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听皮质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年龄-依赖性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凌 吴秀梅 +2 位作者 徐凤 许兢宏 孙心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SD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生后1、2、3周和成年动物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NR2B阳性神经元在... 目的:研究SD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生后1、2、3周和成年动物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NR2B阳性神经元在生后第1周密度最高,随着生后周龄增长,NR2B阳性神经元密度递减,3周龄后降至成年动物的低表达水平。结论: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NR2B亚单位蛋白质呈现年龄-依赖性表达,此结果与mRNA水平上的表达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听皮质 免疫组织化学 nmda受体 NR2b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末端缺失NR2B亚单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MDA受体装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巍 罗建红 +2 位作者 高英 黄曼 郑婵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0-485,共6页
目的 :研究 NMDA受体 NR2 B亚单位细胞内 C末端 ,在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C末端不同缺失和 GFP标记的 NR2 B亚单位表达载体 ,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 目的 :研究 NMDA受体 NR2 B亚单位细胞内 C末端 ,在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C末端不同缺失和 GFP标记的 NR2 B亚单位表达载体 ,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 Cy3荧光素交联的二抗作活细胞表面受体染色。结果 :成功构建了 8个 C末端不同缺失的 GFP- NR2 B表达质粒 (GFP- NR2 BΔ1~Δ 8)。将 GFP- NR1- 1a,GFP- NR2 B及 GFP- NR2 BΔ 1~Δ 8分别单独转染 HEK2 93细胞 ,不能获得达细胞膜表面的表达。而将这些质粒分别与 NR1- 1a共转染 2 93细胞 ,发现 GFP - NR2 B及 C末端部分缺失的 GFP- NR2 BΔ1~Δ6 ,均能与 NR1- 1a一起表达于细胞膜表面 ,而仅留有 PDZ结合基序的 GFP- NR2 BΔ7和 C末端全长缺失的 GFP- NR2 BΔ8,则不能与 NR1- 1a一起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结论 :NR1- 1a与 NR2 B的共表达和装配 ,是形成 NR1- 1a/ NR2 B亚型 NMDA受体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必要条件。NR2 B与 NR1- 1a装配时 ,NR2 B对 NR1- 1a C1盒中内质网滞留基序的遮蔽和阻滞作用 ,并不依赖于 NR2 B C末端某一特定的区域 ,相反可能仅要求有一定长度的 NR2 B C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NR2b单位 膜表面表达 内质网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人胚脑皮层NR2B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敏珍 罗建红 +2 位作者 朱丽君 YuehuaWang BarryBWolfe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245-247,251,共4页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 目的:制备NMDA受体NR2B亚单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对人胚脑皮层NR2B的表达作免疫印迹分析。方法:制备NR2BC末端934~1457氨基酸与GST的融合蛋白,并以此作为免疫原,经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该抗体对不同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的NR2B蛋白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本研究制备的NR2B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识别180kDa的NR2B蛋白,并首次发现人胚脑皮层NR2B亚单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NR2B特异的单克隆抗体;12周龄的人胚脑皮层组织已有NR2B的表达,表达量随胎龄增大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2b单位 单克隆抗体 nmda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NR2A亚单位C末端突变体在HEK293细胞的共表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婵颖 罗建红 +2 位作者 傅婷 杨巍 沈海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 :研究 N-甲基 -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 NR2 A亚单位的细胞内羧基端在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N末端 GFP标记、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NR2 A亚单位表达载体 GFP- NR2 AΔ C1~ GFP- NR2 AΔC5 ,其 C末端缺失区依次... 目的 :研究 N-甲基 -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 NR2 A亚单位的细胞内羧基端在受体装配和表面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 N末端 GFP标记、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NR2 A亚单位表达载体 GFP- NR2 AΔ C1~ GFP- NR2 AΔC5 ,其 C末端缺失区依次分别为 897L - 10 17S、10 2 4 D- 114 2 P、114 9D- 1347G、135 4S- 14 6 4V和 897L - 14 6 4V。将它们单独转染或与 NR1亚单位共转染到 HEK2 93细胞 ,用抗 GFP多克隆抗体和 Cy3荧光素交联的二抗作活细胞表面受体染色。结果 :成功构建了 5个 C末端不同区域缺失的 GFP- NR2 A表达质粒 GFP- NR2 AΔC1~ GFP- NR2 AΔC5。将这些载体分别单独转染 HEK2 93细胞 ,均不能获得达细胞膜表面表达。而将这些质粒分别与 NR1- 1a共转染 HEK2 93细胞 ,发现它们均能与 NR1- 1a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结论 :NR1- 1a与 NR2 A的共表达是形成NR1- 1a/ NR2 A亚型 NMDA受体并获得细胞表面表达的必要条件。NR2 A C末端 897L下游并未找到直接与 NR1- 1a C1盒中内质网滞留基序相互作用的某一特定区域 ,也不含有决定 NR2 A亚单位本身细胞内滞留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NR2A单位 内质网滞留 表面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位在海马脑片和在体发育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2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对比长期培养大鼠海马脑片与在体生后发育海马结构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的异同,为利用海马脑片研究NMDA受体亚单位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的作用提供资料。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海马脑片培... 目的:对比长期培养大鼠海马脑片与在体生后发育海马结构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的异同,为利用海马脑片研究NMDA受体亚单位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的作用提供资料。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海马脑片培养技术及图像分析。结果:NR1、NR2B在海马脑片各区和生后大鼠海马结构各区表达模式相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升降幅度不同;NR2A在海马脑片各区是“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生后海马结构各区则呈现“先降后升”的模式。NR1、NR2A、NR2B在脑片和在体发育海马的相似期间,在CA1、CA3、PG区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3w/C2w时NR1和NR2B在海马脑片各区的表达强度,和其在生后大鼠海马结构中的表达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单位 海马脑片 体发育海马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NR2A-及NR2B-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
6
作者 李延海 韩太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0-440,共1页
旨在探讨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不同亚型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II/III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灌流不同浓度甘氨酸和D-丝氨酸后,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 旨在探讨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不同亚型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II/III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灌流不同浓度甘氨酸和D-丝氨酸后,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之后使用NR2A-NMDAR和NR2B-NMDAR拮抗剂,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电流(NMDAR-mEPSC)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和D-丝氨酸均能增强mEPSC的NMDA受体成分,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施加NR2B-NMDA受体拮抗剂Ro25-6981,减小了mEPSC的NMDA受体成分,而联合使用甘氨酸和Ro25-6981则仍出现对NMDAR-mEPSC的增强作用;施加NR2A-NMDA受体拮抗剂Zn2+,同样可以减小NMDAR-mEPSC;而联合使用甘氨酸和Zn2+,亦出现对NMDAR-mEPSC的增强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突触后NR2A和NR2B-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均是不饱和的,甘氨酸对突触后NR2A-及NR2B-NMDA受体的反应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视皮层神经元 DA受体功能 调制作用 甘氨酸 NR2b 大鼠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2水平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耿琰 黄琰 +3 位作者 王子传 刘天姿 彭鑫童 刘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102-105,12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2(LILRB2)水平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的CRC患者125例为CRC组,筛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人群120名为对照... 目的探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亚家族B2(LILRB2)水平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确诊的CRC患者125例为CRC组,筛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人群12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及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CRC组和对照组血清LILRB2、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LILRB2在CR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CRC组血清LILRB2、CA199、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浸润深度、TNM分期患者血清LILRB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ILRB2、CA199、CEA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3、0.5727、0.7234、0.7889;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高于CA199、CEA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与LILRB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Ⅰ+Ⅱ期患者的LILRB2诊断敏感度高于TNM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C患者血清LILRB2水平对CRC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b2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的结构与药理学特性 被引量:33
8
作者 韩太真 李延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474,共11页
NMDA受体是一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功能主要参与发育过程中神经回路的细化及触发多种形式的突触可塑性。近年来的证据表明,组成NMDA受体的亚单位有着复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NMDA受体的数量、分布和亚单位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发... NMDA受体是一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功能主要参与发育过程中神经回路的细化及触发多种形式的突触可塑性。近年来的证据表明,组成NMDA受体的亚单位有着复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NMDA受体的数量、分布和亚单位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活动时,以一种细胞特异性和突触特异性的方式变化着。这种NMDA受体的双向变化是突触可塑性重塑的基础,而其调节的异常又可导致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如可卡因成瘾、精神分裂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突触可塑性 受体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凤林 纪丽景 +1 位作者 罗利红 王宝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左肾缺血50min的小鼠,再灌注24h后,随机先后注入MBIL-2Rα和MB(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肾的声强度(VI)。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IL-2Rα组左肾造影显著增强,VI值高达21.6±4.8U,而在MB组左肾仅见轻度造影增强,VI值为9.7±2.9U,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是MBIL-2Rα组还是MB组左肾VI值均明显高于右侧肾脏VI值(3.8±1.5U,3.7±1.7U,P<0.05)。两组右侧肾脏之间VI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MBIL-2Rα和对比超声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肾IRI,从而对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靶向超声微泡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2RB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婷婷 曾皎 +7 位作者 顾家鹏 张晓莉 张帆 张萍 韩永凯 王旭生 孙永琨 顾仁骏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寻求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方法将6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 目的分析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寻求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方法将6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分为DEACMP组(235例)和ACMP组(429例),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DNA,检测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基因的2个SNP位点(rs4821567、rs2413436)所在的基因序列,其中rs2413436位点DEACMP组231例患者、ACMP组405例患者,rs4821567位点DEACMP组232例患者、ACMP组422例患者;采用Sequenom方法分析CSF2RB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性。统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先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分析样本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关联分析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ACMP组与DEACMP组CSF2RB基因2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模型(超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下rs4821567及rs2413436基因型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CSF2RB基因的2个SNP位点(rs4821567及rs2413436)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单位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甲酯治疗汉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与GRIN2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静 李红叶 孔永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基因(GRIN2B)rs1806201位点和rs1805247位点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疗效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基因(GRIN2B)rs1806201位点和rs1805247位点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汉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疗效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D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4周的哌甲酯开放剂量治疗,获得最佳治疗反应。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ADHDDS-P)评估ADHD症状。根据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将疗效分为缓解、有效和无效。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GRIN2B基因rs1806201位点和rs1805247位点多态性。结果:100例患儿治疗后缓解40例,有效25例,无效35例。GRIN2B基因rs1806201位点TT型和CT型患儿治疗效果优于CC型患儿(P<0.05)。而rs180524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06201位点TT和CT基因型患儿治疗后ADHDDS-P量表注意力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和总分的减分值均高于CC型患儿(P<0.05),而rs180524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儿ADHDDS-P量表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IN2B基因rs1806201位点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效果有关,而GRIN2B基因rs1805247位点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效果无关。GRIN2B基因rs1806201位点TT型和CT型ADHD患儿对哌甲酯的药物反应优于CC基因型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单位基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哌甲酯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激动剂作为脑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其 翁志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失利的原因及NMAD受体亚单位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NMDA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2)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临床治疗药物的争议;(3)亚单位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 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失利的原因及NMAD受体亚单位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NMDA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2)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临床治疗药物的争议;(3)亚单位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作为新型脑中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趋势。对于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研究资料,目前的研究虽遇挫折,但放弃NMD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为时尚早,希望能寻求一种新的给药途径来解决临床治疗时间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拮抗剂 脑中风 NR2A/NR2b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研究
13
作者 郑彬 付晓东 +3 位作者 索琨 佘守章 许立新 许学兵 《现代医院》 2011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9%生理盐水25μl;溶剂组(C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5%二甲基亚矾(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Ro25-6981对大鼠吗啡耐受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9%生理盐水25μl;溶剂组(C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5%二甲基亚矾(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25μl;鞘内注射组Ⅰ(R1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25μl(50μg);鞘内注射组Ⅱ(R2组):蛛网膜下腔注射Ro25-6981注射液25μl(100μg)。四组大鼠完成鞘内注射后,参照文献[3]方法分别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注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用热水甩尾法(hot-water tail-flick)测定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ency,TFL)的变化来评价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采用斜板实验方法进行运动功能检测。结果同C1组比较:R1组第3天和第5天M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各时间点MPE%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1和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第1天比较:R1组第5天和第7天MPE%逐渐降低(p<0.05),第3天变化不明显;R2组第7天MPE%明显降低(p<0.05),第3天和第5天变化不明显(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斜板角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25-6981鞘内注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且不影响运动功能,表明NR2B在吗啡耐受形成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25-6981 nmda受体NR2b 吗啡耐受 鞘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腺癌组织中Gab1、PI3KC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4
作者 姚旭 田忠 刘源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7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胆管腺癌组织中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相关的接头蛋白(Gab1)、磷脂酰肌醇3激酶α亚单位(PI3KC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6例胆管腺癌患者,手术留取癌组织76例份(腺癌组)、癌旁正常组织45例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W... 目的观察胆管腺癌组织中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相关的接头蛋白(Gab1)、磷脂酰肌醇3激酶α亚单位(PI3KC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6例胆管腺癌患者,手术留取癌组织76例份(腺癌组)、癌旁正常组织45例份(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法、qRT-PCR法检测各组Gab1及PI3KCA,并分析两指标间及其与胆管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种检测方法显示,腺癌组Gab1、PI3KC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P均<0.05)。Gab1、PI3KCA表达均与胆管腺癌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Spearmanrank相关分析显示,胆管腺癌组织中Gab1与PI3KCA表达呈正相关(r=0.214,P<0.05)。结论胆管腺癌组织在细胞、蛋白、mRNA水平上均升高,Gab1及PI3KCA对胆管腺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恶性行为可能有促进作用,两者可作为胆管腺癌恶性行为及预后的预测因素及未来治疗的靶向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腺癌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相关的接头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α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rs6822844)和IL-2Ra(rs210428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妙 张红艳 +3 位作者 王冲 刘元伟 盛祝梅 张治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59-462,52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及其受体α(IL-2R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中国浙江地区145例URSA患者及220例健康对照IL-2(r...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及其受体α(IL-2R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中国浙江地区145例URSA患者及220例健康对照IL-2(rs6822844)G/T及IL-2Rα(rs2104286)A/G进行分析。结果:URSA组IL-2Rα(rs2104286)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URSA患病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倍(OR=2.06,95%CI:1.34~3.16,P=0.001),AA基因型较AG+GG基因型URSA患病风险增加约1倍(OR=2.27,95%CI:1.40~3.68,P=0.001)。URSA组及对照组IL-2(rs6822844)GG基因型频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Rα(rs2104286)A等位基因可能是浙江地区URSA的遗传易感基因,IL-2(rs6822844)基因多态性与浙江地区URSA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习惯性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单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HER2及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16
作者 桑玉玉 喻海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0例作...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3KCA)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名作为正常组。所有纳入者于就诊/体检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CTC、HER2、CF-DNA中PI3KCA含量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诊断转移性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采用Pearson线性模型分析CTC、HER2、CF-DNA中PI3KCA含量与血清CEA、CA15-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转移性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90.00%,准确率为88.00%,阳性预测值为89.58%,阴性预测值为86.54%,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0.760(高度一致)。病例组血清CEA、CA15-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分析提示CTC、HER2蛋白量、CF-DNA中的PI3KCA短片段含量与血清CEA、CA15-3呈正相关(r=0.752、0.801;0.691、0.702;0.628、0.611,均P<0.05)。结论转移性乳腺癌者的CTC、HER2及CF-DNA中PI3KCA含量与血清CEA、CA15-3水平均具有相关性,且对转移性乳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单位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12
17
作者 徐玉英 张宏伟 +2 位作者 赵青赞 任秀花 臧卫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21,262,共5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组、CCI假手术组、实验组和空质粒组。CCI组和CCI假手术组,用于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实验组和空质粒组分别于CCI术后...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对大鼠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组、CCI假手术组、实验组和空质粒组。CCI组和CCI假手术组,用于观察疼痛持续时间;实验组和空质粒组分别于CCI术后第15天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和空质粒pcDNA3.1(+)。测定各组注射质粒前后CCI模型鼠双后肢热痛阈(PWTL),观察纳洛酮对镇痛效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灌流液中脑啡肽(L-ENK)的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结果:CCI术后7~33d,术侧PWTL明显低于对照侧。空质粒组注射前后热痛阈未见明显变化;与空质粒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后的第3天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PTWL升高),持续镇痛长达18d,且镇痛效应能被纳洛酮翻转。实验组脑脊液灌流液L-ENK含量显著高于空质粒组。与空质粒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脊髓背角NR2B阳性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PPE能够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热痛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蛛网膜下腔注射 脑啡肽 nmda受体2b亚单位 重组质粒pcDNA3.1(+)-hP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抗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繁涛 李玉洁 +1 位作者 马科 王海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从蛋白分子水平分析天麻钩藤饮抗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36只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低剂量组(0.6g/mL,n=6)、中剂量组(1.2g/mL,n=6)、高剂量组(2.4g/mL,n=6)、正常对照组(n=6)、阴性对照组(n... 目的:从蛋白分子水平分析天麻钩藤饮抗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所有大鼠36只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低剂量组(0.6g/mL,n=6)、中剂量组(1.2g/mL,n=6)、高剂量组(2.4g/mL,n=6)、正常对照组(n=6)、阴性对照组(n=6)和银杏叶片阳性对照组(1.2mg/mL,n=6)共6组,再将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制备成视神经夹伤模型。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2B(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2B,NMDA2B)受体蛋白平均灰度值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平均灰度值。结果:天麻钩藤饮低、中、高剂量组NMDA2B受体蛋白平均灰度值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并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正常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天麻钩藤饮中、高剂量组β-淀粉样蛋白平均灰度值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86、0.001);低浓度组较阴性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其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正常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可以通过下调NMDA2B受体蛋白的表达和控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来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并以此机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视神经夹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mda2b受体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