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幼鱼Na^+-K^+-ATP酶活性和渗透压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范春燕 区又君 +3 位作者 李加儿 于娜 苏慧 王刚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 研究了水环境急性盐度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鳃丝和肾脏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幼鱼从盐度30(对照)中直接转移至盐度5、10、15、20、25、35水体中,96 h后无死亡.各盐度处理组的鳃NKA酶活性和血清渗透压在最初72 h内出现一定波动,随后变化平稳.试验结束时(96 h),NKA活性随盐度梯度呈"U"型分布,盐度35处理的酶活高于其他处理,盐度20处理活性最低.各处理的血清渗透压大小在96 h时,随着盐度的变化,以盐度15、20为中心,呈对称变化,在盐度20后随盐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同盐度的鳃渗透压随时间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逐渐稳定的趋势.肾渗透压除盐度5、10处理外,其他盐度组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维持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卵形鲳鲹幼鱼在生理上具有广盐性鱼类的"高渗环境高NKA活性"特征,有较强的渗透压调节与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卵形鲳鲹幼鱼 急性盐度胁迫 渗透压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盐度胁迫对克氏双锯鱼幼鱼血清皮质醇浓度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胡静 叶乐 +1 位作者 吴开畅 王雨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研究了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幼鱼由盐度35突变至30、25、20和15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及鳃丝和肝脏中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克氏双锯鱼的存活无影响,而对其血清皮质醇浓度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 研究了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幼鱼由盐度35突变至30、25、20和15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及鳃丝和肝脏中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克氏双锯鱼的存活无影响,而对其血清皮质醇浓度及Na+-K+-ATP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低盐胁迫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均在处理的24 h内呈先降后升趋势,处理后第48、第96小时,各处理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急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甚至略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鳃丝和肝脏中Na+-K+-ATP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即低盐胁迫24 h内呈上升趋势,第48及第96小时变化趋势与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相似。整体上,以上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均与盐度的降低幅度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证明,盐度突变对克氏双锯鱼幼鱼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及Na+-K+-ATP酶活性存在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该鱼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克氏双锯鱼 皮质醇 na+-k+-atp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侯平 刘宁 +2 位作者 张明雪 马贤德 杨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60-361,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Na+-K+-ATP酶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普萘洛尔制备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结果:参... 目的:通过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Na+-K+-ATP酶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用普萘洛尔制备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影响。结果:参仙升脉口服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cAMP/cGMP、Na+-K+-ATP酶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仙升脉口服液 缓慢性心律失常 CAMP/CGMP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仿刺参存活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茂林 李岑 +3 位作者 杨敏 杨文钰 姜玉声 包鹏云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在水温12~15℃下采用实验生态法研究了盐度(10、15、20、25、30、35、40和42)对体质量3.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存活参肠、呼吸树Na^+-K^+-ATP酶活性的影响。48 h盐度急性实验表明:仿刺参存活适宜盐度范围为。相同盐度时... 在水温12~15℃下采用实验生态法研究了盐度(10、15、20、25、30、35、40和42)对体质量3.0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存活参肠、呼吸树Na^+-K^+-ATP酶活性的影响。48 h盐度急性实验表明:仿刺参存活适宜盐度范围为。相同盐度时不同时间仿刺参Na^+-K^+-ATP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盐度为20、33时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活性先急剧下降后回升,最后稳定;盐度为28(暂养的海水)时,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一直保持稳定值。时间相同时不同盐度下仿刺参Na^+-K^+-ATP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6 h时,盐度越接近28,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活性越高,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活性急速降低;24 h时,在盐度20~35范围内,盐度越高,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活性越高,而此范围之外,肠和呼吸树的Na^+-K^+-ATP酶活性严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盐度 呼吸树 渗透调节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TPase活性降低在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立群 陈唐葶 +3 位作者 蔡颖谦 薛翔 周翔 金春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59-2062,共4页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内毒素(LPS)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加入LPS(100μg/L)分别刺激1、4和8h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心肌细胞并测定单个心肌细...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内毒素(LPS)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加入LPS(100μg/L)分别刺激1、4和8h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心肌细胞并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Na+-K+-ATP酶的活性;第二部分,应用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0.5μmol/L)刺激心肌细胞8h后,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二维面积、表面积、体积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大(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4和8h后,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哇巴因(0.5μmol/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三维表面积、体积以及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LPS可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LPS引起的Na+-K+-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原子力显微镜 脂多糖 na+-k+-atp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颗粒对家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亚滨 赵艳茹 +2 位作者 徐倩 孙静 张占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9-99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并另取7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家兔心肌Na+-K+-ATP酶活性。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有效延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心肌Na+-K+-ATP酶活性。结论:用高脂饮食喂养家兔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相近似;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养心颗粒具有提高心律失常家兔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 益气养心安神法 养心颗粒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及其β亚基mRNA表达与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磊 蒋玫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沈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和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前期升高幅度大,后期升高幅度减小;10和1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15d后达到峰值,至20d呈现小幅下降趋势.鳃丝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显示出了其对Na+-K+-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对鳃丝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降低,鲻幼鱼鳃小片逐渐变宽,伴随间距缩小,同时泌氯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体积缩小,扁平细胞体积增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这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随外界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幼鱼 盐度 鳃丝 na^+-k^+-atp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腹腔感染状态下胃黏膜Na^+-K^+-ATPase和pH值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茂 张超 杨宗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1-463,490,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黏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胃黏膜内pH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6、12、2 4、4 8h各时相大鼠胃黏膜Na+ K+ ATPase活...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黏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胃黏膜内pH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6、12、2 4、4 8h各时相大鼠胃黏膜Na+ K+ ATPase活性和胃黏膜内pH的变化。结果 盲肠穿孔后感染组 3hNa+ K+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12h降至最低 (P <0 .0 1) ,仅为对照组的 4 8.5 % ,4 8h仍未恢复正常 ;丹参组 12h、2 4hNa+ K+ ATP酶活性比感染组显著升高 (P <0 .0 5 )。感染组胃黏膜内 pH值穿孔后 3h即有下降 ,6h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12h下降至最低 (P <0 .0 1)。 4 8h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丹参组从 12h开始胃黏膜内pH值与感染组显示出差别 (P <0 .0 5 )。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胃黏膜Na+ K+ ATPase活性和 pHi降低可能是引起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腹腔感染 胃黏膜 pH值 na+-k+-atp 应激性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Na^+-K^+-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耿世佳 包呈梅 +4 位作者 吴静 车晋伟 任明姬 胡森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早期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IMBF)、Na+-K+-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烫组、单烫组、肠内卡巴胆碱组、肠内补液组和肠内补液+卡巴胆碱组,每组10只。大鼠...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早期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IMBF)、Na+-K+-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烫组、单烫组、肠内卡巴胆碱组、肠内补液组和肠内补液+卡巴胆碱组,每组10只。大鼠经35% TBSA Ⅲ度烫伤后,麻醉状态下进行十二指肠和回肠插管,与输液泵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进行小肠补液(灌流)。肠内补液时于烫伤后0.5h开始灌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灌注液总量为2ml/(kg.1% TBSA),于3.5h内在智能输液泵控制下匀速输入。卡巴胆碱(60μg/kg)于烫伤后0.5h肠内注射。伤后4h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IMBF,然后处死动物,取肠组织进行Na+-K+-ATP酶活性和AQP1免疫组化测定。结果IMBF、Na+-K+-ATP酶活性和AQP1表达肠内卡巴胆碱组和肠内补液组均显著高于单烫组(P<0.01),但低于肠内补液+卡巴胆碱组(P<0.05)。结论35%TBSAⅢ度烫伤肠内补液时给予卡巴胆碱能增加肠黏膜血流量和Na+-K+-ATP酶活性,促进AQP1表达,有助于肠道对口服液体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烧伤 肠黏膜血流 na+-k+-atp 水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氰菊酯对鲤鳃Na^+-K^+-ATP酶活性及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婷 罗宇良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46,共6页
采用半静止染毒法,探讨甲氰菊酯对鲤(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和对鳃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及组织的病理损伤。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鲤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8.53μg·L-1,安全质量浓度(SC)为0.853μg·... 采用半静止染毒法,探讨甲氰菊酯对鲤(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和对鳃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及组织的病理损伤。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鲤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8.53μg·L-1,安全质量浓度(SC)为0.853μg·L-1。设置1/2 96 h LC50以下的5个质量浓度0、0.43μg·L-1、0.85μg·L-1、1.71μg·L-1、4.27μg·L-1作用于鲤21 d,分别在第1、第3、第7、第14和第21天采集组织样品进行酶活测定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鳃组织中Na+-K+-ATP酶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其动态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又有所回落的趋势。暴露第3天各组酶活性降至最低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抑制率分别达到42.49%、27.48%、59.03%和46.31%;第14天各组酶活达最高值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第21天除最高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3组仍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鳃组织学损伤主要是鳃小片扭曲,上皮细胞和柱状细胞脱落,鳃小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细胞和基部细胞增生,严重时鳃小片粘连,呈棍棒状病变。以上损伤具有剂量相关性和时间积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菊酯 na+-k+-atp酶活性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健脑法对老年健忘模型动物大脑皮层Na^+-K^+-ATP酶、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作峰 姜瑞雪 +1 位作者 张六通 王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固本健脑法对老年健忘模型动物大脑皮层Na+-K+-ATP酶、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NaNO2,制造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固本健脑方、补脾健脑方、补肾健脑方水煎液,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胃... 目的:固本健脑法对老年健忘模型动物大脑皮层Na+-K+-ATP酶、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NaNO2,制造老年健忘大鼠模型,分别灌胃固本健脑方、补脾健脑方、补肾健脑方水煎液,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胃生理盐水,连续20d。灌胃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大脑皮层组织Na+-K+-ATP酶活性、血清SOD活性、血清MDA含量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动物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补脾组和固本组;模型组动物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补脾组和补肾组;模型组动物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各给药组。结论:固本法改善老年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大脑皮层Na+-K+-ATP酶活性,提高血清SOD活性,减低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健脑法 老年健忘模型 na+-k+-atp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鳃组织结构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春艳 何晓琳 +3 位作者 李安文 黄诗达 欧桂丽 黄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酸碱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鳃组织结构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6.81±0.85)g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暴露于不同酸碱度(p H分别为4.5、6.0、7.5、9.0、10... [目的]探讨酸碱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鳃组织结构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6.81±0.85)g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暴露于不同酸碱度(p H分别为4.5、6.0、7.5、9.0、10.5,依次设为试验Ⅰ、Ⅱ组、对照组及试验Ⅲ、Ⅳ组)的水体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胁迫后0、12、24、48、72 h采集鱼鳃样本,采用HE染色石蜡组织切片及分光光度法比较酸碱胁迫对鱼鳃组织结构及其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鱼鳃的组织结构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的症状,且鳃中的Na^+-K^+-ATP酶活力维持在一定水平;各胁迫组鱼鳃组织结构均不同程度发生病变,出现鳃丝融合,动脉血管破损,鳃小片肿胀弯曲,顶端与末端粘充血和肿胀,黏液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增生、脱落,泌氯细胞肿胀,细胞质空泡化等一系列病态症状,且其症状会随着酸碱程度的加深、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酸碱胁迫后各胁迫组鱼鳃中Na^+-K^+-ATP酶活力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中酸胁迫的峰值出现在48 h,而碱胁迫出现在12 h。[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奥尼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胁迫 奥尼罗非鱼 组织结构 na+-k+-atp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盐糖液对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及Na^+-K^+-ATP酶活性和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维维 赵莹 +5 位作者 李娟 喻文 白晓东 张慧萍 胡森 盛志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口服胃肠道补液是战时、火灾等恶劣条件下救治烧伤休克的一种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HCO3盐糖液有确切疗效。文中通过与之比较,研究丙酮酸盐糖液对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intestinal mucosa blood... 目的口服胃肠道补液是战时、火灾等恶劣条件下救治烧伤休克的一种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HCO3盐糖液有确切疗效。文中通过与之比较,研究丙酮酸盐糖液对3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intestinal mucosa bloodflow,IMBF)、Na+-K+-ATP酶活性和吸收效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烫伤不补液组、HCO3盐糖液假烫组、丙酮酸(Pyruvat)盐糖液假烫组、HCO3盐糖液烫伤组、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每组18只,每组又分为伤后1.5 h和4.5 h亚组,分别检测小肠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IMBF和Na+-K+-ATP酶活性。结果与假烫组比较,烫伤补液组大鼠小肠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均显著降低(P<0.05);自伤后1 h,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对水和Na+的吸收速率均高于HCO3盐糖液烫伤组(P<0.05)。与假烫组比较,烫伤补液组大鼠的IMBF和Na+-K+-ATP酶含量在伤后1.5、4.5 h均明显降低(P<0.05);丙酮酸盐糖液烫伤组IMBF在伤后1.5、4.5 h[(95.250±5.096)、(112.765±7.215)U]明显高于HCO3盐糖液烫伤组[(80.764±7.852)、(94.671±8.469)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酮酸盐糖液口服胃肠道补液可作为战时、火灾等恶劣条件下救治烧伤休克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口服补液 丙酮酸盐口服溶液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活力的联合效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海贞 王辉 +2 位作者 强俊 徐跑 李瑞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8-906,共9页
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CCF)和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温度(12—34℃)和盐度(0—26)两因素对体长为(4.36±0.105)cm,体重为(2.45±0.153)g的吉富品系尼罗... 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CCF)和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温度(12—34℃)和盐度(0—26)两因素对体长为(4.36±0.105)cm,体重为(2.45±0.153)g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活力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1)温度和盐度的一次效应和二次效应对Na+-K+-ATPase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和盐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经响应曲面法分析,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增大,Na+-K+-ATPase活力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建立了Na+-K+-ATPase活力与温度、盐度间关系的模型方程(R2=0.9829,Pred.R2=0.8550,P<0.01),并可用于预测吉富罗非鱼幼鱼鳃Na+-K+-ATPase的活力;(4)优化结果显示,温度为24.15℃,盐度为11.75时,Na+-K+-ATPase活力最小为0.62μmol无机磷.mg-1蛋白.h-1,满意度函数值高达0.961。Na+-K+-ATPase活力可以作为检测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指标,其活力较低时,一般反映了鱼体生存环境适宜,生长代谢旺盛,消耗于渗透调节的能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温度 盐度 na+-k+-atpase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鲤鱼肾抗氧化酶和Na^+-K^+-ATPa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剑杰 曹谨玲 +1 位作者 宋杰 李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为探究氟对鲤鱼的毒性机制,本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0、40、80、120 mg·L^(-1),分别标记为CK、T1、T2、T3)下,水相氟暴露对鲤鱼肾组织抗氧化酶SOD、CAT、LPO含量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为探究氟对鲤鱼的毒性机制,本试验检测了不同浓度(0、40、80、120 mg·L^(-1),分别标记为CK、T1、T2、T3)下,水相氟暴露对鲤鱼肾组织抗氧化酶SOD、CAT、LPO含量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了水相氟暴露对其肾组织Na^+-K^+-AT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氟浓度下暴露30 d后,T2、T3的SOD、CAT、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CK,LPO含量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CK;Na^+-K^+-ATPase蛋白表达分析表明,T2、T3的Na^+-K^+-ATPase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CK。相关性分析表明,氟暴露浓度与SOD、CAT、Na^+-K^+-ATPase活性呈负相关(Pearson系数分别为-0.586,-0.707,-0.818,P<0.01),与LPO含量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762,P<0.01),与Na^+-K^+-ATPase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免疫印迹法Pearson系数为-0.769,P<0.01,免疫荧光法Pearson系数为-0.848,P<0.01)。结果表明,水体中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鲤鱼肾抗氧化酶和Na^+-K^+-ATPase水平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鲤鱼 抗氧化酶 na+-k+-atpase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强 吴绪平 +2 位作者 王华 樊展 喻建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 目的:观察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灌胃制造大鼠心动过缓动物模型,动态监测心电图并记录心率的变化;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电针郄门治疗20min;治疗结束,采集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的含量。结果:电针郄门穴能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普萘洛尔诱发大鼠心率显著降低(P<0.01);电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改善作用,电针郄门穴可有效调整心率(P<0.01)。结论: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增强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电针 心率 郄门穴 大鼠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PRL基因、Na^+-K^+-ATPase α1基因对盐度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文晓 马爱军 +6 位作者 黄智慧 孙志宾 刘志峰 夏丹丹 唐启政 杨志 曲江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40,共9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α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α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时间特异性。肠组织PRL、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度50和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组织PRL基因表达量,在盐度50和盐度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Na^+-K^+-ATPase α1基因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盐度5)没有显著变化,在高盐条件下(盐度50)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肠组织中,两种基因存在极显著的协同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鳃组织中,在10–40盐度范围内,两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当PRL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或下降)趋势时,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或升高)趋势,且两种基因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研究表明,PRL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为今后盐度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荧光定量PCR PRL基因 na+-k+-atpase αl基因 盐度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突降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亓磊 蒋科技 +2 位作者 顾孝连 李志斐 乔振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研究了盐度突降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用水由海水和淡水配制成20%、40%、60%、80%和100%SW,其盐度分别为6.4、12.8、19.2、25.6和32.0。在不同环境盐度突降条件下,盐度6.4... 研究了盐度突降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大眼幼体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用水由海水和淡水配制成20%、40%、60%、80%和100%SW,其盐度分别为6.4、12.8、19.2、25.6和32.0。在不同环境盐度突降条件下,盐度6.4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24 h内全部死亡;盐度12.8、19.2、25.6和32.0处理组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幼体蜕皮持续时间分别为2、2、3和4 d;当发育至C1期第2天时,盐度12.8处理组体重平均增量低于盐度19.2、25.6和32.0处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盐度6.4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即急速增加,至6 h时与其它各组呈显著差异(P<0.05);盐度32.0处理组酶活性从实验开始就下降,至72 h后变化趋于平缓;盐度12.8、19.2和25.6处理组酶活性在6 h内逐渐上升,之后迅速下降,于72 h时降至最低,之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缓。在96~120 h内,盐度12.8处理组酶活性始终显著高于25.6和32.0处理组(P<0.05)。结果表明,拟穴青蟹大眼幼体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9.2,适宜生长盐度下限在12.8~19.2之间,生存盐度下限在6.4~12.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大眼幼体 盐度 生长发育 na+/-k+-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Cd^(2+)污染对鲫鱼鳃、肝脏SOD、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金叶飞 施维林 +1 位作者 张信娣 吴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30,共7页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AS和Cd2+进行暴露实验,研究亚急性条件下,LAS、Cd2+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鳃、肝脏SOD、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LAS、Cd2+处理条件下,随LAS、Cd2+质量浓度增加,鲫鱼鳃、肝脏的SOD、N...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LAS和Cd2+进行暴露实验,研究亚急性条件下,LAS、Cd2+及其复合污染对鲫鱼鳃、肝脏SOD、Na+-K+-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LAS、Cd2+处理条件下,随LAS、Cd2+质量浓度增加,鲫鱼鳃、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浓度-效应关系;复合处理下,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不同组合对鲫鱼鳃、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影响不同,其中当Cd2+质量浓度为0.4mg.L-1时,肝脏的SOD、Na+-K+-ATPase活性均随LAS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复合组的SOD、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相应质量浓度的单一Cd2+处理组(P<0.05);2.0 mg.L-1Cd2+与5.0 mg.L-1LAS复合组鲫鱼鳃SOD、Na+-K+-ATPase活性、肝脏SOD活性显著低于相应质量浓度的单一Cd2+、LAS处理组(P<0.05).在一定质量浓度的组合下,LAS与Cd2+复合污染在SOD、Na+-K+-ATPase水平上表现为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复合污染 超氧化物歧化酶 na+-k+-atpase鲫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全爪螨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恒果 赵志模 王进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 为明确柑橘全爪螨Na+-K+-ATPase与其抗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对柑橘全爪螨敏感品系(SS)、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vR)的Na+-K+-ATPase的生化毒理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vR、SS和FeR;柑橘全爪螨FeR的Na+-K+-ATPase的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值均显著高于AvR和SS,AvR的Na+-K+-ATPase的Vmax值也显著高于SS。离体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均受到甲氰菊酯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对SS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AvR,而对FeR的抑制作用显著弱于前2个品系;阿维菌素对柑橘全爪螨3个品系Na+-K+-ATPase的活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范围(0.0229~2290.7146μmol.L-1)内抑制率仅为3.60%~12.76%。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Na+-K+-ATPase活力降低及其对药剂敏感性下降是其对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Na+-K+-ATPase活性的提高可能与阿维菌素抗性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na+-k+-atpase 甲氰菊酯 阿维菌素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