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SICON结构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玉辉 张雅荣 +3 位作者 吴勇民 朱蕾 郭俊 汤卫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28,共9页
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电池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对储能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储能材料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但是,目前的二次电池多采用有机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存在容易发生漏液、... 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电池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对储能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储能材料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但是,目前的二次电池多采用有机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存在容易发生漏液、侵蚀电极、在过高温度下可能发生爆炸等问题。使用固态电解质,发展全固态电池,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微型化、形状多样化,还可以避免使用液态电解质会出现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安全隐患。NASICON(Na^(+)super ionic conductor)结构的Na_(3)Zr_(2)Si_(2)PO_(12)(NZSP)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之一,具有各向同性、不与Na反应、电导率高、分解电压高等优点。本文从NZSP晶体结构与离子扩散机理、合成方法、离子掺杂改性、NZSP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修饰四个方面综述了NASICON结构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近些年的研究进展,总结了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材料 离子掺杂 Na_(3)Zr_(2)Si_(2)PO_(12) nasicon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