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化沸石对尿素氮淋失和玉米籽粒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孔柏舒 焦树英 +3 位作者 李永强 林海涛 李烨 付春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308,共6页
在尿素减量施用条件下,探究添加酸化沸石(SF)对氮素淋失及籽粒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结合土柱淋溶和玉米盆栽试验,研究酸化沸石对NH_4^(+)—N和NO_3^(-)—N的吸附性能,以及不同施氮梯度下,酸化沸石对氮素淋失和氮肥利用... 在尿素减量施用条件下,探究添加酸化沸石(SF)对氮素淋失及籽粒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结合土柱淋溶和玉米盆栽试验,研究酸化沸石对NH_4^(+)—N和NO_3^(-)—N的吸附性能,以及不同施氮梯度下,酸化沸石对氮素淋失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农民习惯施肥(CN)、氮肥减量15%(CN1)、氮肥减量30%(CN2)3个施氮梯度并分别添加土重0.2%的酸化沸石(CN+SF、CN1+SF、CN2+SF)。结果表明,酸化沸石对NH_4^(+)—N和NO_3^(-)—N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44,31.59 mg/g,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较好拟合。在减氮15%和30%时,添加酸化沸石,使NH_4^(+)—N累计淋失量较CN1、CN2分别降低7.10%,8.76%。在减氮30%时,酸化沸石可有效降低NO_3^(-)—N累计淋失量,较CN2处理减少15.90%。酸化沸石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和玉米籽粒氮肥利用率,添加酸化沸石(CN+SF、CN1+SF、CN2+SF)较单施尿素(CN、CN1、CN2)籽粒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0.37%,20.79%,47.14%。综上,酸化沸石在减施尿素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土壤氮素淋失,提高玉米籽粒氮肥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农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沸石 等温吸附 ^nH_4^(+)—n ^no_3^(-)—n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Cu-Zn电极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氮 被引量:2
2
作者 尤仁金 孟朔 +4 位作者 刘田田 赵海舰 陈志冬 叶蕾 赵贤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2,457,共8页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载锌泡沫铜双金属复合电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和X线衍射仪(XRD)对载锌泡沫铜(泡沫Cu-Zn)电极进行表征。将泡沫Cu-Zn电极作为阴极,Ir-Ru/Ti板作为阳极,在无隔膜反应器中进行废水中硝酸盐氮(NO...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制备载锌泡沫铜双金属复合电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和X线衍射仪(XRD)对载锌泡沫铜(泡沫Cu-Zn)电极进行表征。将泡沫Cu-Zn电极作为阴极,Ir-Ru/Ti板作为阳极,在无隔膜反应器中进行废水中硝酸盐氮(NO_(3)^(-)-N)电化学还原实验,考察电流密度、溶液pH、Cl^(-)浓度对NO_(3)^(-)-N还原效果的影响,研究NO_(3)^(-)-N还原机制。结果表明:Zn纳米颗粒以不规则絮状结构成功地沉积在泡沫铜表面。对于质量浓度为700 mg/L的NO_(3)^(-)-N模拟废水,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不调节废水pH和NaCl投加量为1.5 g/L条件下,电解6 h后,将NO_(3)^(-)-N质量浓度由初始的700 mg/L降至约4 mg/L,去除率达到99%左右,无副产物亚硝酸盐氮(NO_(2)^(-)-N)产生,最终副产物氨氮(NH_(4)^(+)-N)质量浓度约64 mg/L,N_(2)选择率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 泡沫铜 ^硝酸盐氮(no_(3)^(-)n) 电催化还原 废水处理 氨氮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对土壤硝态氮淋吸效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吕殿青 杨进荣 马林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在陕北米脂县无定河谷地沙壤质土壤上进行了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和作物吸收效应影响的研究( 简称淋吸效应) 。结果表明,灌水量在0 ~4000m 3/hm2 范围内,与玉米产量和玉米吸N 量之间的关系均呈线性相关。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 在陕北米脂县无定河谷地沙壤质土壤上进行了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和作物吸收效应影响的研究( 简称淋吸效应) 。结果表明,灌水量在0 ~4000m 3/hm2 范围内,与玉米产量和玉米吸N 量之间的关系均呈线性相关。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量主要集中分布在0 ~60cm土层内,出现的高峰在40cm ;在0 ~80cm 土层内的NO-3 N 遗留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80 ~320cm 土层内的NO-3 N 与灌水量之间无明显相关,320 ~400cm 土层内NO-3 N 是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高。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量与灌水量之间均呈双曲线相关;氮素损失率以未灌溉和灌水量4000m3/hm 2 处理的为最低,据此提出了土壤NO-3 N 淋吸效应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沙壤土 ^no_(3)^(-)-n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对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明俊 毛天广 +1 位作者 傅金祥 于鹏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解决实际废水中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硝态氮为直接电子受体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装置,并在回流比优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碳氮、硝态氮与氨氮的比,优化耦合系统的脱氮除碳效率。结果表明,C/N、NO_(3)^(-)-N与N... 为解决实际废水中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硝态氮为直接电子受体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装置,并在回流比优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碳氮、硝态氮与氨氮的比,优化耦合系统的脱氮除碳效率。结果表明,C/N、NO_(3)^(-)-N与NH_(4)^(+)-N的比为1.5时,耦合系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硝态氮、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别99.2%、63.5%、95.8%和95.8%、85.8%、94.5%,达到较好耦合脱氮效果。为厌氧氨氧化的广泛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no_(3)^(-)-n C/n ^no_(3)^(-)-n/nH_(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苏州河与崇明岛河流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俞琳 王东启 +4 位作者 邓焕广 李杨杰 常思琦 叶晓 陈振楼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使用乙炔抑制法对上海市苏州河以及崇明岛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沉积物提取态硝酸盐和铵态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容重、含水率以及上覆水的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苏州河表层10 cm 深度单位面积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为12... 使用乙炔抑制法对上海市苏州河以及崇明岛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沉积物提取态硝酸盐和铵态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容重、含水率以及上覆水的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苏州河表层10 cm 深度单位面积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为126. 22 μg·m^-2·h^-1,是崇明岛河流沉积物反硝化速率(105. 57 μg·m^-2 ·h^-1 )的1. 2 倍,城市区域污染河流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明显高于农村清洁河流.苏州河0~10 cm 深度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在0. 15~5. 07 ng·g^-1·h^-1之间,崇明岛河流0~10 cm 深度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在0. 39~2. 80 ng·g^-1 ·h^-1之间,且反硝化速率均表现出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特征.对各环境因子与沉积物反硝化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沉积物提取态硝酸盐含量与反硝化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苏州河:r = 0. 699,P〈0. 05;崇明岛河流:r =0. 629,P〈0. 05),是影响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速率 ^no_(3)^(-n 沉积物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