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2和NO在Na-γ-Al_2O_3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英 王乐夫 +2 位作者 陈小平 何俊 李雪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利用吸附曲线和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研究了150℃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行为。吸附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原料气体积组成为NO(0.1%)、SO2(0.51%)、O2(4.5%)、Ar平衡。研究表明,150℃不论气相中是否有氧,NaγAl2O3均能单独吸... 利用吸附曲线和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研究了150℃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行为。吸附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原料气体积组成为NO(0.1%)、SO2(0.51%)、O2(4.5%)、Ar平衡。研究表明,150℃不论气相中是否有氧,NaγAl2O3均能单独吸附SO2或NO,NaγAl2O3单独吸附SO2时,观察不到有SO2-4生成,NaγAl2O3单独吸附NO时,NO吸附量较少,有微量NO2(或表面硝酸盐)生成;NaγAl2O3均能同时吸附SO2和NO,SO2和NO在NaγAl2O3上吸附时相互作用,NO促进SO2氧化生成SO2-4,SO2吸附量增加,SO2促进NO氧化转化,SO2也促使NO2脱附。气相氧促进了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以及SO2和NO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 na-γ-al2o3 吸附 DRIF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水铝石固相反应法制备Na-β"-Al_2O_3固体电解质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晓玲 颉莹莹 +3 位作者 帅莉芳 王瑾 杨晖 沈晓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Al2O3前驱粉体,随后添加Na2CO3和稳定剂MgO,并通过固相反应法来制备Na-β"-Al2O3电解质。研究中通过改变前驱粉体制备时的预烧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高温烧结制度优化烧结工艺。用X射线衍射(XRD)和综合热分析仪(... 以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Al2O3前驱粉体,随后添加Na2CO3和稳定剂MgO,并通过固相反应法来制备Na-β"-Al2O3电解质。研究中通过改变前驱粉体制备时的预烧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高温烧结制度优化烧结工艺。用X射线衍射(XRD)和综合热分析仪(TG-DSC)等手段对粉末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样品的电导率测试用交流阻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预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产物的纯度有显著影响。1150℃保温2h所得到的前驱粉料,经高温烧结后所得到的产物中β"-Al2O3相含量最高,达到96.1%,300℃时样品电导率为0.01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na-β"-al2o3 固体电解质 钠-氯化镍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和NO在Na-γ-Al_2O_3上的吸附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英 王乐夫 李雪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423K、常压下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不论是否存在O2,低温下Na-γ-Al2O3均能同时或单独吸附SO2和NO,O2提高了Na-γ-Al2O3吸附或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SO2和NO在Na-γ-Al2O3上吸附...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423K、常压下SO2和NO在Na-γ-Al2O3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不论是否存在O2,低温下Na-γ-Al2O3均能同时或单独吸附SO2和NO,O2提高了Na-γ-Al2O3吸附或同时吸附SO2和NO的能力。SO2和NO在Na-γ-Al2O3上吸附时存在相互作用,NO可以促进SO2的吸附,而SO2对NO吸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SO2促进NO氧化转化,使NO吸附量增加,另一方面,SO2促使NO2脱附,降低了NO吸附量。O2促进了SO2和NO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So2 No na-γ-al2o3 吸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稳定Na-β-Al_2O_3纳米粉体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浩 张高校 +1 位作者 吴相伟 温兆银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6-920,共5页
作为钠硫电池陶瓷电解质的核心材料, Na-β-Al2O3粉体对钠硫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实验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 合成了纳米 Na-β-Al2O3粉体。结果表明, 以 PVP 络合的前驱体形成 Na-β-Al2O3相的温度低至 900 ℃, 相比于传统... 作为钠硫电池陶瓷电解质的核心材料, Na-β-Al2O3粉体对钠硫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实验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 合成了纳米 Na-β-Al2O3粉体。结果表明, 以 PVP 络合的前驱体形成 Na-β-Al2O3相的温度低至 900 ℃, 相比于传统固相合成法及其他化学合成法有显著的降低, 可有效抑制传统制备Na-β-Al2O3粉体方法中由于高温而导致 Na2O 组份的挥发, 从而避免 Na-β-Al2O3性能的下降。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粉体的分析表明, 所获得的粉体为纯相的 Na-β-Al2O3, 粉体粒径 60~70 nm, 分散性好。高分散性的纳米粉体有助于制备高致密度的 Na-β-Al2O3陶瓷。这种粉体制备烧结的 Na-β-Al2O3陶瓷的电导率在 350 ℃可达 0.22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P 溶胶-凝胶 纳米粉体 na-β-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Sol-Gel法合成Na-β"-Al_2O_3电解质粉末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莉莉 索进平 +1 位作者 刘石明 叶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传统制备Na-β"-Al2O3(SBA)固体电解质主要采用固相合成法,需要极高的烧结温度(1873K)和极长的反应时间(30h)。长时间的高温下有效成分Na2O很容易挥发掉,这对使用SBA作为固体电解质的钠硫电池是非常有害的。微波烧结具有升温速率... 传统制备Na-β"-Al2O3(SBA)固体电解质主要采用固相合成法,需要极高的烧结温度(1873K)和极长的反应时间(30h)。长时间的高温下有效成分Na2O很容易挥发掉,这对使用SBA作为固体电解质的钠硫电池是非常有害的。微波烧结具有升温速率快、反应时间短和体加热等显著特点,能解决传统烧结带来的问题。本实验采用微波辅助Sol-Gel法合成β"-Al2O3电解质粉末,实验表明制备出的凝胶在一定温度下预烧成粉末后具有很好的微波吸收能力。粉末经1323K预烧1h,微波处理30min后几乎全部为Na-β"-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β″-al2o3 微波烧结 固体电解质 钠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η-Al2O3粉体固相反应制备Na-β″-Al2O3粉体
6
作者 郑培毓 张玲 +1 位作者 张超 张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6-1560,1567,共6页
以纳米η-Al2O3粉体为原料,MgO作为稳定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Na-β″-Al2O3粉体。采用TG-DSC分析混合粉末加热时的化学变化,采用XRD和SEM对煅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试样在1100℃开始发生反应生成Na-β... 以纳米η-Al2O3粉体为原料,MgO作为稳定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Na-β″-Al2O3粉体。采用TG-DSC分析混合粉末加热时的化学变化,采用XRD和SEM对煅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试样在1100℃开始发生反应生成Na-β″-Al2O3;1200℃时β″-Al2O3含量最高,达到87.26%,晶体呈现多层的片状结构;继续升高温度,Na2O的大量挥发导致β″-Al2O3含量急剧减少,试样中部分晶粒异常长大,晶体形貌不完整;MgO的引入能够增加粉末中β″-Al2O3含量,当MgO的加入量为1.0wt%时,β″-Al2O3含量最高,达到88.29%,粉末的晶体形貌较好,有利于Na-β″-Al2O3粉体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η-al2o3 na-β″-al2o3 煅烧温度 M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