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D1在烟曲霉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转录活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晓璐 许万福 +4 位作者 李松玉 柯志勇 曾方银 罗深秋 邓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1(PKD1)在烟曲霉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转录活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PKD1在烟曲霉感染引起的肺曲霉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GFP、GFP-PKD1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HEK293细胞中,分...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D1(PKD1)在烟曲霉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转录活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PKD1在烟曲霉感染引起的肺曲霉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将GFP、GFP-PKD1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HEK293细胞中,分别将灭活的烟曲霉分生孢子(1×105CFU/ml)于不同时间处理上述两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证实PKD1的过表达,并检测PKD1的磷酸化活性;其次在A549细胞中分别转染GFP-PKD1、siRNA-PKD1并以灭活的烟曲霉分生孢子处理细胞30 min,分别检测下游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活性;最后,将NF-κB-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内参照报告质粒海肾荧光素酶(pRL-SV40)共转染入表达GFP、GFP-PKD1的A549细胞中,两组细胞在有无烟曲霉分生孢子的作用下处理24 h,收集细胞裂解液,进行双色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 Western blotting证实PKD1的过表达时间依赖性地增强烟曲霉刺激的A549细胞和HEK293细胞中PKD1的磷酸化活性及NF-κB通路中IКB和p65(pS276)的磷酸化活性,反之,敲低PKD1的表达则抑制烟曲霉介导的NF-κB通路中IКB和p65(pS276)的磷酸化活性。过表达PKD1明显增加NF-κB-luc荧光素酶的转录激活活性。结论 PKD1可能在烟曲霉刺激的NF-κB通路的激活及转录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D1 烟曲霉分生孢子 nf-κb 转录激活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
作者 蒋晨浩 张建楠 +5 位作者 周红梅 李荣华 杨慧慧 曹伟 刘砂金 蔡靓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血浆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Macnab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血浆TXB_(2)、PGE_(2)、TNF-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优良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疗效肯定、临床操作简单可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引导 针刺 八髎穴 炎症介质 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3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江摩 郑燕科 +2 位作者 余家明 徐鹏安 汤善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MMP-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期间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肉瘤患者40例和健康...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MMP-3促进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期间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肉瘤患者40例和健康人40名的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其中MMP-3含量,并采用SPSS软件分析MMP-3含量与骨肉瘤Enneking分期的相关性。RT-PCR分别检测不同骨肉瘤细胞株U2-OS、HOS-143b、MG-63中MMP-3的表达。MTT法、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50、100、200 ng/ml MMP-3刺激或转入MMP-3-shRNA慢病毒(MOI=50、100、200)对MG-6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3过表达或沉默对MG-63细胞中侵袭、转移相关的蛋白p-AKT、核蛋白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骨肉瘤患者血清中MMP-3的含量高于正常人(F=186.4,P=0.000);且MMP-3含量与骨肉瘤Enneking分期成正相关(r=0.736,P=0.043)。与其他3株细胞相比,MG-63细胞株中MMP-3表达最高(t=5.12,P<0.05)。MMP-3刺激导致MG-63细胞内MMP-3过表达,p-AKT和核内NF-κB表达升高,并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入MMP-3-shRNA慢病毒导致MMP-3表达沉默,p-AKT和核内NF-κB表达降低,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MMP-3可能通过增加AKT磷酸化水平和促进NF-κB核转位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骨肉瘤 MG-63细胞 侵袭 增殖 AKT磷酸化 nf-κb核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参与过度机械通气诱导的核因子-κB激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月兰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23-62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 目的通过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对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中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发生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正常通气组(B组)、过度通气组(C组)、正常通气+ly294002组(D组)、过度通气+ly294002(E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活性、免疫组化观察I-κBβ、NF-κB在肺细胞中的分布及表达;电泳迁移率测定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C组大鼠肺组织中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其他各组增加(P<0.05),NF-κB的DNA结合活性较A、D、E组显著提高(P<0.01),肺组织中I-κBβ表达显著降低,NF-κB表达增加,且主要表达于肺内巨噬细胞和肺上皮细胞。ly294002可明显抑制Akt磷酸化,降低NF-κB的活性及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论PI3K参与了过度机械通气导致的NF-κB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核因子-κb 磷脂酰肌醇-3-激酶 nf-κb激活 机械通气 核因子-κb nf-κb活性 磷酸化蛋白激酶 DNA结合活性 大鼠肺组织 Weste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明 郑德义 +4 位作者 贾一韬 付晋凤 郑兴锋 吕开阳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NI-1493预处理组,CNI-1493预处理组于术前1h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CNI-1493(2mg/ml)溶液10ml/kg。通过夹闭...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小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NI-1493预处理组,CNI-1493预处理组于术前1h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CNI-1493(2mg/ml)溶液10ml/kg。通过夹闭小鼠腹腔动脉3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h制作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1h后取胃标本,甲醛固定后铺平拍照,计算胃黏膜出血面积百分比。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磷酸化及总p38、JNK、ERK,磷酸化NF-κBp65以及分裂型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出血面积明显增大(P<0.05),p38、JNK以及ERK明显激活(P<0.05),磷酸化NF-κBp65以及促凋亡蛋白激活型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P<0.05)。CNI-1493预处理能明显逆转上述改变(P<0.05)。结论MAPK/NF-κB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p38MAPK抑制剂CNI-1493能抑制MAPK/NF-κB通路活化、减少凋亡蛋白表达,减轻胃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黏膜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组织 再灌注损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nf-κb 细胞凋亡 模型组 胃黏膜 抑制剂 磷酸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S40蛋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刚 朱刚才 张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5-690,共6页
40 kD大小的富含脯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底物蛋白(prolin-rich Akt substrate of 40 kD,PRAS40)是2003年Roth等从胞质锚定蛋白14-3-3的伴侣蛋白及Akt激酶的底物中首先鉴定的。PRAS40的活化主要方式为磷酸化修饰,并具有... 40 kD大小的富含脯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底物蛋白(prolin-rich Akt substrate of 40 kD,PRAS40)是2003年Roth等从胞质锚定蛋白14-3-3的伴侣蛋白及Akt激酶的底物中首先鉴定的。PRAS40的活化主要方式为磷酸化修饰,并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PRAS40参与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Akt,NF-κB和核糖体蛋白L11(ribosomal protein L11,RPL11)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衰老、自噬、凋亡、外泌体分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 kD大小的富含脯氨酸蛋白激酶b底物蛋白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蛋白激酶b 磷酸化 nf-κb P53 肿瘤 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体内外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孟心茹 甘晓凤 +5 位作者 郭丽君 张嫱 郑哲 王燕春 赵权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9,共9页
为了探究柴胡皂苷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体内外感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2倍倍比稀释(0.384 g/L~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的活力影响最小,并且可以促... 为了探究柴胡皂苷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体内外感染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2倍倍比稀释(0.384 g/L~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0.0645 g/L的柴胡皂苷对MDBK细胞的活力影响最小,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因此以该浓度的柴胡皂苷进行后续试验。本研究设置阴性对照组(NC)、E.tenella感染组(PC)、磺胺嘧啶钠对照组(WM)以及柴胡皂苷治疗组(CA)。除NC组外,每组细胞加入1.6×10^(6)个E.tenella子孢子,4 h后WM组加入0.5 g/L磺胺嘧啶钠,CA组加入0.0645 g/L柴胡皂苷,继续培养至不同时间,分别提取4组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感染E.tenella的MDBK细胞中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4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培养至24 h时,4组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感染48 h与72 h时,与WM和PC组相比,CA组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但与N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培养48 h)和极显著高于NC组(P<0.001,培养72 h)。qPCR结果显示,培养24 h和48 h,各组细胞中各细胞因子的相对转录水平虽有不同,但在培养72 h时,与PC组和WM组相比,CA组MDBK细胞中促炎因子IL-1β、IL-8、TNF-α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24 h时,CA组细胞中抑炎因子IL-10 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低于WM组(P<0.0001),但在48 h和72 h时,IL-10 mRNA的转录水平逐渐升高,并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01)。将13日龄白羽肉鸡设为上述4个组。除NC组外,每组雏鸡均口服感染2×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后2 d,CA组雏鸡口服0.0645 g/L柴胡皂苷,1 mL/只,WM组雏鸡口服0.5 g/L磺胺嘧啶,1 mL/只,共服用7 d。感染后4 d~8 d,采用血球计数板计算每组鸡粪便卵囊排出率。感染后8 d将各组鸡称重后剖杀,观察盲肠的剖检病变,并通过计算各组肉鸡的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以及盲肠病变值计算每组雏鸡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于感染后4 d、6 d和8 d分别剖杀10只鸡,取盲肠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鸡盲肠组织的病变。结果显示,CA组鸡粪便卵囊排出率为22.00%,极显著低于PC组(P<0.0001),极显著高于WM组(P<0.0001);ACI为173.13,极显著高于PC组和WM组(P<0.0001),达到中效抗球虫水平;剖检病变观察可见PC组雏鸡的盲肠肠壁变薄,长度变短,高度肿胀,而CA组鸡盲肠肠壁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与WM组雏鸡盲肠改善结果接近;组织病变可见,与PC组和WM组相比,CA组盲肠无炎性细胞浸润且肠绒毛肠壁形态完整,未观察到E.tenella裂殖子。以上结果首次证实柴胡皂苷在体内外均可有效抑制E.tenella对细胞的感染,并且能够改善与修复E.tenella对雏鸡盲肠的损伤,本研究为天然中药成分用于治疗E.tenella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柔嫩艾美耳球虫 p65蛋白磷酸化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