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力竭中丘脑底核NMDA受体介导β振荡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黄浩洁 史冀龙 +2 位作者 侯莉娟 刘晓莉 乔德才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5,共13页
目的:探讨运动力竭状态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中NMDA/GABAA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介导大鼠皮层—基底神经节通路β振荡(12~30 Hz)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改良的Bedford递增负荷训练方案创建运动力竭模型大鼠;采用免疫印迹技术... 目的:探讨运动力竭状态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中NMDA/GABAA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介导大鼠皮层—基底神经节通路β振荡(12~30 Hz)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改良的Bedford递增负荷训练方案创建运动力竭模型大鼠;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不同力竭运动天数下STN中NMDA受体和GABAA受体表达变化;结合药物靶向干预和在体多通道神经电信号记录技术,比较大鼠STN核团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DL-2-氨基-5-膦酰基戊酸(DL-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APV)和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后,一次性力竭运动时长、距离,以及皮层—基底神经节的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的变化;采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分析力竭运动时各核团不同频段同步振荡电活动变化;利用同步似然分析(synchronization likelihood,SL)探究皮层—基底神经节网络的功能连接变化。结果: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静息组相比,随着力竭运动天数增加,STN中NMDA受体GluN2B亚基表达显著升高(第7天:P<0.01),而GABAA受体α1亚基未显著变化(P>0.05),导致NMDA/GABAA受体比值失衡(P<0.05);2)药物靶向干预STN核团后,分析大鼠的运动能力发现,与注射aCSF相比,NMDA受体拮抗剂APV靶向干预后大鼠负荷递增期+自主运动期以及运动疲劳初期的运动时长和距离均显著延长(P<0.05),而力竭期未见显著差异;PSD分析显示,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苍白球外侧部(external globus pallidus,GPe)和STN在β频段的PSD值显著降低(P<0.05);SL分析发现,间接通路(Str-GPe、GPe-STN、STN-SNr)和超直接通路(M1-STN)在β频段的平均SL系数显著降低(P<0.05),而直接通路(Str-SNr)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动力竭状态下,STN中NMDA受体过度表达会破坏Gpe-STN微环路的兴奋-抑制平衡,进而诱发皮层—基底神经节通路的β同步振荡产生,并通过选择性增强超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功能性连接,抑制运动输出。STN中NMDA受体的上调可能是β振荡产生的关键分子机制。本研究为理解运动力竭的分子环路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并为开发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nmda受体 β振荡 运动力竭 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NMDA受体脑炎合并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
作者 杨慧 刘青丽 +3 位作者 邢槐杰 胡胜 游咏 陈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报道4例初诊为癫痫持续状态的抗NMDA受体脑炎合并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策略和预后,探讨罕见疾病易被忽视的发作特点,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
关键词 nmda受体脑炎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与α_(2)肾上腺素受体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文欣 周冬雨 +6 位作者 韩奕 季然 艾琳 谢安 翟晓静 曹君利 张红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6-2212,共7页
谷氨酸与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对应受体分别构成谷氨酸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二者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存在密切对话。该文回顾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 谷氨酸与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对应受体分别构成谷氨酸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二者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存在密切对话。该文回顾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和肾上腺素受体——α_(2)肾上腺素受体(alpha 2 adrenergic receptor,α_(2)-AR)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具体分子机制,以及二者可能的对话机制,对深入认识两种受体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药物研发和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α_(2)肾上腺素受体 脑源性营养因子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金 黄宇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 目的:了解大鼠短期多次应用芬太尼能否发生急性阿片耐受以及急性阿片耐受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A和NR2B亚基表达的改变。方法:24只体重为200-22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生理盐水组(S)及芬太尼组(F)。F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芬太尼30μg/kg,共4次,每两次注射之间间隔15min,S组大鼠以生理盐水代替芬太尼,C组大鼠未给药。给药前及给药结束后每30min以Von-Frey仪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当F组大鼠的PWT恢复到给药前基础水平时,各组大鼠均给予腹腔注射吗啡5mg/kg。随后仍每30min测定各组大鼠的PWT,直至F组大鼠的PWT再次回到基础水平。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PWT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另24只体重为2000-220g的雄性SD大鼠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前(分为C^*、S^*及F^*组),当F*组大鼠的PWT首次恢复到基础值时,不给予吗啡,处死各组大鼠,取脊髓,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NMDA受体NR2A及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4次皮下注射芬太尼(F组)后大鼠首先表现为PWT较基础值显著升高,随后PWT降低到基础值以下,然后逐渐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此时皮下注射吗啡后,吗啡的镇痛效果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大鼠(S组,C组)。F^*组大鼠脊髓的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S^*组,各组大鼠脊髓的NR2A亚基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应用芬太尼可导致大鼠发生急性阿片耐受。急性阿片耐受大鼠的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R2A亚基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阿片耐受 芬太尼 吗啡 nmda受体NR2A亚基 nmda受体NR2B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志安 徐铁军 +2 位作者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在海马 CA1 区 ,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 h降至低谷 (P<0 .0 5 ) ,然后表达开始回升 ,在缺血再灌 48h都升至高峰 (P<0 .0 5 )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 ;在海马 CA3区 ,二者的表达变化规律与 CA1 区相似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 h~ 72 h,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 h后表达开始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的模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辉 阮怀珍 +2 位作者 吴喜贵 范晓棠 张金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压低氧环境对海马发育过程中学习记忆、NMDA受体 1和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高原低氧模型 ,运用原位杂交及行为学技术。结果 低压低氧环境使NMDA受体 1和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发生改变 ,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 目的 观察低压低氧环境对海马发育过程中学习记忆、NMDA受体 1和生长抑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高原低氧模型 ,运用原位杂交及行为学技术。结果 低压低氧环境使NMDA受体 1和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发生改变 ,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结论 低压低氧环境可以通过改变NMDA受体和生长抑素的表达而对学习记忆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学习记忆 nmda受体 生长抑素 大鼠 海马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7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程少容 刘能保 +5 位作者 张敏海 刘少纯 李辉 孙臣友 刘向前 汪薇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 为了观察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和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A、NR2 B表达的变化。本研究将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达 6周 ,用 Morris水迷宫和 Y迷宫作业测试其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 ,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海马 CA1 、CA3、齿状回区的 NR2 A和 NR2 B的表达。结果显示 :( 1) Morris水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Y迷宫测试 :慢性复合应激组大鼠学会躲避电击的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2 )慢性复合应激组海马内 NMDA受体亚基 NR2 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 ,NR2 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学习与记忆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大鼠 学习 记忆 海马 nmda受体 NR2A NR2B 表达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丹 戴体俊 +1 位作者 马涛 孟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的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氯胺酮(20 mg.kg-1)、丙泊酚(10 mg.kg-1)或羟丁酸钠(100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N...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的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氯胺酮(20 mg.kg-1)、丙泊酚(10 mg.kg-1)或羟丁酸钠(100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NMDA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icv)对遗忘小鼠错误次数(error times,ETs)、跳台潜伏期(step down latency,SDL)、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NM-DA可减少氯胺酮所致遗忘小鼠的ETs,延长SDL和STL;对丙泊酚或羟丁酸钠所致遗忘小鼠的ETs、SDL和STL无影响。结论 NMDA受体可能是氯胺酮所致遗忘作用的重要靶位,不是丙泊酚或羟丁酸钠所致遗忘作用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羟丁酸钠 nmda受体 nmda 遗忘 跳台实验 避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3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 NR1、NR2 A、NR2 B的表达 ,NR2 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 NR1与 NR2 B的生后表达变化模式相似 ,在生后 1d和 4d,两者在 CA3区的表达均高于 CA1 区 ;生后 1周后两者在 CA1 区的表达则高于 CA3区 ;到生后 2~ 3周其表达达到峰值。而 NR2 A却与此不同 ,生后 1d、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下降 ,大约在生后 4周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 NR2 A和 NR2 B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结构 NR1、NR2 A、NR2 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和亚单位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海马学习功能的特异性以及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 生后发育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瑞明 方才 +1 位作者 李惠萍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分析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异氟烷注射催眠、镇痛模型后,在小鼠催醒、甩尾、福尔马林实验中,观察侧脑室或鞘内注射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激动剂D-丝氨酸(D-Serine,D-Ser)后小鼠睡眠时间、甩... 目的分析异氟烷催眠、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异氟烷注射催眠、镇痛模型后,在小鼠催醒、甩尾、福尔马林实验中,观察侧脑室或鞘内注射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激动剂D-丝氨酸(D-Serine,D-Ser)后小鼠睡眠时间、甩尾潜伏期或累计舔足时间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异氟烷及鞘内用药对福尔马林小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D-Ser对异氟烷的催眠时间无影响(P>0.05)。鞘内注射D-Ser(0.025、0.05、0.1ng)可拮抗甩尾实验、福尔马林实验Ⅰ相中异氟烷的镇痛作用(P<0.05,P<0.01),而对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异氟烷的镇痛作用无影响(P>0.05)。鞘内注射D-Ser0.05ng可拮抗异氟烷对福尔马林小鼠脊髓F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异氟烷催眠作用与脑内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关系不大;脊髓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介导异氟烷对热、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而与异氟烷对慢性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镇痛 催眠 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 FO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大鼠海马NMDA受体活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建华 党健 +3 位作者 黎海蒂 高京生 赵邦云 熊加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海马NMDA受体 (NR)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为设法调节NR的活性从而控制创伤后HPA轴的过度兴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大鼠背部 3 0 %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 ,利用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烫伤后海马NR...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海马NMDA受体 (NR)活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为设法调节NR的活性从而控制创伤后HPA轴的过度兴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大鼠背部 3 0 %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 ,利用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烫伤后海马NR活性 (最大结合容量及亲和力 )的变化 ;Western blot +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烫伤海马NR1、NR2A、NR2B酪氨酸磷酸化的改变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烫伤海马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严重烫伤后 0 5、1、2、4、8、2 4、48h海马NR的亲和力显著增加 ,尤以烫伤后 2h最为明显 ,最大结合量从 1h起亦显著增加 ;各时相点海马酪氨酸磷酸化NR1、磷酸化NR2A及磷酸化NR2B蛋白水平皆显著增高 ;烫伤后 0 5、1、2、4h ,海马内谷氨酸释放量增加非常明显 ,伤后 2 4h及 48h无明显变化。结论 严重烫伤导致海马NR持续过度激活 ;NR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增加是其过度激活的重要原因 ,谷氨酸释放量的变化可能不是其持续激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应激 海马 nmda受体 磷酸化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影响神经源性疼痛时nNOS和NMDA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缨 岳寿伟 +2 位作者 吴宗耀 刘兆华 李文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时兔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a,DRG)和脊髓后角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nNOS)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受体)阳性表达的特点以及超短波对其的... 目的:研究神经源性疼痛时兔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a,DRG)和脊髓后角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nNOS)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受体)阳性表达的特点以及超短波对其的影响,从而探讨超短波治疗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纯种成年兔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5),损伤模型组(n=15)和超短波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定量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10d、30d和90d)DRG和脊髓后角内nNOS和NMDA受体阳性表达的分布特点。结果:术后10d时模型组和治疗组手术侧DRG和脊髓后角内nNOS阳性表达增多,NMDA受体阳性表达在DRG内降低;90d时治疗组nNOS和NMDA受体表达已基本接近正常,而模型组nNOS和NMDA受体仍未恢复正常。结论:超短波治疗可改变神经源性疼痛时DRG和脊髓内神经元表达上调的nNOS和表达下调的NMDA受体水平,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NMDA受体—NO系统发挥缓解疼痛的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神经源性疼痛 NNOS nmda受体 基因表达 DRG 神经元型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与大鼠神经细胞NMDA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国荣 单巍松 +2 位作者 梁英武 王朝晖 吴希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6,100,共4页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 观察了IL-1β对NMDA(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IL-1β在1~25U/m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地提高NMDA受体的活性和明显促进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NMDA1型受体(NMDAR1)mRNA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抑制IL-1β的上述生物学效应。提示IL-1β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作用,在癫痫等惊厥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IL-1Rα对某些神经系统兴奋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神经细胞 nmda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对烫伤应激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建华 党健 +2 位作者 黎海蒂 高京生 熊加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观察烫伤应激后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 methyl D as partate ,NMDA)受体在这种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检测烫伤前腹腔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及激动剂NMDA对烫伤应... 目的 观察烫伤应激后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 methyl D as partate ,NMDA)受体在这种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检测烫伤前腹腔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 80 1及激动剂NMDA对烫伤应激后 2hGR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烫伤应激后 2h海马GRmRNA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应激前腹腔注射MK 80 1使烫伤后降低的GRmRNA水平明显恢复 (P <0 0 1) ,注射NMDA使其进一步降低 (P <0 0 5 ) ,注射生理盐水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烫伤 大鼠 海马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NMDA受体经SP-NK1受体通路参与慢性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素平 徐畅 +1 位作者 原婷婷 安书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5-1054,共10页
为探讨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与P物质(SubstanceP,SP)及其神经激肽1(neuro kinin1,NK1)受体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中的作用及其关系,通过建立CUMS动物模... 为探讨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与P物质(SubstanceP,SP)及其神经激肽1(neuro kinin1,NK1)受体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中的作用及其关系,通过建立CUMS动物模型,大鼠海马微量注射给药,测量大鼠体重,并采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方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中SP和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CUMS诱发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海马组织中SP和Glu水平显著增加;海马注射NMDA,大鼠表现出与CUMS/SAL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组织中SP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微量注射NK1受体阻断剂CP-96345和/或NMDA受体阻断剂MK-801后,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且MK-801使CUMS导致的大鼠海马P物质水平升高得到明显控制,而CP-96345没有明显改变CUMS引起的海马Glu水平升高;CP-96345使NMDA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得到极显著改善。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Glu过量释放,通过激活NMDA受体,促进P物质合成释放增加,激活NK1受体,是导致抑郁样行为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抑郁症 海马 nmda受体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NMDA受体在大鼠严重烫伤后HPA轴兴奋性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陆建华 宋艳玲 +2 位作者 黎海蒂 高京生 赵邦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研究海马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NMDA受体 ,NR)在创伤导致的HPA轴过度兴奋中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背部 3 0 %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 ,分别观察海马内微量注射NR的拮抗剂MK 80 1或NR的功能受体NR1的反义寡核酸 (O... 目的 研究海马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NMDA受体 ,NR)在创伤导致的HPA轴过度兴奋中的作用。方法 以大鼠背部 3 0 %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 ,分别观察海马内微量注射NR的拮抗剂MK 80 1或NR的功能受体NR1的反义寡核酸 (Oligodeoxynucleotide ,ODN)对烫伤后 2h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的影响。结果 严重烫伤后2h ,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 ;与烫伤组相比 ,海马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 ,没有明显改变烫伤后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 ;海马内微量注射MK 80 16μg可明显降低烫伤后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 ;注射MK 80 112 μg可进一步降低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 ;注射NR1反义ODN 10nmol L可明显降低烫伤后血ACTH及皮质醇浓度 ;注射 2 0nmol L可进一步降低血清ACTH及皮质醇浓度。结论 海马NR参与了烫伤HPA轴的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应激 海马 nmda受体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的作用及其对NMDA受体和AMPA受体的调节 被引量:18
18
作者 问黎敏 安书成 刘慧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8-1328,共11页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R)表达与作用,及其对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1AR)表达与作用,及其对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和α-氨基羟甲基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isoxazole-4-propionic acid,AMPA)受体的影响。通过建立CUMS动物模型,给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给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测量大鼠体重变化率,并采用糖水偏爱测试、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方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R和NMDAR和AMPAR的关键亚基的表达以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海马5-HT1AR、AMPA受体的GluR2/3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明显降低,NMDA受体的NR1和NR2B亚基表达及磷酸化显著增加;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动物行为学表现及AMPA受体、NMDA受体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均与CUMS组相同;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能逆转应激诱导的上述改变。以上结果表明,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与海马5-HT1AR表达下降,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降低,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5-HT通过5-HT1AR产生抗抑郁作用。5-HT1AR激动剂抗抑郁作用与降低NMD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提高AMPAR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抑郁症 海马 5-HT1A受体 nmda受体 AMP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靶向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喜 陈慧英 +3 位作者 韦廷佳 覃丹雪 刘佩强 苏纪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重要受体,被激活后产生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兴奋性反应,对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导致NMDAR过度激活...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重要受体,被激活后产生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兴奋性反应,对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可导致NMDAR过度激活,是受体兴奋毒性的重要发病机制。受体的拮抗剂包括离子通道孔拮抗剂、NR2B选择性拮抗剂、甘氨酸位点拮抗剂、甘氨酸位点部分激动剂等。NMDAR靶向拮抗剂在减轻兴奋毒性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重视,其为预防和减缓神经元的损害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NMDAR靶向拮抗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阐明NMDAR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拮抗剂 离子通道 NR2B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痛稳素对甲醛致痛大鼠脊髓PKCα与NMDA受体NR1亚单位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志军 吴伟强 +1 位作者 居刚 李诚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3-694,共2页
关键词 脊髓 痛稳素 PKC nmda受体 一氧化氮合酶 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