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大鼠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变化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红 罗蕾 高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62-206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近球小管(proximaltubule,PT)的Na^+,K^+-ATPase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和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LS)水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近球小管(proximaltubule,PT)的Na^+,K^+-ATPase活性变化。方法首先建立T2DM大鼠模型,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和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LS)水平;微分离大鼠单根PT,液闪法测单根PT的Na^+,K^+-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血糖、血脂、总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降(P<0.05,P<0.01);胰岛素水平不低,PT的Na^+,K^+-ATPase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EDLS水平显著下降(P<0.01)。大鼠血清EDLS水平与PT的Na^+,K^+-AT-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900,P<0.01)。结论T2DM大鼠PT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这种酶活性升高与血液中EDLS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近球小管 Na^+ K^+-atpase 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TaHsfA2-13对小麦K^(+)/Na^(+)平衡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谭晓悦 刘子会 +4 位作者 李国良 李孟军 张士昌 武玉翠 郭秀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4-1776,共13页
为研究热激转录因子TaHsfA2-13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沧麦6005和TaHsfA2-13基因编辑突变体tahsfa2-13为材料,开展盐胁迫下苗期表型鉴定以及根系、叶片的K^(+)、Na^(+)含量和K^(+)/Na^(+)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 为研究热激转录因子TaHsfA2-13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沧麦6005和TaHsfA2-13基因编辑突变体tahsfa2-13为材料,开展盐胁迫下苗期表型鉴定以及根系、叶片的K^(+)、Na^(+)含量和K^(+)/Na^(+)比值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沧麦6005和突变体tahsfa2-13长势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盐胁迫后,突变体tahsfa2-13相较于沧麦6005植株矮小,干叶多,且恢复正常培养后存活率显著降低;盐胁迫后,突变体tahsfa2-13叶片中Na^(+)含量高于沧麦6005,根系中K^(+)、Na^(+)含量都低于沧麦6005,K^(+)的流失更多,导致根系和叶片K^(+)/Na^(+)比值均低于沧麦6005。对沧麦6005及其突变体盐胁迫后转录组测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识别出936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根系中识别出2433个;叶片和根系的GO富集结果相似,主要富集在转录、细胞质、金属离子结合等通路,与离子运输有关的跨膜转运体通路也显著富集。进一步对离子转运相关的跨膜转运体通路分析发现,多个参与K^(+)运输的高亲和转运蛋白基因在沧麦6005和突变体tahsfa2-13中呈差异表达,这些基因属于KUP/HAK/KT转运蛋白家族;其中,盐胁迫下tahsfa2-13叶片中5个TaHAK基因和5个TaHKT上调表达,3个TaHAK基因和1个TaHKT基因下调表达,根系中4个Ta HAK基因和2个TaHKT下调表达,暗示这些K^(+)离子运输相关基因受TaHsfA2-13的调控。本研究结果表明,Ta HsfA2-13可能通过协同调控钠、钾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从而调控体内K^(+)、Na^(+)含量及比值变化进而影响植株耐盐性,研究为深入解析TaHsfA2-13的耐盐性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HsfA2-13 突变体 盐胁迫 转录组测序 K^(+)/Na^(+)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芨芨草种子萌发苗Na^+,K^+含量与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秋丽 夏方山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3-828,共6页
以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种子萌发苗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通过对芨芨草叶片和根系中Na+,K+含量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进行测定,以探讨盐胁迫对芨芨草中Na+,K+分布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以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种子萌发苗为试验材料,分别以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通过对芨芨草叶片和根系中Na+,K+含量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进行测定,以探讨盐胁迫对芨芨草中Na+,K+分布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2SO4浓度的增加,芨芨草根系和叶片的Na+含量增加,K+含量下降,K+/Na+比值下降,根系中质膜H+-ATPase活性增加;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芨芨草叶片中Na+含量显著低于根系,K+含量显著高于根系,叶片的K+/Na+比值均大于1并明显高于根系,根系的质膜H+-ATPase活性显著高于叶片;与NaCl相比,Na2SO4胁迫下,芨芨草根系向叶片的离子选择性运输系数(TSK,Na)较高,叶片和根系的质膜H+-ATPase活性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组。与NaCl胁迫相比,芨芨草对Na2SO4胁迫的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 芨芨草 NA^+ K^+ TSK Na 质膜H^+-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Na^+,K^+-ATPase研究概况 被引量:8
4
作者 孔祥会 王桂忠 李少菁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NA^+ K^+-atpase 甲壳动物 渗透压调节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腹腔感染状态下胃粘膜Na^+-K^+-ATPase活性和电位差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茂 张超 杨宗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电位差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应用生化法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各时相大鼠胃粘膜Na+ -K+ ...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电位差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应用生化法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各时相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应用电生理记录仪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GTPD变化。结果 :盲肠穿孔后 3hNa+ -K+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12h降至最低 (P <0 .0 1) ,仅为对照组的 4 8.5 % ,4 8h仍末恢复正常 ;丹参组12h、2 4hNa+ -K+ -ATP酶活性比感染组显著升高 (P <0 .0 5 )。GTPD穿孔后 3h即有下降 ,6h下降显著 (P <0 .0 5 ) ,12h下降至最低 (P <0 .0 1) ,2 4h和 4 8h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 ;丹参组 12h、2 4h比感染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降低可能是引起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早期应用丹参对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Na^+—K^+—atpase 电位差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a^+、K^+-ATPase α1亚单位M1~M2膜外区片段结合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娟 杨军 +3 位作者 朱参战 段宗明 牛小麟 王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5,19,共4页
目的研究包含人Na+、K+-ATPaseα1亚单位M1~M2膜外区的多肽片断(HES1衍生物),是否具有与哇巴因结合的能力。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进行多肽合成,产物经HPLC纯化,并进行质谱分析。然后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检测其与哇巴因的结合能... 目的研究包含人Na+、K+-ATPaseα1亚单位M1~M2膜外区的多肽片断(HES1衍生物),是否具有与哇巴因结合的能力。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进行多肽合成,产物经HPLC纯化,并进行质谱分析。然后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检测其与哇巴因的结合能力。结果人Na+、K+-ATPaseHES1衍生物与3H-哇巴因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3H-ouabain与Na+,K+-ATPaseHES1衍生物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为24.58nmol·L-1,受体密度为492.43fmol·mg-1蛋白。IC50=3.078×10-7mol·L-1。结论人Na+、K+-ATPaseHES1衍生物具有与哇巴因结合的活性,为其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atpase α1亚单位 膜外区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发现hALR与Na^+,K^+-ATPase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佟明华 陈思强 +1 位作者 姚汝华 孔祥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寻找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探讨ALR的作用机理。方法 :构建hALR诱饵质粒pGBKT7-hALR ,醋酸锂法转化AH10 9酵母菌 ,转化菌在SD/ -Trp -His培养基上培养及滤纸法 β一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 目的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寻找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探讨ALR的作用机理。方法 :构建hALR诱饵质粒pGBKT7-hALR ,醋酸锂法转化AH10 9酵母菌 ,转化菌在SD/ -Trp -His培养基上培养及滤纸法 β一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排除自身激活作用后 ,与人肝cDNA文库质粒预转化的酵母菌Y187进行接合试验 ,接合产物在QDO培养基上筛选 ,阳性克隆进一步在含X -α -Gal的QDO平板上鉴定 ,X -α -Gal活性呈阳性的克隆 ,进行PCR及酶切鉴定排除完全相同克隆 ,进一步进行回交试验排除假阳性 ,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得到数个阳性克隆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中 1个阳性克隆是Na+ ,K+ -ATPaseβ亚基部分基因 ,长669bp ,3′端非编码区 2 2 4bp ,编码区长 44 5bp ,编码Na+ ,K+ -ATPaseβ亚基C端的 147个氨基酸残基。 结论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Na+ ,K+ -ATPase与hALR具有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系统 hALR NA^+ K^+-atpase 肝再生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黄鳝肝脏和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1 位作者 刘筠 刘红玉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8-511,共4页
采用人工饲养实验方法,将黄鳝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Cu2+污染环境(0.7—4.5mg·L-1)120h后,每隔24h对黄鳝肝脏、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黄鳝(Na++K+)-ATPase活性随着Cu2+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0.... 采用人工饲养实验方法,将黄鳝暴露于亚致死浓度的Cu2+污染环境(0.7—4.5mg·L-1)120h后,每隔24h对黄鳝肝脏、性腺组织及其线粒体中(Na++K+)-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黄鳝(Na++K+)-ATPase活性随着Cu2+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0.7mg·L-1的Cu2+污染对黄鳝(Na++K+)-ATPase活性影响小;Cu2+浓度大于3.0mg·L-1时,黄鳝(Na++K+)-ATPase活性受到较强的抑制。受Cu2+的污染,黄鳝(Na++K+)-ATPase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组织表现出相类似的规律,即抑制-恢复-抑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肝脏 性腺 线粒体 Cu^2+ (Na^++K^+)-atpase活性 铜离子 水体污染 生态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回交子代根尖分生区Na^(+)、K^(+)流特征及QTL定位
9
作者 朱庆林 王紫阳 +4 位作者 於朝广 尤慧 崔罗敏 杨颖 喻方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2,共9页
为明确盐胁迫下落羽杉属(Taxodium Rich.)植物Na^(+)和K^(+)流特征及其外排速率QTL定位,以落羽杉[T.distichum(Linn.) Rich.]和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为亲本,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回交子代(BC1代)... 为明确盐胁迫下落羽杉属(Taxodium Rich.)植物Na^(+)和K^(+)流特征及其外排速率QTL定位,以落羽杉[T.distichum(Linn.) Rich.]和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 Ten.)为亲本,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回交子代(BC1代)为实验材料,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测定盐胁迫(150 mmol·L^(-1)NaCl)下BC1代根尖分生区Na^(+)、K^(+)流速,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Ward's聚类分析对BC1代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开展Na^(+)和K^(+)外排速率的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盐胁迫下,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的Na^(+)和K^(+)均为外排,且墨西哥落羽杉具有更强的排Na^(+)、保K^(+)潜力;97个BC1代中有89个通过调节Na^(+)和K^(+)外排维持离子稳态,且Na^(+)和K^(+)外排速率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8.68%和61.0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a^(+)外排速率与K^(+)外排速率在0.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基于隶属函数值的Ward'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9个BC1代被分为4组,包括高耐盐潜力型(7个BC1代)、较高耐盐潜力型(17个BC1代)、较低耐盐潜力型(40个BC1代)和低耐盐潜力型(25个BC1代)。此外,Na^(+)外排速率定位到3个主效QTL,可解释7.65%~14.35%的表型变异;K^(+)外排速率定位到13个主效QTL,能解释1.20%~3.68%的表型变异;且3个与Na^(+)、K^(+)外排相关的QTL存在重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BC1代根尖分生区Na^(+)排除能力越强,K^(+)保持能力则越强,筛选出的7个高耐盐潜力BC1代及3个与Na^(+)、K^(+)外排相关的重叠QTL可用于落羽杉属耐盐品种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羽杉属 K^(+)/Na^(+)体内平衡 耐盐性 QTL定位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文宾 姚君 +1 位作者 王建尧 王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5-1626,共2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上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应用抗氧化治疗,改善氧化应激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Na^+ 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脑钠素和心肌细胞膜Na^+-K^+ ATPase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风怡 吴晓丹 +1 位作者 郑晓春 陈彦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方法大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24):不作肝血流的阻断;肝血流阻断组(B组,n=24):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60min后开放再灌注;门静脉转流下肝血流阻断组(C组,n... 目的观察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方法大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24):不作肝血流的阻断;肝血流阻断组(B组,n=24):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60min后开放再灌注;门静脉转流下肝血流阻断组(C组,n=24):分别阻断肝左中叶及右叶肝蒂,保留尾叶血供作为门静脉血液回流通道,60min后再灌注。每组各有8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前、再灌注后1、6h取材。血气分析研究肝门阻断期间门脉中pH值和电解质变化、ELISA检测脑钠素(BNP)水平以及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再灌注前pH值显著降低,K+升高幅超过1倍(P<0.01),再灌注后开始下降,Ca2+也进行性下降;同时再灌注后B组肺动脉压(PAP)显著升高,6h后仍不能恢复;B组BNP再灌注后高于A组(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B组心肌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肝门阻断后再灌注可引起脑钠素和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再灌注损伤 脑钠素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调控自噬和Na^(+),K^(+)-ATPase活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哲 野战鹰 +2 位作者 王杏 杨林泉 马慧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抑制高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HG组、低、中、高剂量LRG(LRG-L、LRG-M、LRG-H)组、LRG-H+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G)抑制高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HG组、低、中、高剂量LRG(LRG-L、LRG-M、LRG-H)组、LRG-H+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表面积;试剂盒测定细胞膜Na^(+),K^(+)-ATPase(NKA)活性;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测定NKAα1、NKAα2 mRNA和蛋白表达;单丹磺胺戊二胺(MDC)荧光染色观察自噬囊泡数量;Western blot测定肥大标志基因(ANP、β-MHC)、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LC3、p62)蛋白表达。随后将H9c2细胞分为CON组、HG组、LRG-H组、LRG-H+Sirt1抑制剂EX 527组、LRG-H+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组,再次检测上述指标;Western blot测定Sirt1/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LRG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下调ANP、β-MHC蛋白表达;LRG可促进NKA活性恢复,上调NKAα2 mRNA和蛋白表达;LRG可增加自噬囊泡数量,上调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下调p62蛋白表达;LRG可上调Sirt1、p-AMPK/AMPK蛋白表达,下调p-mTOR/mTOR蛋白表达;使用自噬抑制剂3-MA、Sirt1抑制剂EX 527、AMPK抑制剂CC则部分逆转了LRG的作用。结论LRG可抑制高糖所致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调控Sirt1/AMPK/mTOR通路激活自噬及促进NKA活性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 2型 自噬 Na^(+) K^(+)-atpase 心肌细胞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钠(NaNO_2)对鲫鱼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树华 严芳 +1 位作者 罗少安 何典翼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中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共设4个亚硝酸钠浓度处理组(0.5mg/L、1.0mg/L、2.0mg/L和3.0mg/L),分别在染毒后24h、48h、72h和96h测定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结果...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中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共设4个亚硝酸钠浓度处理组(0.5mg/L、1.0mg/L、2.0mg/L和3.0mg/L),分别在染毒后24h、48h、72h和96h测定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各NaNO2浓度处理组的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关系:在染毒后24h,所有浓度组活性升高,在暴露后48h和72h时活性下降。暴露后96h,各处理组的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又开始增加,并高于对照组酶活性,但Na+/K+-ATPas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且随着NaNO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而Mg2+-ATPase各浓度处理组在暴露后96h,活性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均呈现出浓度-效应的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Na+/K+-ATPase和Mg2+-ATPase在离子调节中共同作用,以对亚硝酸钠应激作出反应,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胁迫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亚 硝酸钠 肝脏Na^+/K^+-atpase活性Mg^2+-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钠(NaNO_2)对鲫鱼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树华 严芳 +1 位作者 罗少安 何典翼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8期6-8,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中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共设4个亚硝酸钠浓度处理组(0.5mg.L-1、1.0mg.L-1、2.0mg.L-1和3.0mg.L-1),分别在染毒后24h、48h、72h和96h测定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中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的影响,共设4个亚硝酸钠浓度处理组(0.5mg.L-1、1.0mg.L-1、2.0mg.L-1和3.0mg.L-1),分别在染毒后24h、48h、72h和96h测定肝脏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各NaNO2浓度处理组的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关系:在染毒后24h,所有浓度组活性升高,在暴露后48h和72h时活性下降。暴露后96h,各处理组的Na+/K+-ATPase和Mg2+-ATPase活性又开始增加,并高于对照组酶活性,但Na+/K+-ATPas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且随着NaNO2浓度的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而Mg2+-ATPase各浓度处理组在暴露后96h,活性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均呈现出浓度-效应的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Na+/K+-ATPase和Mg2+-ATPase在离子调节中共同作用,以对亚硝酸钠应激作出反应,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胁迫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亚硝酸钠 肝脏 Na^+/K^+-atpase活性 Mg^2+-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天津厚蟹Na^(+)/K^(+)-ATPase、GDH酶活性及GDH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左迪 马长安 +1 位作者 吴东蕾 张云飞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42,共9页
将体质量(9.91±2.01)g的经暂养的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 Rathbun)暴露于6个盐度梯度:低盐组(0、2、4)、高盐组(16、32)和对照组(8),每组设三个平行,分别于0 h、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时,冰浴麻醉30 min后取肌... 将体质量(9.91±2.01)g的经暂养的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 Rathbun)暴露于6个盐度梯度:低盐组(0、2、4)、高盐组(16、32)和对照组(8),每组设三个平行,分别于0 h、6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时,冰浴麻醉30 min后取肌肉和鳃组织,测定鳃和肌肉组织中Na^(+)/K^(+)-ATPase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变化,并从肌肉中克隆获得了GDH基因全长(GenBank登录号:KJ649743),以研究湿地围垦导致的盐度变化对天津厚蟹渗透压相关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胁迫48 h内,天津厚蟹Na^(+)/K^(+)-ATPase和GDH活性随水体盐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96 h后,0和2盐度组酶活性随盐度降低而显著下降(P<0.05);高盐胁迫组,24 h内天津厚蟹组织中两酶活性升高,随盐度胁迫时间延长,16盐度组天津厚蟹鳃和肌肉组织中Na^(+)/K^(+)-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GDH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2盐度组Na^(+)/K^(+)-ATPase和GDH活性低于对照组,显著高于0、2盐度组(P<0.05)。这表明低盐胁迫对两酶活性的影响更强。RACE技术获得天津厚蟹GDH基因cDNA全长为2078 bp,包含编码546个氨基酸的164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预测分子量为60.54 kDa;Realtime-PCR实验结果表明:GDH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盐度胁迫后表达量变化明显,其中低盐胁迫组GD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GDH基因可能参与天津厚蟹的渗透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厚蟹 盐度 渗透压调节 Na^(+)/K^(+)-atpase 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黄河鲤幼鱼耐受性、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石英 李燕舞 +2 位作者 庞纪彩 伏桂华 刘建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4,共8页
为了解盐度胁迫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erus)幼鱼耐受性、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对照组)、3、6、9、12和15共6个盐度梯度对黄河鲤幼鱼进行盐度胁迫,在6、12、24、48、72和96 h时采样... 为了解盐度胁迫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erus)幼鱼耐受性、肝脏抗氧化酶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对照组)、3、6、9、12和15共6个盐度梯度对黄河鲤幼鱼进行盐度胁迫,在6、12、24、48、72和96 h时采样,测定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盐度组黄河鲤幼鱼肝脏组织的SOD、CAT、LZM、GSH-Px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SOD、CAT、GSH-Px和鳃丝Na^(+)/K^(+)-ATPase酶活性在盐度为6时能在胁迫96 h内维持较高水平,而盐度为9、12和15时酶活性则随胁迫时间延长显著下降。各盐度组LZM酶活性在胁迫96 h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12和15高盐度组在胁迫96 h时仍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盐度组的MDA含量均在胁迫6 h达峰值,之后随胁迫时间延长,盐度为3、6、9组下降较显著,但12和15组的MDA含量在96 h时仍显著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河鲤幼鱼在养殖用水盐度0~6范围内适当提高盐度可提高其肝脏抗氧化性能和鳃丝Na^(+)/K^(+)-ATPase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胁迫 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erus) 耐受性 抗氧化酶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对棕点石斑鱼幼鱼渗透压调节、Na^(+)/K^(+)-ATPase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龙龙 罗鸣 +1 位作者 陈傅晓 刘金叶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为研究低盐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将暂养于自然海水(32‰)、体质量为(56.8±3.5)g的棕点石斑鱼幼鱼分别移入不同盐度(6‰、12‰、24‰、32‰)水体中养殖10 d,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渗透压、血... 为研究低盐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幼鱼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将暂养于自然海水(32‰)、体质量为(56.8±3.5)g的棕点石斑鱼幼鱼分别移入不同盐度(6‰、12‰、24‰、32‰)水体中养殖10 d,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渗透压、血清Na^(+)、Cl^(-)、K^(+)浓度、鳃Na^(+)/K^(+)-ATPase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鳃组织学及耗氧率变化。结果表明,血清渗透压及血清Na^(+)、K^(+)浓度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血清Cl^(-)浓度及肌肉含水量在不同盐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回归分析得到血清等渗点渗透压为343.73 mOsm·kg^(-1),对应盐度为12.59‰。鳃Na^(+)/K^(+)-ATPase活性随盐度的降低呈“U”型变化。在盐度降低时,棕点石斑鱼幼鱼鳃NKAα1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鳃NKAβ1b基因表达量随盐度降低先降低后升高;鳃NKAα2a基因表达量随盐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鳃NKAα3基因表达量随盐度降低而降低。鳃丝泌氯细胞数量随盐度的降低先降低后增加,鳃小叶泌氯细胞数量在盐度32‰时最多且显著高于盐度6‰、12‰组(P<0.05);各盐度组鳃丝、鳃小叶泌氯细胞长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耗氧率随盐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棕点石斑鱼虽然在10 d内能有效应对6‰~32‰环境盐度的变化,但在盐度6‰时已经受到了低盐胁迫。研究结果可为棕点石斑鱼渗透压调节机制及养殖水体盐度调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点石斑鱼 盐度 渗透压调节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5-6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68±0.23)g的凡纳滨对虾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设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 试验旨在研究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68±0.23)g的凡纳滨对虾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设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4、0.8、1.6、3.2 mg/L,急性胁迫96 h。分别在胁迫0、12、24、48、72、96 h取样,测定其肝胰腺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和鳃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各胁迫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受胁迫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2 mg/L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SOD、CAT、GSH-Px、ACP活性在胁迫96 h时均降至对照组水平;LDH活性在胁迫24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后持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除0.4 mg/L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96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外,其余各组的MDA含量在胁迫96 h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胁迫96 h内,0.4 mg/L组凡纳滨对虾鳃Na^(+)/K^(+)-ATP酶活性持续上升;0.8~3.2 mg/L组凡纳滨对虾鳃Na^(+)/K^(+)-ATP酶活性均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激活后抑制趋势,且3.2 mg/L组在胁迫96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在0.4~3.2 mg/L亚硝酸盐急性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和鳃Na^(+)/K^(+)-ATP活性受到影响,当盐度为(24.0±1.0)‰时,需要控制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在0.4 mg/L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硝酸盐 急性胁迫 免疫功能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驯化对虹鳟和金鳟Na^(+)/K^(+)-ATP酶活力、皮质醇含量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孙苗苗 顾颖 +1 位作者 伏光辉 陈百尧 《河北渔业》 2024年第8期6-9,26,共5页
为探究不同盐度驯化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鳃的影响,以盐度0为对照,研究了15‰和30‰两种盐度驯化虹鳟和金鳟后,鱼体鳃、血清中Na^(+)/K^(+)-ATP酶活力、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和鳃、肾脏的组织学变化。... 为探究不同盐度驯化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鳃的影响,以盐度0为对照,研究了15‰和30‰两种盐度驯化虹鳟和金鳟后,鱼体鳃、血清中Na^(+)/K^(+)-ATP酶活力、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和鳃、肾脏的组织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盐度下随驯化盐度提高,虹鳟、金鳟鳃部Na^(+)/K^(+)-ATP酶活力均呈增加趋势,但高盐度驯化时二者鳃部Na^(+)/K^(+)-ATP酶活力受抑制,血清中Na^(+)/K^(+)-ATP酶活力较低,且活力随盐度变化不大。血清皮质醇浓度随着驯化盐度增加而升高,盐度30‰条件下虹鳟和金鳟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达到最高值。虹鳟和金鳟的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驯化盐度过高时对二者肾脏和鳃组织均造成破坏,肾脏组织表现为肾小囊及肾小球遭到破坏并完全消失,鳃组织出现明显的氯细胞数量激增和鳃丝上皮脱落且鳃丝变细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盐度 Na^(+)/K^(+)-ATP酶 皮质醇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四种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5
20
作者 赵旭 王林权 +1 位作者 周春菊 尚浩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13,共9页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Na+、K+和Cl-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吸水困难,幼苗生长受抑;幼苗含水量、生物量及干物质量明显下降;Na+、Cl-含量和单株累积量显著增加,K+含量...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Na+、K+和Cl-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吸水困难,幼苗生长受抑;幼苗含水量、生物量及干物质量明显下降;Na+、Cl-含量和单株累积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单株累积量则明显降低。Na+/K+比值随介质中的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盐胁迫下各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和Cl-的单株累积量及其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含量变化较大,说明小麦根系对Na+、K+和Cl-的吸收存在基因型差异。盐处理下,暖型小麦NR9405对K+的选择吸收能力强,对Na+的吸收和累积少,植株体内的K+浓度较高,Na+/K+比值小;幼苗的生物量较大,耐盐性强。冷型小麦RB6对K+的选择能力差,对Na+的吸收和累积量大,幼苗的Na+/K+比值大,生物量小,耐盐性较差。低盐浓度下,Na+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植物体内渗透平衡。高盐浓度下,Na+的过度吸收和累积可能是盐害的主要原因。维持体内较低的Na+水平和Na+/K+比值是小麦耐盐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基因型 冬小麦 Na^+累积量 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