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低空经济的无人机通信频谱管理政策、标准与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勇 杨健 +1 位作者 张余 乔晓强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共25页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度热点词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及多载荷等优势,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作为飞行安全和通信安全的重要保障,无人机通...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度热点词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及多载荷等优势,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作为飞行安全和通信安全的重要保障,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是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2015~2023年无人机电磁频谱管理政策的更迭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无人机通信频谱管理政策、标准与技术,包括无人机通信的操作频段和飞行监管;进一步综述了以世界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和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等国际组织为代表的标准规范,以及与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关系密切的信道模型和干扰减轻策略;最后展望了无人机通信电磁频谱管理的当前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无人机通信 频谱管理政策 频谱管理标准 频谱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微波通信中的无源互调问题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翔 王小丽 +4 位作者 孙冬全 双龙龙 胡天存 崔万照 LEI Wang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PIM问题是相关通信载荷顺利研制和在轨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中国下一代空间通信应用中,极高发/收比PIM问题更为复杂多样,PIM干扰控制成为航天工程研制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技术。该文从机理、分析预测、检测定位及抑制技术等方面,全面总结了PIM问题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解决PIM问题的关键技术,结合航天应用背景,深入分析了PIM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为航天工程中的PIM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通信 无源互调(PIM) 非线性干扰 微波部件 低P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行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评《AI赋能企业智能化应用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伟伟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2-I0012,共1页
数字经济时代,化工行业在生产和运营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运行实现了对实时数据的采集、整理、监测、入档,形成企业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的数据形式,助力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在无... 数字经济时代,化工行业在生产和运营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运行实现了对实时数据的采集、整理、监测、入档,形成企业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的数据形式,助力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帮助与支持下,我国化工行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为化工行业带来更大的转型升级创新动力,是摆在化工行业及企业面前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行业 创新动力 技术水平 企业生产效率 转型升级 无线通信技术 智能化应用 自动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通信与分布式储能技术协同应用的意义与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野 王珊珊 +2 位作者 姚旭 刘佳鑫 韩晓冬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2,共3页
电力系统发展及分布式发电普及,使配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成为研究重点。配电网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信息传递与数据交换,支持电网监控、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储能技术是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对电网稳定性意义重大。两者协同应用是电力系统重要... 电力系统发展及分布式发电普及,使配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成为研究重点。配电网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信息传递与数据交换,支持电网监控、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储能技术是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对电网稳定性意义重大。两者协同应用是电力系统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电网稳定性、可靠性,优化能源配置,提升电能质量等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此进行综述,包括技术进展、原理、优势及协同应用的意义与发展,配电网通信与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协同应用,是当前电力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能源配置、提升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通信 分布式储能技术 电网稳定性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萌 谷栎娜 +1 位作者 薛少童 张通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实现信号快速传输,提高光通信系统稳定性,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构建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框架,将采DSP处理模块嵌入到光通信系统中,以LED阵列作为光源,获得光通信原始信号,在DSP中完成RS编码、截断的PPM调... 为实现信号快速传输,提高光通信系统稳定性,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构建光通信信号智能处理系统框架,将采DSP处理模块嵌入到光通信系统中,以LED阵列作为光源,获得光通信原始信号,在DSP中完成RS编码、截断的PPM调制,将其作用到LED上实现光通信信号的发送,经过信道传输后,通过凸透镜聚集传送光束并由探测器阵列接收光信号,采用Berlekamp-Massey算法完成信号解译,利用由高带宽增益积运算放大器、全差分运算放电器、限幅放大器构成两极信号处理电路完成原始输入信号的复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保证5 km通信距离下光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随着通信距离的增长,误码率呈小幅度变大,2.5 km通信距离内,误码率为0,可实现输入信号的准确恢复,收发端信噪比不低于74 dB,信号处理性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技术 通信 DSP LED阵列 RS编码 PPM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通信技术
6
作者 肖圣贤 张加宸 +1 位作者 汪涛 张学锋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9,共14页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测量技术在灵敏度、工作频段、可溯源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有望取代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传统天线。近年来,利用里德堡原子的传感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基于里德堡原子开展电场测量依据的基本原理为电磁...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测量技术在灵敏度、工作频段、可溯源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有望取代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传统天线。近年来,利用里德堡原子的传感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基于里德堡原子开展电场测量依据的基本原理为电磁诱导透明(EIT),通过测量EIT光谱对载波信号的实时响应,里德堡原子不用解调就可以恢复基带信号。本文综述了基于里德堡原子天线的通信技术在实验中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该天线对调幅和调频信号的还原能力、以及对载波相位的测量工作;还讨论了影响里德堡原子天线信道容量、瞬时带宽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技术 里德堡原子 原子天线 无线电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
7
作者 薛桥 皮大能 +1 位作者 丁莉 李贵炎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9-1115,共7页
无线传感网络涉及大量的终端设备和节点,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切换,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使得监测网络漏洞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器设计... 无线传感网络涉及大量的终端设备和节点,可以在不同子网之间切换,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使得监测网络漏洞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器设计单元、漏洞扫描控制器设计单元、数据处理器设计单元与LoRa通信网络硬件设计单元,软件模块包括任务调度模块、扫描策略制定与执行模块、数据特征提取模块与漏洞识别与分级模块。通过共同协作实现了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级联漏洞的精准监测。仿真数据显示:设计系统的网络安全漏洞监测响应时间最小值为2 ms,漏洞监测结果与实际漏洞类型相同,且网络安全漏洞误报率最小值为3%,漏报率在4.03%到6.01%之间,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漏洞监测 LoRa通信技术 安全漏洞 安全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NB-IoT通信的高线性CMOS功率放大器
8
作者 张家康 刘博 +2 位作者 张立文 罗怡昕 侯琳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为满足复杂的NB-IoT通信调制模式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线性度的要求,提出一种面向NB-IoT通信应用的700~900 MHz高线性度CMOS功率放大器(PA)。该放大器采用两级结构,工作于AB类放大状态,驱动级和输出功率级分别采用自偏置的共源共栅结构和共... 为满足复杂的NB-IoT通信调制模式对功率放大器输出线性度的要求,提出一种面向NB-IoT通信应用的700~900 MHz高线性度CMOS功率放大器(PA)。该放大器采用两级结构,工作于AB类放大状态,驱动级和输出功率级分别采用自偏置的共源共栅结构和共源放大器结构,驱动级为功率级提供大的电压输出摆幅。为提高线性度,采用二极管线性化偏置技术改善晶体管输入电容的非线性导致的增益压缩和相位失真现象,将输出1 dB压缩点提升3.2 dB。采用65 nm/1.2 V CMOS工艺完成电路版图设计,整体放大器的版图尺寸为0.68 mm×1 mm。仿真结果表明,在700~900 MHz工作频带内,功率放大器的小信号增益大于19 dB,输入反射系数S11小于等于-12 dB,功率附加效率(PAE)峰值为29.6%,输出1 dB压缩点为22.7 dBm。所提出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具有高线性度、低功耗、小尺寸的特点,可有效满足NB-IoT通信并用于700~900 MHz频段内射频信号功率放大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nb-iot通信 线性度 自偏置共源共栅结构 增益压缩 1 dB压缩点 PA电路版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智能通信、存储与信息处理技术前沿
9
作者 孔令军 李莉萍 张川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9-992,共4页
内容导读随着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的不断融合发展,智能通信、视觉感知、自监督学习与导航融合等前沿领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跃迁。6G通信技术不仅承载更高速率、更低时延与更大连接密度的目标,还主动拓展至感知、计算与智能协同的多... 内容导读随着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的不断融合发展,智能通信、视觉感知、自监督学习与导航融合等前沿领域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跃迁。6G通信技术不仅承载更高速率、更低时延与更大连接密度的目标,还主动拓展至感知、计算与智能协同的多维空间,形成万物智联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通信技术 智能通信 信息科学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
10
作者 许敬旭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探讨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FSO)、通感一体化(ISAC)光通信网络及可见光通信(VLC)三大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性能表现,并基于新型光纤、光电器件制造工艺及量子通信技术的前沿进展,... 为探讨光通信网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FSO)、通感一体化(ISAC)光通信网络及可见光通信(VLC)三大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性能表现,并基于新型光纤、光电器件制造工艺及量子通信技术的前沿进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FSO在跨域互联与应急通信中展现高传输速率优势,但受天气影响稳定性不足;ISAC光通信网络技术通过光纤传感可实现交通、地震等场景的实时监测,但复杂环境误报率较高;VLC在室内定位与医疗领域实现厘米级精度与无干扰传输,但存在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未来,空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的协同架构、光电共封装(CPO)技术及量子密钥分发(QKD)将分别从网络基础、设备互连能效与安全防护三方面推动智慧城市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智慧城市 新型光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投稿《光通信技术》简介
11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光通信技术》创刊于1977年(创刊名《激光通讯》,1985年改名《光通信技术》),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创刊至今已45年,《光通信技术》期刊见证了世界光通信技术从无到... 《光通信技术》创刊于1977年(创刊名《激光通讯》,1985年改名《光通信技术》),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创刊至今已45年,《光通信技术》期刊见证了世界光通信技术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兴盛的整个历程,光通信领域出现的所有新技术(包括PDH、SDH、DWDM、MSTP、EDFA、ATM、APON、EPON、GPON、xPON、PTN、OADM/ROADM、OTN、SDN、SDON、光纤光缆、空间光通信、可见光通信、光网络、光器件、光传感、光交换和量子通信等)均在本刊大幅报道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SDON PDH EDFA 激光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投稿《光通信技术》简介
12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光通信技术》创刊于1977年(创刊名《激光通讯》,1985年改名《光通信技术》),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创刊至今已45年,《光通信技术》期刊见证了世界光通信技术从无到... 《光通信技术》创刊于1977年(创刊名《激光通讯》,1985年改名《光通信技术》),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创刊至今已45年,《光通信技术》期刊见证了世界光通信技术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兴盛的整个历程,光通信领域出现的所有新技术(包括PDH、SDH、DWDM、MSTP、EDFA、ATM、APON、EPON、GPON、xPON、PTN、OADM/ROADM、OTN、SDN、SDON、光纤光缆、空间光通信、可见光通信、光网络、光器件、光传感、光交换和量子通信等)均在本刊大幅报道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SDON PDH EDFA 激光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通信技术》2024年度十佳论文
13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为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严谨、求实、创新的学术作风,不断提升办刊质量,《无线电通信技术》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十佳论文”评选活动。经专家初评、复评,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每篇奖励1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关键词 十佳论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降损关键技术
14
作者 徐尚青 徐培 刘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0,共7页
在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中,常面临网络损耗高、带宽利用率低下及数据传输完整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此外,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剧了资源分配与调度的复杂性,易导致资源冲突与拥堵现象,进一步削弱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 在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中,常面临网络损耗高、带宽利用率低下及数据传输完整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此外,网络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剧了资源分配与调度的复杂性,易导致资源冲突与拥堵现象,进一步削弱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创新的短距离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数据传输降损方法。该方法在短距离范围内,以最小网络损耗、最大带宽及最大数据传输完整度为目标函数,构建了一个数据传输降损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引入了阈值控制的并行遗传算法,实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显著降低网络损耗的同时,将网络带宽稳定维持在1 000 Mbps的高水平,并在多次实验中投递成功率均稳定在93%以上。这一系列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在降低网络损耗、提升带宽利用率以及确保数据传输完整性方面的卓越成效和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多模光纤通信骨干网络 数据传输 阈值控制 降损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用场景探索
15
作者 蒋运平 缪亚军 +2 位作者 李剑剑 辛华 甘建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发展迅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密码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发展迅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在现有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密码应用、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在安全计算环境、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流转等多个维度的融合创新思路,重点论述量子通信技术在数据的计算环境、安全传输、安全存储等环节发挥的数据安全流转保护作用,为后续量子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清分及多线路中心系统 量子通信技术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抗虫棉花品种荆棉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通信作者的更正
16
作者 《中国棉花》编辑部 《中国棉花》 2025年第7期52-52,共1页
《中国棉花》2025年52卷第6期52页《抗虫棉花品种荆棉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的通信作者及其介绍信息应为:文彬,农艺师,主要从事棉花育种和栽培研究,18672124697@163.com;胡爱兵,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栽培研究,994370629@qq.com。特... 《中国棉花》2025年52卷第6期52页《抗虫棉花品种荆棉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的通信作者及其介绍信息应为:文彬,农艺师,主要从事棉花育种和栽培研究,18672124697@163.com;胡爱兵,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栽培研究,994370629@qq.com。特此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荆棉18 栽培技术 通信作者 抗虫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关键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17
作者 刘壮 吴宇赫 +3 位作者 陈雨然 刘芮彤 董晏宁 赵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73-2301,共29页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时延和优化资源利用方面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满足沉浸式扩展现实(XR)、全息通信和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需求中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ISCC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无线感知、多模态感知、移动边缘计算和感知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揭示了其在数字孪生网络、算力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高精度感知、高效数据处理和实时通信方面的优势;系统梳理了ISCC技术在实际部署中面临的多维度挑战,如体系架构设计复杂性、空口协议优化难题、资源管控动态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峻性以及多源干扰管理复杂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理论创新、标准化推进和系统性仿真验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 6G移动网络 无线感知技术 多模态感知 移动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技术的乡村建设土地调查与数字通信集成
18
作者 杨德祥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51-53,共3页
乡村建设对土地调查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RTK技术,能够实现动态、高精度定位,完成高程、平面测量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基于此,该文以广西某乡村土地调查项目为例,从调查准备、土地调查、数据处理、数字通信等方面出发,... 乡村建设对土地调查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RTK技术,能够实现动态、高精度定位,完成高程、平面测量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基于此,该文以广西某乡村土地调查项目为例,从调查准备、土地调查、数据处理、数字通信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RTK技术的乡村建设土地调查与数字通信集成方案,并分析了基于RTK技术的乡村建设土地调查与数字通信集成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土地调查 数字通信集成 RTK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与太赫兹通信技术导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光毅 陈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涉及太赫兹通信硬件系统设计、太赫兹器件研制、宽频信号的高效调制与处理、信道测量和建模技术、信道编码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智能反射面辅助技术、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等大量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信道编码技术 硬件系统设计 太赫兹器件 移动通信领域 信道测量 卫星通信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智能嵌入式技术下光通信网络路由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灵霞 张亚娟 刘寒冰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89,共5页
由于光通信传输带宽需求以及网络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数据传输路径具有较多选择性,易导致路由能耗大、效率低。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海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为此,基于云计算智能嵌入式技术研究一种光通信网... 由于光通信传输带宽需求以及网络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数据传输路径具有较多选择性,易导致路由能耗大、效率低。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海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为此,基于云计算智能嵌入式技术研究一种光通信网络路由。利用嵌入式技术设计光通信网络的信号转换、编码、解码等功能,根据数据传输与网络节点的能耗特征建立网络路由能耗模型;引入蚁群算法,基于蚂蚁觅食原理找出所有可以实现数据传递的路由;采用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计算找出这些路由中数据传输最佳的路由,即能耗损失最小的路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使丢包率在3.0%以下,且通信时延仅为23 ms,降低数据传送网络节点能量消耗,证实了所提方法的路由通信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嵌入式技术 通信网络 最佳路由 遗传算法 最小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