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调控NF-κB/IL-6/MMP-1信号通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影响
1
作者 李庆龙 贺巧荣 +4 位作者 王辉 袁一丁 曹欣意 李心亮 彭艳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3-2388,共6页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 目的探讨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0.054 g/kg)、古汉养生精组(13.5 mL/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6周采用香烟烟雾干预,第21天气管注射脂多糖建立COPD模型。HE、Masson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IL-6、HSP60、TLB4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M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古汉养生精组大鼠FVC、FEV0.1、PEF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改善;血清IL-6、NF-κB、HSP60、LTB4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F-κB p65、IL-6、HSP60、M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古汉养生精口服液具有抗COP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L-6/MM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养生精口服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il-6/mm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复康颗粒对人工诱发鸡肾肿病理模型的炎性细胞因子及IL-1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艺晨 杨庆昌 +4 位作者 林春发 叶芮伶 尚杨斐 胡宇 刘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86-2894,共9页
旨在探讨肾复康颗粒对鸡肾肿的抗炎机制。将90只健康雏鸡分为空白组(15只)和试验组(75只),试验组通过饲喂自制高钙高蛋白饲料人工复制鸡肾肿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肾复康... 旨在探讨肾复康颗粒对鸡肾肿的抗炎机制。将90只健康雏鸡分为空白组(15只)和试验组(75只),试验组通过饲喂自制高钙高蛋白饲料人工复制鸡肾肿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饮水给药肾复康颗粒2.0、1.0、0.5 g·L^(-1),阳性药物组饮水给药苍蓝口服液1.0 mL·L^(-1),模型组饮水给予生理盐水1.0 mL·L^(-1),2次·d-1,连用5 d。分别于造模前、后以及末次给药后2 d进行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TNF-α、MCP-1、TGF-β1的含量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肾IL^(-1)R、IκBα、NF-κBp65 mRNA的转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升高(P<0.01),肾中IκBα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饮水给药治疗后,肾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复康颗粒中剂量组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肾中IκBαmRNA转录量极显著增加(P<0.01)。肾复康颗粒通过降低肾肿鸡血清中IL^(-1)、TNF-α、MCP-1、TGF-β1中含量,抑制IL^(-1)R/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复康颗粒 肾肿 抗炎 转录 il-1R/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煜 李承德 +4 位作者 曲敬蓉 李浩 陈博超 聂克 毛淑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d^(-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法(chronic ...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抑郁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d^(-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法(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APS低、高剂量组大鼠不同剂量的APS干预4周。通过糖水摄取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通过检测海马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IκBα(p-IκBα)、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TNF-α、IL-1β、IL-6水平,评价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组大鼠糖水摄取实验中糖水摄取量明显下降、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海马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活性明显升高。APS干预明显升高了抑郁大鼠糖水摄取量、缩短了游泳实验的静止不动时间。同时,APS干预明显抑制了抑郁大鼠海马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 APS可减轻CUMS引起的大鼠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抑郁 海马 nf-κb通路 Tnf-α il-1Β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9基因调控牛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EBL细胞IL-1β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赵雅芝 潘巧 +4 位作者 王显兵 郝文君 刘桐 王秀梅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0-505,共6页
为探究宿主TRIM9基因通过调控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释放致炎细胞因子IL-1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通过M.bovis LAMPs刺激EBL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TRIM9和IL-... 为探究宿主TRIM9基因通过调控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释放致炎细胞因子IL-1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通过M.bovis LAMPs刺激EBL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TRIM9和IL-1β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TRIM9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9倍,IL-1β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5倍。构建pEGFP-C1-TRIM9荧光报告质粒并转染EBL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RIM9在EBL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TRIM9蛋白能够瞬时表达于EBL细胞浆。通过将构建的pCMV-C-HA-TRIM9重组质粒和si-TRIM9干扰质粒共转染EBL细胞,经2μg/mL M.bovis LAMPs刺激12 h后,采用qPCR和ELISA检测IL-1β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M.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过表达TRIM9组中IL-1β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中IL-1β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分别上调33倍和30倍)。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分析NF-κB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显示,与M.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TRIM9蛋白过表达组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p65磷酸化水平提高,促进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综上结果表明敲低TRIM9基因能够促进M.bovis LAMPs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EBL细胞释放IL-1β。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宿主蛋白参与抗牛支原体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 TRIM9 nf-κb信号通路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胎牛肺细胞IL-1β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素丽 汪洋 +6 位作者 李媛 周玉梅 高利萍 邵佳日 王琪 陈莹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447,共4页
为研究牛支原体(M.bovis)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IL-1β表达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以M.bovis及其LAMPs刺激EBL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的动态变化;然后将融合表达的细胞p65(Rel A)蛋白和绿色荧光... 为研究牛支原体(M.bovis)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IL-1β表达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以M.bovis及其LAMPs刺激EBL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的动态变化;然后将融合表达的细胞p65(Rel A)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p EGFP-p65转染EBL细胞,以LAMPs刺激EBL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p65的亚细胞分布。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bovis及其LAMPs能够诱导EBL细胞IL-1β的表达;而且LAMPs作用的最佳剂量为2μg/m L,最佳时间为12 h。同时,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到LAMPs能够诱导p65进入EBL细胞核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LAMPs能够诱导EBL细胞中p65进入细胞核内,从而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L-1β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脂质相关膜蛋白 胎牛肺细胞 nf-κb信号通路 il-1Β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唐文静 李惠菁 +8 位作者 游咏梅 杨珊莉 王莹 李涓 饶婷 罗霄 龚一萌 钟冬灵 江一静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3-592,共10页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2-VO)构建VD模... 目的:观察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VD大鼠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均通过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2-VO)构建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非穴组和电针+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组(n=8)。电针组选取神庭、百会穴,非穴组选择双肋下髂嵴上10 mm进行电针干预,30 min/次,1次/d,共干预7 d;电针+AMPK抑制剂组在电针前2 h腹腔注射Compound C溶液(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捆绑。干预结束后,使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海马组织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海马组织中AMPKα1、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血清IL-1β与海马组织IL-6、TNF-α表达增加;AMPKα1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善;炎症介质IL-1β、IL-6和TNF-α含量减少;AMPKα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均P<0.05)。与电针组比较,非穴组和电针+AMPK抑制剂组削弱了对VD大鼠认知功能改善能力及对炎症介质和AMPK/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能够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调节AM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外周及海马神经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神经炎症 AMPK/nf-κb信号通路 认知障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致皮肤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梦圆 程紫萍 +5 位作者 孙鲁宁 钱徐萍 孙诗钰 王雨 陈安九 王永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索兰索拉唑诱发皮肤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小鼠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价小鼠皮肤组织损伤情况;体外实验,通过CCK-8测定10~200μmol/L兰索拉唑孵育24 h和48 h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的变化,并用10、20、40μmol/L的兰索拉唑分别孵育HaCaT 24 h、48 h,Western blot检测HaCaT中磷酸化核因子(NF)-κB蛋白(phospho-NF-κB p65,P-p65)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的蛋白表达量。此外,兰索拉唑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单独或联合孵育HaCaT 24 h、48 h后,检测HaCaT中P-p65、IL-6和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兰索拉唑可造成小鼠皮肤损伤;体外实验发现,兰索拉唑可降低细胞活力,增加P-p65蛋白的表达,介导NF-κB通路激活,进一步刺激炎症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PDTC可抑制兰索拉唑介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兰索拉唑可以促进炎症因子表达继而诱发皮肤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皮肤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il-6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