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门式墩优化方法及软件研发
1
作者 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针对门式墩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多、计算耗时长、传统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基于BPNN代理模型和NSGAII遗传算法研发了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墩结构尺寸优化软件。首先,建立以结构工程数量为优化目标、安全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结构尺寸优化... 针对门式墩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多、计算耗时长、传统优化方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基于BPNN代理模型和NSGAII遗传算法研发了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墩结构尺寸优化软件。首先,建立以结构工程数量为优化目标、安全指标为约束条件的结构尺寸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法构建门式墩训练样本集,采用拉丁超立方开展试验设计,建立BPNN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最后,采用NSGAII遗传优化算法对BPNN神经网络代理模型进行搜索,实现门式墩最优结构尺寸和钢束线形的搜索推荐。依托某门式墩结构设计,开展算法有效性和效率验证,结果表明,案例的优化时间由有限元法的45 h缩短至智能优化算法的15 min,优化算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提高优化效率1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门式墩 结构优化 BP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 NSGAII算法 拉丁超立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连续非结构模型同步优化质量交换网络
2
作者 熊思恒 黄冬梅 +3 位作者 肖媛 黄晓璜 易智康 崔国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5-645,共11页
质量交换网络是减少化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手段,其集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的同步优化模型,允许分流非等浓度混合与考虑流股再生的连续非结构模型(NSM)。连续非结构... 质量交换网络是减少化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手段,其集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的同步优化模型,允许分流非等浓度混合与考虑流股再生的连续非结构模型(NSM)。连续非结构模型预先不设置结构化参数,没有固定的匹配模式,使用连续的实数区间划分不同的流股,随机生成具体的实数代表传质单元在流股上的位置。连续非结构模型在形成质量交换网络结构方面非常随机与灵活,具有极广的搜索域。在此基础上,使用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RWCE)同时优化连续非结构模型中的整形变量与连续变量,该算法具有个体间独立进化的特点。最后通过三个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连续非结构模型结合启发算法可以得到低于目前文献最优的结果,能够灵活地表达复杂的质量交换网络结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交换网络 连续非结构模型 过程系统 优化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进化神经网络的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关系模型构建及工艺参数优化
3
作者 张燎原 李文辉 +4 位作者 温学杰 张演 李秀红 王海珠 杨胜强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1-140,共10页
目的构建高精度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的关系模型,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TC4钛合金板材为试件开展正交实验,通过方差分析获取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下降率的影响程度。将工艺参数作为输入,表面粗糙度下降率作为输出,通过... 目的构建高精度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的关系模型,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以TC4钛合金板材为试件开展正交实验,通过方差分析获取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下降率的影响程度。将工艺参数作为输入,表面粗糙度下降率作为输出,通过数学回归以及神经网络的方法构建初始工艺参数关系模型。通过迭代训练隐含层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隐含层结构,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网络权重和偏置,构建多层进化神经网络(GA-MLP)关系模型,进一步将关系模型耦合遗传算法实现工艺参数优化。结果采用数学回归与传统神经网络构建的工艺参数关系模型预测精度为75.6%和76.4%,基于多层进化神经网络构建的关系模型预测精度可提升至96.6%。优化后的加工参数为振动频率25 Hz、偏心块相位差98°、上偏心块质量1.55 kg、下偏心块质量1.8 kg,在此工艺参数下加工可将试件表面粗糙度由0.976μm降低至0.311μm,表面粗糙度下降率达68.12%。结论提出的多层进化神经网络相较于传统的数学回归以及初始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优化的工艺参数能够有效降低试件表面粗糙度并提升其下降率。研究结果为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关系模型构建与参数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振动式滚磨光整 工艺参数关系模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网络重构技术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双层模型
4
作者 李东阳 李永刚 +1 位作者 吴滨源 王小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运行和调控压力逐年增大、电压越限问题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网络重构技术的无功优化双层模型。首先,以减少配电网运行成本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协调控制,建立无功优化上层... 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电网运行和调控压力逐年增大、电压越限问题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网络重构技术的无功优化双层模型。首先,以减少配电网运行成本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无功补偿设备的协调控制,建立无功优化上层模型;其次,以网损成本和重构成本最小为目标,融合网络重构技术,建立下层重构模型;然后,基于多策略方法改进蜣螂优化算法,实现对双层模型的快速求解;最后,以IEEE33节点系统为算例,对所提的双层优化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的双层优化模型可以有效改善配电网的电压分布,降低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无功优化 网络重构 双层模型 改进蜣螂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车身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
5
作者 荣海 蒋建中 +2 位作者 姚再起 马凯 杜柯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通过车身零件厚度优化,在保证正碰、侧碰、模态和刚度多个学科关键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采用代理模型法代替仿真与协同优化方法结合开展优化;考虑到碰撞工况的高度非线性特性,选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全连接神经网... 通过车身零件厚度优化,在保证正碰、侧碰、模态和刚度多个学科关键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采用代理模型法代替仿真与协同优化方法结合开展优化;考虑到碰撞工况的高度非线性特性,选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来建立代理模型;基于代理模型法获得轻量化方案最终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响应面模型和Kriging模型相比,FCNN模型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回归和泛化能力;碰撞工况FCNN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其他2种模型提升约12.5%,R2达到0.9左右;优化前后车身整体性能变化不大,实现减重7.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多学科优化 神经网络 协同优化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6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构架优化设计
7
作者 何宇轩 尹涛 王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0,共7页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 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BNN)相较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在结构系统识别与健康监测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该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单隐含层BNN的应用及其构架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多隐含层构架相比于单隐含层在复杂高维数据拟合上通常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但针对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针对多隐含层BNN并结合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开展构架优化设计研究,发展基于证据对数的多隐含层BNN网络性能定量量度,并提出一种实现多隐含层BNN各隐含层神经元数量同步优化的高效算法,获得针对具体模型修正问题的多隐含层BNN构架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基于现场实测模态参数的某大跨度钢结构人行桥模型修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系统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有限元模型修正 贝叶斯深度神经网络 构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工程与仿生优化算法构建河流溶解氧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鹏程 苏永军 +1 位作者 王钰 贾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河流水体中溶解氧骤增或耗竭均会引发系列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准确预测河流溶解氧(DO)浓度对河流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模型输入特征的可解释性及模型精度,获取河流DO浓度最优预测模型,研究利用黄河流域山西境内... 河流水体中溶解氧骤增或耗竭均会引发系列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准确预测河流溶解氧(DO)浓度对河流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模型输入特征的可解释性及模型精度,获取河流DO浓度最优预测模型,研究利用黄河流域山西境内水质监测站点数据,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为基础,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基于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特征优选,建立RF-CNN-BiLSTM-Attention(RF-CBA)模型,进一步利用吸血水蛭优化算法(BSLO)、黑翅鸢优化算法(BKA)、白鲨优化算法(WSO)等仿生优化算法,构建了BSLO-RF-CBA、BKA-RF-CBA、WSO-RF-CBA共3种优化模型,并与深度学习中CNN-A、LSTM-A、BiLSTM-A、CBA、RF-CBA模型对比,分析得到河流溶解氧预测结果,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均方误差(MSE)、决定系数(R2)、全绩效指标(GPI)和相对误差(MAPE)评价不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1)RF模型通过对影响河流DO特征值进行排序、筛选,可消除冗余特征对水质预测模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2)利用仿生算法优化RF-CBA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学习率、正则化系数等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进一步提升,总体上捕捉到了DO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模型表现出强稳定性和泛化能力。(3)BSLO-RF-CBA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对DO变化捕捉能力突出,具有更强的捕获全局依赖关系的能力,推荐用于河流溶解氧预测模型。该模型具备扩展至不同河流溶解氧等污染物浓度预测的能力,为河流水体污染预警与系统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特征优选 仿生优化算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GA和LSTM的边坡变形预测优化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海平 王顺辉 +2 位作者 陈兰兰 范永超 万俊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496,共6页
考虑到BP神经网络模型忽略边坡监测数据存在的时间相关性,以及LSTM模型由于超参数选择存在主观性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GA-LSTM)相结合的边坡变形预测模型,以发挥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LSTM预... 考虑到BP神经网络模型忽略边坡监测数据存在的时间相关性,以及LSTM模型由于超参数选择存在主观性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长短期记忆网络(GA-LSTM)相结合的边坡变形预测模型,以发挥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LSTM预测时序数据的优势。以海明矿业露天采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LSTM网络模型以及GA-LSTM网络模型对边坡监测点GNSS49变形进行预测分析,并对比各模型达到收敛条件的时间。结果表明,GA-LSTM模型与其他模型达到同一收敛条件的时间差异不大,GA-LSTM模型的拟合准确度在0.1~0.2 mm,是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5~7倍,是BP神经网络模型的10~20倍,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其预测值与实际监测数据基本一致,可为矿山边坡的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决策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遗传算法 LSTM神经网络 优化网络模型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与BP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优化
10
作者 孙磊 韩书永 +2 位作者 马梦蹊 王坚 刘宁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时多个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在Isight中集成BP神经网络、Solidworks参数化几何模型及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值为身管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以及复合材料缠绕部位处... 针对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时多个性能指标设计要求,在Isight中集成BP神经网络、Solidworks参数化几何模型及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值为身管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以及复合材料缠绕部位处的身管内壁最大等效应力,复合材料身管三段复合缠绕位置处的金属内衬直径以及复合材料缠绕角度为设计变量。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再通过NSGA-Ⅱ遗传算法对多个目标进行优化求解,解得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的Pareto最优解集。通过优化结果可知,采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生成的Pareto前沿面最优解集分散地较为均匀,优化解集的复合材料身管结构参数方案在刚度、强度和质量方面均有改善,为复合材料身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目标结构优化 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
11
作者 陈永生 陈诚 毕雨辰 《园林》 2025年第5期4-13,共10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能保护物种多样性、提升全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绿色转型的媒介,是快速城市化环境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当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对于中小城市的关注度不足,以安徽省六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研究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并针对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中的关键要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根据研究结果,在研究区域初步构建源斑块32个、潜在生态廊道446条,其中包含重要廊道31条、一般廊道383条、可建设廊道32条。并进一步增补2处源斑块、24处生态踏脚石、64条廊道,以提高网络的完整度和复杂度。最后采用网络闭合度、点线比率以及网络连接度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评估,为六安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提出指引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网络构建 优化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源斑块 生态踏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识别评价、网络构建与优化模型研究
12
作者 王智勇 冯京昕 +2 位作者 黄亚平 杨体星 谢来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生态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信息和能量的重要用地,是促进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以6个特大(超大)城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SPA-InVEST复合模...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生态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信息和能量的重要用地,是促进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以6个特大(超大)城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SPA-InVEST复合模型对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和评价,通过生境质量评价结果提取核心生态源地并生成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各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特大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进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各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并探索构建了“绿楔+绿环”的环网放射式和“绿心+绿带”的带网棋盘式2种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以期为中国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优化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格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特大城市都市区 生态空间网络 优化模型 生境质量评价 MSPA-InV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空协同运输的南海群岛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及算法
13
作者 赵冰 郁斢兰 王诺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7,共7页
针对我国南海群岛海域广阔,运输距离较长的特点,建立了海空协同运输背景下综合确定海运中心岛选址、码头建设、船型及飞机机型配备、海空航线设置、仓储规模的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结合所建模型特点,提出了在局部搜索染色体选择、邻域算... 针对我国南海群岛海域广阔,运输距离较长的特点,建立了海空协同运输背景下综合确定海运中心岛选址、码头建设、船型及飞机机型配备、海空航线设置、仓储规模的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结合所建模型特点,提出了在局部搜索染色体选择、邻域算子自适应选择以及在适应度函数计算中融入记忆库搜索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变邻域搜索文化基因算法,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最后,以我国的南海西沙和南沙群岛物流网络优化为例,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边远群岛海空协同物流网络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为我国南海群岛建设海空协同运输的物流网络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对于加强南海海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网络 海空协同 优化模型 文化基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连锁故障传播路径的电力系统N-k多阶段双层优化及故障场景筛选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晔 孙溶佐 +1 位作者 王炜宇 曹一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0-2553,I0008,共15页
当前电力系统通过经典N-k安全分析直接筛选危害最大的k重预想事故场景时,忽略了源发故障带来的故障动态传播过程,导致N-k安全分析结果偏保守。因此,该文重点刻画故障传播过程中系统拓扑规模与连接关系的变化,建立计及连锁故障传播路径的... 当前电力系统通过经典N-k安全分析直接筛选危害最大的k重预想事故场景时,忽略了源发故障带来的故障动态传播过程,导致N-k安全分析结果偏保守。因此,该文重点刻画故障传播过程中系统拓扑规模与连接关系的变化,建立计及连锁故障传播路径的N-k多阶段双层优化及故障场景筛选模型;其中上层以负荷损失最大为目标,筛选k重源发故障及其故障传播路径,下层以负荷损失最小为目标,模拟调度中心调整发电机出力、负荷大小等抑制故障级联传播的过程。引入对偶变量将该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进行求解,然而,对偶变量的引入会产生非线性项,存在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所以,该文提出一种两阶段网络流算法,以得到对偶变量上下界从而消除引入的非线性项,同时缩小模型可行域,快速求解该文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辨识高危N-k源发故障场景及多阶段故障传播路径且求解速度提升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网络模型 多阶段双层优化模型 对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松开 王建辉 +3 位作者 罗志军 郭东汕 童锦文 聂欣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568,共12页
【目的】以鄱阳湖城市群为例,探讨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InVEST模型测算研究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并分析其时空演... 【目的】以鄱阳湖城市群为例,探讨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InVEST模型测算研究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修正的引力模型分别探讨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结果】(1)2000—2020年产水和土壤保持分别提高了5.665%和19.423%,碳储存和生境质量分别降低了1.859%和4.509%,综合服务主要呈现“四周高,中间低,沿江沿河低”的空间格局;(2)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空间近邻效应和空间溢出现象,区际联系趋向于下降,区际外溢效应出现弱化,热点与冷点的连绵态势明显,部分冷点区存在明显波动与扩张;(3)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网络结构具有多重关联的复杂特征,整体上呈现“一大核,三小核”的空间分布格局,时间上呈现多重关联的复杂网络逐渐演变为简单独立网络的趋势;(4)优化策略中,建议培育并维持核心生态源地、合理优化“三生空间”格局、加快建立跨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统筹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结论】鄱阳湖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网络连通性渐趋于弱化,建议通过合理的手段推动城市之间的多联多通,有助于建立城市群的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InVEST模型 优化策略 鄱阳湖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的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山贵 赵玉龙 +4 位作者 肖红林 陈伟华 贺戈 张烈辉 杜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51,共12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开发方式,其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合理设计对于气藏的经济效益开发至关重要。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自动优化方法存在所需数值模拟次数多、收敛速度慢和代理模型更新复杂等问题,且...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致密砂岩气藏的主要开发方式,其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合理设计对于气藏的经济效益开发至关重要。基于群智能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自动优化方法存在所需数值模拟次数多、收敛速度慢和代理模型更新复杂等问题,且依靠现场工程师经验和正交实验等传统方法难以获得最佳的裂缝参数设计。为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混合优化算法和自适应深度神经网络(DNN)结合的致密气藏裂缝参数优化方法。首先,混合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GA)和贝叶斯自适应直接搜索(BADS)之间循环迭代的混合策略。在自适应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以“最大平均距离点”作为最不确定解,同时辅以最有希望解和少量拉丁超立方采样解共同更新优化过程中的DNN代理模型。随后,将建立的优化方法用于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标准测试函数和低维裂缝参数优化问题上,GA+BADS混合优化算法表现出了显著优于GA的寻优速度;(2)针对高维裂缝参数优化问题,GA+BADS混合优化算法在约1/2的GA总数值模拟次数下提高了131万元的经济净现值(NPV),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都明显增加;(3)相比于GA+BADS混合优化算法,在获得相同NPV时,自适应DNN代理加速优化可再减少24.54%的数值模拟运算次数。结论认为,该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优化效率,为解决非常规油气藏中水力压裂裂缝参数设计问题提供了一套可行且高效的智能优化方法,将有力促进非常规油气的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沙溪庙组 裂缝参数优化 混合优化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自适应学习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神经网络的多方向GWO优化方法
17
作者 张晓丽 闻俊 +3 位作者 朱贵富 许诺 聂佳磊 杨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3-840,共8页
针对标准的GWO算法不稳定性和表现性能不佳问题,本文从多个方向提出优化路径.首先,为灰狼群体中增加最优解、候选狼群定义步长、候选狼群步长的权值进行优化、以及各优化方向相结合,对标准GWO算法进行优化改进,总共形成8种优化算法;然... 针对标准的GWO算法不稳定性和表现性能不佳问题,本文从多个方向提出优化路径.首先,为灰狼群体中增加最优解、候选狼群定义步长、候选狼群步长的权值进行优化、以及各优化方向相结合,对标准GWO算法进行优化改进,总共形成8种优化算法;然后将优化算法融入RNN、MLP和CMLP 3种神经网络中,总共构成24种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公共数据集进行了240次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的优化可以提高各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及稳定性,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
18
作者 张辰微 王颖 +1 位作者 李亚平 张凯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37,共15页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环节进行防护,对提高系统的持续供能能力,特别是在面临蓄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破坏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环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脆弱环节进行防护,对提高系统的持续供能能力,特别是在面临蓄意物理攻击和自然破坏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脆弱环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带权重介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脆弱环节防护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系统受攻击和破坏后损失的带权重介数最小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建立备份节点、备份线路,以及增加节点物理防护、线路物理防护和新建线路5种防护手段,以满足防护需求、防护预算限制、新建线路类型和数量限制等约束条件,优化得到防护预算内的最优防护策略.为解决模型求解中涉及复杂的介数计算和非线性目标函数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防护手段类型将模型转化为上下双层;其次利用局部线性化技术处理下层模型;最后提出“遗传-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模型高精度、高效率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攻击和破坏条件下,相对于没有任何防护策略的情况,系统在引入最优防护策略后,带权重介数损失减少45.37%;并且该策略在分配的防护预算内优于其他5种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优化模型 带权重介数 复杂网络理论 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方法
19
作者 周旋 刘小虎 易祥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97,共9页
针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权重难以整定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权重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由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零序电流及损耗偏高的问题,通过改进模型预测转... 针对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权重难以整定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优化权重系数,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权重参数优化方法。首先,由于共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零序电流及损耗偏高的问题,通过改进模型预测转矩代价函数,降低零序电流及损耗;然后,基于大量数据集训练权重优化神经网络,对权重数据进行寻优,提高了控制算法运行效率,提升了电机驱动系统性能;最后,分别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与以DSP28335为主控的驱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将零序电流基本抑制到0A,将电机损耗降低约15W,提升了权重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权重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9310钢本构模型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文鹏 孙岑花 +2 位作者 李佳俊 王宇航 董显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80,共10页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 目的研究9310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200℃、应变速率为0.01~50s-1和高度压下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建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的9310钢本构模型。方法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9310钢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基于热压缩实验数据,分析了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分析,之后引入人工神经网络(ANN)智能算法优化了Arrhenius本构模型。结果与变形温度相比,应变速率对9310钢流动软化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支持向量回归(SVR)本构模型,考虑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精度更高,其相关系数R为0.9934,平均相对误差(AARE)和均方误差(MSE)分别为0.0556和89.362,它在预测高应变速率(1、10、50 s-1)流动应力时出现了较大偏差,经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相关系数R提高至0.9991,AARE和MSE分别降至0.0199和9.998,且绝对误差在±10MPa以内的预测流动应力占比为98.34%。结论在低应变速率(0.01 s-1)下软化效应更强,在高应变速率(10 s-1)下再结晶程度较低,软化效应较弱。ANN智能算法优化后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较准确地预测9310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本构模型 Arrhenius型本构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NN) 智能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