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稳态He(2^3S)原子与N2H4分子传能产物的发光研究
1
作者 胡义华 刘美希 +3 位作者 陈丽 王小涓 储焰南 曹德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0-323,共4页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e(23S)原子与N2H4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NH(A3II→X3∑+)、NH(c1II→a1△)、NH2(A2A1→X2B1)的发射光谱,由相对光谱强度求得了形成各产物的通道比;分析NH(A3II,v'=0)的转动分辨谱的结果表... 本文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亚稳态He(23S)原子与N2H4分子碰撞传能,观察到了激发态产物NH(A3II→X3∑+)、NH(c1II→a1△)、NH2(A2A1→X2B1)的发射光谱,由相对光谱强度求得了形成各产物的通道比;分析NH(A3II,v'=0)的转动分辨谱的结果表明,v'=0能级上的转动布居是'双模”分布,激发态产物NH(A)、NH2(A)的形成机理可能是: He(23S)+N2H4→N2H4*→NH(A)+NH2(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传能 化学发光 发射光谱 n2h4分子 亚稳态氦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法研究pH值对Pt催化N2H4断键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腾 郝帅 +3 位作者 何博 蒋冬梅 唐菲菲 夏良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8-1244,共7页
为明确酸性条件下Pt催化N2H4还原U(Ⅵ)制备U(Ⅳ)的反应历程和反应机理,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反应速率、优化工艺流程,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实验研究·NH2转化为·OH的机理及0.25mol/L和0.5mol/LN2H4浓度条件下不同酸度的高... 为明确酸性条件下Pt催化N2H4还原U(Ⅵ)制备U(Ⅳ)的反应历程和反应机理,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反应速率、优化工艺流程,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实验研究·NH2转化为·OH的机理及0.25mol/L和0.5mol/LN2H4浓度条件下不同酸度的高氯酸体系中Pt催化N2H4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确定反应过程中pH值对N2H4断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高氯酸介质中,Pt催化N2H4分解反应体系中检测到的·OH是由N2H4分解产生的·NH2转化而来;该反应体系中酸度会对N2H4分解产生影响,在酸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Pt催化N2H4分解的反应速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在pH=1~2之间时Pt催化N2H4分解反应最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法 n2h4 PH值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H_8N_2H_4·Zn(HPO_3)_2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史苏华 李光华 +6 位作者 辛明红 李悦明 丁红 徐家宁 朱广山 宋天佑 裘世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IR, ICP,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G analysis. This compound has one-dimensional anionic chains containing four-membered rings built from corner-sharing linked alternating ZnO4 tetrahedra and HPO3 pseudo pyramids. The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hains are interacted with the templates of diprotonated piperazine by N—H…O hydrogen bond. Crystal data for C4H8N2H4·Zn(HPO3)2∶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1.774 8(2) nm, b=0.724 28(9) nm, c=0.880 87(11) nm, β= 105.345(3)°, V=1.091 9(2) nm 3, Z=4, Dc=1^907 Mg/m 3, R1=0.022 9, wR2=0.058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H8n2h4·Zn(HPO3)2 水热合成 结构表征 亚磷酸锌 哌嗪 单晶结构 有机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微乳液中制备Ag/TS-1及丙烯气相环氧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传付 郭新闻 +2 位作者 王轶农 王祥生 王金雪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采用N2H4还原含AgNO3的单微乳液制备了Ag/TS-1催化剂。TEM表征结果表明,Ag高度分散于TS-1之上。以H2、O2存在下的丙烯气相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Ag/TS-1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Ag/TS-1为催化剂,Ag的负载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823 ... 采用N2H4还原含AgNO3的单微乳液制备了Ag/TS-1催化剂。TEM表征结果表明,Ag高度分散于TS-1之上。以H2、O2存在下的丙烯气相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Ag/TS-1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Ag/TS-1为催化剂,Ag的负载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823 K焙烧后,373 K下反应30 min时,丙烯转化率为1.69%,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PO)选择性为93.2%。当Ag的负载量超过2%时,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热,造成PO的选择性下降。采用Ag的负载量为8%的Ag/TS-1催化剂,消除热效应后,丙烯的转化率为2.46%,PO的选择性为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环氧化 环氧丙烷 微乳液 n2h4 Ag/T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O_3介质中U(Ⅳ)还原Np(Ⅴ)的动力学
5
作者 周贤明 叶国安 +1 位作者 张虎 罗方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6-350,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溶液中U(Ⅳ)还原Np(Ⅴ)的反应,获得了动力学方程-dc(Np(Ⅴ))/dt=kc(Np(Ⅴ))c0.7(U(Ⅳ))c1.9(H+)c(NO-3),25℃时反应速率常数k=(6.37±0.49)×10-3 L3.6/(mol 3.6·min),反应活化能Ea=60.13kJ/mol...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溶液中U(Ⅳ)还原Np(Ⅴ)的反应,获得了动力学方程-dc(Np(Ⅴ))/dt=kc(Np(Ⅴ))c0.7(U(Ⅳ))c1.9(H+)c(NO-3),25℃时反应速率常数k=(6.37±0.49)×10-3 L3.6/(mol 3.6·min),反应活化能Ea=60.13kJ/mol。结果表明,浓度为0~4.2×10-2 mol/L的U(Ⅵ)对U(Ⅳ)还原Np(Ⅴ)的反应几乎没有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Ⅳ)-n2h4 Np(Ⅴ) 动力学 U(Ⅵ)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量子理论对肼的异构化研究
6
作者 赵强 殷春浩 +1 位作者 付剑平 李富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5-28,共4页
N2H4(hydrazine)是氮族化合物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物质,它和它的衍生物构成了一组很重要的化合物。对肼的几何构型的研究采用了微波、电子衍射等方法,对基本振动频率的研究使用了红外和Roman等方法.采用量子理论方法,以Gaussian 03为辅助软... N2H4(hydrazine)是氮族化合物中较为简单的一种物质,它和它的衍生物构成了一组很重要的化合物。对肼的几何构型的研究采用了微波、电子衍射等方法,对基本振动频率的研究使用了红外和Roman等方法.采用量子理论方法,以Gaussian 03为辅助软件,首先通过构型优化确定了N2H4的分子构型,再由键角的变化得到了NH—NH3的分子结构,并由这两个分子构型确定了反应的过渡态;其次通过对二面角变化过程进行势能面扫描,确认了N2H4的两种稳定构型,并获得了相应的能量和构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了研究N2H4的异构化机理和构型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化 过渡态 n2h4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催化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过程中N_2H_4断键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腾 李斌 +4 位作者 周贤明 刘利生 郝帅 蒋冬梅 夏良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46,共7页
为优化硝酸介质下Pt催化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的工艺条件,确定此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有针对性地提高控制步骤的反应速率,以确定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过程中的反应历程以及反应机理,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N_2H_4在Pt催化剂上的断键... 为优化硝酸介质下Pt催化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的工艺条件,确定此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有针对性地提高控制步骤的反应速率,以确定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过程中的反应历程以及反应机理,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N_2H_4在Pt催化剂上的断键方式和分解机理。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滴定法及排水法对硝酸介质下Pt催化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过程中的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反应过程中N_2H_4的断键机制。结果表明,硝酸介质下Pt催化N_2H_4还原U(Ⅵ)制备U(Ⅳ)反应过程中没有叠氮酸、氮氧化物及氢气生成,产物主要是N_2,生成的N_2的量与消耗的N_2H_4的量接近1∶1;当存在U(Ⅵ)时,生成的NH_4^+产量较低,当U(Ⅵ)反应完全后,NH_4^+的产生速率急剧增大;N_2H_4以N—N断键和N—H断键两种方式共存;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加快由U(Ⅵ)制备U(Ⅳ)还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h4 催化 断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在金属表面上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 谢励 +1 位作者 夏文生 万惠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5-2039,共5页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Ru,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Ru,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不同的产物选择性.在Fe,Ru上产物主要为N2和H2,其通过N2Hx物种形成的可能性较低,金属活性顺序为Ru>Fe;而在Cu,Pt上最终产物为NH3,N2和H2,其中H2和N2的形成可能部分源于中间体物种N2H的转化,金属的活性顺序为Pt>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 n2h4分解 机理 金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NO_3)_3(C_2H_5O_2N)_4·H_2O的低温热容和热力学函数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肖汉 徐培 +3 位作者 段文超 吕雪川 谭志诚 鲁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3-2128,共6页
合成了稀土(钬,Ho)-氨基酸(甘氨酸,C_2H_5O_2N)二元配合物Ho(NO_3)_3(C_2H_5O_2N)_4·H_2O,并且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的定压摩尔热... 合成了稀土(钬,Ho)-氨基酸(甘氨酸,C_2H_5O_2N)二元配合物Ho(NO_3)_3(C_2H_5O_2N)_4·H_2O,并且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该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的定压摩尔热容(C_(p,m)).利用实验测定的热容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将热容曲线上热容峰以外的两段平滑区的摩尔热容对折合温度进行拟合,建立了热容随折合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根据热容与焓、熵的热力学关系,计算出了配合物在80-390 K温度区间内,每隔5 K,相对于298.15 K的摩尔热力学函数(H_(T,m)-H_(298.15,m))和(S_(T,m)-S_(298.15,m)).通过热容曲线分析,计算出了350 K附近转变过程的焓变(△_(trs)H_m)和熵变(△_(trs)S_m).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Ho(NO3)3(C2H5O2N)4·H2O 绝热量热法 热容 热力学函数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O-C2H4预混气体火焰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艳 王红松 +5 位作者 蒋榕培 李智鹏 朱辛育 徐森 潘峰 解立峰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运用标准k-ε模型,对N 2O-C 2H 4预混气体在水平半封闭管道内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火焰锋面结构、传播速度、出口压力和燃烧区的气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点火初期的平... 运用标准k-ε模型,对N 2O-C 2H 4预混气体在水平半封闭管道内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火焰锋面结构、传播速度、出口压力和燃烧区的气流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点火初期的平面火焰传播阶段、Tulip火焰传播阶段和指形火焰传播阶段;火焰传播速度呈指数增长,管道出口处压力和气流速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采用高速摄影系统、压力传感器、有机玻璃管等装置对预混气体的火焰加速进程和压力演变过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N2O-C2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C_(30)H_(58)O_4N_2·Cu(Ⅱ)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巧云 郭旭明 +1 位作者 王建革 张振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7-709,共3页
Grafting dodecyl in EDTA,A ligand-N,N′-di ( dodecyl ) disodium ethylenediamine di-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omplex C 30 H 58 O 4N 2Cu ( Ⅱ ) was obtained in chloroformme∶thanol=1∶1( V/V ).The products we... Grafting dodecyl in EDTA,A ligand-N,N′-di ( dodecyl ) disodium ethylenediamine di-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omplex C 30 H 58 O 4N 2Cu ( Ⅱ ) was obtained in chloroformme∶thanol=1∶1( V/V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EA? 1HNMR and UV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C30H58O4N2·Cu(Ⅱ)合成 表征 EDTA 十二烷 铜(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N_2H_(18)]_2[Mo_5O_(15)(HPO_4)_2]·H_2O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亚丰 崔巍 +3 位作者 朱广山 裘式纶 方千荣 王春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396,共3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 [C6 N2 H18]2 [Mo5O15(HPO4 ) 2 ]· H2 O,并通过 IR光谱、ICP、元素分析、差热与热重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方晶系 ,P3 (2 ) 2 1空间群 ,a=1 .1 2 3 1 (1 ) ...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 [C6 N2 H18]2 [Mo5O15(HPO4 ) 2 ]· H2 O,并通过 IR光谱、ICP、元素分析、差热与热重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晶体属三方晶系 ,P3 (2 ) 2 1空间群 ,a=1 .1 2 3 1 (1 ) nm,c=2 .2 80 2 (5 ) nm,V=2 .4 91 1 (7) nm3,Dx=2 .83 5 Mg/m3,Z=6,最后的一致性因子 R=0 .0 2 2 7,w R=0 .0 675 .阴离子中 Mo5O15构成一环状结构 ,2个 HPO4 一个连在环的下方 ,一个连在环的上方 ,形成类似于“飞碟”状的结构 ,阳离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N2H18]2[MoO15(HPO4)2]·H2O 水热合成 结构表征 聚氧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哌嗪加成物的结构及光谱研究
13
作者 陈中方 滕启文 +4 位作者 吴师 潘荫明 赵学庄 唐敖庆 封继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8-42,共5页
用INDO系列方法研究了C60的哌嗪衍生物C60N2(C2H4)2的结构。结果表明[6,6],异构体具有C2v对称性[6,5],异构体具有Cs对称性,前者能量较低。以优化构型为基础,计算两种加成产物的UV谱,结果表明... 用INDO系列方法研究了C60的哌嗪衍生物C60N2(C2H4)2的结构。结果表明[6,6],异构体具有C2v对称性[6,5],异构体具有Cs对称性,前者能量较低。以优化构型为基础,计算两种加成产物的UV谱,结果表明,[6,6]异构体的特征吸收与实验值相符,同时对[6,5]异构体的UV谱进行理论预测,对电子跃迁进行了理论指认,并分析了光谱红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N2(C2H4)2 UV谱 INDO 碳60 哌嗪衍生物 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二氢硼多聚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登学 夏其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2-858,共7页
本文采用DFT-B3LYP方法,以不同基组对叠氮二氢硼多聚体(H2BN3)n(n=1-4)进行计算研究。二聚体(H2BN3)2(C2h对称性)中含B2N2平面四元环结构。船式(Cs对称性)和椅式(C3v对称性)三聚体(H2BN3)3的结合能相近(-122和-126 kJ.mol-1),其中均含B... 本文采用DFT-B3LYP方法,以不同基组对叠氮二氢硼多聚体(H2BN3)n(n=1-4)进行计算研究。二聚体(H2BN3)2(C2h对称性)中含B2N2平面四元环结构。船式(Cs对称性)和椅式(C3v对称性)三聚体(H2BN3)3的结合能相近(-122和-126 kJ.mol-1),其中均含B3N3六元环结构。拥有B4N4八元环结构的四个四聚体的结合能只有稍微差别。与单体相比,簇合物的结构参数变化较大。由ΔG0T可知,298.2 K下单体形成二聚体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而形成三聚体和四聚体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BN3)n(n=1-4) 密度泛函理论 结合能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分析
15
作者 冯硕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4期95-96,共2页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发射波长能避免生物组织的干扰,对生物成像有较高的效率。文章对钯检测、N2H4检测、苯硫酚检测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具体在细胞中应用的分析。希望能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更多应用和发展趋势做出不一样的分... 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发射波长能避免生物组织的干扰,对生物成像有较高的效率。文章对钯检测、N2H4检测、苯硫酚检测作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具体在细胞中应用的分析。希望能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更多应用和发展趋势做出不一样的分析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探针 钯检测 n2h4检测 苯硫酚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T41081塔运转周期的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16
作者 果全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7期60-60,共1页
T41081塔是丙烯酸精馏塔,其正常运转周期为30-40天,但是在实际运转中会出现其运转周期缩短至20-30天的现象,为了稳定系统运行,延长装置运转周期,从影响因素出发,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克服了影响高纯丙烯酸装置长周期运转的难题,为高效... T41081塔是丙烯酸精馏塔,其正常运转周期为30-40天,但是在实际运转中会出现其运转周期缩短至20-30天的现象,为了稳定系统运行,延长装置运转周期,从影响因素出发,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克服了影响高纯丙烯酸装置长周期运转的难题,为高效地生产出合格的高纯丙烯酸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器 药剂(n2h4 80wt%) 高纯丙烯酸 运转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合物[Cu_3(C_4H_2N_6O_5)_3(H_2O)_3]·5NMP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进剑 刘祖亮 成健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合成了一种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并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此Cu(II)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了配合物的放热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计算值为161 kJ·mol-1。同时研究了此配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8.363℃,使分解速度加快,对AP具有非常显著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2 6-二氨基-3 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 含能配合物[Cu3(C4H2N6O5)3(H2O)3]·5NMP 晶体结构 高氯酸铵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法研究Pt催化N_2H_4分解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帅 李斌 +4 位作者 周贤明 刘利生 张晓腾 蒋冬梅 夏良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4,共8页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NH_2的转化,HClO_4体系下反应时间对溶液中自由基产生的影响、pH值对N_2H_4断键的影响以及HNO_3中N是否对溶液中的·NH_2有贡献,确定了Pt催化N_2H_4分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法,研究了酸性条件下·NH_2的转化,HClO_4体系下反应时间对溶液中自由基产生的影响、pH值对N_2H_4断键的影响以及HNO_3中N是否对溶液中的·NH_2有贡献,确定了Pt催化N_2H_4分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NH_2被DMPO捕捉时反应式为·NH_3^++HO—H+DMPO=NH_4^++DMPO(·OH),硝酸在Pt催化N_2H_4体系中不会发生断键产生·NH_2,所产生的·NH_2是由N_2H_4断键形成的;在HClO_4体系中,随着Pt催化N_2H_4反应时间的延长,N_2H_4中N—N断键的趋势逐渐减小,N—H断键的趋势逐渐增大;随pH值的增大,N_2H_4中N—N断键的速率先快速减小,pH>3后缓慢增大;Pt催化N_2H_4分解反应中N—N断键和N—H断键两种方式共存,但N—N断键占优;反应体系中N_2H_4与H^+浓度之比决定了N—N断键生成·NH_2的速率,而·NH_2与H^+的浓度又决定了·NH_2转化成产物的速率,这两方面共同决定了N_2H_4分解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 自由基 断键 铂黑 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军 张晓鹏 +4 位作者 尚凤琴 鲁志艳 王霞 马骁 金韶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制备了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Li2(BTO)(H2O)4]n,培养了[Li2(BTO)(H2O)4]n的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单晶结构。采用DTA/TG技术研究了[Li2(BTO)(H2O)4]n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 制备了四水合5,5′-联四唑-1,1′-二氧锂盐[Li2(BTO)(H2O)4]n,培养了[Li2(BTO)(H2O)4]n的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单晶结构。采用DTA/TG技术研究了[Li2(BTO)(H2O)4]n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534 5(17)nm,b=0.636 3(2)nm,c=0.830(3)nm,α=105.904(7),β=98.216(7),γ=111.516(7),V=2.430 2(13)nm3,z=2,D=1.736g/cm3。其热分解峰温为349.1℃,撞击感度为71.8cm,摩擦感度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四水合5 5′-联四唑-1 1′-二氧锂盐 [Li2(BTO)(H2O)4]n 晶体结构 热分解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C_2H_4/CO_2预混气体火焰传播及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祥敏 张玉刚 +4 位作者 蒋榕培 李智鹏 徐森 李玉艳 刘大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为了研究N_2O/C_2H_4/CO_2预混气体的火焰传播及爆炸特性,采用内含螺旋加速环,长200cm、内径1.5cm的有机玻璃管装置,用电阻丝点火的方式进行预混气体的燃烧爆炸试验;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爆炸压力和爆轰速度,并利用高速摄影仪测量燃烧时... 为了研究N_2O/C_2H_4/CO_2预混气体的火焰传播及爆炸特性,采用内含螺旋加速环,长200cm、内径1.5cm的有机玻璃管装置,用电阻丝点火的方式进行预混气体的燃烧爆炸试验;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爆炸压力和爆轰速度,并利用高速摄影仪测量燃烧时的火焰速度;采用C-J理论计算了预混气体的理论爆速和理论爆压。结果表明,预混气体在燃烧管内快速燃烧,火焰呈对称的Tulip结构,最大火焰速度为2 235.2m/s;除距离点火10cm处外,其余7个传感器压力陡然上升,均出现冲击波,其中100cm处的压力峰值最大为4.66MPa,冲击波的最大速度为2 247m/s;C-J理论爆速为2 366.75m/s,理论爆压为4.26MPa,最大火焰速度和最大冲击波速度与C-J理论爆轰速度的偏差分别为5.54%和5.06%,试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燃烧 火焰传播 爆燃转爆轰 爆轰波 N2O/C2H4/CO2 预混气体 N2O基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