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C的共混增韧改性 被引量:37
1
作者 何洋 梁国正 +2 位作者 於秋霞 任鹏刚 宫兆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0,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PVC共混增韧的各种方法,并对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共混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PVC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54,共4页
以PMI_St_AN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 ,考察其用量对PVC耐热、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改性剂能明显提高PVC的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 ,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加工性能则随改性剂分子质量的降低而提高。
关键词 苯基 马来酰亚胺 聚氯乙烯 共混 改性 三元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VC共混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雪萍 浦群 +2 位作者 朱耕宇 蔡启振 徐有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大于50/50时上升更快些。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黏度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却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混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能力增强,平衡转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PVC/PVB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强 李磊 +4 位作者 林汉阳 洪昱斌 丁马太 何旭敏 蓝伟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4-1367,共4页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 通过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共混平板超滤膜;考察了3种不同型号的PVB型号、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铸膜液中的含量的不同对共混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B对PVC共混改性可有效改善膜的性能,在不同型号的PVB中PVB-60T对膜亲水性和分离性能改善最为显著;当PEG含量为5%,PVP含量分别为5%和1%时,PVC/PVB共混膜分离性能较佳,纯水通量为510.1L/(m2.h),截留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VB 超滤膜 共混改性 PEG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RA共混物耐热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冯杰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PMI-St-AN三元共聚物为热改性剂(HRA),以ACR为抗冲改性剂,对PVC进行耐热和抗冲改性研究,探讨了共混温度及两种改性剂用量等对共混物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制备了耐热。
关键词 HRA 共混物 耐热 共混 聚氯乙烯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型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PVC的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敏 潘明旺 +1 位作者 万林战 张留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8,51,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借助于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 ,透射电镜、IR、DSC考察了ACR共聚物乳胶粒径、核壳结构、组成变化及玻璃化转变。发现各层单体比对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 ,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核层橡...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借助于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 ,透射电镜、IR、DSC考察了ACR共聚物乳胶粒径、核壳结构、组成变化及玻璃化转变。发现各层单体比对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影响 ,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核层橡胶相质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此外还考察了复合乳化剂使用的情况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冲击样条断面的形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型 丙烯酸酯 抗冲改性剂 合成 改性 聚氯乙烯 乳液共聚 核壳结构 ACR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SBR增容改性PVC/SBR共混体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红革 贺继东 傅政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化学接枝法和力化学接枝法制得马来酸酐(MAH)接枝SBR(SBR-MAH)作为PVC/SBR共混物的增容剂,并对不同方式的接枝物的增容效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橡塑共混 改性 SBR 聚氯乙烯 马亚酸酐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DF/PMMA共混膜的研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晶晶 王军 罗文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6,共6页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 采用剪切黏度法对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稀溶液黏度法对各共混配比的相容性进行预测.对相容性较好的PVC/PVDF/PMMA共混体系由相转化法制备共混膜,并用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对共混膜的水通量、拉伸强度、伸长倍数和接触角进行测量,发现共混改性后,共混膜的水通量、韧性及亲水性较PVC膜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不同组成共混膜的透水率和拉伸强度的比较,发现配比为6∶1∶3的共混膜水通量和拉伸强度都较好,因此该体系的最佳配比为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稀溶液黏度法 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膜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PVC共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陶国良 郑天明 崔宏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18,共3页
研究了胶粉 /PVC二元体系、胶粉 /PVC/CPE三元体系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二元体系 ;胶粉粒径和胶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胶粉粒径在 80~ 10 0目为好 ,胶粉含量在 5~ 10份为佳 ... 研究了胶粉 /PVC二元体系、胶粉 /PVC/CPE三元体系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二元体系 ;胶粉粒径和胶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胶粉粒径在 80~ 10 0目为好 ,胶粉含量在 5~ 10份为佳 ;胶粉与CPE同时添加到PVC基体时 ,能明显改善共混材料的冲击性能 ,而且两者起着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共混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凤芹 宁荣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65-68,共4页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氯乙烯(PVC)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VC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探讨了PVC弹性体共混增韧改性和刚性粒子共混增韧改性,尤其是纳米粒子共混增韧改性,指出了PVC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pvc 共混增韧改性 弹性体 刚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改性提高PVC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响 崔益华 殷跃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从共混高分子耐热改性剂、添加无机填料及耐热性聚氯乙烯(PVC)树脂等方面总结了提高PVC耐热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耐热性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挤出聚氨酯改性PVC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张晓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7-60,56,共5页
通过考察聚氨酯化学体系和加工工艺条件,确定了合适的聚氨酯化学体系和合适的加工工艺条件,进而采用反应挤出一步法成功地合成了聚氨酯改性PVC共混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用量聚氨酯的引入共混改性,不仅能明显改善PV... 通过考察聚氨酯化学体系和加工工艺条件,确定了合适的聚氨酯化学体系和合适的加工工艺条件,进而采用反应挤出一步法成功地合成了聚氨酯改性PVC共混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用量聚氨酯的引入共混改性,不仅能明显改善PVC的加工性能,而且还能在保持PVC高的拉伸强度和高的弯曲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冲强度,制得PVC/PU共混硬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聚氯乙烯 反应挤出 改性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高聚合度PVC的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永芸 张殿荣 +1 位作者 杨清芝 陈予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硬质高聚合度PVC为对象,采用DOP、CPE或SAN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液体丁腈、ACR及内、外润滑剂对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是高聚合度PVC的优良增韧改性剂,对拉伸强度影响很小,SAN对PVC/CP... 以硬质高聚合度PVC为对象,采用DOP、CPE或SAN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液体丁腈、ACR及内、外润滑剂对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是高聚合度PVC的优良增韧改性剂,对拉伸强度影响很小,SAN对PVC/CPE=100/10体系起到既增韧又增强效果,用量在3份以下,LNBR可降低熔体的表观粘度、缩短塑化时间,降低能耗,改善流变性,ACR-2可明显改善熔体强度,促进熔融塑化,在高速剪切下,表面平整光滑,从力学性能、混炼状态、熔体流动和挤出物外观,选择ESO、丁二烯、TRO16为润滑剂。硬质料的挤出性能及外观接近进口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改性 流变性 硬质 聚合度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及Elvaloy 741用于PVC共混改性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方少明 张玉花 +2 位作者 杨小青 闫春锦 刘洪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研究了PVC/SBS/Elvaloy741(Elvaloy 741为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的三元共聚物)、PVC/SBS和PVC/Elvaloy 741共混体系。对不同配比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了弹性体SBS、Elvaloy 741和SBS/Elvaloy741对PVC的增韧效... 研究了PVC/SBS/Elvaloy741(Elvaloy 741为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的三元共聚物)、PVC/SBS和PVC/Elvaloy 741共混体系。对不同配比的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了弹性体SBS、Elvaloy 741和SBS/Elvaloy741对PVC的增韧效果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三元共聚物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石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在PVC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75,共7页
通过对石油树脂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条件的考察,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运用顺酐化石油树脂与异半醇酯化反应合成了改性石油树脂(MPR),井将MPR应用于PVC的共混改性上。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MPR,不仅明显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而且还在PVC... 通过对石油树脂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条件的考察,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运用顺酐化石油树脂与异半醇酯化反应合成了改性石油树脂(MPR),井将MPR应用于PVC的共混改性上。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MPR,不仅明显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而且还在PV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PVC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改性 聚氯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SEBS-g-MAH共混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飞 刘运学 +2 位作者 焦翠萍 范兆荣 王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38,47,共3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VC/SEBS-MAH共混物。研究了增韧剂SEBS-MAH的加入量对共混物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冲击实验和拉伸试验表明,随着SEBS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而弹性模量、拉伸强度...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PVC/SEBS-MAH共混物。研究了增韧剂SEBS-MAH的加入量对共混物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冲击实验和拉伸试验表明,随着SEBS加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先提高后降低,而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则降低;当SEBS加入量为6%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出现最大值,当SEBS加入量为8%时,共混物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SEBS-G-MAH 增韧改性 共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IPS/增容剂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秀斌 魏朋丽 靳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9-31,43,共4页
研究了原料配比、增容剂品种及用量、混炼方式等对PVC/HIPS/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HIPS-g-PMMA对PVC/HI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且增容效果随支链PMMA摩尔质量的增... 研究了原料配比、增容剂品种及用量、混炼方式等对PVC/HIPS/增容剂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合金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HIPS-g-PMMA对PVC/HIPS合金具有增容作用,且增容效果随支链PMMA摩尔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C/HIPS/HIPS-g-PMMA合金仍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比纯PVC低,加工性能显著改善;PVC/HIPS/HIPS-g-PMMA合金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HIPS 增容剂 共混改性 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对不同PVC体系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国良 承扬 任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8期10-12,共3页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PS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共混 改性 力学性 HIPS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颗粒对聚氯乙烯(PVC)/聚醚砜(PES)共混膜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高升 吴俊 +2 位作者 蒋淑红 李玉龙 王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6,73,共6页
首先探讨了ZnO、Al2O3、TiO2、SiO2四种无机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C/PES共混溶液剪切黏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C/PES共混膜断面和表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孔隙率、机械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无... 首先探讨了ZnO、Al2O3、TiO2、SiO2四种无机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C/PES共混溶液剪切黏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加入对PVC/PES共混膜断面和表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孔隙率、机械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无机纳米颗粒均使共混膜的表面孔径和孔隙率减小,亲水性和截留率增大.添加无机纳米颗粒的膜,其孔隙率越大,水通量也越大.未添加无机纳米颗粒的PVC/PES共混膜,孔隙率最大,但水通量小于添加SiO2和ZnO后的膜.这一点说明膜的水通量不仅与孔隙率有关,与膜的亲水性也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加入无机纳米颗粒还可以略微改善膜的抗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醚砜 无机纳米颗粒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PMMA改善PVC耐划痕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遥 张学盈 +1 位作者 陈野 崔永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0,共3页
通过分别向聚氯乙烯(PVC)加入不同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对PVC进行改性研究,在提高其韧性的同时以期提高PVC树脂的耐划痕强度。研究表明:在PVC/PMMA和PVC/ABS共混体系中,PMMA与ABS的含量分别为6... 通过分别向聚氯乙烯(PVC)加入不同量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对PVC进行改性研究,在提高其韧性的同时以期提高PVC树脂的耐划痕强度。研究表明:在PVC/PMMA和PVC/ABS共混体系中,PMMA与ABS的含量分别为6、18份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材料表面的耐划痕性形成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PMMA ABS 共混改性 耐划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