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的运移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晓欣
胡春胜
+1 位作者
张玉铭
董文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通过监测玉米生长季前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及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玉米季硝态氮的淋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现有的灌溉施肥制度下,夏玉米生长季存在硝态氮的淋失,在每年施200,400,800kg/hm2处理下硝态氮的淋失...
通过监测玉米生长季前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及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玉米季硝态氮的淋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现有的灌溉施肥制度下,夏玉米生长季存在硝态氮的淋失,在每年施200,400,800kg/hm2处理下硝态氮的淋失量分别为2,16,50 kg/hm2.玉米生长季的第一、第二次灌水对土体硝态氮的分布有重要的作用,使不同处理的硝态氮累积在40~160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
^--N
淋
失
水量平衡
太行山前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肥和化肥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伟
王宏燕
+2 位作者
于佳
廖莎
宋立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分别定量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氮素自生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损失、氨挥发、NO3--N淋溶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的土壤生态系统每年土壤全氮将减少-110.5kg/hm2。施肥能够有效地...
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分别定量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氮素自生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损失、氨挥发、NO3--N淋溶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的土壤生态系统每年土壤全氮将减少-110.5kg/hm2。施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氮素转化能力,农肥的氮素转化作用明显高于化肥的氮素转化作用。各处理反硝化损失的氮量为7.26~21.66kg/hm2,淋溶损失量为0.09~0.21kg/hm2,氨挥发损失的氮量为0~15.23kg/hm2。玉米田施肥处理总的氮素平衡处于盈余状态,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平衡处于亏缺状态。单施农肥的盈余量高于单施化肥及农肥化肥配比处理的盈余量,低量施肥模式土壤中氮素的输入和输出基本处于平衡状态,高量施肥模式土壤中氮素处于盈余状态,虽有利于培肥地力,但却造成了肥料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循环
反硝化损
失
氨挥发
no3
^--N
淋
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的运移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晓欣
胡春胜
张玉铭
董文旭
机构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41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35)
文摘
通过监测玉米生长季前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及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玉米季硝态氮的淋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行山前平原地区现有的灌溉施肥制度下,夏玉米生长季存在硝态氮的淋失,在每年施200,400,800kg/hm2处理下硝态氮的淋失量分别为2,16,50 kg/hm2.玉米生长季的第一、第二次灌水对土体硝态氮的分布有重要的作用,使不同处理的硝态氮累积在40~160cm土层.
关键词
no3
^--N
淋
失
水量平衡
太行山前平原
Keywords
Nitrate-nitrogen leaching
Water balance
Mountain Taihang piedmont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肥和化肥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伟
王宏燕
于佳
廖莎
宋立娟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011024023)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A07B501-7)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DB3B01)
文摘
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分别定量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氮素自生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损失、氨挥发、NO3--N淋溶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施肥的土壤生态系统每年土壤全氮将减少-110.5kg/hm2。施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氮素转化能力,农肥的氮素转化作用明显高于化肥的氮素转化作用。各处理反硝化损失的氮量为7.26~21.66kg/hm2,淋溶损失量为0.09~0.21kg/hm2,氨挥发损失的氮量为0~15.23kg/hm2。玉米田施肥处理总的氮素平衡处于盈余状态,不施肥处理的氮素平衡处于亏缺状态。单施农肥的盈余量高于单施化肥及农肥化肥配比处理的盈余量,低量施肥模式土壤中氮素的输入和输出基本处于平衡状态,高量施肥模式土壤中氮素处于盈余状态,虽有利于培肥地力,但却造成了肥料的浪费。
关键词
氮循环
反硝化损
失
氨挥发
no3
^--N
淋
失
Keywords
nitrogen cycling
denitrification loss
ammonia volatilization
nitrate leaching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的运移研究
李晓欣
胡春胜
张玉铭
董文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肥和化肥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影响的研究
赵伟
王宏燕
于佳
廖莎
宋立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