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瑞明 方才 +1 位作者 李惠萍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分析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异氟烷注射催眠、镇痛模型后,在小鼠催醒、甩尾、福尔马林实验中,观察侧脑室或鞘内注射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激动剂D-丝氨酸(D-Serine,D-Ser)后小鼠睡眠时间、甩... 目的分析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异氟烷注射催眠、镇痛模型后,在小鼠催醒、甩尾、福尔马林实验中,观察侧脑室或鞘内注射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激动剂D-丝氨酸(D-Serine,D-Ser)后小鼠睡眠时间、甩尾潜伏期或累计舔足时间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异氟烷及鞘内用药对福尔马林小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D-Ser对异氟烷的催眠时间无影响(P>0.05)。鞘内注射D-Ser(0.025、0.05、0.1ng)可拮抗甩尾实验、福尔马林实验Ⅰ相中异氟烷的镇痛作用(P<0.05,P<0.01),而对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异氟烷的镇痛作用无影响(P>0.05)。鞘内注射D-Ser0.05ng可拮抗异氟烷对福尔马林小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异氟烷催眠作用与脑内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关系不大;脊髓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介导异氟烷对热、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而与异氟烷对慢性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镇痛 催眠 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 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Y123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Cs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邱伟强 张纯 +1 位作者 王薇 卫若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研究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Y123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逆行标记,用立体定位仪将大鼠固定,根据大鼠双侧上丘和外侧膝状体在颅骨表面的投影,在投影处钻4个骨孔,每孔注入10g/... 目的研究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Y1231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逆行标记,用立体定位仪将大鼠固定,根据大鼠双侧上丘和外侧膝状体在颅骨表面的投影,在投影处钻4个骨孔,每孔注入10g/L的荧光金2μL。2周后采用升高眼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缺血再灌注组(7只)和治疗组(21只)。其中治疗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予以0.1%Y12315μL右眼玻璃体腔注射分为1、3、6h组,每组7只大鼠。于再灌注后24 h取其视网膜铺片,用荧光显微镜拍照并计算赤道部以内RGCs的数目,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治疗组的RGCs数量均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治疗组中1h和3h给药组的RGCs数量明显多(P<0.01),而6h给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结论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拮抗剂Y1231可有效地保护RG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位点拮抗剂 缺血再灌注 逆行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前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对谷氨酸释放的紧张性调制作用
3
作者 李延海 韩太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73,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视皮层突触前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对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是否有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Ⅱ/Ⅲ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在使用NMDA受体甘氨酸结合位点抑制剂7...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视皮层突触前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对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是否有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Ⅱ/Ⅲ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在使用NMDA受体甘氨酸结合位点抑制剂7-氯犬尿酸(7-ClKYNA),或联合使用甘氨酸和D-丝氨酸的条件下,观测和分析mEPSC频率与幅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甘氨酸和D-丝氨酸增加了突触后NMDA受体电流成分;7-氯犬尿酸可以降低mEPSC频率而对幅值没有影响;而联合使用甘氨酸和D-丝氨酸可以翻转7-ClKYNA对mEPSC频率的抑制作用。将开放通道的NMDA受体阻断剂MK-801置于电极内液中,阻断突触后的NMDA受体时,7-ClKYNA依然可以降低mEPSC的频率,而甘氨酸和D-丝氨酸依然能翻转7-ClKYNA对mEPSC频率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突触后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是不饱和的;突触前NMDA受体存在于大鼠视皮层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其甘氨酸结合位点可紧张性调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神经元突触 结合位点 调制作用 视皮层 释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颖露 陈征 +1 位作者 李文阳 姚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5-1441,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和成人致残的主要诱因,以其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导致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然而,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甘氨酸是一种双面神经递质,涉及多种细胞活动。最近研究表明,甘... 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和成人致残的主要诱因,以其高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导致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然而,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甘氨酸是一种双面神经递质,涉及多种细胞活动。最近研究表明,甘氨酸通过减少细胞死亡,缓解谷氨酸毒性,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重塑,继而加强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旨在对甘氨酸的生物学功能、受体特征、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作用 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甘氨酸、阿片受体与硫喷妥钠催眠作用的关系
5
作者 李惠萍 吴钢 +1 位作者 裴世成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催眠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实验小鼠均于腹腔注射50mg/kg硫喷妥钠,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NMDA组40只...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催眠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实验小鼠均于腹腔注射50mg/kg硫喷妥钠,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NMDA组40只小鼠鞘内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和25、50、75ngNMDA(n=10);纳络酮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和1.0、2.0、4.0mg/kg纳络酮(n=10);士的宁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NS和0.5、1.0、2.0mg/kg士的宁(n=10),记录小鼠睡眠时间。结果NMDA对硫喷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而纳络酮或士的宁均能明显延长其睡眠时间(P<0.01)。结论NMDA受体与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关系,而甘氨酸受体和阿片受体均介导了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喷妥钠 催眠术 受体 N-甲基-D-天冬 受体 受体 阿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NR2A-及NR2B-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
6
作者 李延海 韩太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0-440,共1页
旨在探讨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不同亚型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II/III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灌流不同浓度甘氨酸和D-丝氨酸后,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 旨在探讨甘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不同亚型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采用脑片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视皮层II/III层锥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灌流不同浓度甘氨酸和D-丝氨酸后,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之后使用NR2A-NMDAR和NR2B-NMDAR拮抗剂,观察其对突触后NMDA受体电流(NMDAR-mEPSC)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和D-丝氨酸均能增强mEPSC的NMDA受体成分,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施加NR2B-NMDA受体拮抗剂Ro25-6981,减小了mEPSC的NMDA受体成分,而联合使用甘氨酸和Ro25-6981则仍出现对NMDAR-mEPSC的增强作用;施加NR2A-NMDA受体拮抗剂Zn2+,同样可以减小NMDAR-mEPSC;而联合使用甘氨酸和Zn2+,亦出现对NMDAR-mEPSC的增强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突触后NR2A和NR2B-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均是不饱和的,甘氨酸对突触后NR2A-及NR2B-NMDA受体的反应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视皮层神经元 DA受体功能 调制作用 NR2B 大鼠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受体在甘氨酸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雪 陆大祥 +6 位作者 戚仁斌 王华东 王彦平 付咏梅 陈梦飞 张俊艳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13-2118,共6页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A/R组用甘氨酸处理后SOD活性、NO含量升高,MDA含量、[Ca2+]i、细胞凋亡率降低,与A/R组比较显著差异。分别用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处理后,甘氨酸的上述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A/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能抑制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增加细胞内SOD等保护蛋白和NO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氨酸受体发挥作用的,甘氨酸受体的本质可能是甘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受体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受体在大鼠心肌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俊艳 陆大祥 +6 位作者 戚仁斌 王华东 王彦平 付咏梅 陈梦飞 赵雪 李楚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是否有甘氨酸受体(GlyR)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SD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提取总RNA和膜蛋白,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目的:检测成年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是否有甘氨酸受体(GlyR)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SD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提取总RNA和膜蛋白,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GlyRα1和β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成年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均有与脊髓组织GlyRβ亚基极为相似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对于GlyRα1亚基,仅在新生SD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发现有mRNA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在成年大鼠心肌组织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有与脊髓组织相似的GlyR亚基的表达,提示大鼠心肌细胞的膜上有GlyR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印迹法 蛋白质 大鼠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的宁/甘氨酸细胞保护受体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田昌 胡大一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阐述了士的宁/甘氨酸受体与神经元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的异同,并讨论了该受体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细胞保护 受体 士的宁 细胞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大鼠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玉波 徐林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91-693,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海马CA1区电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的影响,分析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13~19d)海马半脑,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A...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海马CA1区电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的影响,分析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在丙泊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断头法分离wistar大鼠(13~19d)海马半脑,切出400μm厚度的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A1区锥体神经元EPSC。80张脑片分为八组:脂肪乳剂组,50μmol/L丙泊酚组,100μmol/L丙泊酚组,200μmol/L丙泊酚组,SR95531组,士的宁组,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每组10张。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和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先在循环液中加入10μmol/LSR95531或4μmol/L士的宁预孵脑片30min。八组均记录基础EPSC10min,然后加入不同药物,继续记录EPSC40min。膜钳制电压为-70mV。结果脂肪乳剂、SR95531和士的宁对EP-SC幅值无影响;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EPSC幅值,50、100、200μmol/L丙泊酚最大抑制EPSC幅值为14.4%、52.3%、67.8%;SR95531+100μmol/L丙泊酚组加入丙泊酚后,EPSC幅值基本无改变;士的宁+100μmol/L丙泊酚组加入丙泊酚后,EPSC幅值仍然下降,最大抑制程度为34.7%。结论丙泊酚主要通过增强GABAA受体功能使兴奋性突触活动降低,甘氨酸受体在其中起到协同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Γ-基丁 受体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甘氨酸受体分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天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关键词 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分子特性 神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激素对大鼠脑突触质膜上甘氨酸受体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贺堂 付红 +1 位作者 欧阳安 陈宜张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38-41,共4页
制备大鼠脑突触质膜,排除胞液污染,用放射配体结合的方法,以[3H]甘氨酸为标记配体。结果测得甘氨酸受体结合的饱和曲线,Scatchard作图为一条直线,结合容量Bmax为每mg蛋白(26±4)pmol,平衡解离常... 制备大鼠脑突触质膜,排除胞液污染,用放射配体结合的方法,以[3H]甘氨酸为标记配体。结果测得甘氨酸受体结合的饱和曲线,Scatchard作图为一条直线,结合容量Bmax为每mg蛋白(26±4)pmol,平衡解离常数Kd为(173±15)nmol/L;士的宁取代实验显示:脑干部甘氨酸受体为士的宁敏感型,余脑部为士的宁不敏感型。甾体激素取代实验提示:孕酮对甘氨酸受体的结合有快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激素 受体 突触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锥体细胞甘氨酸受体的药理学特性
13
作者 孟凯 谢雯 张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9-993,共5页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上功能性甘氨酸受体的分布及其药理学特性。方法:选用出生后11~13 d大鼠的海马脑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外源性甘氨酸诱导的电流反应。结果:甘氨酸可诱导出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电流,...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上功能性甘氨酸受体的分布及其药理学特性。方法:选用出生后11~13 d大鼠的海马脑片,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外源性甘氨酸诱导的电流反应。结果:甘氨酸可诱导出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电流,其作用于甘氨酸受体的EC50为123.23μmol/L,Hill系数为1.24;印防己毒素可部分阻断该电流。结论:生后早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存在着功能性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部分甘氨酸受体的为αβ异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海马 大鼠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及甘氨酸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胞体膜谷氨酸受体亚型的作用
14
作者 樊友珍 司军强 李之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证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有70.3%的细胞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敏感,18.9%的细胞对红藻氨酸(KA)敏感,56.8%的细胞对使君子酸(QA)敏感,并观察到Mg(2+)及甘...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证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有70.3%的细胞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敏感,18.9%的细胞对红藻氨酸(KA)敏感,56.8%的细胞对使君子酸(QA)敏感,并观察到Mg(2+)及甘氨酸(Gly)仅对NMDA激活电流有影响,而对KA和QA激活电流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D-1细胞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15
作者 杨川华 Baldwin Graham 萧树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考察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 - 1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与CCK -A和CCK -B比较 ,找出不同之处。 方法 12 5Ⅰ标记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 ,反相高压液相纯化。用DLD - 1细胞进行受体结合试验 ,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 目的考察人结直肠肿瘤细胞株DLD - 1上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 ;与CCK -A和CCK -B比较 ,找出不同之处。 方法 12 5Ⅰ标记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 ,反相高压液相纯化。用DLD - 1细胞进行受体结合试验 ,检测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结合试验受金属离子K+、Mg2 +、Al3+及温育温度、时间的影响 ;拮抗剂竞争抑制试验比较各种拮抗剂的作用。 结果金属离子K+、Mg2 +能提高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特异结合 ,以10 0mmol/LTrisHCl缓冲液中含 10 0mmol/LK+,2mmol/LMg2 +为最佳 ;缓冲液含二个蛋白酶抑制剂时的最大结合发生在 37℃温育 90min ;没有蛋白酶抑制剂的最大结合发生在 37℃温育 6 0min。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不被特异性CCK -A受体拮抗剂或特异性CCK -B受体拮抗剂拮抗 ,能被非特异性胃泌素受体拮抗剂benzotript拮抗。结论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的结合特性不同于CCK -A或CCK -B受体。DLD - 1细胞上的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受体既能与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结合 ,也能与酰胺化胃泌素结合 ,是一个不同于CCK -A和C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延伸型胃泌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对吸入麻醉药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 李惠萍 +1 位作者 戴体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士的宁(strychnine,Stry)敏感的甘氨酸受体(strychnine-sensitive glycine receptor,GlyR)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和乙醚催眠、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醒和热板实验中... 目的探讨士的宁(strychnine,Stry)敏感的甘氨酸受体(strychnine-sensitive glycine receptor,GlyR)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和乙醚催眠、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醒和热板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或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士的宁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ing time,ST)和热板疼痛指数(pain index in hot-platetest,HPPI)的影响。结果催醒实验中,士的宁1、2、4μg icv对上述4种吸入麻醉药的ST均无影响(P>0.05);热板实验中,士的宁0.1、0.2、0.4μg it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吸入麻醉药恩氟烷、七氟烷和乙醚镇痛小鼠的HPPI(P<0.05,P<0.01);士的宁0.1μg it对异氟烷镇痛小鼠的HPPI没有影响(P>0.05),0.2、0.4μg it可减少异氟烷镇痛小鼠的HPPI(P<0.05,P<0.01)。结论士的宁敏感的甘氨酸受体是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和乙醚镇痛作用的重要靶位,但与其催眠作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的宁 受体 吸入麻醉药 催眠 镇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害性因素对乳鼠心肌细胞甘氨酸受体α_1亚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楚天 陆大祥 +3 位作者 戚仁斌 王华东 付咏梅 王彦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3-848,共6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缺氧/复氧(H/R)、异丙肾上腺素(ISO)以及高糖(HG)对乳鼠心肌细胞甘氨酸受体α1亚基(Gly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LPS、H/R、ISO以及HG处理,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RT-PCR方法检测...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缺氧/复氧(H/R)、异丙肾上腺素(ISO)以及高糖(HG)对乳鼠心肌细胞甘氨酸受体α1亚基(GlyRα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用LPS、H/R、ISO以及HG处理,采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结果:LPS(5mg/L、10mg/L、20mg/L、40mg/L、80mg/L)、ISO(20μmol/L、100μmol/L、500μmol/L)以及HG(25mmol/L、50mmol/L)处理心肌细胞24h与心肌细胞缺氧3h/复氧3h、单纯缺氧3h对心肌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LPS(5mg/L、10mg/L、20mg/L、40mg/L、80mg/L)、缺氧(3h)/复氧(3h)、单纯缺氧(3h)以及ISO(20μmol/L、100μmol/L、500μmol/L)组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HG(25mmol/L、50mmol/L)组心肌细胞上GlyRα1亚基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LPS、ISO与一定时间的H/R、单纯缺氧均可上调乳鼠心肌细胞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而HG可下调乳鼠心肌细胞GlyRα1亚基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脂多糖类 缺氧 异丙肾上腺素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GFAP、甘氨酸和甘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辉 王淑湘 +9 位作者 崔国利 卢春凤 刘蕾 刘君星 马小茹 王芳芳 梁衍锋 吴佳梅 毛金军 王淑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癫痫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甘氨酸(Gly)及甘氨酸受体(Gly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生理盐水灌胃);癫痫组(腹腔注射戊四氮,1.0 mL生理盐...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癫痫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甘氨酸(Gly)及甘氨酸受体(Gly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生理盐水灌胃);癫痫组(腹腔注射戊四氮,1.0 mL生理盐水灌胃);甜菜碱高、中、低浓度组(腹腔注射戊四氮,甜菜碱灌胃);丙戊酸钠组(腹腔注射戊四氮,丙戊酸钠灌胃)。实验结束后大鼠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脑组织,分析Gly含量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GFAP的水平,兔疫荧光和Western bloting检测海马区GlyR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大发作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甜菜碱治疗组较癫痫组的首次大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癫痫组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高、低浓度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癫痫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癫痫组甘氨酸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甜菜碱高、中、低浓度组甘氨酸的含量与癫痫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免疫荧光检测GFAP结果,癫痫组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而甜菜碱高中低浓度与癫痫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ing检测GlyR结果,癫痫组GluR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甜菜碱高、中、浓度组较癫痫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甜菜碱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癫痫 同型半胱 胶质细胞原纤维性蛋白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丝氨酸调节NMDA受体在偏头痛及其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孜姿 王晓琳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5,共5页
D-丝氨酸由丝氨酸消旋酶(Serine racemase,Srr)催化L-丝氨酸生成,由D型氨基酸氧化酶(D-amino-acid oxidase,DAAO)催化降解,是谷氨酸能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D-丝氨酸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甘氨酸位点结合,与激动剂共同激活N... D-丝氨酸由丝氨酸消旋酶(Serine racemase,Srr)催化L-丝氨酸生成,由D型氨基酸氧化酶(D-amino-acid oxidase,DAAO)催化降解,是谷氨酸能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D-丝氨酸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甘氨酸位点结合,与激动剂共同激活NMDA受体。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在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多项研究证实,NMDA受体激活在偏头痛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D-丝氨酸调节NMDA受体在偏头痛中的作用机制尚无具体研究,但其在偏头痛相关疾病如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双相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中却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将通过总结D-丝氨酸在偏头痛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得出一定规律,从而为D-丝氨酸在偏头痛中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丝 偏头痛 SRR DAAO nmd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萍 徐祥敏 杨雄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9-614,共6页
甘氨酸受体 (GlyR)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受体 .GlyR是氯离子 (Cl-)选择性通道蛋白 ,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的一员 .天然GlyR是由α和β亚基组装而成的五聚体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GlyR的结构、功能、药理特性研究的重要进... 甘氨酸受体 (GlyR)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受体 .GlyR是氯离子 (Cl-)选择性通道蛋白 ,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超家族的一员 .天然GlyR是由α和β亚基组装而成的五聚体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GlyR的结构、功能、药理特性研究的重要进展 ,并结合本实验室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抑制性神经递质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