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云金芽孢杆菌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今煜 肖水华 黄天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8-512,共5页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 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2个片段,以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 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2个片段,以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含待敲除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片段、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pRN5101DKU,为后续Bt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敲除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nad(p)h:氧化还原酶基因 基因敲除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在TGF-β_1诱导大鼠小管上皮细胞表达炎症因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燕 姜宗培 +3 位作者 常洁 李晓艳 朱恒梅 余学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ADPH氧化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ng/mL)刺激...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ADPH氧化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TGF-β1(10ng/mL)刺激0h,2h,4h,8h,12h,24h分别收取RNA;刺激0h,12h,24h,48h,72h分别收取细胞上清液;部分实验中培养的细胞在刺激前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0.1,1,5,10μmol/L)预处理1h,然后含10ng的TGF-β1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分别培养12h(收集RNA)和24h(收集细胞上清液)。所有实验重复3次。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ADPH氧化酶p22phox、gp91phox、p47phox和p67phox亚单位以及MCP-1和IL-6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的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TGF-β1可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p67phox亚单位mRNA的表达,8h为对照的2.43倍(P<0.01),24h达3.59倍(P<0.01)。但对p22phox、gp91phox和p47phox亚单位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TGF-β1可显著增加细胞内ROS产生,DPI预处理后ROS产生较TGF-β1刺激组降低了43.69%(P<0.05)。TGF-β1可显著上调MCP-1和IL-6mRNA及蛋白的表达。DPI预处理可明显逆转TGF-β1诱导的MCP-1和IL-6的上调表达。【结论】TGF-β1可促使细胞ROS产生增加。TGF-β1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ROS介导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及IL-6的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nad(p)h氧化 活性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下调HO-1/NQO1保护肝癌模型小鼠 被引量:3
3
作者 牟海军 陈幸幸 +3 位作者 刘安安 张丽 朱加兴 金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N-亚硝基二乙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取14日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DEN(25 mg/kg),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姜黄素(100、200和400 mg/kg)给药组,另取同龄雄性小...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N-亚硝基二乙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取14日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DEN(25 mg/kg),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姜黄素(100、200和400 mg/kg)给药组,另取同龄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给药组从第8周开始灌胃给予10%CCl4(5 mL/kg),每周2次;同时,给药组开始灌胃姜黄素,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HO-1、NQO1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姜黄素治疗后,小鼠体重显著升高(P<0.01),肝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癌结节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血清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HO-1和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DEN联合CCl4诱导的肝癌模型C57BL/6J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O-1和NQO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细胞癌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4
作者 吴德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6-1127,1130,共3页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的cDNA 609位碱基C→T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是否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了120例鼻咽癌病人与120例健康对照者NQO1的基因多态性。结...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的cDNA 609位碱基C→T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是否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了120例鼻咽癌病人与120例健康对照者NQO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经字2检验,基因型分布在鼻咽癌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C/T、T/T基因型频率鼻咽癌组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鼻咽癌组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在鼻咽癌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等位基因频率鼻咽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NQO1基因cDNA 突变T609等位基因可能是鼻咽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遗传易感性 氧化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鼻咽肿瘤 病因学 nad(p)h脱氢酶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作用早期对人肝癌细胞活性氧及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静 崔宝弟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L^(-1)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3,6,12,24,48和72 h,MTT法检测NCTD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60μmol·L^(-1)作用细胞12,24和48 h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于3,6和12 h对Hep G2细胞内ROS的影响;荧光素酶法测定NCTD同时转染ARE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p G2C8细胞的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3和6 h对Hep G2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而作用24,48和72 h对Hep G2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P<0.01);NCTD 60μmol·L^(-1)作用12 h后可诱导Hep G2细胞发生凋亡及G2/M期阻滞,12,24和48 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细胞对照组(4.00±1.98)%增加到(12.10±1.70)%,24 h对照组(4.05±0.21)%增加到(31.80±6.50)%,48 h对照组(3.90±0.85)%增加到(33.30±1.41)%;12,24和48 h G2/M期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对照组的(16.51±1.58)%增加到(40.89±0.18)%,24 h对照组的(16.99±1.32)%增加到(55.29±3.99)%,48 h对照组的(14.45±0.59)%增加到(50.66±5.88)%,相应各时相NCTD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Hep G2细胞3,6和12 h,ROS无明显变化,作用Hep G2C8细胞6和12 h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基因HO-1和NQO1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NCTD作用Hep G2细胞早期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ROS激活可能不是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Nrf2/ARE信号通路 活性氧自由基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明 杨洋 +3 位作者 车拴龙 朴英实 林贞花 陈丽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35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9例正...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35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9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过表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NQO1蛋白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85.8%和64.2%,显著高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学分级和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明显低于NQO1蛋白低表达患者。结论:NQO1蛋白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成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nad(p)h氧化还原酶1 免疫组化 无病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晓春 刘振华 吴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69-1270,共2页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609T位点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35例AD患者和138例健康老年人的NQO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609T位点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35例AD患者和138例健康老年人的NQO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AD组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AD组为44.8%,对照组为55.8%(OR=0.64,P<0.05)。AD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D组为12.6%,对照组为29.0%(OR=0.35,P<0.001)。结论:NQO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AD发病明显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散发性AD发病呈明显负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等位基因对散发性AD发病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遗传学 医学 nadh nadph 氧化还原酶 nad(p)h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多肽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冯晴霞 闫宇宁 +4 位作者 杨峄 周嘉宁 李乐斌 卢学春 安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170,共7页
目的:建立姬松茸多肽提取方法,并研究姬松茸多肽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硫酸铵沉淀法从姬松茸蛋白酶解物分离多肽,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纯化得到姬松茸多肽;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 目的:建立姬松茸多肽提取方法,并研究姬松茸多肽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硫酸铵沉淀法从姬松茸蛋白酶解物分离多肽,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纯化得到姬松茸多肽;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吡拉西坦)组和姬松茸多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300 mg/(kg mb·d)D-gal,建立衰老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和避暗仪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结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脑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lutamate-cysteine ligase,GCLM)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Sephadex G-50分离得一个明显色谱峰即为姬松茸多肽提取物;与模型组比较,姬松茸多肽组小鼠水迷宫及避暗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血清CAT活力、T-AOC明显提高,ROS水平、MDA浓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姬松茸多肽组小鼠神经元排列紧密,核固缩细胞数量减少;RT-PCR结果显示姬松茸多肽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NQO1、GCLM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姬松茸多肽提取物可以对D-gal致衰老模型小鼠产生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多肽提取物 D-半乳糖 衰老 氧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ad(p)h: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促进Nrf2/Ⅱ相解毒酶活性并降低血管炎症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董豆豆 张芸 +2 位作者 何慧 雷霆雯 欧海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柚皮素对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Ⅱ相解毒酶活性的作用及其对血管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逆转录-qPCR检测蛋白的表达。Ⅱ相酶活性检测通过相关试剂盒进行。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Nrf2与Kelch样... 目的柚皮素对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Ⅱ相解毒酶活性的作用及其对血管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方法Western blot、免疫荧光、逆转录-qPCR检测蛋白的表达。Ⅱ相酶活性检测通过相关试剂盒进行。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Nrf2与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相互作用。结果柚皮素促进RAW264.7细胞中Nrf2与Keap-1的解离和核内的聚集,并提高Ⅱ相解毒酶的表达,包括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和谷胺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同时,柚皮素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而Nrf2抑制剂ML385使NQO-1、GST和GCL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含量提高。另外,检测还发现柚皮素同样通过Nrf2的作用,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肝脏NQO-1、GST和GCL的表达以及酶的活性,降低主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结论柚皮素激活Nrf2,促进相关的Ⅱ相解毒酶活性,从而抑制血管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Ⅱ相解毒酶 NRF2 血管炎症 nad(p)h氧化还原酶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