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MP毁伤效应数据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晓红 王伟力 +4 位作者 张立华 李树军 朱颖 刘波 李春光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8期62-64,共3页
为了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实现NEMP毁伤效应的可视化,利用空间聚类技术对毁伤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毁伤数据的空间聚类检验指数;利用多分辨率建模技术的聚合-解聚方法和自适应算法,对毁伤目标空间进行剖分,得到MRRTP模型;该模型与传统的TE... 为了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实现NEMP毁伤效应的可视化,利用空间聚类技术对毁伤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毁伤数据的空间聚类检验指数;利用多分辨率建模技术的聚合-解聚方法和自适应算法,对毁伤目标空间进行剖分,得到MRRTP模型;该模型与传统的TEN模型混合,实现了NEMP毁伤效应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构建;为高效、完整地实现NEMP毁伤效应的三维表达以及空间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p 毁伤效应 自适应算法 MRRTP模型 T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爆炸早中期电磁脉冲产生的数值模拟方法
2
作者 王建国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7-796,共10页
由于核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NEMP)电场与爆炸当量、爆高、方位角、大气参数和观测位置等密切相关,NEMP产生的数值模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评述了核爆炸电磁脉冲产生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NEMP产生的物理模型、... 由于核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NEMP)电场与爆炸当量、爆高、方位角、大气参数和观测位置等密切相关,NEMP产生的数值模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评述了核爆炸电磁脉冲产生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NEMP产生的物理模型、γ射线和中子在大气中输运及康普顿电流源、大气电导率模型和电磁场求解方法;给出了NEMP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主要包括早期电磁脉冲和中期电磁脉冲联合模拟结果,并分析了早期电磁脉冲和中期电磁脉冲峰值、起止时间和频谱等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nemp) 中子次级γ射线 大气电导率 早期电磁脉冲 中期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爆电磁脉冲信号的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夕海 刘志刚 +1 位作者 武红霞 刘代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针对核爆电磁脉冲(NEMP)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点,将小波变换和分形方法引入到NEMP信号的分析处理中,提取了多分辨率能量分形特征及盒维数,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所提取的特征与NEMP传播距离及当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为NEMP信号分... 针对核爆电磁脉冲(NEMP)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点,将小波变换和分形方法引入到NEMP信号的分析处理中,提取了多分辨率能量分形特征及盒维数,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所提取的特征与NEMP传播距离及当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为NEMP信号分析与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炸 电磁脉冲信号 分形特征 nemp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特征分布的核爆电磁脉冲识别算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涛 陈福贵 +5 位作者 刘明 石小磊 陈伟辉 朱万华 黄玲 方广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9-164,共6页
为解决近区核爆电磁脉冲(NEMP)与闪电电磁脉冲(LEMP)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500 km内的时域自动识别算法,并详细介绍了关键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对于多站接收到的同源电磁脉冲(EMP)信号,通过场强阈值触发和波形相关运算结合,确定各条波形... 为解决近区核爆电磁脉冲(NEMP)与闪电电磁脉冲(LEMP)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500 km内的时域自动识别算法,并详细介绍了关键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对于多站接收到的同源电磁脉冲(EMP)信号,通过场强阈值触发和波形相关运算结合,确定各条波形时域分析的起始点;根据1000 km处各站直达波和反射波的时差估算电离层高度,以此高度计算时域分析的截止点。定义4个特征参数来表征该段时间范围内的波形特征,并通过对大量的LEMP样本进行统计,得到各个特征参数的分布特性,结合实测NEMP波形的特征参数,制定一套NEMP自动识别算法。实测数据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可有效排除99%以上的LEMP干扰,并有效识别近区范围内的NEMP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波形 特征分布 核爆电磁脉冲(nemp) 闪电电磁脉冲(LEMP) 近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最优集成学习的小样本电磁脉冲信号分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晴 刘小军 +4 位作者 刘艳 程璐 许鑫 纪奕才 方广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3-198,共6页
闪电与核爆电磁脉冲分类是核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其主要难点便是其正负样本不均衡程度可达到1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SMALLBAG的集成学习分类方法。针对小样本问题,通过对少数类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和多数类样本重采样的方法重新构建... 闪电与核爆电磁脉冲分类是核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其主要难点便是其正负样本不均衡程度可达到1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SMALLBAG的集成学习分类方法。针对小样本问题,通过对少数类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和多数类样本重采样的方法重新构建新的训练数据集,分别提取时域、频域、小波域的特征以表征信号。针对样本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基于新采样数据集的集成学习方案,减少样本不均衡影响同时提高分类准确率。该模型能够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保证实时性要求,试验结果显示识别准确率可达99.99%,测试速度为每个样本0.67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类别不均衡 小样本学习 核爆电磁脉冲(nemp) 闪电电磁脉冲(LE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分析的核爆与雷电电磁脉冲识别 被引量:8
6
作者 祁树锋 李夕海 +3 位作者 韩绍卿 冯军 陈蛟 刘代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0,16,共4页
据核爆与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对NMEP与LEMP信号进行多重分形分析,计算二者多重分形广义维数D2~D8及广义维数变化率。分析发现广义维数变化率能反映核爆、雷电不同的产生机理,与广义维数相比,用广义维数变化率作为特征,... 据核爆与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对NMEP与LEMP信号进行多重分形分析,计算二者多重分形广义维数D2~D8及广义维数变化率。分析发现广义维数变化率能反映核爆、雷电不同的产生机理,与广义维数相比,用广义维数变化率作为特征,对NEMP与LEMP识别率更高、更稳定、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 雷电电磁脉冲 识别 多重分形 广义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谱区域能量比的核爆与雷电电磁脉冲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祁树锋 李夕海 +3 位作者 韩绍卿 牛超 冯军 刘代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根据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NEMP和LEM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二者Hilbert谱中的能量集中于一定时间和频率范围内。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基于Hilbert谱区域能量比特征,采用最近邻法则... 根据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特点,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对NEMP和LEM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发现二者Hilbert谱中的能量集中于一定时间和频率范围内。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基于Hilbert谱区域能量比特征,采用最近邻法则对二者进行识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Hilbert谱中适当选择两个区域,以该区域能量比为特征对核爆和雷电电磁脉冲信号进行识别,平均识别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 雷电电磁脉冲 识别 Hilbert谱 区域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系统在核电磁脉冲辐照下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侯民胜 刘尚合 王书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6,共4页
核电磁脉冲 (NEMP)、雷电电磁脉冲 (LEMP)和高功率微波 (HPM)等强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它们对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 ,利用 GTEM室产生的核电磁脉冲 ,对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 ,单片... 核电磁脉冲 (NEMP)、雷电电磁脉冲 (LEMP)和高功率微波 (HPM)等强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具有很强的干扰和破坏作用。为研究它们对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 ,利用 GTEM室产生的核电磁脉冲 ,对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 ,单片机系统在强电磁脉冲作用下 ,会出现“死机”、重启动、通讯出错等现象。基于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辐照效应 单片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对核电磁脉冲传播特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孟萃 陈雨生 +1 位作者 周辉 龚建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9-372,406,共5页
引入傅立叶变换,对高空核爆激励的瞬态电磁脉冲信号通过电离层向同步卫星轨道传播后的波形进行了分析。由于电离层的色散特性,使原来的瞬态电磁场不同频率的成分相互分离,频率高的相速度快,频率低的相速度慢,使到达卫星轨道的波形成为... 引入傅立叶变换,对高空核爆激励的瞬态电磁脉冲信号通过电离层向同步卫星轨道传播后的波形进行了分析。由于电离层的色散特性,使原来的瞬态电磁场不同频率的成分相互分离,频率高的相速度快,频率低的相速度慢,使到达卫星轨道的波形成为一衰减振荡,且波形持续时间拉大。考虑电离层的衰减,对20~100km爆高的核电磁脉冲传播至卫星轨道后的电场仍是可以监测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卫星轨道 电离层 核电磁脉冲 信号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爆电磁脉冲信号的时变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刚 刘代志 孙新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2-495,511,共5页
核爆电磁脉冲波在由近区向远区传播过程中 ,由于受大地 -电离层波导的作用 ,会发生频谱漂移和色散现象 ,从而使远区探测到的电磁信号表现出明显的时变谱特征 ,根据产生该现象的物理机理 ,引入时频分析工具 ,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核爆电磁脉冲波在由近区向远区传播过程中 ,由于受大地 -电离层波导的作用 ,会发生频谱漂移和色散现象 ,从而使远区探测到的电磁信号表现出明显的时变谱特征 ,根据产生该现象的物理机理 ,引入时频分析工具 ,对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炸 电磁脉冲信号 时变谱 特征分析 时频分析 WVD Chirplet变换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电场探头校准装置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欣 张雪芹 +1 位作者 曹保锋 梁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7-1010,1023,共5页
研制了一种核爆电磁脉冲电场探头校准标准装置,该标准装置利用TEM小室产生标准电场,可完成核爆电磁脉冲电场传感器频域及时域校准工作,为核爆电磁脉冲电场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考核提供了技术途径。文章还对频域及时域校准方法的不确定度... 研制了一种核爆电磁脉冲电场探头校准标准装置,该标准装置利用TEM小室产生标准电场,可完成核爆电磁脉冲电场传感器频域及时域校准工作,为核爆电磁脉冲电场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考核提供了技术途径。文章还对频域及时域校准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 标准装置 TEM小室 电场传感器 时域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信号传输的核电磁脉冲场探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文武 张传东 +2 位作者 刘义 陈久春 樊友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介绍了基于光纤信号传输的核电磁脉冲场探测仪的原理、设计研制及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对核电磁脉冲信号进行频谱截断分析,确定核电磁脉冲测量所需的最小带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激光器电路、探测器电路。核电磁... 介绍了基于光纤信号传输的核电磁脉冲场探测仪的原理、设计研制及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对核电磁脉冲信号进行频谱截断分析,确定核电磁脉冲测量所需的最小带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激光器电路、探测器电路。核电磁脉冲场探测仪的研制对核电磁脉冲场的防护技术研究提供了器材保障,对提高我国电子信息设备核电磁脉冲场的防护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信号传输 核电磁脉冲探测 频谱截断分析 快速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信号分解特征集成学习的电磁脉冲识别方法
13
作者 程璐 王雪晴 +4 位作者 刘艳 程先友 许鑫 纪奕才 方广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5-281,318,共8页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核爆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NEMP)和闪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LEMP),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信号分解和集成学习的识别分类方法。首先,针对样本不均衡问题,利用数据扩增方法对数据... 为准确高效地识别核爆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NEMP)和闪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LEMP),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信号分解和集成学习的识别分类方法。首先,针对样本不均衡问题,利用数据扩增方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NEMP和LEMP分别进行自适应信号分解;其次,对分解信号提取其在时域、频域和小波域的特征;最后,对提取特征采用集成学习算法进行识别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测数据上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9.99%以上,LEMP信号的误报率低于万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nemp) 闪电电磁脉冲(LEMP) 希尔伯特-黄变换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产生的快核电磁脉冲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勋 马燕云 +1 位作者 甘龙飞 欧阳建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了研究地磁场以及高度因素对高空核爆中射线产生的快核电磁脉冲的影响,选取了低纬度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距爆心不同距离处变化地磁场与稳恒磁场对横向电场的影响,表明地磁场对高空核爆的影响比对低空核爆的影响大,... 为了研究地磁场以及高度因素对高空核爆中射线产生的快核电磁脉冲的影响,选取了低纬度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距爆心不同距离处变化地磁场与稳恒磁场对横向电场的影响,表明地磁场对高空核爆的影响比对低空核爆的影响大,结果与射线的沉积高度以及随当量和距离的变化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高度 电磁脉冲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式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场均匀区域测试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赟 陈永光 +1 位作者 王庆国 范丽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569-574,共6页
基于现有标准中没有专门用于测试辐射式核电磁模拟器场均匀区域方法的现状,通过搭建辐射式核电磁脉冲模拟器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明确了辐射式模拟器的场均匀区域应在近场区内以脉冲峰值为标准进行定义,在均匀区域内只考... 基于现有标准中没有专门用于测试辐射式核电磁模拟器场均匀区域方法的现状,通过搭建辐射式核电磁脉冲模拟器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明确了辐射式模拟器的场均匀区域应在近场区内以脉冲峰值为标准进行定义,在均匀区域内只考虑脉冲峰值的变化;脉冲峰值随距离呈线性变化;在距离平面上的场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因此提出通过测试距天线口径面3m位置起3个点的场值来获得场均匀区域的方法。使用该方法测得辐射式核电磁脉冲模拟器场均匀区域为4.5m(长)×6m(宽)×6m(高),为下一步开展电磁脉冲效应试验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辐射式核电磁脉冲模拟器 TEM喇叭天线 场均匀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及核电磁脉冲的防护问题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赖祖武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两种应引起广泛注意的人为高频电磁干扰源——高功率微波(HPM)及核电磁脉冲(NEMP),讨论了它们产生的机制、主要特性、对电子电力系统的效应以及防护的原则.这是目前国外积极发展地区性强大破坏力武器的趋向,因此必须引...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两种应引起广泛注意的人为高频电磁干扰源——高功率微波(HPM)及核电磁脉冲(NEMP),讨论了它们产生的机制、主要特性、对电子电力系统的效应以及防护的原则.这是目前国外积极发展地区性强大破坏力武器的趋向,因此必须引起严重注意,了解其特性,加以防范.但对于大面积范围的高频、高功率电磁干扰的防护非常复杂,涉及的面很广,是电磁干扰防护和电磁兼容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核电磁脉冲 防护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电离层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模拟源的实现
17
作者 庞新良 常芸芬 +2 位作者 范江兵 宁王师 曹保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1,共4页
设计一种数字式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源模拟装置。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纵向传输经过电离层后的信号属于瞬态脉冲信号,频率范围为30 MHz~300 MHz,因为电离层对电磁脉冲信号的色散特性,脉冲信号高频部分出现的时刻早于低频部分出现的时刻。基... 设计一种数字式核爆电磁脉冲信号源模拟装置。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纵向传输经过电离层后的信号属于瞬态脉冲信号,频率范围为30 MHz~300 MHz,因为电离层对电磁脉冲信号的色散特性,脉冲信号高频部分出现的时刻早于低频部分出现的时刻。基于DSP+DDS数字电路实现了30 MHz~300 MHz频率色散瞬态脉冲信号的输出,其输出频率的最小控制周期为4 ns,幅值可调、波形规则、可靠性高、调试方便,实验证明模拟信号反映了大气层核爆电磁脉冲信号过电离层后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爆电磁脉冲 过电离层 信号模拟 DSP AD9910 频率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制导导弹在核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 史鹏涛 +1 位作者 周政 李婧 《火控雷达技术》 202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基于核电磁脉冲试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有界波型棚架式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战术制导导弹各分系统功能性能给出了电磁防护及优化设计方案,以系统工程化应用为宗旨进行电磁兼容性控制,并完成全弹的抗核电磁脉冲试验。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电磁干扰 电磁加固 浪涌抑制 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脉冲对人体作用的仿真讨论
19
作者 齐红星 陈树德 +1 位作者 林凡 乔登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8,共6页
用色散介质时域有限差分 ((FD) 2 TD)法 ,结合卷积完全匹配层 (CPML)吸收边界条件 ,计算了核电脉冲(NEMP)对人体的作用。讨论了色散在宽频带脉冲对人体作用中的影响。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核电脉冲 色散介质时域有限差分 卷积完全匹配层 比吸收能量 色散 人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中核爆源区电磁脉冲与等离子体流场耦合
20
作者 莫锦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1-94,共4页
对临近空间中核爆源区电磁脉冲与飞行器等离子体流场的耦合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源区辐射场采用平面波近似和源区感应场直接计入等离子体电导率的影响,推导出新的差分迭代公式计算。计算结果可供临近空间飞行器电磁兼容性研究参考。
关键词 核电磁脉冲 等离子体流场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