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废旧NCM523型电池正极材料浸出液制备NiCo_(2)O_(4)和Li_(2)CO_(3)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钰 王碧侠 +3 位作者 李存刚 汪攀 李磊 李卓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2,共6页
采用湿法冶金方法回收废旧NCM523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和锂,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采用“水热沉淀-煅烧法”制备NiCo_(2)O_(4),再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锂。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水热温度及时间、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 采用湿法冶金方法回收废旧NCM523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钴和锂,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采用“水热沉淀-煅烧法”制备NiCo_(2)O_(4),再采用化学沉淀法回收锂。研究了添加剂种类、水热温度及时间、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电极材料硫酸浸出液为原料,以草酸作沉淀剂、六次甲基四胺作表面活性剂,在140℃下水热反应4 h,得到NiCo_(2)O_(4)前驱体;前驱体在300℃下煅烧2 h,得到形貌均匀的棒条状NiCo_(2)O_(4)材料;采用饱和Na_(2)CO_(3)溶液沉淀水热反应母液中的锂,得到Li_(2)CO_(3)。该工艺初步实现了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镍、钴和锂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m523型锂离子电池 废旧电池 正极材料 水热法 煅烧 钴酸镍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Sr制备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 被引量:9
2
作者 龚诚 周友元 +2 位作者 黄承焕 胡柳泉 习小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以Li2CO3和Ni0.5Co0.2Mn0.3(OH)2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实密度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杂Sr元素对三元正... 以Li2CO3和Ni0.5Co0.2Mn0.3(OH)2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实密度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掺杂Sr元素对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Sr后,三元正极材料的一次颗粒和晶胞体积增大;掺杂样品的压实密度达到3.70 g/cm3,比未掺杂样品提高7.2%左右。掺Sr量为0.10%的样品,1C下比容量达到154 m Ah/g,体积比能量密度比未掺杂样品高8%,100周循环后,所合成的高压实型NCM523材料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ncm523 Sr掺杂 压实密度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洪波 刘燕 +2 位作者 孙静静 刘园 朱智强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6,共5页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在动力电池中应用广泛。传统多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晶间微裂纹,影响电化学性能。采用单晶化策略,合成具有片状特征、微米单...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在动力电池中应用广泛。传统多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晶间微裂纹,影响电化学性能。采用单晶化策略,合成具有片状特征、微米单晶结构的NCM523正极材料,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0.2 C倍率下,正极材料在不同电压区间的循环稳定性均较好:电压为3.0~4.3 V时,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和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61.4 mAh/g、86.5%和89.1%;电压为3.0~4.5 V时,分别为176.7 mAh/g、81.4%和87.3%。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在2.5~4.3 V循环,在0.5 C、1.0 C、2.0 C和3.0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可达152.4 mAh/g、140.4 mAh/g、123.2 mAh/g和108.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5)Co_(0.2)Mn_(0.3)O_(2)(ncm523) 单晶 三元材料 共沉淀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