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工艺下Nb-Ti微合金钢组织演变和析出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洋 衣海龙 +1 位作者 孙明雪 刘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6-1269,共4页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实验机、透射电镜和纳米压痕仪器等研究了终冷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b-Ti微合金钢组织、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大,珠光体增多,贝氏体逐渐减少,维氏显微硬度随终冷温度先升... 利用Gleeble 3800热模拟实验机、透射电镜和纳米压痕仪器等研究了终冷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b-Ti微合金钢组织、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终冷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大,珠光体增多,贝氏体逐渐减少,维氏显微硬度随终冷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当终冷温度为640℃时,实验钢的维氏显微硬度最大;当终冷温度为640℃时,试样中存在排列规则的相间析出和弥散分布的随机析出两种析出形式.当保温时间为0s时,析出物以相间析出和弥散析出为主;当保温时间为100s时,析出物以弥散析出为主.随保温时间增加,实验钢的纳米硬度降低了14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冷温度 保温时间 nb-ti微合金钢 纳米析出 纳米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工艺参数对Nb-Ti微合金钢再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琦 王晓南 +1 位作者 朱国辉 敬和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0,共6页
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量及加热温度对Nb-Ti微合金钢的再结晶行为及变形后相变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1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导致压缩过程中各晶粒的应变累积不均匀,当总应变量为0.380时即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奥... 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量及加热温度对Nb-Ti微合金钢的再结晶行为及变形后相变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1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导致压缩过程中各晶粒的应变累积不均匀,当总应变量为0.380时即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奥氏体加热温度为1050和1000℃时,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分别为0.668和0.552;当变形温度为850℃,应变量超过0.552时,试样在道次间隔发生静态再结晶;奥氏体化1100℃保温后压缩样品的冷却相变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而1050℃和1000℃奥氏体化保温后压缩样品冷却相变后显微组织均为多边形铁素体,1000℃奥氏体化保温后压缩样品冷却相变后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尺寸更细小(2~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微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静态再结晶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微合金化热轧多相钢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郑东升 朱伏先 +1 位作者 张明亚 李艳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3-807,共5页
通过两阶段控轧和随后的三段冷却,获得了14mm厚的Nb-Ti微合金化热轧多相钢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 通过两阶段控轧和随后的三段冷却,获得了14mm厚的Nb-Ti微合金化热轧多相钢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成;其平均屈服强度为518MPa,抗拉强度为616MPa,延伸率高达41%;组织中大量的铁素体大角度晶界、近似等轴状铁素体晶粒和较小尺寸贝氏体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试验钢的塑性;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的细化,细小的(Nb,Ti)C粒子以及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板条内的位错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微合金钢 热轧多相钢 控轧控冷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微合金高强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及临界条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永集 吴光亮 武尚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00-3907,共8页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Nb-Ti微合金高强钢进行了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900~1 100℃、应变速率为0.01~5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流变曲线的分析及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低温高应变... 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Nb-Ti微合金高强钢进行了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900~1 100℃、应变速率为0.01~5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流变曲线的分析及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低温高应变速率下流变曲线未显现出典型动态再结晶特征,但此条件下已发生动态再结晶。使用双曲正弦形Arrhenius关系计算的Nb-Ti微合金钢变形激活能为404kJ/mol。利用加工硬化原理和Cingara-McQueen模型确定了动态再结晶初始临界应力和应变,分析了由Cingara-McQueen模型计算临界应力值偏高的原因,建立了临界应力、应变和Z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和应变方程:σ_c=0.335Z0.144,ε_c=0.005 9Z^(0.079)。通过对θ-ε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最大软化速率处应变(ε_m)和变形条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Avrami型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准确预测Nb-Ti微合金高强钢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微合金钢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最大软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