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4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RFaultSegNet深度学习网络的地震数据断层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克文 李文韬 +2 位作者 窦一民 朱信源 阳致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5-1234,共10页
断层识别是地震数据解释的重要环节之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断层自动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目前在断层的自动识别任务中,如何准确捕捉断层细微结构并有效抵抗噪声干扰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在HRNet网络的基... 断层识别是地震数据解释的重要环节之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断层自动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目前在断层的自动识别任务中,如何准确捕捉断层细微结构并有效抵抗噪声干扰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此,在HRNet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解耦自注意力机制的高分辨率断层识别网络模型AHRFaultSegNet。对于自注意力机制解耦,结合空间注意力和通道注意力,代替HRNet中并行传播的卷积层,在减少传统自注意力机制计算量的同时,模型可以在全局范围内计算输入特征的相关性,更准确地建模非局部特征;对解耦自注意力使用残差连接来保留原始特征,在加速模型训练的同时,使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持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模型在Dice、Fmeasure、IoU、Precision、Recall等性能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常见的断层自动识别网络模型。通过对合成地震数据与实际地震数据等进行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对断层细微结构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检测识别 深度学习 解耦自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CROSS ALTUN FAULT BELT 被引量:3
2
作者 Gao Rui 1, Liu Hongbin 2, Li Qiusheng 1,Li Pengwu 1, Yao Peiyi 1, Huang Dongding 3 (1 Lithosphere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E\|mail: gaorui@cags.cn.net 2 Institute of Ge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05-205,共1页
Altun fault is regarded as a large\|scale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it is composed of several faults with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and there is a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fault belt, and they constitute... Altun fault is regarded as a large\|scale sinistral strike\|slip fault, it is composed of several faults with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and there is a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the fault belt, and they constitute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fault bel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ep crust structure in the Altun region, layers which Tarim lithosphere subducted beneath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forward structure of the subduction plate and the scale of the plate subduction, a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was designed. Data collection work of th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cross Altun fault was completed during 24/8/1999 to 25/9/1999. The profile locates in Qiemo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profile stretches into Altun Mountains, the northern end locates in the Tarim desert margin. The profile is nearly SN trending and crosses the main Altun fault. The profile totally is 145km long, time record is 30 seconds, the smallest explosive amount is 72~100kg, the biggest explosive amount reaches 200~300kg, the explosive distance is 800m, and detectors are laid at a 50m d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bing Altun fault BELT TARIM b lock deep CRUST structure MO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multi-resolution network for the open-circuit faults diagnosis of automatic ramming drive system 被引量:1
3
作者 Liuxuan Wei Linfang Qian +3 位作者 Manyi Wang Minghao Tong Yilin Jiang 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5-237,共13页
The open-circuit faul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aults of the automatic ramming drive system(ARDS),and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open-phase fault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and the open-circuit ... The open-circuit faul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aults of the automatic ramming drive system(ARDS),and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open-phase faults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and the open-circuit faults of 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 The stator current serves as a common indicator for detecting open-circuit faults. Due to the identical changes of the stator current between the open-phase faults in the PMSM and failures of double switches within the same leg of the VSI,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zero-sequence voltage component as an additional diagnostic criterion to differentiate them.Considering the variable conditions and substantial noise of the ARDS, a novel Multi-resolution Network(Mr Net) is proposed, which can extract multi-resolution perceptual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robustness to the noise. Meanwhile, a feature weighted layer is introduced to allocate higher weights to characteristics situated near the feature frequency.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fault diagnosis method can diagnose 25 types of open-circuit faults and achieve more than98.28% diagnostic accuracy.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Mr Net has the capability of diagnosing the fault types accurately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noise signals(Laplace noise and Gaussian no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diagnosis deep learning Multi-scale convolution Open-circui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 diagnosis method of link control system for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GAO Ai XU Shengnan +2 位作者 ZHAO Zichen SHANG Haibin XU R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922-931,共10页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for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an intelligent learning monitoring and fast warning method of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control system failure is proposed.Differen...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for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an intelligent learning monitoring and fast warning method of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control system failure is proposed.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fault diagnosis optimization algorithms,the fault intelligent learning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ble to quickly identify the faults of inter-satellite link control system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strong cou-pling nonlinearity.By constructing a two-layer learning network,the method enables efficient joint diagnosis of fault areas and fault parameter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identification time of the system fault area and fault parameters is 0.27 s,and the fault diagnosis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99.8%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scale multi-satellite formation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laser link monitoring fault diagnosis deep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旋转机械多传感器故障诊断的模态融合深度聚类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伍章俊 许仁礼 +1 位作者 方刚 邵海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59,共16页
针对单传感器和单模态信号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端到端深度聚类旋转机械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EDCM-MFF)。首先,利用门控递归单元自编码模块提取多传感器故障信号的深度时序特征。然后,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 针对单传感器和单模态信号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端到端深度聚类旋转机械多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EDCM-MFF)。首先,利用门控递归单元自编码模块提取多传感器故障信号的深度时序特征。然后,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将故障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并通过卷积自编码器提取这些图像的深度空间特征。接着,设计了一种模态融合注意力机制,通过计算不同模态深度特征之间的亲和矩阵,实现模态特征的融合。最后,采用Kullback-Leibler(KL)散度聚类,以端到端方式实现故障类型的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东南大学齿轮箱和轴承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9.16%和98.63%。与现有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多传感器和多模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多模态融合 深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断滩体”概念、地质模式及地震表征技术方法——以塔里木油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银涛 常少英 +3 位作者 谢舟 罗枭 王孟修 杜一凡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断滩体”是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奥陶系超深层新型油藏类型,是超深层油气储量保持增长的有利接替勘探领域。以野外露头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了超深碳酸盐岩油气藏“断滩体”地质发育模式,并形成了超深碳酸盐... “断滩体”是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奥陶系超深层新型油藏类型,是超深层油气储量保持增长的有利接替勘探领域。以野外露头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了超深碳酸盐岩油气藏“断滩体”地质发育模式,并形成了超深碳酸盐岩“断滩体”地震刻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断滩体”的形成机制为超深层灰岩台内滩体受主干断裂派生次序级网状断裂破碎作用改造形成。2)基于“断滩体”地质特征,采用波形指示反演识别滩体边界;利用地震子波分解、反射特征强化法识别低级序断裂;通过滩体与低级序断裂的融合,精细刻画出“断滩体”的边界及内部结构,是表征“断滩体”的有效手段。3)富满东部三维区鹰山组下段发育典型的“断滩体”,明确了“断滩体”圈闭范围,识别断滩体面积42.2 km^(2),勘探潜力较大。富东1井的成功突破,预示着富满油田新的控储模式的确立。超深层“断滩体”地震识别技术为其他地区类似储层的预测提供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断滩体 台内滩 子波分解 低级序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随机事件驱动故障恢复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冲 石大夯 +3 位作者 万灿 陈霞 吴峰 鞠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3,共8页
为了减少配电网故障引起的失负荷,提升配电网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随机事件驱动故障恢复策略:提出了在电力交通耦合网故障恢复中的随机事件驱动问题,将该问题描述为半马尔可夫随机决策过程问题;综合考虑系统故障恢... 为了减少配电网故障引起的失负荷,提升配电网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随机事件驱动故障恢复策略:提出了在电力交通耦合网故障恢复中的随机事件驱动问题,将该问题描述为半马尔可夫随机决策过程问题;综合考虑系统故障恢复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半马尔可夫的随机事件驱动故障恢复模型;利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所构建的随机事件驱动模型进行求解。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Sioux Falls市交通网形成的电力交通耦合系统中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在电力交通耦合网故障恢复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实时调控由随机事件(故障维修和交通行驶)导致的故障恢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事件驱动 故障恢复 深度强化学习 电力交通耦合网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深凹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长伟 陈家旭 +6 位作者 柴公权 刘国全 崔宇 宋舜尧 董文韬 张绍辉 张睿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共15页
断陷湖盆深凹区勘探程度低,是寻找战略资源接替的重要勘探领域,深凹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有待开展。以黄骅坳陷沧东深凹区和歧口深凹区为例,深入开展了深凹区沉积、储层、烃源岩和圈闭条件研究,明确了深凹区控砂成储机制与成藏模式。结果... 断陷湖盆深凹区勘探程度低,是寻找战略资源接替的重要勘探领域,深凹区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有待开展。以黄骅坳陷沧东深凹区和歧口深凹区为例,深入开展了深凹区沉积、储层、烃源岩和圈闭条件研究,明确了深凹区控砂成储机制与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沧东深凹为盆缘深凹,距离物源区近,源-断-凹配置控制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具备“砂泥互层-下生上储型”源储空间配置和“早充注-早深埋型”源储时间配置。与之对比,歧口深凹为盆中深凹,距离物源区远,源-沟-坡配置控制发育远岸水下扇沉积,具备“泥包砂-立体充注型”源储空间配置和“晚充注-晚深埋型”源储时间配置。2类深凹区均呈现出泥岩与砂岩富集的特征,深凹区优质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具备规模生烃的条件,同时也具备发育大砂体的有利条件,“优势矿物-有机酸溶蚀-异常超压”三大控储因素造就深凹区有效储层发育。深凹区圈闭条件优越,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具备源储耦合、近源充注、带状富集的特点。研究进一步证实断陷湖盆深凹区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为深凹区油气勘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黄骅坳陷 深凹区 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 富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玉珍 邹中华 +3 位作者 刘宇龙 曾梓洋 文云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92-3002,I0012,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突出故障信号中的重要特征。同时,使用最大池化层和平均池化层处理故障信号,提供不同尺度的互补信息;此外,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关注不同通道特征,可提高模型性能;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方面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包括收敛速度、抑制过拟合以及诊断准确率等,并且表现出卓越的抗噪性能,能够有效应对充电桩故障信号中的噪声。在实际测试中,该方法实现了开关管开路故障位置的准确定位,其准确率达96.67%。结果为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的诊断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W32离心泵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婷婷 张晓婷 +1 位作者 李强 颜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16,共4页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过程费时费力,且人工提取特征未必完善。通过搭建离心泵故障诊断实验系统获得采样本,输入到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提高1DCNN深度,为1DCNN模型设置了更多卷积层,最终实现D-1DCNN模型达...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过程费时费力,且人工提取特征未必完善。通过搭建离心泵故障诊断实验系统获得采样本,输入到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提高1DCNN深度,为1DCNN模型设置了更多卷积层,最终实现D-1DCNN模型达到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参数设置对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调节,确定最优的参数范围:学习率为0.01,卷积核选取为(1×3),批处理量为50,采取最大池化条件,以Adam优化器优化实验参数。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在离心泵故障诊断实现了99.97%准确率,可以满足智能故障诊断的要求。该研究对提高ISW32离心泵的故障诊断能量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故障诊断 深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准确率 实验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银川地堑南部地壳精细结构和发震构造分析
11
作者 邓小娟 刘保金 +3 位作者 酆少英 赵成彬 王建勇 马小军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6-1910,共15页
利用一条73.24 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对银川地堑南部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地堑南部地壳分3层,Moho界面呈现西深东浅的倾斜形态,西部卫宁北山地区地壳厚度约为52 km,东部灵武凹陷地区地壳厚度约为45 km.银川... 利用一条73.24 km长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对银川地堑南部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地堑南部地壳分3层,Moho界面呈现西深东浅的倾斜形态,西部卫宁北山地区地壳厚度约为52 km,东部灵武凹陷地区地壳厚度约为45 km.银川地堑南部横向表现为以三关口—牛首山断裂带为界的两大断裂系统.断裂以西的卫宁北山地区,主要表现为逆冲构造系统;断裂以东的银川地堑,主要表现为拉张断陷构造体系.银川地堑南部沉降中心演变为靠近黄河断裂的灵武凹陷,控制灵武凹陷的边界断裂和各次级断裂最终归并到黄河断裂共同组成一个“负花状构造”,该构造向下延伸至中地壳内,且有可能与错断下地壳和Moho面的地壳深断裂相贯通,共同构成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带.根据该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与构造之间的关系,推测银川地堑南部发震构造可能与该深大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地堑 深地震反射剖面 三关口—牛首山断裂 黄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卷积Transformer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洪利 杨佳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7-1126,共10页
航空发动机长期处于恶劣的气路环境下工作会面临腐蚀、侵蚀等问题,且故障参数特征不明显,因此,精准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对保证飞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卷积Transformer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 航空发动机长期处于恶劣的气路环境下工作会面临腐蚀、侵蚀等问题,且故障参数特征不明显,因此,精准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对保证飞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卷积Transformer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提取有用特征,抑制冗余信息,并将最大池化层引入Transformer模型中,进一步降低模型内存消耗及参数量,缓解过拟合现象。采用基于GasTurb建模的涡扇发动机仿真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与Transformer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传统深度学习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552%和28.117%、13.189%、10.29%,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为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诊断 自注意力机制 融合卷积Transformer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太行山南端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
13
作者 酆少英 刘保金 +4 位作者 左莹 姬计法 谭雅丽 丁奎 武泉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83,共17页
为研究太行山南端地壳精细结构,在太行山南端的辉县—长垣之间布设了一条长约12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该区地壳结构分层特征性明显,总地壳厚33.5~42.7km。上地壳厚13.3~20.1km,东薄西厚;下地壳有良好的反射性质,由一系列反射... 为研究太行山南端地壳精细结构,在太行山南端的辉县—长垣之间布设了一条长约12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该区地壳结构分层特征性明显,总地壳厚33.5~42.7km。上地壳厚13.3~20.1km,东薄西厚;下地壳有良好的反射性质,由一系列反射能量较强的弧状或倾斜强反射构成。壳幔分界面反射能量较强,横向连续性较好,自东向西呈逐渐加深的形态。剖面沿线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共解释了11条断层,其中10条为上地壳内发育的断层。汤东断裂为汤阴断陷的主控边界断裂,向下以铲形正断层方式切割了沉积地层和基底,约在15~16km深度处归并到上、下地壳分界面上。在汤阴断陷的南东侧,剖面上存在一个近垂直的条带状反射能量减弱带或壳内界面的不连续带,自上而下切割了上、下地壳分界面、下地壳及壳幔分界面,属于地壳尺度的深大断裂。该断裂带记录了与剖面下方软流圈上升流相关的岩浆底侵作用,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而深部物质的上涌、岩浆底侵或热侵蚀作用导致地壳出现拉张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太行山南端 汤阴断陷 华北盆地 地壳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智能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冬 肖远山 +2 位作者 尹志勇 张彦龙 叶智慧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 钻井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多样,现有的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系统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场情况。为此,利用知识图谱在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融合、故障模式关联分析以及先验知识传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钻井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利用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双向编码器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构建了混合神经网络模型BERT-BiLSTM-CRF与BERT-BiLSTM-Attention,分别实现了顶驱故障文本数据的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通过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故障知识的有效融合和智能问答,最终构建了顶部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故障实体识别任务上,BERT-BiLSTM-CRF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5.49%,能够有效识别故障文本中的信息实体;②在故障关系抽取上,BERT-BiLSTM-Attention模型的精确度达到93.61%,实现了知识图谱关系边的正确建立;③开发的问答系统实现了知识图谱的智能应用,其在多个不同类型问题上的回答准确率超过了90%,能够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结论认为,基于知识图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利用顶部驱动装置的先验知识,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智能诊断,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装备 顶部驱动装置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自然语言处理 命名实体识别 智能问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度量下ResGAT的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
15
作者 李明 曹洁 +1 位作者 刘宗礼 王进花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3-690,共8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的特征提取和样本相似性建模局限性,提出一种多种距离度量下残差连接的图注意力网络(ResGAT)。该方法构建全连接图以生成邻接矩阵,并结合多种距离度量方法,充分挖掘样本之间的相似...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的特征提取和样本相似性建模局限性,提出一种多种距离度量下残差连接的图注意力网络(ResGAT)。该方法构建全连接图以生成邻接矩阵,并结合多种距离度量方法,充分挖掘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利用图注意力网络进行节点特征聚合,结合残差连接以减轻模型梯度消失风险。进一步地,在Adam优化器中融入L2正则化及偏置校正,以降低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显示,ResGAT方法在WT-Planetary gearbox dataset齿轮箱数据集上能有效提取样本间相似性,并在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故障诊断上展现出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齿轮箱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过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F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16
作者 张文兴 陈豪 +1 位作者 刘文婧 王建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了充分发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二维图片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的优势,这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拉姆角场,改进后的算法在生成图片后具有更多的特征,经验证其在神经网络训练中收敛速度更快。其次结合改进的CNN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引进深... 为了充分发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二维图片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的优势,这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拉姆角场,改进后的算法在生成图片后具有更多的特征,经验证其在神经网络训练中收敛速度更快。其次结合改进的CNN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引进深度卷积结合注意力机制,保证模型在实现更少模型参数和更快的推理速度同时,在验证集能够取得更高的准确率。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图片编码方式结合改进的神经网络,在模型收敛上更迅速,并且在验证集上具有更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卷积深度置信网络与可拓神经网络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17
作者 王体春 夏天 费叶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8-2193,共16页
针对齿轮传感器在单通道状态监测中的信息量和可信度不足、噪声干扰及变工况下数据分布差异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增强卷积深度置信网络与自适应加权可拓网络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压缩感知算法重构收集到的多通道振动数据;通过引入... 针对齿轮传感器在单通道状态监测中的信息量和可信度不足、噪声干扰及变工况下数据分布差异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增强卷积深度置信网络与自适应加权可拓网络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压缩感知算法重构收集到的多通道振动数据;通过引入软池化层优化的膨胀卷积深度置信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注意力机制技术加权融合多通道特征;利用侧距优化的加权可拓神经网络完成齿轮故障分类。最后,通过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相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深度置信网络模型、高斯卷积深度置信网络模型等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在噪声干扰和变工况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深度置信网络 可拓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凹小型断陷湖盆断陷期重力流沉积演化特征
18
作者 南金浩 沙宗伦 +4 位作者 李跃 孔凡顺 刘少然 侯思宇 于东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小型断陷湖盆具有源储距离小、储层发育等有利成藏因素,乌北次凹为典型的小型断陷湖盆,断陷期发育铜钵庙组和南屯组地层,成藏砂体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岩心、地震、测井特征识别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等多种沉积类型基础上,以构... 小型断陷湖盆具有源储距离小、储层发育等有利成藏因素,乌北次凹为典型的小型断陷湖盆,断陷期发育铜钵庙组和南屯组地层,成藏砂体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岩心、地震、测井特征识别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等多种沉积类型基础上,以构造-沉积学为指导重建乌北次凹断陷期重力流的构造—沉积演化。结果表明:受断陷期强构造运动影响,乌北次凹湖盆面积不断扩张,东西物源扇体交互、满盆含砂逐渐过渡为陆源扇体局限分布在湖盆周围的沉积格局;重力流沉积也由铜钵庙时期仅湖盆中心发育,逐渐过渡为南屯组大面积展布的特征;洼槽中心铜钵庙组顶部和广泛发育的南屯组的湖底扇沉积成为该区主要的油气储层;精细的沉积特征分析认为不同时期湖底扇分别为滑塌重力流和异重流2种类型,其有利目标分别为南屯组时期浊积扇体浊积水道和铜钵庙组湖底扇前端浊流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海拉尔盆地 乌北次凹 沉积充填 滑塌型深水重力流 洪水型深水重力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磨煤机故障预警
19
作者 牛玉广 徐健 +1 位作者 杜鸣 姚珺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9-1526,共8页
为提升磨煤机故障预警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故障预警方法。通过最大信息系数与Top-K最近邻方法自适应求取邻接矩阵,将原始列表数据重构为时序图数据。随后,依次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分别... 为提升磨煤机故障预警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注意网络的故障预警方法。通过最大信息系数与Top-K最近邻方法自适应求取邻接矩阵,将原始列表数据重构为时序图数据。随后,依次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分别提取图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并对下一时刻数据进行预测。在离线阶段,经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计算总体预警阈值与各分量阈值。在在线阶段,当预测残差总量越限时发出预警信号,同时绘制各分量的越限分数热力图。结果表明:以某热电机组中速磨煤机运行数据为例,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预警设备潜在异常,并对预警原因进行有效解释,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故障预警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IFD: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工业故障诊断方法
20
作者 尹刚 朱淼 +3 位作者 颜玥涵 王怀江 江茂华 刘期烈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5-227,共1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是当前工业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工业实际生产中故障时常发生,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识别,且工业现场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是当前工业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工业实际生产中故障时常发生,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由于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导致故障特征难以提取和识别,且工业现场需要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通常依赖专家经验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难以适应复杂动态的工业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工业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筛选与工业故障相关的工艺参数,以此作为模型输入的多模态数据。通过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提取生产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和高维特征,识别出异常状态的工业设备,并利用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DELM的关键参数,使模型达到最佳性能。RIME-DELM输出正常状态的设备样本,异常设备样本则继续输入至深度置信网络(DB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异常样本进行故障类型的具体判别。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铝电解生产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经铝电解生产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异常状态检测的准确率为97.96%,F1-score为0.9753,故障类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75%,Macro-F1分数为0.9447,通过消融实验、与常见深度学习模型对比,本文构建的DMIFD模型诊断精度更高,为实际工业生产的故障诊断提高了更准确、可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故障诊断 多模态融合 神经网络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