下:不含SO42-的水样SO42-测量值均为零;测量结果不受共存离子种类和种数的影响;测量值的相对误差随SO42-质量浓度ρ的增大而减小,ρ>1000 mg/L时为0.4%~1.0%,ρ在227.30~755.50 mg/L范围时为-5.8%^+5.8%,均与ICP法十分接近;ρ在34.97~78.05 mg/L范围时测量值相对误差为-8.9%^-13.1%;ρ低于30 mg/L时测量误差很大,此法不适用。重量法用于盐水样中SO42-测量时误差很大或测不出。此法用于梁南地层水中SO42-的测量,测量值相对于ICP法测量值(340.40~1082.36 mg/L)的误差为-2.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络合滴定法 硫酸根离子(SO4^2-) 定量分析 油田采出水 工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_2PdCl_4前驱体的吸附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秋霞 马磊 +2 位作者 卢春山 张群峰 李小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1-946,共6页
为了研究Pd前驱体在活性炭表面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态,了解影响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因素以及Pd颗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使用Na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2PdCl4在活性炭载体上平衡吸附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次性和逐滴性前驱体加... 为了研究Pd前驱体在活性炭表面的平衡吸附量和吸附态,了解影响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因素以及Pd颗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使用Na2S滴定法测定Pd/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H2PdCl4在活性炭载体上平衡吸附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一次性和逐滴性前驱体加入方式对Pd/C催化剂中Pd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逐滴加入法制备所得的催化剂的Pd粒径明显小于一次性加入法制备的催化剂,但H2PdCl4在活性炭表面平衡吸附量的变化并不如此明显,表明Pd前驱体平衡吸附量与催化剂Pd粒径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由H2-TPR实验结果可知,与一次性加入法制备Pd/C催化剂相比,逐滴加入法制备Pd/C催化剂的过程中发生还原的Pd前驱体较多。由此推断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d金属粒径的生长主要受到Pd0初始晶核的生成速率及前驱体扩散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S滴定法 PD/C H2PdCl4吸附 Pd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和EDTA·2Na双络合体系的酸性镀铜工艺及镀层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震 李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80-1987,共8页
锂离子电池用负极集流体铜箔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为制备良好的电解铜箔,采用不同电镀工艺参数,在基于三乙醇胺(TE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双络合体系的CuSO4/H2SO4溶液中进行镀铜工艺研究。通过线性扫描、循环伏... 锂离子电池用负极集流体铜箔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为制备良好的电解铜箔,采用不同电镀工艺参数,在基于三乙醇胺(TEA)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双络合体系的CuSO4/H2SO4溶液中进行镀铜工艺研究。通过线性扫描、循环伏安、SEM和XRD手段对镀液性质、镀层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测定和表征,并进行镀层质量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含P 0.1%的磷铜作为阳极,采取机械搅拌镀液的方式,在CuSO4.5H2O为300 g/L、H2SO4为90 g/L、Cl-为40~80 mg/L、TEA为3.5 g/L和EDTA.2Na为5 g/L中适量添加剂P的镀液中,以电流密度为490 mA/cm2,镀液温度为40~60℃,施镀5~10 min能得到良好镀层;添加剂明显降低循环伏安阴极峰电流,Cu2+的还原速度减慢;添加剂提高镀层表面的结晶细化程度,使晶体颗粒变小,致密性提高,镀层质量变好,整平作用明显,Cu镀层呈现(111)晶面择优取向;镀速可达19.4 mg/min,镀层质量有很好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铜箔 TEA edta.2na 镀速 槽电压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表面通过Na_2 EDTA诱导羟基磷灰石膜层的形成及腐蚀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欢 郭春丽 +2 位作者 卫英慧 侯利锋 彭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6,325,共6页
由于Na2EDTA有六个配位原子,可以和Ca,Mg等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可以控制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以Ca(OH)2和NaH2PO4为前驱物,通过Na2EDTA辅助诱导在AZ31轧板上制备羟基磷灰石(HA)纳米片膜层;用XRD、HRTEM、FE-SEM、EDS等手段... 由于Na2EDTA有六个配位原子,可以和Ca,Mg等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可以控制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以Ca(OH)2和NaH2PO4为前驱物,通过Na2EDTA辅助诱导在AZ31轧板上制备羟基磷灰石(HA)纳米片膜层;用XRD、HRTEM、FE-SEM、EDS等手段对膜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膜层是由厚度为96μm的结晶性良好HA纳米片组成;讨论了Na2EDTA辅助诱导生成HA的反应机理。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所得的HA膜层相对于基体自腐蚀电位正移,进一步地证实HA膜层可以有效地防护镁合金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轧板 羟基磷灰石膜层 na2edta辅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Na_2脱钙模拟骨质疏松及打孔对骨密度的变化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程自申 张智海 +7 位作者 刘莉 尹磊 李鹏 王岩 肖嵩华 张永刚 张雪松 毛克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椎体脱钙骨密度的变化,以及打孔对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一种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方法取98个新鲜猪单胸腰椎椎体,随机分成14小组,每组7个标本,1~7组全部经椎弓根打孔,记A大组,8~14组不... 目的观察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椎体脱钙骨密度的变化,以及打孔对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探讨一种制作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方法取98个新鲜猪单胸腰椎椎体,随机分成14小组,每组7个标本,1~7组全部经椎弓根打孔,记A大组,8~14组不行椎弓根打孔,记为B大组,然后把所有标本侵入0.4916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取出A大组与B大组各一小组行骨密度测试及每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观察脱钙时间与A、B两组骨密度变化及两组差异关系。结果 A、B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A与B大组在骨密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0.4916mmol/L EDTA-Na2脱钙0~15天可模拟轻、中、重度骨质疏松,打孔对骨密度变化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与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10
作者 汪浩 马颖 +2 位作者 王占营 安凌云 刘云坡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于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基于正交实验研究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的影响.通过TT260数字式涡流测厚仪、SEM和XRD检测膜层厚度、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采用HNO_(3)点滴实验... 在磷酸盐电解液体系中于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基于正交实验研究添加剂K_(2)ZrF_(6)和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的影响.通过TT260数字式涡流测厚仪、SEM和XRD检测膜层厚度、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采用HNO_(3)点滴实验评价膜层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K_(2)ZrF_(6)、EDTA-Na、电压及其交互作用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影响不同.电压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电压升高,膜层厚度和耐蚀性均明显增加.K_(2)ZrF_(6)单独对膜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对耐蚀性存有一定的影响.EDTA-Na单独对膜层厚度和耐蚀性无显著影响.而K_(2)ZrF_(6)与电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最终使得在高浓度的K_(2)ZrF_(6)、高浓度的EDTA-Na和高电压搭配时,可获得综合性能更优异的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K_(2)ZrF_(6) edta-na 交互作用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Ternary Iron(Ⅱ)Mixed Ligand Complex:Low Cost Materialsas a Precursor for Preparation of Nanometric Fe_(2)O_(3) Oxide
11
作者 Khaled Althubeit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8-1992,共5页
The reaction of the ligands,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terasodium salt(Na 4EDTA)and N—N heterocyclic diamines like2,2’-bipyridine(bipy)with iron(Ⅱ)sulfate with 1∶2∶2 stoichiometric ratios form the mononuclea... The reaction of the ligands,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terasodium salt(Na 4EDTA)and N—N heterocyclic diamines like2,2’-bipyridine(bipy)with iron(Ⅱ)sulfate with 1∶2∶2 stoichiometric ratios form the mononuclear ternary complex of formulae,[Fe_(2)(EDTA)(bipy)2]at pH~7.The FTIR and Raman laser spectra of the iron(Ⅱ)complex show that 2,2’-bipyridine is present asa bidentate ligand and the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terasodium salt as monodentate carboxylate anion.The electronic spectra and magnetic moments data suggest the six coordination number.It has two iron(Ⅱ)centers in octahedral environments,which are interlinked by carboxylato-O atoms of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 and by nitrogen atoms of the two 2,2-bipyridine ligands in a chelating mode.Thermal analysis study show thatiron(Ⅱ)complex containing EDTA and 2,2’-bipyridine on its thermalde composition form the corresponding Fe_(2)O_(3) oxide in nano size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475℃.The iron(Ⅱ)complex was performed as a convenient low cost precursor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e_(2)O_(3) nanoparticles by the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thod.The iron(Ⅲ)oxide composition has been discussedusing FTIR,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4edta 2 2’-bipyridine CHELATION Fe_(2)O_(3)NPs CALCInaTION EDX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法制备不同形貌的CaF_2微米晶(英文)
12
作者 王淼 陈婷婷 +2 位作者 汤艳峰 江国庆 石玉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90,共6页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CaCl2与不同氟源(NaBF4、K2SiF6)在溶液中反应,制得了不同形貌的CaF2微米晶(立方体、花状、多面体)。用XRD、SEM及TEM对产物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相CaF2。SEM及TEM结果表明由N...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CaCl2与不同氟源(NaBF4、K2SiF6)在溶液中反应,制得了不同形貌的CaF2微米晶(立方体、花状、多面体)。用XRD、SEM及TEM对产物晶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XRD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为结晶良好的立方相CaF2。SEM及TEM结果表明由NaBF4制得的产物形貌为均匀的立方体微米晶,而由K2SiF6制得的产物为多面体。在添加配体Na2EDTA的情况下,由NaBF4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本文详细讨论了氟源种类、反应物比例、配体等反应参数对产物CaF2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微结构 超声法 na2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样法测定脱硅锆中ZrO_2量
13
作者 郭红丽 宋霞 +2 位作者 杜军卫 刘秋华 李丽萍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滴定法测定 ZRO2 脱硅锆 溶样法 edta 理化性能 盐酸浸出 共存离子 滴定条件 测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作为柑桔脱囊衣助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修贵 祝慕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阐述了EDTA作为柑桔囊瓣去囊衣助剂的理论依据。对EDTA与NaOH配合处理求得最佳比例及用量。同时分析了传统二步法去囊衣工艺的工艺实质及其缺陷,提出去囊衣的合理工艺程序不是先酸后碱,而应是先碱后酸。根据这点,制订了... 阐述了EDTA作为柑桔囊瓣去囊衣助剂的理论依据。对EDTA与NaOH配合处理求得最佳比例及用量。同时分析了传统二步法去囊衣工艺的工艺实质及其缺陷,提出去囊衣的合理工艺程序不是先酸后碱,而应是先碱后酸。根据这点,制订了NaOH-EDTA法的配套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囊衣 脱囊衣 助剂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自申 张智海 +6 位作者 刘莉 尹磊 王岩 肖嵩华 张永刚 张雪松 李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08-212,194,共6页
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 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 mmol/L的EDTA-Na2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的趋势,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脱钙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脱钙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2)。结论采用0.4916 mmol/L EDTA-Na2脱钙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锶垢阻垢剂AMHE的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丽慧 赵景茂 +1 位作者 熊金平 左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4-327,共4页
钡锶垢阻垢剂AMHE是质量比1∶1的三元共聚物AA/MA/HPA与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的复配物。其阻垢率按照行业标准SY/T5673 1993在加盐(NaCl)水样中测定,测定Ba2+浓度用分光光度法,Sr2+、Ca2+浓度用EDTA滴定法。对于硫酸钡垢,在相同加量... 钡锶垢阻垢剂AMHE是质量比1∶1的三元共聚物AA/MA/HPA与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EDTMPS的复配物。其阻垢率按照行业标准SY/T5673 1993在加盐(NaCl)水样中测定,测定Ba2+浓度用分光光度法,Sr2+、Ca2+浓度用EDTA滴定法。对于硫酸钡垢,在相同加量下AMHE的阻垢率明显优于两单一组分;在Ba2+浓度为185 1mg/L的水样中AMHE的阻垢率,加量12mg/L时为97 8%,加量15mg/L时为100%;水样中Ba2+浓度增大时AMHE加量应增大。AMHE对于硫酸锶垢的阻垢率,Sr2+浓度为901 5mg/L、加量为12mg/L时达100%,Sr2+浓度为2253 8mg/L、加量为90mg/L时接近100%。AMHE是硫酸钡、锶垢的优良阻垢剂。加量9mg/L的AMHE对碳酸钙垢的阻垢率,在Ca2+浓度413mg/L的水样中为96 0%,在Ca2+浓度620mg/L的水样中为70 5%。AMHE也是适用于较低Ca2+浓度环境的碳酸钙垢阻垢剂,其阻垢性能不如AMHP(AA/MA/HPA与PBTCA的复配物)。图6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性能研究 CA^2+浓度 Ba^2+ edta滴定法 EDTMPS 碳酸钙垢 三元共聚物 分光光度法 阻垢率 PBTCA 行业标准 硫酸钡垢 阻垢性能 复配物 水样 乙二胺 质量比 硫酸锶 HPA 测定 增大 加盐 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Zn去除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申申 蹇丽 +2 位作者 高小健 盛妤 杨啟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HCl和Na2EDTA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和Zn的浸洗效果及工艺。[方法]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研究HCl和Na2EDTA两种不同浸洗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洗效果,并对浸洗前后飞灰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HCl... [目的]研究HCl和Na2EDTA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Pb、Cd和Zn的浸洗效果及工艺。[方法]针对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研究HCl和Na2EDTA两种不同浸洗剂对飞灰中重金属的浸洗效果,并对浸洗前后飞灰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HCl对3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浸洗效果,去除效果为Cd>Zn>Pb。Na2EDTA对Pb和Cd的浸洗效果较好,对Zn的去除率远低于其他2种重金属。HCl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8 mol/L,液固比为10,淋洗时间为180 min。Na2EDTA对飞灰浸洗的适宜条件:室温下浓度为0.05 mol/L,液固比为15,淋洗时间为360 min。浸洗后飞灰中3种重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比例减小,残渣态的比例显著增大,飞灰的稳定性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飞灰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重金属 HCL na2edta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阳极泥中铟对铋含量测定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蒯丽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20年第5期73-78,共6页
采用传统Na2EDTA滴定方式测定锡阳极泥(当铟含量大于0.2 mg时)试液会出现颜色无明显突跃和滴定终点难以判定的现象。当铟含量大于0.2 mg时,Na2EDTA滴定法测定锡阳极泥试样中铋含量,对铋量测定有影响。主要讨论了铟在三种滴定条件下的络... 采用传统Na2EDTA滴定方式测定锡阳极泥(当铟含量大于0.2 mg时)试液会出现颜色无明显突跃和滴定终点难以判定的现象。当铟含量大于0.2 mg时,Na2EDTA滴定法测定锡阳极泥试样中铋含量,对铋量测定有影响。主要讨论了铟在三种滴定条件下的络合行为,优化了铋的滴定条件,论证了在10.00、20.00、30.00、40.00 mg铋标准溶液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铟标准溶液,并在实际锡阳极泥样品YTXN-7中加入不同含量的铟,探讨了两种计算方法。实验表明,通过调节试液pH=1.5~1.7,采用Na2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液红色刚消失,加热试液至70~80℃,继续滴定,能够出现完成铋铟的络合滴定,当铟量在1.00~2.00 mg时,采用方法1计算得到铋的加标回收率在97.8%~100%,方法2的加标回收率在99.8%~101%。实验数据表明方法2计算铋的方法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阳极泥 na2edta滴定法 换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螯合剂单独和复合浸提土壤重金属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丽芬 张晓文 +3 位作者 李密 唐东山 姚娅 彭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浸出规律,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三聚磷酸钠(S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对土壤中Pb、Cd和Cu的浸出效果,重点考察混合液浓度、振荡时间、p H对土壤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并比较浸提前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 为揭示土壤重金属的浸出规律,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三聚磷酸钠(STPP)和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对土壤中Pb、Cd和Cu的浸出效果,重点考察混合液浓度、振荡时间、p H对土壤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并比较浸提前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Na2EDTA和STPP均能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浸出,其中STPP的浸出能力较小;浸提剂浓度为5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d和Cu的浸出率均高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当浸提剂浓度大于10 mmol·L-1时,混合液对Pb、Cu的浸出率低于同浓度的Na2EDTA、STPP单独浸提的浸出率;混合浸提剂对重金属的浸出率随p H的升高有所降低,浓度为10 mmol·L-1、振动时间为2 h较为适宜;混合浸提剂主要浸出酸可交换态、还原态、氧化态的重金属,能较大程度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磷酸钠 na2edta 复合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瑞 方海兰 +4 位作者 梁晶 郝冠军 黄懿珍 赵晓艺 吕子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了解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采用NaOH/Na_2EDTA浸提法和^(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配比的污泥和磷酸二氢钾施到砖红壤和灰潮土之后磷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污泥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增加土壤被浸提磷的含量... 为了解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采用NaOH/Na_2EDTA浸提法和^(31)P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配比的污泥和磷酸二氢钾施到砖红壤和灰潮土之后磷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污泥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增加土壤被浸提磷的含量和磷酸酶活性。污泥不但有利于有机磷固定,而且丰富了土壤中磷的形态,有机磷含量随污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磷酸二氢钾只在低用量时才发生有机磷固定,且固定的有机磷易矿化;污泥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也只是在低用量时才有利于有机磷的固定。就增加土壤磷酶活性而言,污泥效果最好,其次为污泥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磷酸二氢钾单独施用效果最差;且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机磷含量成正相关。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磷肥施用到土壤的14 d之内,之后磷的形态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析 污泥 磷酸二氢钾 核磁共振 naOH na2 edta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