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下棉花K^+和Na^+离子转运的耐盐性生理机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宁 杨杰 +5 位作者 黄群 苏桂兰 周红 许庆华 董合林 严根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为了探究棉花的耐盐机制,以中棉所49、中棉所35和中51504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生长及K+/Na+平衡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 Na Cl处理对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了叶片的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量子... 为了探究棉花的耐盐机制,以中棉所49、中棉所35和中51504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的生长及K+/Na+平衡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mol·L-1 Na Cl处理对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了叶片的光合速率(Pn)、PSⅡ实际光量子产额(ΦPS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增加了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N)。与中棉所49和中棉所35相比,中51504的干物质累积受盐胁迫影响最小,且保持较高的Pn、ΦPSII、ETR和q N值及较低的ETR/Pn值。盐胁迫提高了棉花组织中Na+的浓度,降低了K+的浓度;但中51504组织中保持了相对较低的Na+浓度和较高的K+浓度,维持了较高的K+/Na+比;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测定的离子流结果也表明,中51504的根系对Na+有较强的外排能力,而对K+有较强的保留和向地上部转运能力。能够有效地调节Na+和K+的跨膜转运进而维持K+/Na+平衡是棉花耐盐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胁迫 耐盐性 离子 na+/k+离子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章龙珍 罗集光 +3 位作者 赵峰 张涛 宋超 王妤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9-456,共8页
针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as)广盐性的特点,设计了5个盐度梯度: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约30)、盐度20、盐度10、盐度5和盐度0,对点篮子鱼进行了48 d养殖实验,测定了5种盐度条件下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 针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as)广盐性的特点,设计了5个盐度梯度: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约30)、盐度20、盐度10、盐度5和盐度0,对点篮子鱼进行了48 d养殖实验,测定了5种盐度条件下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点篮子鱼血清渗透压随盐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除盐度20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它盐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盐度组血清渗透压均在12 d时达到最小值,24 d血清渗透压有明显的回升,48 d趋于稳定,各时间点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点篮子鱼血清等渗点渗透压为402.5 m Osm·kg-1。在盐度5和盐度0条件下,血清离子浓度发生急剧下降,并在6 d和12 d达到最低值,24 d时有所回升;盐度20组血清Na+和C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和其余各盐度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鳃丝Na+/K+-ATP酶活力随着盐度的降低,分别在3 d和6 d达到最低值;盐度5和盐度0在12 d时Na+/K+-ATP活性迅速上升,并显著超过对照组,24 d再次下降;而盐度10缓慢回升,在48 d达到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在低渗环境中,点篮子鱼通过降低血清中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迅速变化来调节渗透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篮子鱼 盐度 血清离子 渗透压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海滨锦葵生长及Na^+、K^+离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闫道良 余婷 +1 位作者 徐菊芳 黄坚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大面积的沿海滩涂湿地及盐渍化的土壤是我国的土地后备资源,但由于其盐碱化严重,正常的作物不能生存,筛选耐盐能力强的经济植物是治理与改良盐碱地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原产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至得克... 大面积的沿海滩涂湿地及盐渍化的土壤是我国的土地后备资源,但由于其盐碱化严重,正常的作物不能生存,筛选耐盐能力强的经济植物是治理与改良盐碱地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原产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至得克萨斯州的盐海岸带,近年来,其优良的经济利用价值备受关注。为更好地引种及开发利用海滨锦葵,了解其盐胁迫下的生物学特性是首要的课题。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通过设置5个NaCl盐梯度(0、2、4、8、15 g·L-1)对盆栽的海滨锦葵幼苗(具3~4片真叶)盐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盐梯度胁迫下海滨锦葵的生长特性及根、叶中的Na、K含量。结果表明,15 g·L-1NaCl处理显著降低了株高、主根直径和叶面积(P<0.05),分别是对照的61.78%、57.73%和67.81%;主根干质量、须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和叶干质量也分别下降了41.67%、50%、54.17%和26.19%;15 g·L-1NaCl处理并没有显著改变根质量比、茎质量比和根冠比,却显著提高了叶质量比,比对照增加了40%,同时对比叶面积和SPAD值也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和对照相比,15 g·L-1NaCl处理显著增加了主根、茎和叶中的Na+含量,降低了主根和茎中的K+含量,而叶中的K+离子含量却增加了46.37%,相关分析表明,叶中的K+和叶中的N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与根、茎中的Na+极显著正相关,与K+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生长 na+、k+离子 海滨锦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碱荒漠花花柴植株Na^+、K^+离子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斌 王吉 +3 位作者 蒋静 赵维奇 王丹丹 张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32-1641,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荒漠花花柴植株体内Na+、K+离子分布规律,为探究花花柴对Na+、K+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是否具有稳定性,以及Na+、K+离子在植株体内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提供资料。【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五种不同盐碱荒...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荒漠花花柴植株体内Na+、K+离子分布规律,为探究花花柴对Na+、K+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是否具有稳定性,以及Na+、K+离子在植株体内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提供资料。【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中下游五种不同盐碱荒漠中的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以及花花柴群落覆盖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Na+、K+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样地花花柴各器官的Na+、K+离子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1)6~8月,各样地花花柴主茎中的Na+离子含量与对应样地土壤中Na+离子变化趋势相反,叶中的K+离子含量与对应样地土壤中K+离子变化趋势也相反,8~9月,各样地花花柴花器官中的Na+离子含量与对应样地土壤中Na+离子变化趋势相反,而K+离子含量则与对应样地土壤中K+离子变化趋势相同。(2)6~9月,各样地花花柴各器官中Na+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K+含量呈现下降趋势。(3)各样地花花柴植株中,托叶和叶中的Na+离子要高于其他器官,而K+离子则相反。【结论】(1)花花柴主茎和叶分别对Na+、K+离子选择性吸收具有稳定性,受土壤环境中Na+、K+离子变化的影响不大。而花器官对土壤中的Na+离子选择性吸收具有稳定性,K+离子的吸收则主要依赖于土壤中所提供的K+离子含量的多少。(2)无论在土壤还是花花柴植株器官中Na+、K+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Na+、K+之间的确存在"拮抗作用"。(3)各样地花花柴植株中,Na+离子主要分布在托叶和叶中,而K+离子则分布在主茎、分枝和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花花柴 na+离子 k+离子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渐变对斑尾复鰕虎鱼幼鱼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税春 施永海 +3 位作者 华雪铭 张忠华 张海明 刘永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含量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为40~50时,血清渗透压及各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6);在0~35的盐度中,血清渗透压及离子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在0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最强,25和35盐度组的鳃丝Na+/K+–ATP酶活性比5~20和40~50盐度组的明显增强,25和35盐度组之间Na+/K+–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5~20和40~50盐度组之间也均无显著差异,在盐度5~35内,鳃丝Na+/K+–ATP酶活性随外界盐度升高呈升高趋势;回归分析得到血清等渗点为0.308 mol/kg,相对应的盐度为10.8;Na+、Cl–、K+等离子点分别为340.28、137.08和4.51 mmol/L,相对应的盐度分别为28.1、8.9和18.5。以上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幼鱼对外界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属于广盐性鱼类,其盐度的耐受范围和适宜范围分别为0.3~35和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复鰕虎鱼 盐度 血清渗透压 血清离子 鳃丝na+/k+-A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对盐胁迫下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 被引量:19
6
作者 夏曾润 王沛东 +3 位作者 贾文 未丽 米莉 王锁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88-2094,共7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mmol·L-1)和正常钾(2.5mmol·L-1)水平对NaCl胁迫下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中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株高呈下降趋势;...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低钾(0.01mmol·L-1)和正常钾(2.5mmol·L-1)水平对NaCl胁迫下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介质中NaCl浓度的增加,罗布麻的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株高呈下降趋势;但相同浓度NaCl处理下,低钾和正常钾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罗布麻各器官中Na+含量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P<0.05),叶中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根和茎;叶和茎中K+随介质NaCl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根中K+浓度能保持稳定;低钾和正常钾水平下,与无盐胁迫(对照)相比,50mmol·L-1 NaCl处理植株叶中K+浓度无显著变化。在对照条件下,罗布麻体内积累大量K+,其叶中K+浓度是Na+的15倍多。可见,增强K+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保持叶部较高的K+含量和K+/Na+比是罗布麻适应盐逆境的重要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k+水平 盐胁迫 离子吸收和分配 k+/na+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K^+吸收和Na^+、K^+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晓冬 王成 +3 位作者 马智宏 侯瑞锋 高权 陈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22-2830,共9页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Na+、K+的吸收和积累规律,以中国春、洲元9369和长武134等3种耐盐性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盐胁迫2 d后的根系K+离子流变化,并对植株体内的Na+、K+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短期(2d)盐... 为研究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Na+、K+的吸收和积累规律,以中国春、洲元9369和长武134等3种耐盐性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盐胁迫2 d后的根系K+离子流变化,并对植株体内的Na+、K+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短期(2d)盐胁迫对小麦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对根系的抑制大于地上部,耐盐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下,小麦根际的K+大量外流,盐敏感品种中国春K+流速显著高于耐盐品种长武134,最高可达15倍。小麦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均表现为Na+积累增加,K+积累减少,Na+/K+比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中国春限Na+能力显著低于长武134,Na+/K+则显著高于长武134。综上所述,盐胁迫下造成小麦组织器官中Na+/K+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根系K+大量外流和Na+的过量积累,耐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认为根系对K+的保有能力可能是作物耐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非损伤微测技术 k+离子 na+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降盐度胁迫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血清生理生化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涛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胡谋 陈炯 史雨红 陆新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1-426,共6页
采用海水盐度由25突降至21、17和13胁迫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方法,研究了48h内血清生理生化和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Na+、Ca2+离子浓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清K+浓... 采用海水盐度由25突降至21、17和13胁迫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方法,研究了48h内血清生理生化和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Na+、Ca2+离子浓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清K+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最大值达14.03mmol/L(盐度13组,48h);血清Cl浓度在盐度21组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17和13组则在48h时显著降低(P<0.05);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酶ALT、AST、LDH、CK-MB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变化幅度均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三个盐度突降组的鳃丝Na+/K+-ATP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除盐度21组在12h时高于对照组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降低幅度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到实验15天时,死亡率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盐度 血清离子 血清酶 鳃丝 na+/k+-A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体内的Na^+、K^+响应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志春 杨福 +1 位作者 陈渊 梁正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8-1203,共6页
土地盐碱化是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盐碱地种植水稻(OryzasativaL.)是土壤盐碱化治理、改良、利用的有效途径。土壤盐碱对水稻的影响表现为生长抑制、产量降低和生理异常等。深刻认识盐碱胁迫下水稻生理响应机制对耐盐... 土地盐碱化是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盐碱地种植水稻(OryzasativaL.)是土壤盐碱化治理、改良、利用的有效途径。土壤盐碱对水稻的影响表现为生长抑制、产量降低和生理异常等。深刻认识盐碱胁迫下水稻生理响应机制对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筛选、耐盐碱性鉴定和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比例的苏打盐碱土和非盐碱旱田土充分混合配制不同盐碱梯度的实验土壤。根据苏打盐碱土的特殊性,采用土壤ESP作为胁迫指标因子,观察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对Na+、K+的吸收、运输和分配,分析植株体内的离子响应及植物与盐碱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分蘖期,Na+在根、叶和叶鞘中浓度的次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叶鞘>叶。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强,叶和叶鞘的Na+/K+升高更加显著。水稻分蘖期叶片Na+/K+与土壤ESP相关性更好,可以采用分蘖期叶片Na+/K+来指示水稻对盐碱胁迫的离子响应。水稻生殖生长阶段,Na+的累积以根为主。Na+、K+在穗部、籽粒和颖壳中的浓度,在不同盐碱胁迫强度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碱胁迫 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 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宁夏枸杞根系Na^+、K^+平衡及抑制剂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志明 毛桂莲 +3 位作者 许兴 王盛 郑蕊 杨淑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以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NaCl胁迫下枸杞根系中Na^+、K^+吸收转运及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抑制剂阿米洛利和质膜H^+-ATPase抑制剂矾酸钠对宁夏枸杞根系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 以宁夏枸杞为试验材料,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NaCl胁迫下枸杞根系中Na^+、K^+吸收转运及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抑制剂阿米洛利和质膜H^+-ATPase抑制剂矾酸钠对宁夏枸杞根系离子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枸杞根系中Na^+含量总体升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K^+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Na^+/K^+呈先降后升趋势,且低于对照;Na^+外排先增加后减少,K^+外排降低,且显著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枸杞根系中Na^+、K^+含量增加,Na^+外排逐渐减慢,K^+外排增加;阿米洛利与矾酸钠均显著降低了盐诱导下的Na^+和H^+内流。NaCl胁迫下宁夏枸杞根系借助于其质膜上的Na^+/H^+逆向运输系统,将胞内过量的Na^+排出胞外,同时抑制K^+外排,保持细胞内较低的Na^+/K^+,维持胞内Na^+、K^+平衡,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枸杞 非损伤微测技术 na+ k+ 离子平衡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体内保持高K^+/Na^+比率的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春梅 崔继哲 金荣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5-160,共6页
维持细胞内高K+/Na+比率是植物耐盐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已经鉴定与保持K+/Na+比率相关的基因和转运蛋白。这些基因和蛋白在K+与Na+的吸收、转运和排出过程起重要作用,在维持K+/Na+方面起调控功能。文章对植物体在盐胁迫下保持高K+/Na+比... 维持细胞内高K+/Na+比率是植物耐盐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已经鉴定与保持K+/Na+比率相关的基因和转运蛋白。这些基因和蛋白在K+与Na+的吸收、转运和排出过程起重要作用,在维持K+/Na+方面起调控功能。文章对植物体在盐胁迫下保持高K+/Na+比率的机制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k+/na+比率 转运蛋白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K^+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卫欣 王鹏 +1 位作者 金亚征 张小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074,共4页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K+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子南瓜(H3)。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变化趋势与NaCl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低,K+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高,K+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南瓜 离子 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耳蜗侧壁α_2 Na,K-ATPase在听觉及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褚汉启 黄孝文 +4 位作者 熊浩 韩芳 吴振恭 周良强 崔永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耳蜗侧壁α2Na,K-ATPase通道在听觉功能和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半拷贝基因的α2Na,K-ATPase+/-杂合子小鼠作为试验平台,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EP)检测方法,对α2Na,K-ATP... 目的探讨耳蜗侧壁α2Na,K-ATPase通道在听觉功能和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半拷贝基因的α2Na,K-ATPase+/-杂合子小鼠作为试验平台,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EP)检测方法,对α2Na,K-ATPase+/-杂合子小鼠和α2Na,K-ATPase+/+野生型小鼠进行ABR和EP检测,并对各个鼠龄段的小鼠进行ABR检测。结果α2Na,K-ATPase+/-杂合子小鼠的听力和EP值均低于α2Na,K-ATPase+/+野生型鼠;α2Na,K-ATPase+/-杂合子小鼠的听力随鼠龄增长而逐渐下降,高龄期小鼠的ABR阈值与其低龄时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耳蜗侧壁的α2Na,K-ATPase通道对听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携带半拷贝基因的αNa,K-ATPase+/-杂合子小鼠表现出轻度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k—ATPase 基因 耳蜗 离子通道 老年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海马齿叶片中Na^+和K^+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冰 庞永奇 +2 位作者 常丽丽 王东阳 王旭初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为了解Na+在植物盐境生长时发挥的作用,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0,300,600,900mmol.L-1)处理,研究盐生草本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叶片中Na+和K+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mmol.L-1的NaCl处理条件下海马齿的生物量显著增加... 为了解Na+在植物盐境生长时发挥的作用,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0,300,600,900mmol.L-1)处理,研究盐生草本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叶片中Na+和K+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0mmol.L-1的NaCl处理条件下海马齿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原子吸收光谱与X-Ray-能谱-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海马齿的叶片中积累了大量的Na+,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Na+含量呈显著增加而K+含量降低。这表明Na+作为海马齿的营养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植株生长,但其浓度过高时则影响钾离子的吸收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海马齿 离子(na+) 离子(k+)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T在植物离子稳态和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小涵 伍国强 +1 位作者 魏明 王北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0-202,共13页
K^(+)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非生物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HKT)是最重要的阳离子转运蛋白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K^(+)和Na^(+)吸收与转运。大量研究表明,HKT家族基因表达受Ca^(2+... K^(+)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非生物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HKT)是最重要的阳离子转运蛋白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K^(+)和Na^(+)吸收与转运。大量研究表明,HKT家族基因表达受Ca^(2+)、腐植酸和胞嘧啶甲基化等调控;其介导植物体内Na^(+)长距离运输以及维持K^(+)和Mg^(2+)稳态平衡,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HKT家族的发现、结构与分类、生物学功能、表达与调控机制及其响应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农作物抗逆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 na^(+)/k^(+)平衡 离子稳态 na+长距离运输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伍国强 贾姝 +2 位作者 刘海龙 王春梅 李善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0mmol·L^(-1))相比,5、25和50 mmol·L^(-1) NaCl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而100和200mmol·L^(-1)明显抑制其生长。随着盐浓度增加,红豆草地上部和根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50~200mmol·L^(-1)下,地上部Na+浓度较对照增加14~39倍。特别是200mmol·L^(-1)使根Na+净吸收速率较对照增加了35倍,使整株总Na+量和地上部Na+相对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93%和45%;而显著降低了根的K+、Na+选择性运输能力。在50mmol·L^(-1)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地上部和根Na+浓度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根中的Na+到7d时达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相反,K+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根中的浓度始终高于地上部。由此可见,在5~50mmol·L^(-1) NaCl下,红豆草通过维持其体内K+、Na+稳态平衡抵御盐胁迫;而在100和200 mmol·L^(-1)下,红豆草地上部积累大量Na+,但其叶片Na+区域化及K+选择性转运能力较弱,导致植株体内Na+、K+稳态紊乱,产生离子毒害,从而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盐胁迫 离子选择性吸收 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吸收分布与几种荒漠植物适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柏新富 朱建军 +2 位作者 王仲礼 卞佃侠 刘林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47-3253,共7页
用压力室灌流挤压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胡杨、沙枣、柽柳、梭梭和花棒等5种荒漠优势植物组织以及细胞内和质外体溶液中K+、Na+含量,并用TPS-1型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和露点微伏压计测定了叶片(同化枝)的蒸腾速率和组织渗透势,以... 用压力室灌流挤压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胡杨、沙枣、柽柳、梭梭和花棒等5种荒漠优势植物组织以及细胞内和质外体溶液中K+、Na+含量,并用TPS-1型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和露点微伏压计测定了叶片(同化枝)的蒸腾速率和组织渗透势,以分析荒漠植物离子吸收特点与其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植物叶片(同化枝)中K+含量差异较小,但Na+含量却有极显著差异,其中梭梭Na+含量最高、胡杨和柽柳次之、花棒和沙枣相对较低,且梭梭和柽柳的根系和组织细胞膜对Na+也具有更高的透性。另外,实验结果还显示组织Na+含量与组织渗透势和蒸腾失水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即Na+的吸收、积累可能在渗透调节和减少水分散失中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梭梭和柽柳能够通过大量吸收和积累无机离子来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力,同时减少蒸腾失水,具有很强的荒漠环境适应能力;而胡杨蒸腾耗水量较大、花棒和沙枣生理吸水的动力不足,与梭梭和柽柳相比,其荒漠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离子吸收 渗透势 k+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碱化草地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洁 董秋丽 +2 位作者 夏方山 高洪文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0-546,共7页
以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上种植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不同生育期的离子分布,以期了解和揭示菊芋在不同盐碱胁迫下K+,Na+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菊芋植株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K+... 以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上种植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不同生育期的离子分布,以期了解和揭示菊芋在不同盐碱胁迫下K+,Na+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菊芋植株Na+含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K+/Na+值显著下降(P<0.05),不同器官K+/Na+值的变化顺序为:叶片>茎>根系。随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根系K+,Na+的选择性吸收比率ASK,Na升高;中度盐碱胁迫下菊芋现蕾期茎和叶片的选择性运输比率TSK,Na升高,而在重度胁迫下则下降。同一盐碱程度胁迫下,叶片TSK,Na>茎TSK,Na,地上部K+,Ca2+,Mg2+含量和K+/Na+值大于地下部,而Na+含量小于地下部;不同生育期相比,在现蕾期菊芋中Na+含量较低,K+下降幅度小,K+/Na+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盐碱胁迫 na+ k+ 离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离子细胞及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廖雅丽 张晨捷 +2 位作者 高权新 彭士明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6,共10页
渗透压调节与鱼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是渗透压调节的重要细胞和通路。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在渗透压调节方面的研究热点,论述鱼类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并做出展望。主要从离子细胞的命名演变及离子细胞亚型的... 渗透压调节与鱼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是渗透压调节的重要细胞和通路。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在渗透压调节方面的研究热点,论述鱼类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并做出展望。主要从离子细胞的命名演变及离子细胞亚型的类型和两种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离子细胞的命名从"氯细胞(chloride cells,CCs)"、"线粒体丰富的细胞(mitochondrion-rich cells,MRCs或MR)"发展到"离子细胞(ionocytes)",其中还有PNA+、PNA-、Ⅰ型MR细胞、Ⅱ型MR细胞、Ⅲ型MR细胞、Ⅳ型MR细胞相继因不同的功能而被独立进行命名。两种离子转运通道是: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和Na+/K+/2Cl-协同转运蛋白(NKCC),CFTR在离子细胞的尖端处表达,而NKCC则在离子细胞基底进行表达调控,两者在渗透压调节中处于下游层次,可直接反应离子调控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压调节 离子细胞 离子通道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 na+/k+/2Cl-协同转运蛋白(Nk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甜瓜的离子外渗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芳 陈年来 张玉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1-273,共3页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甜瓜果实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及K+、Na+和Ca2+的外渗率。结果表明,甜瓜果实在2℃和5℃贮藏条件发生冷害,其细胞膜透性增加,且温度越低增加越大,表明对膜的伤害越严重。K+的外渗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Na+外渗率随贮藏时...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甜瓜果实的细胞膜透性变化及K+、Na+和Ca2+的外渗率。结果表明,甜瓜果实在2℃和5℃贮藏条件发生冷害,其细胞膜透性增加,且温度越低增加越大,表明对膜的伤害越严重。K+的外渗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Na+外渗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1d后贮藏温度越低Na+外渗率越大;Ca2+的外渗率极低,且温度和贮藏时间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冷害 离子外渗 k+ na+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