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道路通勤车辆行驶轨迹的改进型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1
作者 佘翊妮 裴植 +1 位作者 刘晴辉 董红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3,共7页
预测城市道路中群体车辆行驶轨迹是治安监控以及交通出行路线规划的基础。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群体车辆行驶轨迹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海量城市智能交通卡口数据,提取并分析获取群体通勤车辆的历史卡口和车道信息,并以此... 预测城市道路中群体车辆行驶轨迹是治安监控以及交通出行路线规划的基础。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群体车辆行驶轨迹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海量城市智能交通卡口数据,提取并分析获取群体通勤车辆的历史卡口和车道信息,并以此信息为基础,构建车辆历史行驶轨迹、车辆行驶状态转移矩阵和车道信息观测矩阵;然后建立改进型隐马尔科夫模型(Improved hidden Markov models,IHMM),得到城市道路群体通勤车辆行驶轨迹;最后以某类群体通勤车辆的历史交通数据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分析,证明采用IHMM方法的车辆行驶轨迹预测精度和算法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行驶轨迹 交通卡口数据 改进型隐马尔可夫模型 通勤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数据双驱动的城市地下道路车辆跟驰模型构建
2
作者 杨贺萌 张兰芳 +2 位作者 武雅婷 周睿达 李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5-1062,共8页
基于上海市城市地下道路的车辆轨迹数据,提出一种理论‒数据双驱动的城市地下道路车辆跟驰模型。通过毫米波雷达采集车辆轨迹数据并进行处理,筛选车辆跟驰行为。基于地下道路跟驰行为的特质分别对加速度、速度、车头间距建立理论驱动的... 基于上海市城市地下道路的车辆轨迹数据,提出一种理论‒数据双驱动的城市地下道路车辆跟驰模型。通过毫米波雷达采集车辆轨迹数据并进行处理,筛选车辆跟驰行为。基于地下道路跟驰行为的特质分别对加速度、速度、车头间距建立理论驱动的智能驾驶人模型(IDM)和数据驱动的跟驰模型(LSTM)并进行误差比选。最后将两类模型的预测结果视为通过不同观测方式得到的针对同一系统状态的两组观测值,通过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真实驾驶状态,建立基于速度预测的IDM-LSTM混合模型,其均方根误差达到0.1187,优于单一IDM和LSTM模型的0.5836和0.1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道路 跟驰模型 智能驾驶人模型 长短时记忆网络 车辆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迹数据驱动的车辆换道意图识别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苑仁腾 王晨竹 +2 位作者 项乔君 郑欧 丁圣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4,共11页
为及时识别、预测车辆的换道行为,综合考虑目标车辆及周边车辆的时空交互关系,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时序处理能力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门控记忆机制,构建了基于TCNL... 为及时识别、预测车辆的换道行为,综合考虑目标车辆及周边车辆的时空交互关系,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时序处理能力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门控记忆机制,构建了基于TCNLSTM网络的车辆换道意图识别模型。首先,将目标车辆的驾驶意图分为直行、向左换道和向右换道3种类型,从CitySim车辆轨迹数据集中提取出目标车辆及对应同车道、左侧车道、右侧车道的相邻前车和相邻后车的轨迹数据,并利用中值滤波算法获得车辆运行状态指标。其次,针对统计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方法面临的识别精度不高、训练时间长、参数更新慢等问题,提出利用膨胀卷积技术提取时间序列的时序特征,采用门控记忆单元捕捉时序特征的长期依赖关系,并以目标车辆及周边相邻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航向角、航向角变化率和相对位置信息等54个车辆状态指标为输入变量,以车辆的换道意图为输出变量,构建了一个基于TCN-LSTM网络的车辆换道意图识别模型。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输入时间步长下TC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LSTM和TCN-LSTM模型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输入时间序列长度为150帧时,TCN-LSTM模型的识别精度达到最高值96.67%;从整体分类精度来看,相比LSTM、TCN和SVM模型,TCN-LSTM模型的换道意图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34、0.84和2.46个百分点,展现出了更高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道意图 时间卷积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车辆轨迹 CitySi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侧感知车辆轨迹数据的质量评估方法
4
作者 雷财林 赵聪 +2 位作者 娄刃 暨育雄 杜豫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2,共17页
路侧传感器已大量部署在高速公路上,用来实时采集路段全样本车辆轨迹数据,为交通流全时空管控、微观驾驶行为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但数据质量的快速评估一直是困扰行业管理部门的难题。现有的车辆轨迹数据评估方法大多存在操作复杂、维... 路侧传感器已大量部署在高速公路上,用来实时采集路段全样本车辆轨迹数据,为交通流全时空管控、微观驾驶行为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但数据质量的快速评估一直是困扰行业管理部门的难题。现有的车辆轨迹数据评估方法大多存在操作复杂、维度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动态交通流中实时产生的车辆轨迹数据的评价需求。为快速判别路侧毫米波雷达车辆轨迹数据的质量,文中通过挖掘数据自身信息提出了一种数据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在分析实测轨迹数据典型问题的基础上,从轨迹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及有效性4个维度建立了9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基于CRITIC赋权法计算综合指标;最后,针对4种不同场景的3549条毫米波雷达实测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毫米波雷达的安装方式、型号等会显著影响车辆轨迹数据的质量,所提出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能够量化不同车辆轨迹数据的质量差异。文中研究结果可为路侧传感器采集数据性能衰变的短时监测及数据采集设备的选型提供支持,也可为车辆轨迹数据质量的提升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路侧毫米波雷达 车辆轨迹数据 数据质量 CRITIC赋权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SIM车辆轨迹重构 被引量:8
5
作者 石建军 刘晨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1-609,共9页
下一代交通仿真(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车辆轨迹数据存在异常值和测量误差,为了使其准确可用,在建模之前需要对NGSIM车辆轨迹进行重构.建立了两步车辆轨迹数据重构算法:1)通过小波分析和物理约束界限值识别两类异常值,并分... 下一代交通仿真(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车辆轨迹数据存在异常值和测量误差,为了使其准确可用,在建模之前需要对NGSIM车辆轨迹进行重构.建立了两步车辆轨迹数据重构算法:1)通过小波分析和物理约束界限值识别两类异常值,并分别采用拉格朗日5次和3次多项式插值对异常值进行重新估计;2)在保证信号能量比的前提下,根据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车辆轨迹进行滤波去噪.通过对NGSIM车辆轨迹数据库I-80中的样本轨迹进行重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以及Jerk分析表明该轨迹重构算法使模型建立更加精确.之后,将该算法应用于整个数据库中,加速度分布图表明轨迹重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sim车辆轨迹数据 轨迹重构 两步算法 异常值分析 小波分析 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身份感知数据的路段轨迹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志 廖琼华 何兆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车辆轨迹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交通流时空信息,对于全面解构城市交通路网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车辆轨迹重构模型大多基于定点线圈检测数据或者浮动车轨迹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且普遍未考虑过饱和交通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身份... 车辆轨迹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交通流时空信息,对于全面解构城市交通路网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车辆轨迹重构模型大多基于定点线圈检测数据或者浮动车轨迹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并且普遍未考虑过饱和交通状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身份感知数据的车辆路段轨迹重构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绿灯相位回溯框架,基于交通流激波理论分段重构车辆行程轨迹,每次回溯过程包含两个主要步骤,即估计车辆状态和分状态重构车辆行程轨迹;然后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上对本方法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各种饱和状态下均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轨迹重构 车辆身份感知数据 信控道路 过饱和交通状态 交通流激波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F-GRU的车辆轨迹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莹 徐国艳 +3 位作者 陈志发 周彬 陈立伟 洪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为提升行车安全,实现自动驾驶车辆正确的决策规划,提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结合学习方法与物理模型,在提升预测精度的同时,提高轨迹预测的合理性。首先,基于GRU构建预测网络,通过提取车辆的... 为提升行车安全,实现自动驾驶车辆正确的决策规划,提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门控循环单元(GRU)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结合学习方法与物理模型,在提升预测精度的同时,提高轨迹预测的合理性。首先,基于GRU构建预测网络,通过提取车辆的历史轨迹特征预测车辆的纵向加速度及横摆角速度;其次,基于车辆非线性运动学构建EKF状态估计器,结合观测值生成车辆未来有限时域的行驶轨迹;最后,在高速公路多车轨迹数据集NGSIM I-80和US-101上进行轨迹预测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物理模型生成预测轨迹,其最终距离误差(FD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距离误差(ADE)值分别为6.48、7.69和3.03 m。相比之下,利用EKF-GRU生成的预测轨迹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对应的数值分别为5.45、6.67和2.56 m,分别提升15.90%、13.26%和1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门控循环单元(GRU) 车辆轨迹 轨迹预测 ngsim数据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rmer算法的网联车辆运动轨迹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懂宇 王志建 宋程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9-1033,共5页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根据轨迹预测算法计算周边车辆的运动轨迹,并作出反应以降低行车风险,而传统的轨迹预测模型在长时间序列预测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Informer算法为基础的轨迹预测模型,并根据公开数据...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根据轨迹预测算法计算周边车辆的运动轨迹,并作出反应以降低行车风险,而传统的轨迹预测模型在长时间序列预测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Informer算法为基础的轨迹预测模型,并根据公开数据集NGSIM进行实验分析。首先通过对称指数移动平均法(sEMA)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在原有的Informer编码器中加入了联合归一化层对不同车辆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减少了不同车辆之间的运动误差,通过考虑车辆的本身速度信息与周围环境的车辆运动信息,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经过解码器得到未来时刻的车辆轨迹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对车辆的轨迹预测误差在0.5 m以内;通过对轨迹预测的MAE与MSE结果分析可知,预测时间超过0.3 s以后,Informer模型的轨迹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算法,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控制 自动驾驶车辆 轨迹数据预测 Informer模型 注意力模型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干线信号协调配时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伟 沈国栋 +2 位作者 龙光 钱宇 丁恒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6,共15页
为了提高城市干线的通行效率,缩短车辆在干线行驶时的平均延误,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提出一种城市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浮动车采集的时空轨迹数据,使用最大期望算法对混合车流(浮动车和其他车辆)到达率进行预测。结... 为了提高城市干线的通行效率,缩短车辆在干线行驶时的平均延误,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提出一种城市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浮动车采集的时空轨迹数据,使用最大期望算法对混合车流(浮动车和其他车辆)到达率进行预测。结合信号状态,通过计算干线道路上、下行双向饱和度,以总延误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干线协调配时优化算法,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合肥市黄山路路段为例,比较无协调控制、传统定时协调控制和基于轨迹数据的信号协调控制。结果表明,所提供的方案可有效缩短干线交叉口车辆总延误,减少燃油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信号控制 车辆轨迹数据 车路协同 协调控制 最大期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急减速驾驶行为判定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伟 赵琦 +1 位作者 王力 李子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15-4221,共7页
目前很多研究使用车辆轨迹数据来识别急减速驾驶行为,但目前使用的固定阈值方法无法对不同驾驶场景做出区分且缺乏建模分析。基于车辆跟驰模型,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驾驶场景的急减速驾驶行为判断方法,该方法考虑照明条件、天气、道路车... 目前很多研究使用车辆轨迹数据来识别急减速驾驶行为,但目前使用的固定阈值方法无法对不同驾驶场景做出区分且缺乏建模分析。基于车辆跟驰模型,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驾驶场景的急减速驾驶行为判断方法,该方法考虑照明条件、天气、道路车速等参数,解决了现有方法中缺乏场景分类的问题。使用聚类算法区分历史数据中的急减速驾驶行为,提取实际阈值并与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模型对不同种类驾驶场景的适应性较好,识别准确率较高。由此证明利用该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基于轨迹数据的车辆急减速行为识别,从而为驾驶安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急减速行为判定 多场景模型 车辆轨迹数据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自动车牌识别轨迹数据的伴随车辆组挖掘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保全 蒋同海 +2 位作者 周喜 马博 赵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64-3068,3094,共6页
自动车牌识别(ANPR)数据比私人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更易获得,且包含更有用的信息,但是相对成熟的针对GPS轨迹数据挖掘伴随车辆组方法并不适用于自动车牌识别数据,现有的少量自动车牌识别数据伴随车辆组挖掘算法存在重视轨迹相似而忽... 自动车牌识别(ANPR)数据比私人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更易获得,且包含更有用的信息,但是相对成熟的针对GPS轨迹数据挖掘伴随车辆组方法并不适用于自动车牌识别数据,现有的少量自动车牌识别数据伴随车辆组挖掘算法存在重视轨迹相似而忽视时间因素的缺陷,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轨迹特征的聚类方法挖掘伴随车辆组。针对自动车牌识别数据中采样点固定而采样时间不定的特点,通过轨迹中共现的次数判定两个对象构成伴随模式。该共现定义引入豪斯多夫距离,综合考虑轨迹的地点、方向和时间特征,旨在挖掘数据中采样点不同但采样点距离近且轨迹相似的伴随车辆组,以此提高伴随车辆组挖掘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现有方法更能有效挖掘伴随车辆组,识别非伴随模式数据,效率提升了近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车牌识别轨迹数据 伴随车辆 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豪斯多夫距离 共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视角数据的行人轨迹预测与风险等级评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哲雨 吕超 +3 位作者 李景行 熊光明 吴绍斌 龚建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5-683,共9页
常用的基于路基视角数据的行人轨迹和风险预测模型往往无法避免复杂的建模运算和人工判断。为简洁而有效地预测行人轨迹和评定风险等级,本文中采用车辆视角数据建立行人轨迹和风险等级的预测模型,并先后进行车辆视角行人数据的采集、基... 常用的基于路基视角数据的行人轨迹和风险预测模型往往无法避免复杂的建模运算和人工判断。为简洁而有效地预测行人轨迹和评定风险等级,本文中采用车辆视角数据建立行人轨迹和风险等级的预测模型,并先后进行车辆视角行人数据的采集、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行人轨迹预测和基于聚类分析-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风险等级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视角数据所建立的数据驱动的模型能捕捉行人与车辆的运动趋势和交互特征,具有预测行人轨迹和评定风险等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轨迹预测 行人风险等级评定 车辆视角行人数据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聚类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车辆路口的轨迹预测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莺池 陈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40,共6页
在城市道路中,实时、准确、可靠地对移动车辆进行轨迹预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且可以帮助过往车辆预知前方的交通状况。目前,移动车辆的轨迹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历史轨迹的欧氏空间进行,并未考虑在受... 在城市道路中,实时、准确、可靠地对移动车辆进行轨迹预测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且可以帮助过往车辆预知前方的交通状况。目前,移动车辆的轨迹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历史轨迹的欧氏空间进行,并未考虑在受限路网中采用不确定性历史数据的车辆轨迹预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补全路径的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轨迹预测方法,其优势在于:重新定义了补全路径算法,弥补了不确定性历史数据的不完整性,利用马尔科夫链低时间复杂度、高预测准确度的优势实现预测,避免了因频繁模式挖掘带来的查询时间过长而影响预测效率以及存在多余噪声影响轨迹预测准确率的问题。通过真实数据和实验分析表明:在参数设置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比挖掘频繁轨迹模式算法的预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18.8%,预测时间平均缩减了80.4%。因此,该方法对于车辆路口的轨迹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并且能预测一系列的车辆未来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路网 车辆轨迹预测 不确定性历史数据 补全路径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车辆时空相遇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敬伟 张弘 周廷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为研究离散时空数据之间的时空关系,以离散的浮动车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时空路径为枢纽的车辆时空相遇关系分析方法.采用地图匹配方法对离散的浮动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以获取车辆在空间上连续的轨迹;提出了根据邻接采样点的时间戳... 为研究离散时空数据之间的时空关系,以离散的浮动车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时空路径为枢纽的车辆时空相遇关系分析方法.采用地图匹配方法对离散的浮动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以获取车辆在空间上连续的轨迹;提出了根据邻接采样点的时间戳和轨迹进行线性插值的方法,以获取邻接采样点之间轨迹上任意一点的时间;以空间关系理论和Allen的时间段逻辑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时态关系车辆的相遇情况;最后,设计了基于浮动车数据的时空轨迹获取及时空相遇分析实验,并分析了车辆之间的时空相遇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以连续时空轨迹为核心的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表达离散时空数据的时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动车数据 车辆轨迹 地图匹配 时空相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数据的k近邻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昀晓 王东峰 +3 位作者 曹林 杜康宁 李萌 付冲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8-454,共7页
在交通场景中采用一些预警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例如,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并预测车辆的驾驶行为,就是一个常用的预警方法。在对车辆进行跟踪的过程中,数据关联是很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对车辆的观测点和轨迹进行关联,从而更新... 在交通场景中采用一些预警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例如,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并预测车辆的驾驶行为,就是一个常用的预警方法。在对车辆进行跟踪的过程中,数据关联是很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对车辆的观测点和轨迹进行关联,从而更新车辆的轨迹,完成跟踪过程。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关联算法,即k近邻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k Nearest Neighbor-Joint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kNN-JPDA)。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在交通场景下车辆数据的数据关联问题,在精度以及运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毫米波雷达 车辆轨迹 数据关联 kNN-JP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模型的车辆换道前跟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公宇 马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考虑换道车辆在换道前的跟驰行为与无换道意图的一般跟驰行为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车辆在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提出“换道前跟驰”阶段概念,将换道车辆的跟驰过程划分为“基本跟驰”与“换道前跟驰”两阶段,以主车在换道前斜率的第五八... 考虑换道车辆在换道前的跟驰行为与无换道意图的一般跟驰行为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车辆在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提出“换道前跟驰”阶段概念,将换道车辆的跟驰过程划分为“基本跟驰”与“换道前跟驰”两阶段,以主车在换道前斜率的第五八分位数作为“换道前跟驰”的终点,使用z检验法验证了换道车辆在换道前跟驰阶段运动状态的特殊性。搭建CNN-LSTM网络以车辆速度、加速度、相对距离、横向偏移量等为输入,利用CNN层提取输入层特征,再将提取出的特征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网络实现跟驰车辆状态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IDM不适用于车辆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搭建的CNN-LSTM模型在加速度精度上较传统IDM模型提升了15.1%,更适用于车辆换道前跟驰状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道前跟驰 车辆状态预测 CNN-LSTM融合神经网络 ngsim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事故风险辨识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河山 曾长坤 +3 位作者 王海洋 田丰铭 郑展骥 张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8,226,共13页
复杂多变的夜间环境和压缩的行驶空间显著增加养护作业区的交通事故风险。为辨析风险特征以及捕捉影响因素与事故风险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无人机航拍重庆市某段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的交通流视频,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微观轨迹数据... 复杂多变的夜间环境和压缩的行驶空间显著增加养护作业区的交通事故风险。为辨析风险特征以及捕捉影响因素与事故风险的内在联系,本文通过无人机航拍重庆市某段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的交通流视频,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微观轨迹数据,揭示夜间养护作业区时空轨迹、车速和车头时距分布等交通流特征;基于时间和能量的安全替代指标分别研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最后,通过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车辆碰撞损失能量指数(Z_(LEI))预测模型,并结合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量化解释速度、车头时距、交通冲突和避免碰撞减速度等特征因素对潜在碰撞损失能量指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从警告区到过渡区的车头时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车头间距在2.5~3.0 m易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大货车换道风险比小型车更大;避免碰撞减速度、换道冲突(t~c_(TTC))、车头时距、速度和行程时间等是影响车辆Z_(LEI)的重要特征因素;当车流量大于1000 pcu·h~(-1),且车辆速度在(1.25,2.50)m·s~(-1)范围时,Z_(LEI)随相邻车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避免碰撞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车流量小于等于1000 pcu·h~(-1),且车头时距在(3.0,8.0)s范围时,Z_(LEI)随1 t~c_(TTC)的增大而增大,车辆速度在(12.5,20.0)m·s~(-1)时,Z_(LEI)随避免碰撞减速度(A_(DRAC))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潜在事故严重程度 碰撞损失能量指数 高速公路夜间养护作业区 车辆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导航数据的信号配时反推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墍元 尹凯莉 +3 位作者 李萌 郭伟伟 王力 黄怡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7,共8页
在交通管理和评价时,信号配时对监测评价路口运行状态,评价路口配时方案至关重要.但是,大范围的实时信号配时方案的获取尚缺乏简明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两种基于移动导航数据计算固定配时路口信号配时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不考虑驾驶员... 在交通管理和评价时,信号配时对监测评价路口运行状态,评价路口配时方案至关重要.但是,大范围的实时信号配时方案的获取尚缺乏简明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两种基于移动导航数据计算固定配时路口信号配时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不考虑驾驶员驾驶行为差异性时,得到路口红灯和车均延误的关系模型,从而计算某相位的红灯时长.另外一种方法是基于车辆通过停止线的时间,结合本文提出的上升梯度法,得到某阶段红灯时长.本文通过实际的路口案例计算,将预测结果和已知路口的信号配时比较,表明此方法计算得到的红绿灯时长准确度较高,为后续进行路口运行状态和通行能力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配时反推 车辆行驶轨迹 车均延误 通过停止线时间 移动导航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行为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亮 冯延超 李巧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3-199,共7页
自动安全换道是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为精确识别行驶车辆换道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识别模型。从NGSIM数据集中选取美国101公路车辆轨迹... 自动安全换道是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为精确识别行驶车辆换道状态,保证行车安全,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class SVM)的车辆换道识别模型。从NGSIM数据集中选取美国101公路车辆轨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并将车辆换道过程划分为车辆跟驰阶段、车辆换道准备阶段和车辆换道执行阶段。采用网格搜索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Grid Search-PSO)对SVM模型中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进行寻优标定,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换道识别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模型测试精度达97.68%。研究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识别车辆在换道过程中的行为状态,为车辆换道阶段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ngsim数据 车辆换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线控协调评价研究
20
作者 闫超 卢守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5期61-67,共7页
通过数据融合技术确定车辆实际运行轨迹,本文首先基于三角形相似原理和图形透视原理建立了通过视频图像提取车辆轨迹的模型.在分析视频数据与GPS数据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频数据标定GPS数据状态的数据融合方法.为了能够标定视频检... 通过数据融合技术确定车辆实际运行轨迹,本文首先基于三角形相似原理和图形透视原理建立了通过视频图像提取车辆轨迹的模型.在分析视频数据与GPS数据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频数据标定GPS数据状态的数据融合方法.为了能够标定视频检测器未覆盖的路段的GPS数据状态,提出了标志速度方法.利用融合的车辆实际轨迹,能够实现在线评价线控协调方案的效果,解决了已有需要假设条件评价线控协调方案性能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数据融合 车辆轨迹 GPS数据 在线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