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血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尹静 张祥建 +1 位作者 杨燚 李俐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42-1043,1046,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大鼠脑梗死(MCAO)、出血性脑梗死(HI)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CAO组和HI组。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结果HI组脑组织含水... 目的研究比较大鼠脑梗死(MCAO)、出血性脑梗死(HI)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CAO组和HI组。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结果HI组脑组织含水量在缺血6h、MCAO组缺血12h后较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6h和12h时MCAO组较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和HI组Na+-K+-ATP酶活性较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3~24h时MCAO组较H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K+-ATP酶活性降低及其引发的脑水肿可加重原有的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水肿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组织NO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斯纯 刘文勤 +1 位作者 周丽丽 王子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与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5d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和150mg/kg)胆红素溶液以...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与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5d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和150mg/kg)胆红素溶液以制备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重氮法测定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定磷法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硝酸酶还原法测定脑组织NO含量,诱发电位仪检测BAEP。结果:建模后高剂量组(120mg/kg和150mg/kg)部分大鼠出现异常神经行为活动;建模6h后,除低剂量(30mg/kg)组外,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及脑组织NO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BAEP的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间潜伏期(IPL)显著延长;且BA-EP的PL与IPL和脑组织NO含量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均与脑组织胆红素水平显著相关。结论:BAEP的PL和IPL是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的无创性指标,NO的过量产生可能参与了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一氧化氮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亚 王建军 陈启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海马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D +A组大鼠Na+ -K+ ATP酶活性明显低于D组和A组 (P <0 .0 5 ) ,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低于N组 (P <0 .0 1) ,与D组和A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β -AP与D -gal联合可导致脑海马自由基损伤效应加重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 ,Na+ -K+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膜流动性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良恩 吴峰 +3 位作者 辛益妹 赵安东 王永新 詹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高+Gz应激组、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20ml/kg,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高+Gz应激组、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20ml/kg,1次/d,连续14d。其中,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75、1.5和3.0g/kg给予天芪航力片制剂,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和高+Gz应激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5天后4组大鼠进行离心机暴露(+10Gz,5min)。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相比,高+Gz应激组大鼠心肌线粒体Ⅲ态呼吸(ST3)和呼吸控制率(RCR)明显降低(P<0.01),Ⅳ态呼吸(ST4)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Na+-K+-ATP酶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复方中药预处理可提高+10Gz暴露后大鼠线粒体ST3和RCR,增强线粒体抗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复方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线粒体ST3、RCR和抗氧化酶、ATP酶活性显著高于高+Gz应激组(P<0.05或P<0.01),SOD活性甚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可以改善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提高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和ATP酶的活性,对心肌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线粒体 心脏 呼吸功能 超氧化物歧化 Na+-k+交换atp 天芪航力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哇巴因升高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晨 武彦昭 +1 位作者 张哲 王永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0-853,共4页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OU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的影响,并探讨低浓度OUA是否可通过Na^+,K^+-ATPase的信号转导途径升高[Ca^(2+)]。方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术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Ca^(2+)]的荧...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OU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的影响,并探讨低浓度OUA是否可通过Na^+,K^+-ATPase的信号转导途径升高[Ca^(2+)]。方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术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Ca^(2+)]的荧光密度,另用不同浓度OUA孵育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后,分别取其沉淀用Western印迹检测观察OUA对酪氨酸蛋白(Src)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台氏液及无钙台氏液中,OUA(10^(-9),10^(-8),10^(-7),10^(-6)mol·L^(-1))均可浓度依赖性地升高细胞内钙浓度(P<0.05或0.01),且在正常台氏液中升高更为显著(P<0.05)。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ST)(1、10、50、100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正常台氏液中的OUA效应。磷酸化Src包括相对分子质量120 000和70 000两个条带,各剂量OUA(10^(-4),10^(-6),10^(-8)mol·L^(-1))均能使Src的两个磷酸化条带的密度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GST(100μmol·L^(-1))可显著抑制OUA的升高效应。结论:低浓度OUA可能通过使酪氨酸蛋白磷酸化,激活OUA/Na^+,K^+ATPase/Src信号转导通路,促使钙通道开放及内钙释放,从而升高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 -交换atp 心室肌细胞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肿瘤细胞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宁吉顺 王惠霞 +1 位作者 高成杰 类维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并观察过滤后红细胞的形态学及其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胃肿瘤SGC-170细胞以及肠肿瘤LOV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消化后制成单一细胞悬液;采集非肿瘤患... 目的研究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并观察过滤后红细胞的形态学及其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胃肿瘤SGC-170细胞以及肠肿瘤LOV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消化后制成单一细胞悬液;采集非肿瘤患者术野血液,经过滤、离心、漂洗收集浓缩红细胞。将细胞悬液中的肿瘤细胞计数后混入浓缩的红细胞中,混匀,再用血液回收机过滤、离心、漂洗,将漂洗后得到的浓缩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观察过滤对血样中肿瘤细胞的影响并与未经过滤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测定红细胞中的Na+-K+-ATP酶,观察过滤对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过滤后的血样中未发现肿瘤细胞,而对照组血样中可见到肿瘤细胞。培养14天后观察,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的血样未见肿瘤细胞生长,而对照组血样中有大量肿瘤细胞生长。过滤后的红细胞形态学未发生明显改变,Na+-K+-ATP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配合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且对红细胞形态及其中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血液滤过 红细胞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兔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7
作者 吕洁 郭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否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兔脑损伤的演变。方法 :采用新生兔复制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测定脑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及递质性和非递质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浓度...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是否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兔脑损伤的演变。方法 :采用新生兔复制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 ,测定脑组织中Na+ -K+ -ATP酶活性及递质性和非递质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匀浆及神经细胞膜Na+ -K+ -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脑组织中谷氨酸 (P <0 0 5 )和门冬氨酸 (P <0 0 1)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抑制性氨基酸 (γ -氨基丁酸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非递质性氨基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胆红素对新生兔脑组织能量代谢及钠泵的显著抑制可引起神经细胞外间隙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积聚 ,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Na^+K^+-atp 交换atp 氨基酸神经递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