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文静 周华 +1 位作者 戎靖枫 苑春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开始灌胃,分别给予药物干预8周。8周后通过颈动脉插管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心力衰竭大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LVSP和+LVdp/dtmax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而LVEDP和-LVdp/dtmax明显升高(P<0.05);补肾方干预后,中、高剂量大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以高剂量补肾方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明显。补肾方干预后,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且随补肾方剂量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逐渐增强。结论补肾方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可能与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活力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血流动力学 na+-k+atp Ca2+-Mg2+atp 琥珀酸脱氢 心力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组织NO含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何斯纯 刘文勤 +1 位作者 周丽丽 王子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与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5d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和150mg/kg)胆红素溶液以...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与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5dSD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和150mg/kg)胆红素溶液以制备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重氮法测定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定磷法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硝酸酶还原法测定脑组织NO含量,诱发电位仪检测BAEP。结果:建模后高剂量组(120mg/kg和150mg/kg)部分大鼠出现异常神经行为活动;建模6h后,除低剂量(30mg/kg)组外,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胆红素浓度及脑组织NO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BAEP的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间潜伏期(IPL)显著延长;且BA-EP的PL与IPL和脑组织NO含量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均与脑组织胆红素水平显著相关。结论:BAEP的PL和IPL是早期监测高胆红素血症听力和脑损伤的无创性指标,NO的过量产生可能参与了胆红素诱导的听力和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一氧化氮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TP酶α1亚基DR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3
作者 闫小飞 武丽涛 +5 位作者 杜小娟 李靖 张福军 韩燕 吕社民 李冬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制备钠钾ATP酶(Na^+-K^+-ATPase)α1亚基DR区段(897DVEDSYGQQWTYEQR911)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活性。方法以合成的DR-钥孔戚血蓝素(KLH)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DR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Na^+-K^... 目的制备钠钾ATP酶(Na^+-K^+-ATPase)α1亚基DR区段(897DVEDSYGQQWTYEQR911)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活性。方法以合成的DR-钥孔戚血蓝素(KLH)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能稳定分泌抗DR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Na^+-K^+-ATPaseα1亚基DR mAb。ELISA测定杂交瘤细胞上清中mAb效价,斑点免疫杂交、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单克隆的特异性,采用Senso LyteFDP蛋白磷酸酶定量试剂盒检测Na^+-K^+-ATPase活性,高糖细胞损伤实验检测DR mAb对高糖引起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成功制备3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选择强阳性DRm217细胞株,制备腹水进一步验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免疫斑点杂交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DRm217 mAb能够特异性结合在细胞膜表面,识别Na^+-K^+-ATPase的DR多肽。DRm217能够提高Na^+-K^+-ATPase活性,对高糖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成功制备了针对Na^+-K^+-ATPase DR多肽的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钾atp(na+-k+-atpase) DR多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志英 孙文利 +7 位作者 张晓旭 陈畅 吴传鸿 高健 段飞鹏 田朋朋 李韶菁 颜天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ATP酶的影响,探讨高良姜素通过干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发挥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大组,即术前给药组和术后给药组,每大组中又分... 目的:观察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ATP酶的影响,探讨高良姜素通过干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发挥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大组,即术前给药组和术后给药组,每大组中又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组(mg·kg-1)及高良姜素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每组10只。大鼠行中动脉栓塞手术前15 min或者术后6 h灌胃给药或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手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制备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悬液,并对其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高良姜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低剂量组酶活性无明显改变;相比较,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高良姜素能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缓解缺血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是其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 能量代谢 na+-k+atp Ca2+-Mg2+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缺血对豚鼠心室肌细胞Na^+/K^+泵电流的影响
5
作者 张哲 崔京霞 王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2-645,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对心室肌细胞Na+/K+泵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Na+/K+泵电流(Ip)。采用代谢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和碳酸氰-4-三氟甲氧基苯腙模拟缺血灌流,造成细胞的模...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对心室肌细胞Na+/K+泵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Na+/K+泵电流(Ip)。采用代谢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和碳酸氰-4-三氟甲氧基苯腙模拟缺血灌流,造成细胞的模拟缺血,观察模拟缺血对心室肌细胞Ip的影响,并探讨模拟缺血对双氢哇巴因(DHO)高亲和力Ip和DHO低亲和力Ip的影响。结果模拟缺血2.5min时Ip抑制率为(30.15±0.05)%,与4.0min时的(49.33±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时Ip抑制率为(62.27±0.04)%,与4.0min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抑制程度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r=0.82,P<0.05)。模拟缺血特异性抑制DHO低亲和力Ip,而不影响DHO高亲和力Ip。结论模拟缺血对DHO低亲和力Ip的特异性抑制作用,可能是缺血所致心室肌细胞内Na+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交换atp 心肌缺血 膜片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良恩 吴峰 +3 位作者 辛益妹 赵安东 王永新 詹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高+Gz应激组、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20ml/kg,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对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高+Gz应激组、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中剂量组和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20ml/kg,1次/d,连续14d。其中,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75、1.5和3.0g/kg给予天芪航力片制剂,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和高+Gz应激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5天后4组大鼠进行离心机暴露(+10Gz,5min)。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相比,高+Gz应激组大鼠心肌线粒体Ⅲ态呼吸(ST3)和呼吸控制率(RCR)明显降低(P<0.01),Ⅳ态呼吸(ST4)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Na+-K+-ATP酶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复方中药预处理可提高+10Gz暴露后大鼠线粒体ST3和RCR,增强线粒体抗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复方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线粒体ST3、RCR和抗氧化酶、ATP酶活性显著高于高+Gz应激组(P<0.05或P<0.01),SOD活性甚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复方中药天芪航力片可以改善高+Gz应激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提高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和ATP酶的活性,对心肌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加速度 线粒体 心脏 呼吸功能 超氧化物歧化 na+-k+交换atp 天芪航力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海水浸泡人肺泡上皮细胞钠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丁新民 段蕴铀 +6 位作者 彭朝胜 冯华松 孟激光 薛志强 田光 张新红 聂舟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水浸泡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将常规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海水处理组(SG)、阴性对照组(NG)和地塞米松处理组(DG)。SG组经灭菌配方海水常规孵育,DG组在经海水处理后,加入地塞米松(终浓度1μmol/L)...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海水浸泡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钠通道的影响。方法将常规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海水处理组(SG)、阴性对照组(NG)和地塞米松处理组(DG)。SG组经灭菌配方海水常规孵育,DG组在经海水处理后,加入地塞米松(终浓度1μmol/L)处理,NG组常规培养至实验终点。配方海水渗透压1300mmol/L,pH8.2,相对密度1.05。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钠钾泵α1亚单位(NKA-α1)、钠通道α亚单位(α-ENaC)的表达,水解比色法检测NKA活性。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海水孵育30min后A549细胞的存活率为90.60%±2.11%,地塞米松(1μmol/L孵育6h)处理对海水孵育后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NG组的NKA-α1和α-ENaC蛋白表达(0.113±0.041、0.396±0.124)显著高于SG组(0.038±0.009、0.093±0.038;P<0.01)或DG组(0.067±0.015、0.165±0.078;P<0.01),但DG组显著高于SG组(P<0.05)。与NG组[31.298±5.779μmol/(mg·h)]比较,SG组NKA酶活性[14.211±3.885μmol/(mg·h)]明显降低(P<0.05);DG组的NKA酶活性[18.641±1.921μmol/(mg·)]较SG组有升高(P<0.05)。结论在不影响人肺泡上皮细胞存活状况的情况下,地塞米松可以抑制海水孵育导致的α-ENaC、NKA-α1含量及NKA活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溺 接近 海水 上皮细胞 钠通道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钾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蔚芳 张文兵 +4 位作者 麦康森 徐玮 刘付志国 艾庆辉 李会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6-1112,共7页
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钾(0、2、4、8、16、32 g钾/kg饲料),钾源为KCl,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实测钾含量分别为:0.10、2.12、4.39、9.79、20.08和27.26 g/kg),探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 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半精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钾(0、2、4、8、16、32 g钾/kg饲料),钾源为KCl,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实测钾含量分别为:0.10、2.12、4.39、9.79、20.08和27.26 g/kg),探讨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幼鲍对饲料中钾的需求量及其在长期适应不同含量钾的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幼鲍初始体重为(0.24±0.00)g,初始壳长为(12.24±0.04)mm,实验在流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15周。实验期间水温12—23℃,海水钾含量为(472.94±3.59)mg/L。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含量的钾对皱纹盘鲍的增重率(WGR,%)、贝壳日增长(DISL,μm/d)及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皱纹盘鲍软体部的水分、粗脂肪和贝壳的灰分含量受饲料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饲料中钾含量大于等于4.39 g/kg时,与0.10 g/kg饲料组相比,软体部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软体部钾的含量和贝壳中钾、钠的含量受饲料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幼鲍软体部钠含量在饲料钾含量为20.08、27.26 g/kg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鳃Na+-K+ATP酶活力随着饲料中钾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当饲料中钾含量为20.08、27.26g/kg时,与0.10 g/kg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以生长指标为判据,不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钾,海水中钾和饲料原料中的钾能够维持皱纹盘鲍幼鲍的正常生长;但以生理指标(软体部粗蛋白质和钠含量,鳃Na+-K+ATP酶活力)评判,饲料中钾的适宜含量为2.12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生长 饲料 营养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对D-半乳糖致衰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亚 王建军 陈启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 目的 :研究β -淀粉样蛋白 (β-AP)对衰老大鼠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用D -半乳糖 (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并且海马内微注射 β-AP ;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 ;以DPH为荧光探针 ,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粘滞系数 ,同时测定海马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D +A组大鼠Na+ -K+ ATP酶活性明显低于D组和A组 (P <0 .0 5 ) ,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低于N组 (P <0 .0 1) ,与D组和A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β -AP与D -gal联合可导致脑海马自由基损伤效应加重 ,海马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 ,Na+ -K+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膜流动性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抗血清拮抗内洋地黄素介导的离体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永胜 汪和贵 +1 位作者 王德国 张根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51-1854,共4页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在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变化,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A-RI)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脏A-RI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富氧K-H...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在离体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变化,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脏缺氧复氧损伤(A-RI)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脏A-RI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富氧K-H液灌流,流量10mL.min-1,持续灌流90min;A-RI组:富氧K-H液灌流30min后,予以乏氧K-H液低流量(1-2mL.min-1)灌流30min,再给予富氧K-H液复灌30min;维拉帕米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于复氧前分别向灌流液中加入维拉帕米5μg.kg-1、地高辛抗血清3.3mg.kg-1、10mg.kg-1、30mg.kg-1,复氧灌流前灌注完,其余同A-RI组。各组于复氧灌流结束时,制备心肌匀浆,测定心肌匀浆中内洋地黄素含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以及线粒体总Ca2+水平,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RI组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4±0.42)ng.g-1与(0.63±0.09)ng.g-1,P<0.01],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5±1.00)mmol.g-1Pr.h-1与(4.24±1.19)mmol.g-1Pr.h-1,P<0.01],线粒体总Ca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368±0.113)μmol.g-1Pr.h-1与(0.130±0.004)μmol.g-1Pr.h-1,P<0.01],心肌组织结构发生明显破坏。中、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显著低于A-RI组[(0.55±0.24)ng.g-1,(0.68±0.26)ng.g-1],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高于A-RI组[(4.88±1.51)mmol.g-1Pr.h-1,(3.85±1.15)mmol.g-1Pr.h-1),心肌线粒体内总Ca2+含量显著低于A-RI组[(0.127±0.026)nmol.g-1Pr.h-1,(0.156±0.050)μmol.g-1Pr.h-1],显著减轻A-RI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的损伤。结论:地高辛抗血清对A-RI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恢复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缺氧 心肌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洋地黄素拮抗剂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膜钠泵亚基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永胜 储岳峰 +1 位作者 杨浩 俞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44-2351,共8页
目的: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钠泵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以及钠泵各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 目的: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钠泵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以及钠泵各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MIR):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5 min;生理盐水组(NS)、维拉帕米组(Ver)、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ADA):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维拉帕米5 mg·kg-1、地高辛抗血清8.6 mg·kg-1、17.3 mg·kg-1、34.5 mg·kg-1,容积均为5 mL·kg-1,5 min内注射完毕,其余同MIR模型组。再灌注结束后,立即取缺血区左室心肌检测心肌匀浆内洋地黄素水平、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总钙浓度升高,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在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维拉帕米除具有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外,对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地高辛抗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恢复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上调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机体内洋地黄素分泌增加,后者通过下调心肌细胞膜上的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基因表达抑制钠泵活性,进而抑制Ca2+-Mg2+-ATP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内钙超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通过阻断内洋地黄素的生物学作用,上调钠泵各亚基的基因表达,发挥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洋地黄素 心肌再灌注损伤 na(+)K(+)交换atp 抗体 地高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张黎 李娜 +3 位作者 梁明辉 王春华 刘特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长时间接触甲醛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改变,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n=12)和甲醛染毒组(n=36),染毒组浓度分别是21.0mg.m-3(1/24LC50)、42.0mg.m-3(1/12LC50)... 目的:研究长时间接触甲醛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改变,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n=12)和甲醛染毒组(n=36),染毒组浓度分别是21.0mg.m-3(1/24LC50)、42.0mg.m-3(1/12LC50)和84.0mg.m-3(1/6LC50),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h,每周6d,染毒12周,对照组吸入正常空气。染毒前和染毒第4、8和12周,进行小鼠的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测试。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结果:在主动逃避实验中,第12周时高剂量组小鼠主动逃避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被动刺激实验中,第12周时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被动逃避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随着染毒时间的推移,小鼠被动逃避时间也发生变化,第12周时高剂量组小鼠所需时间明显长于第4和8周时所需时间(P<0.05)。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SDH含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长时间接触甲醛可引起认知与运动功能的下降及脑组织细胞代谢水平改变,提示脑组织细胞代谢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认知 琥珀酸脱氢 na+-k+atp Ca2+-Mg2+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13
作者 刘新峰 金泳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61-64,共4页
用沙土鼠制作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密度梯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0~96h海马CA1区含水量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应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观察了AVP,AVP抗血清对脑缺血再... 用沙土鼠制作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密度梯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0~96h海马CA1区含水量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应用侧脑室微量注射技术观察了AVP,AVP抗血清对脑缺血再灌注96h的海马CA1区Ca2+和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VP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DND)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特异性加压素受体介导的细胞内机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马 加压素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