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_(2)等离子体改性的薄层C_(3)N_(4)/丝网印刷电极氧氟沙星光电化学检测
1
作者 苏帅 党雪明 +2 位作者 石振家 孙稚菁 赵慧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1-559,共9页
水体中残留的氧氟沙星(OFL)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定量检测水体中OFL具有重要意义.制备了N_(2)等离子体改性的薄层C_(3)N_(4)(RF-L-CN)并将其负载在丝网印刷电极(SPE)上(RF-L-CN/SPE),通过构建薄层结构及增加N元素含量,... 水体中残留的氧氟沙星(OFL)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定量检测水体中OFL具有重要意义.制备了N_(2)等离子体改性的薄层C_(3)N_(4)(RF-L-CN)并将其负载在丝网印刷电极(SPE)上(RF-L-CN/SPE),通过构建薄层结构及增加N元素含量,促进了C_(3)N_(4)的光生电荷分离,使RF-L-CN/SPE展现出较强的光电化学活性.通过OFL适配体(APT)与OFL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OFL固定在电极表面,实现了水体中OFL的光电化学检测,OFL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nmol/L,检测限为0.03nmol/L(11.06ng/L),医疗废水中OFL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电极具有检测实际水体中OFL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光电化学检测 薄层C_(3)n_(4) n_(2)等离子体改性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等离子体制备免焙烧Ce改性的MoP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 遇治权 +2 位作者 李翔 王安杰 亓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3-638,共6页
采用免焙烧法制备催化剂前驱体,用H_2等离子体还原制备免焙烧的MoP(NC-MoP)催化剂和Ce改性的MoP(Ce-MoP(n))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和N_2物理吸附表征,并用质量分数为0.8%的二苯并噻吩/十氢萘(DBT)溶液来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 采用免焙烧法制备催化剂前驱体,用H_2等离子体还原制备免焙烧的MoP(NC-MoP)催化剂和Ce改性的MoP(Ce-MoP(n))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和N_2物理吸附表征,并用质量分数为0.8%的二苯并噻吩/十氢萘(DBT)溶液来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与焙烧的MoP(C-MoP)催化剂相比,NC-MoP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较高的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引入Ce后,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降低,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e含量较低时,助催化效果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Ce-MoP(0.3)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钼 加氢脱硫(HDS) 改性 H2等离子体 免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高速钢表面脉冲爆炸-等离子体改性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余玖明 张林伟 +3 位作者 邹晋 付青峰 周喆 陆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钢工模具的性能,首次利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T)技术对M2高速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分析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极化曲线研究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钢工模具的性能,首次利用脉冲爆炸-等离子体(PDT)技术对M2高速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利用SEM、XRD分析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表层组织和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极化曲线研究了M2高速钢经PDT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PDT处理使M2高速钢表层发生马氏体α’-Fe向奥氏体γ-Fe的相转变过程,随着PDT处理脉冲个数的增加,奥氏体含量增加,且部分碳化物固溶于奥氏体中;经PDT处理后,M2高速钢表面形成平均厚度为8.9μm的改性层,改性层组织细小致密,碳化物颗粒细小且分布均匀;在PDT处理过程中的爆炸冲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高速钢表层在深度达100μm范围内显微硬度得到提高,耐磨性能最多提高了2.3倍,耐腐蚀性能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炸-等离子体 M2高速钢 表面改性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氮等离子体改性对负载型TiO_2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莫德清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530,共6页
为了解载体表面改性对负载型光催化剂表面活性的影响,采用氮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水解法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用氮气吸附法比较了活性... 为了解载体表面改性对负载型光催化剂表面活性的影响,采用氮等离子体对活性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水解法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光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用氮气吸附法比较了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前后负载TiO2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的情况;利用XPS测试分析了利用改性前后活性炭纤维负载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载体表面改性前后获得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具有相似的形貌和孔隙结构;而载体经表面改性后获得的复合光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物种量提高了近3%,用其光催化净化浓度为20 mg/m3的甲醛气体400 min,甲醛的降解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等离子体改性 TiO2负载 XPS 表面结构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对纳米TiO2粉体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魏钰坤 廖海峰 +2 位作者 颜海涛 吴小乐 戴乐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39-14044,共6页
为了改善纳米TiO2粉体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分别以硬脂酸、油酸、季铵盐+月桂酸钠作为表面修饰剂,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11 h后制备了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SEM、FT-IR、XPS、XRD、TG-DSC、亲油化度等对样品进行... 为了改善纳米TiO2粉体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分别以硬脂酸、油酸、季铵盐+月桂酸钠作为表面修饰剂,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球磨11 h后制备了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粉体。采用SEM、FT-IR、XPS、XRD、TG-DSC、亲油化度等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球磨制备的TiO2粉体粒径在50~200 nm之间,相比原始颗粒晶粒尺寸减小了12%~68%,晶格畸变显著增加;修饰剂中的亲油基团-CH2和-CH3原位修饰在TiO2表面,有机物中的羧酸根和TiO2表面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稳定的共价化学键,使纳米TiO2粉体的亲油化度值明显提高,极大改善了纳米TiO2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快速加热效应是促进TiO2粉体细化、提高粉体活性并影响其表面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 表面改性 加热效应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N掺杂TiO_2气凝胶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梦磊 徐祖伟 赵海波 《新能源进展》 2017年第2期91-9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CO_2干燥合成了TiO_2气凝胶,采用非平衡态氮气直流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气凝胶处理得到掺氮TiO_2气凝胶(N-TiO_2)。通过BET、UV-Vis、XRD、SEM、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含氮量进行分析表征。结... 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CO_2干燥合成了TiO_2气凝胶,采用非平衡态氮气直流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对气凝胶处理得到掺氮TiO_2气凝胶(N-TiO_2)。通过BET、UV-Vis、XRD、SEM、XPS等技术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及含氮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_2气凝胶具有远高于P25(DEGUSSA公司生产的商用二氧化钛)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而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掺N之后,TiO_2气凝胶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在甲醇作为牺牲剂的水溶液中分别对P25、纯TiO_2气凝胶和N-TiO_2气凝胶的光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TiO_2气凝胶与P25的催化效率基本一致,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的情况下最高产氢速率可达0.6μmol/min。而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掺N的N-TiO_2气凝胶产氢速率是P25的1.5倍,达到0.9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气凝胶 超临界干燥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n掺杂 光催化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CuO/ZrO_2催化剂上乏风瓦斯催化燃烧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朱丽华 徐锋 +1 位作者 崔宝君 高宏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91-397,共7页
以氧气为改性气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CuO/ZrO_2催化剂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制备了改性CuO/ZrO_2催化剂,用于乏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分析了其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氧气空速、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及等离子体处... 以氧气为改性气体,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CuO/ZrO_2催化剂进行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制备了改性CuO/ZrO_2催化剂,用于乏风瓦斯催化燃烧,并分析了其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氧气空速、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及等离子体处理顺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uO/ZrO_2催化剂进行等离子体处理30min较合适;CuO/ZrO_2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改性气体氧气空速的增大而增强,随着放电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用先等离子体处理后焙烧的方式制备的催化剂,其催化性能有所提高,而用先焙烧后等离子体处理的方式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用改性过的CuO/ZrO_2催化剂催化乏风瓦斯燃烧,可使T10降低41℃、T50降低27℃、T90降低35℃,可使反应活化能由71.25kJ/mol降低为63.1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风瓦斯 催化燃烧 低温等离子体 CuO/ZrO2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改性胶原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及体外抗凝血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桂龙 王松 朱鹤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选用SO2、NH3、CO2三种工作气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丝素改性胶原膜进行了表面改性.运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性质.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作为评... 选用SO2、NH3、CO2三种工作气体,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丝素改性胶原膜进行了表面改性.运用X光电子能谱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性质.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能由体外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SO2、CO2 等离子体处理可分别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和羧酸基团,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得到很大的改善.NH3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增加材料表面的氨基的数目,它对材料的抗凝血性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 胶原膜 体外 丝素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X光电子能谱分析 等离子体处理 凝血酶原时间 材料表面 抗凝血性能 工作气体 表面改性 表面性质 凝血时间 凝血活酶 评价标准 SO2 nH3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等离子体氮化铀表面的氢腐蚀 被引量:5
9
作者 宾韧 刘柯钊 +2 位作者 陈林 白彬 钟永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5-779,共5页
采用辉光等离子体氮化方法制备铀表面氮化样品。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分析表明,铀表面形成了厚约250nm、主要成分为α-U2N3+x的氮化层,氮化层与基体之间具有平缓的过渡层,且氮在金属铀的基体内有一定扩散。与轻微氧化样品氢... 采用辉光等离子体氮化方法制备铀表面氮化样品。俄歇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分析表明,铀表面形成了厚约250nm、主要成分为α-U2N3+x的氮化层,氮化层与基体之间具有平缓的过渡层,且氮在金属铀的基体内有一定扩散。与轻微氧化样品氢腐蚀的对比实验表明,氮化处理使样品表面缺陷密度减少,改性层对氢吸附、扩散有阻挡作用,氢蚀形核较慢且其生长明显受到改性层的抑制,这表明铀表面辉光等离子体氮化可作为延缓氢腐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辉光等离子体氮化 U2n3 氢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性g-C_(3)N_(4)光催化还原CO_(2)
10
作者 王雪娇 董隋颖 +2 位作者 戚克振 Vadim Popkov 项祥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共2页
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CO_(2)排放量大幅增加,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在光催化CO_(2)还原中的潜在应用,以此来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然而,g-C_(3)N_(4)在这一过程中的有效性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例如光生... 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CO_(2)排放量大幅增加,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在光催化CO_(2)还原中的潜在应用,以此来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然而,g-C_(3)N_(4)在这一过程中的有效性受到几个因素的限制,例如光生载流子的快速重组、可见光吸收能力差以及缺乏活性位点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各种改性策略,包括调整g-C_(3)N_(4)的形貌(如量子点、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片、空心球等形貌),掺杂各种原子,以及与其他半导体形成异质结。本综述重点讨论S型异质结在提高g-C_(3)N_(4)光催化性能方面的作用。总之,尽管g-C_(3)N_(4)已显示出作为光催化剂用于还原CO_(2)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以克服其当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光催化 CO_(2)还原 改性 S型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改性条件对PEGDA/HEMA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帼馨 陈荣 +4 位作者 宁成云 郑华德 田冶 阮雄杰 廖景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采用氩等离子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进行表面改性,对膜材料进行了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讨论了等离子处理时间及功率对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凝胶表面... 采用氩等离子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共聚物凝胶进行表面改性,对膜材料进行了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讨论了等离子处理时间及功率对凝胶亲水性及表面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凝胶表面引入了含氧极性基团,氧的含量从未处理的23%增加到26%,使材料亲水性得到改善;由于引入极性基团,材料的表面能随等离子处理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从未处理前的45.9 mJ/m2增加到72.5 mJ/m2,极性力分量γPs随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和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表面能γs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光电子能谱分析 亲水性 表面能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SiO_2/Au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拉曼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崇毅 汤俊琪 满石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199,242,共5页
为了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文章采用硅烷偶联试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LB膜提拉法制备了大面积的SiO2纳米粒子单层膜,在该单层膜上溅射一层一定厚度的金壳,从而获得大面积SiO2/Au核壳纳米结构基底。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制备... 为了对SiO2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文章采用硅烷偶联试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LB膜提拉法制备了大面积的SiO2纳米粒子单层膜,在该单层膜上溅射一层一定厚度的金壳,从而获得大面积SiO2/Au核壳纳米结构基底。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作为探针分子,对基底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研究,对MB分子的增强拉曼振动峰进行了归属分析,并计算了该基底的拉曼增强因子,实验表明,该基底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SiO2改性 SIO2 Au核壳纳米粒子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亚甲基蓝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modified SIO2 METHYLEnE blue(MB)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精粹
13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文摘 超临界CO2 等离子体改性 染色性能 染色效果 羊毛 钛酸钾 毛线 定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