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黏粒含量土的固结和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
1
作者 武亚军 岳皓凡 +3 位作者 臧学轲 张旭东 章长松 吴金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6,共9页
在实际修复工程中,对高黏粒含量的重金属污染土进行淋洗是十分困难的。这既是因为高黏粒含量土渗透性差,也是因为黏粒含量对于污染土淋洗的具体影响规律和机理尚未明晰。通过固结试验和振荡离心试验探究了不同黏粒含量土壤的固结和重金... 在实际修复工程中,对高黏粒含量的重金属污染土进行淋洗是十分困难的。这既是因为高黏粒含量土渗透性差,也是因为黏粒含量对于污染土淋洗的具体影响规律和机理尚未明晰。通过固结试验和振荡离心试验探究了不同黏粒含量土壤的固结和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黏粒含量土壤的物理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别,高黏粒含量土壤具有更高的液塑限和更大的压缩性,而土壤的渗透性和孔隙比则更低。并且,黏粒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同时降低了药剂淋洗的去除效果。黏粒含量从20%增加到50%,重金属吸附量最大可提高50%,去除率最大可降低20%,其中,在20%和30%黏粒含量之间的变化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是大量团聚体的形成。这些物理力学特性和吸附解吸特性的差别将对土壤淋洗技术和参数的选择产生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淋洗修复技术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淋洗 黏粒含量 沉降法 固结试验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矿物修复剂筛选及其对镉固持性能研究
2
作者 宋冰冰 邓武军 +7 位作者 曾婧滢 毕军平 何海军 于磊 朱瑞瑞 张建新 吕焕哲 秦迪岚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252,共7页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海泡石>锰矿石。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随着镉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镉质量浓度不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镉质量浓度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9.38、14.51、9.67、5.27 mg/g。溶液pH=6~9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去除效率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效果与矿物的化学组分、初始镉质量浓度、pH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吸附剂 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天然矿物 修复剂 吸附性能 固持性能 矿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杨秀红 胡振琪 +1 位作者 高爱林 朱永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6-509,共4页
通过等温吸附试验 ,研究了钙基膨润土及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 +的吸附 ,并与土壤对Cd2 +的吸附进行了对比 .试验表明 ,钠化改性膨润土对Cd2 +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 .pH值是影响吸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
关键词 CD^2+ 改性膨润土 吸附效果 重金属污染 土壤 吸附作用 治理 钠化 研究 钙基膨润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污染土壤中土霉素的吸附行为及其对土壤重金属解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励科 马婷婷 +3 位作者 潘霞 罗凯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106,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考察了土霉素外加量对土壤中4种代表性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解吸量的影响。试... 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No.106,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考察了土霉素外加量对土壤中4种代表性重金属元素(铜、锌、铅、镉)解吸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的土霉素初始浓度为0.01、0.1、1.0、5.0、10.0、25.0、50.0、100、200和400 mg L-1。结果表明:(1)存在一个土霉素特征浓度,高于或低于该浓度值时土霉素的吸附性质有所差异,且高低两个浓度范围内的数据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与Langmuir模型较好地拟合;(2)当土霉素浓度在0~25 mg L-1之间时,能在土壤表面与重金属发生竞争吸附,且重金属解吸量随土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土霉素浓度在25~100 mg L-1之间时,部分游离态重金属以与土霉素的络合物形式重新固定于土壤表面,土壤重金属的解吸量随土霉素浓度增加而减少;土霉素浓度高于100 mg L-1时,体系p H相对于对照有明显下降,土壤重金属的解吸量与土霉素浓度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重金属 竞争吸附 土壤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良剂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Pb、Cd、Zn的固定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高明 陈炳睿 +3 位作者 徐超 曾敏 周航 廖柏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144,共5页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分别施加膨润土和磷酸二氢钙2种改良剂,研究了这两种改良剂对土壤中Pb、Cd、Zn的固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膨润土和磷酸二氢钙均可以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的含量,对交换态Zn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随着膨润土的加入...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分别施加膨润土和磷酸二氢钙2种改良剂,研究了这两种改良剂对土壤中Pb、Cd、Zn的固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膨润土和磷酸二氢钙均可以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Cd的含量,对交换态Zn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随着膨润土的加入量的增加,交换态Pb含量先减少,当施入量为2.0 g.kg-1时,其减少量最大,减少了0.48%,随后交换态Pb含量又呈增高趋势;而交换态Cd、Zn的含量则呈降低趋势,最大减少量分别为7.75%、0.41%。(3)随着磷酸二氢钙施加量的增加,交换态Pb、Cd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且都呈现先减少而后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加入4.0 g.kg-1时,交换态Pb减少量最大,减少量为1.31%;当加入1.0 g.kg-1时,交换态Cd含量减少最大,减少了7.99%。而加入的磷酸二氢钙使交换态Zn量增加了,因此磷酸二氢钙不利于Zn的固定。(4)磷酸二氢钙对Cd、Pb的固定效果优于膨润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重金属污染 膨润土 磷酸二氢钙 PB Cd Zn 污染土壤 土壤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对Cr(Ⅲ)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晓武 刘晶晶 王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36-2142,共7页
铬是一种重金属痕量元素,人体通过食物链摄入过量的铬会在人体内富集,随之产生中毒反应。研究Cr(Ⅲ)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Cr(Ⅲ)在黄土上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对Cr(Ⅲ)的吸附非常迅速,并且吸附量非常大,等... 铬是一种重金属痕量元素,人体通过食物链摄入过量的铬会在人体内富集,随之产生中毒反应。研究Cr(Ⅲ)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Cr(Ⅲ)在黄土上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对Cr(Ⅲ)的吸附非常迅速,并且吸附量非常大,等温吸附模型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模型都能很好地解释Cr(Ⅲ)在黄土上的吸附过程。热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升温可促进吸附作用的进行。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Cr(Ⅲ)的吸附量逐渐增大。溶液的pH值是影响Cr(Ⅲ)吸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pH>6时,Cr(Ⅲ)几乎完全被去除。利用X光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黄土与Cr(Ⅲ)的结合机制,黄土中的高岭土、石英等黏土矿物以及有机质成分对吸附过程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重金属污染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细菌A生物修复铅铜污染土壤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朝阳 柏庭春 +3 位作者 孟涛 周锋 吕惠 庞一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为改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铁细菌A代谢作用形成的铁基络合物对Pb^(2+)、Cu^(2+)污染土进行生物修复。采用不同灌浆方式研究修复效果;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铁基络合物的... 为改善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利用铁细菌A代谢作用形成的铁基络合物对Pb^(2+)、Cu^(2+)污染土进行生物修复。采用不同灌浆方式研究修复效果;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铁基络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分析重金属的沉积机理。结果表明:1次生物灌浆后有效态Pb^(2+)、Cu^(2+)含量分别减少64.6%~70.4%和47.6%~49.2%,2次灌浆后分别减少75.1%~85.5%和73.3%~78.9%;微区分析显示,铁基络合物晶形较差,但含有具有优异絮凝效能、较大比表面积的施氏矿物及碱式磷酸铁等物质。铁基络合物通过吸附和共沉作用实现了对污染环境中重金属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细菌A 重金属污染 Pb2+污染土 Cu2+污染土 生物修复 铁基络合物 吸附作用 共沉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铅土著微生物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敏 郜春花 +3 位作者 李建华 卢晋晶 靳东升 郜雅静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321-1328,共8页
对一株耐铅性达2 000 mg/L的土著微生物GDYX03进行吸附特性与机制的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株GDYX03对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无营养物质提供的活细胞吸附效果比生长过程吸附效果好,且该菌株活细胞的最佳吸附条件... 对一株耐铅性达2 000 mg/L的土著微生物GDYX03进行吸附特性与机制的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株GDYX03对Pb^(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无营养物质提供的活细胞吸附效果比生长过程吸附效果好,且该菌株活细胞的最佳吸附条件是菌龄72 h,pH值5~6,接菌量5 g/L,温度30℃,时间30 min,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在此最佳条件下,菌株GDYX03吸附率为98.852%,吸附量为19.73 mg/g。将吸附过程进行模型拟合,菌株GDYX03的吸附行为能很好地符合Pseudo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分别达0.999和0.996。通过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菌株GDYX03对Pb^(2+)的吸附主要以表面吸附为主。研究证实了筛选出的肠杆菌GDYX03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为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土著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耐铅菌株 吸附特性 吸附机制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中Cu^(2+)、Zn^(2+)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武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741-13742,共2页
[目的]了解紫色土对铜、锌的吸附特点。[方法]采用振荡平衡的方法研究了铜、锌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并同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对2种离子在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影响。[结果]研究得出,一定pH值条件下,在同种土壤上的... [目的]了解紫色土对铜、锌的吸附特点。[方法]采用振荡平衡的方法研究了铜、锌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并同时比较了不同环境条件对2种离子在3种紫色土中的吸附影响。[结果]研究得出,一定pH值条件下,在同种土壤上的吸附能力大小依次是Cu2+>Zn2+;3种紫色土在一定pH值条件下对同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强度依次是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与其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相一致;Cu2+在3种紫色土表面以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的方式共存,其专性吸附的比例分别约为石灰性紫色土40%、中性紫色土25%、酸性紫色土20%;而Zn2+在土壤表面上绝大多数发生电性吸附。[结论]这2种重金属在紫色土中的吸附特征对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紫色土 吸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土柱试验快速测试重金属对流-弥散-吸附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孔立 詹良通 +1 位作者 陈成 谢海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对于评价防污屏障的服役性能十分重要,目前还缺乏高效且可靠的方法系统地测试这些参数。为了能在较短试验时间内采用较少试验数量获得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以Pb 2+作为代表性重金属离子,开展了Pb... 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对于评价防污屏障的服役性能十分重要,目前还缺乏高效且可靠的方法系统地测试这些参数。为了能在较短试验时间内采用较少试验数量获得重金属离子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以Pb 2+作为代表性重金属离子,开展了Pb 2+在土-膨润土中的土柱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渗流流速从0增大到1.59×10-7 m/s时,Pb 2+的阻滞因子R d从13减小为11,符合流速越大阻滞因子越小的规律;该土柱试验方法得到的Pb 2+对流-弥散-吸附参数与文献报道的参数典型取值高度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减少了试验数量,提高了参数获取效率,且以单参数解耦方式拟合试验结果,拟合结果更可靠。研究结果为防污屏障材料的服役性能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对流-弥散-吸附参数 土柱试验 土-膨润土 防污屏障 单参数解耦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改性土-膨润土泥浆阻截墙阻截地下水重金属阳离子污染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勇胜 戴贞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49-1559,共11页
为探究海泡石的添加对土-膨润土泥浆阻截墙材料的施工和易性、渗透性,以及对地下水重金属阳离子污染阻截性的影响,采用天然海泡石对土-膨润土泥浆阻截墙改性,并以铅污染为代表,进行了坍落度实验、渗透实验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海... 为探究海泡石的添加对土-膨润土泥浆阻截墙材料的施工和易性、渗透性,以及对地下水重金属阳离子污染阻截性的影响,采用天然海泡石对土-膨润土泥浆阻截墙改性,并以铅污染为代表,进行了坍落度实验、渗透实验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海泡石不会对土-膨润土-海泡石阻截材料施工和易性造成太大影响,海泡石掺量从0增加至30%,满足目标坍落度要求的含水率仅增加1%;在实验掺量范围内海泡石对泥浆阻截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较小,材料渗透系数均小于10^(-7)cm/s,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材料对Pb^(2+)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吸附过程,海泡石掺量分别为0、5%、10%和20%时,泥浆阻截材料对Pb^(2+)的吸附量依次为89.73、112.52、140.85、183.40 mg/g,温度降低,阻截材料吸附量也随之减少。在铅污染液的作用下,土-膨润土-海泡石阻截材料渗透系数逐渐上升,海泡石的存在能够延缓Pb^(2+)对该阻截材料的侵蚀;渗出液pH和Pb^(2+)质量浓度变化表明,在实验时间内阻截材料仍然起着阻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阻截墙 海泡石 土-膨润土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