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凝胶NAT2基因分型芯片的制备与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存刚 李金恒 +1 位作者 孙胜利 曹晓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制N-乙酰化酶2(NAT2)基因分型芯片,以快速、准确检测患者的NAT2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中国人中常见的NAT2酶基因5个突变位点的探针对和包含5个突变位点的两对引物;样本经PCR扩增后,采用丙烯酰胺点样液制备芯片... 目的研制N-乙酰化酶2(NAT2)基因分型芯片,以快速、准确检测患者的NAT2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中国人中常见的NAT2酶基因5个突变位点的探针对和包含5个突变位点的两对引物;样本经PCR扩增后,采用丙烯酰胺点样液制备芯片,并与TEMED反应固化芯片;分别用探针与芯片杂交,采用博奥晶芯LUXSCAN10K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分析结果。结果优化了PCR扩增条件,使两组PCR在相同条件下扩增;优化了芯片制备及杂交条件,双链DNA采用碱变性,清除非特异键合采用电泳方法;建立了NAT2酶基因分型标准:信号强度Cy3:Cy5≥5为野生型,Cy3:Cy5为0.6~1.5时为杂合子,Cy3:Cy5≤0.2为突变型;对20例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均一致。结论三维凝胶NAT2基因点突变分型芯片法是一种特异性强、高通量的NAT2基因分型方法,适用于临床快速基因分型,指导相关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2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芯片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23信令与媒体流穿越NAT的通用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中年 张正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33-135,139,共4页
针对NAT对H.323通信造成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穿越NAT的方案,此种方案针对所有类型的NAT,不需要修改NAT,只对H.323作小的修改,使处于NAT后的任意H.323终端都能自由通信,并尽可能地保证媒体流数据能直接送达对方,保证语言、视频质量,... 针对NAT对H.323通信造成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穿越NAT的方案,此种方案针对所有类型的NAT,不需要修改NAT,只对H.323作小的修改,使处于NAT后的任意H.323终端都能自由通信,并尽可能地保证媒体流数据能直接送达对方,保证语言、视频质量,做到大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 H.323 STUN P2P 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中穿越NAT的一种解决方案
3
作者 甘勇 乔银华 李瑞昌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68-72,共5页
在比较了已有的各种NAT穿越方案后,提出了虚拟局域网平台VIP,使得在不同NAT背后的客户端可以通过VIP组成一个虚拟的局域网络,在这个虚拟局域网络中.所有的客户端可以相互通信、互访资源.VIP为P2P应用穿越NAT问题提供了高效而稳定的方案.
关键词 P2P 穿越nat 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NAT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季宇彬 高世勇 +1 位作者 汲晨锋 邹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NAT酶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龙葵碱对消化系统SGC-7901人胃癌、HepG2人肝癌、Ls-174人大肠癌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2-AF为底物,以2-AF的浓度为...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NAT酶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龙葵碱对消化系统SGC-7901人胃癌、HepG2人肝癌、Ls-174人大肠癌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2-AF为底物,以2-AF的浓度为底物浓度,在以HepG2完整细胞及细胞质内2-AF被NAT酶乙酰化为2-AAF的速度为NAT酶的反应速率,采用双倒数作图法,以底物2-AF浓度的倒数1/S对NAT反应速率的倒数1/V作直线,得出回归方程,计算Km和Vmax。结果MTT法测定表明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比较敏感,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以2-AF为底物,对于HepG2完整细胞,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2.37×10-3±8.37×10-5)mmol.L-1、(9.16×10-4±7.54×10-5)nmol.106cells-1,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2.22×10-3±9.05×10-5)mmol.L-1和(5.14×10-4±3.72×10-5)nmol.106cells-1。对于HepG2细胞质,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8.95×10-3±2.61×10-4)mmol.L-1、(2.55×10-6±1.92×10-8)μmol.min-1g-1Pro,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9.48×10-3±3.63×10-4)mmol.L-1和(2.43×10-6±1.32×10-8)μmol.min-1g-1Pro,统计学表明对于HepG2完整细胞和细胞质,阴性对照组和龙葵碱组的Km没有差异,而Vmax差异有显著性(完整细胞P<0.01,细胞质P<0.05)。结论龙葵碱是HepG2人肝癌细胞NAT酶2-AF底物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EPG2人肝癌细胞 nat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P的P2P点播系统NAT穿越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缪一心 吕智慧 +1 位作者 杨明 吴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2期61-63,共3页
Pv4地址的日益减少和对网络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导致了NAT设备的大范围使用。不同的NAT设备在面对进站或出站数据包时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近年来基本TCP协议的NAT穿越并没有通用完美的方法。在对NAT行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TCP... Pv4地址的日益减少和对网络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导致了NAT设备的大范围使用。不同的NAT设备在面对进站或出站数据包时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近年来基本TCP协议的NAT穿越并没有通用完美的方法。在对NAT行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TCP的简单但可行的适用于城域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NAT穿越方法。最后经测试,该方法穿越常见的NAT设备的成功率达到60%以上,达到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TCP nat穿越 P2P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健婷 赵霞 +1 位作者 刘杰 许庆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70-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NAT环境中,在不改变现有的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情况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的端对端通信问题.该方法通过适当扩展SIP协议,借助STUN协议以及RTP中继实现端对端的SIP信令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NAT环境中,在不改变现有的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情况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的端对端通信问题.该方法通过适当扩展SIP协议,借助STUN协议以及RTP中继实现端对端的SIP信令和媒体流的建立,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nat穿透 STUN协议 RTP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分布式存储中基于UDT的NAT穿越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东煜 朱立谷 +3 位作者 张雷 张迪 夏威夷 张瑞松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4-209,共6页
随着P2P分布式存储的研究深入,处在不同网络的节点间建立连接受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限制.现有的UDP对NAT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TUN)方案,不能满足P2P分布式存储对数据传输质量... 随着P2P分布式存储的研究深入,处在不同网络的节点间建立连接受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NAT)限制.现有的UDP对NAT的简单穿越(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AT,STUN)方案,不能满足P2P分布式存储对数据传输质量的要求,并且由于对称型NAT的广泛使用,节点间数据传输必须经过服务器中继转发,中继服务器成为系统瓶颈.提出采用基于UDP的数据传输(UDP-based data transfer,UDT)协议的改进STUN方案,可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越策略,不需要服务器中继即可实现在对称型NAT后的节点间建立P2P直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分布式存储 网络地址转换 UDP对nat的简单穿越方案 基于UDP的数据传输 端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检测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并在健康中国人群中CYP1A2,CYP2A6,NATR和XO酶活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尧 欧阳冬生 +8 位作者 谭志荣 张伟 周淦 王果 涂江华 胡东莉 王丹 谢海棠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75-1176,共2页
AIM: Caffeine metabolite ratios in urin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CYP1A2, CYP2A6, NAT2 and XO in vivo. In this study, an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ffeine metabolites ... AIM: Caffeine metabolite ratios in urine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CYP1A2, CYP2A6, NAT2 and XO in vivo. In this study, an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ffeine metabolites in 24 Chinese healthy volunteers. METHODS: 100 mg of caffeine was given to each subject as a probe drug and the urine samples of 0-12 h were collected. Urin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chloroform/isopropanol (9∶1, v/v) under acerbic environment (pH 3.5) and separated on a Hypersil BDS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The mobile phase was composed of phase A (acetonitrile) and phase B (10 mmol/L ammonium formate/formic acid (998/2, v/v) (pH 3.5) from 98/2 to 70/30, the detection wave length was 280 nm. CYP1A2 phenotype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metabolite ratio of (AFMU+1X+1U)/17U, CYP2A6 from the ratio of 17U/(17U+17X+1U+1X+AFMU), NAT2 from the ratio of AFMU/(AFMU+1U+1X) and XO from the ratio of 1U/1X+1U. 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f AFMU, 1U, 1X, 17U, 17X, 137X were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1.25-160 μmol/L, yielding correlation of coefficients from 0.991 to 0.999. The LOD were 2.5 ng/mL for AFMU, 1X, 1U and 1 ng/mL for 17U, 17X, 137X. Recoveries for the analytes wereranged from 81%-94%, Intra-and Inter-day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ranged from 2.56%-9.48% and 5.74%-10.91%, respectively. After logarith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metabolite ratios, phenotype of CYP1A2, CYP2A6, NAT2 were shown normal distribution, while the phenotype of XO was shown non-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two subjects appearing with very low metabolic capacity. It was also foun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henotype of CYP2A6 and CYP1A2 which might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CYP2A6 plays an influential role in 17X metabolism. CONCLUSION: In brief,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an accurate, stable and replicable HPLC method for phenotyping of these enzymes in Chinese volunte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代谢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CYP1A2 CYP2A6 nat2 XO 酶活性 中国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Ev2实现方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宇 祝跃飞 +1 位作者 李勤 李景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6,84,共4页
分析了IKEv1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IKEv2所做的改进工作,提出了对新版本IKE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 IKEV2 安全联盟 通信量选择载荷 nat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骼肌中天然反义lncRNA VGLL2-AS的鉴定及其与VGLL2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雅 牛欣然 +6 位作者 任团辉 蔡含芳 韩瑞丽 田亚东 刘小军 康相涛 李转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旨在探究鸡骨骼肌中VGLL2基因天然反义链转录本VGLL2 AS lncRNA(VGLL2-AS)与VGLL2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采用PCR和测序技术验证VGLL2-AS是否存在;之后分别采集不同周龄固始蛋鸡(1日龄、6周龄、16周龄、22周龄、30周龄,每个周龄各6只)组织样... 旨在探究鸡骨骼肌中VGLL2基因天然反义链转录本VGLL2 AS lncRNA(VGLL2-AS)与VGLL2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采用PCR和测序技术验证VGLL2-AS是否存在;之后分别采集不同周龄固始蛋鸡(1日龄、6周龄、16周龄、22周龄、30周龄,每个周龄各6只)组织样,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VGLL2基因和其反义链转录本VGLL2-AS的表达谱;采用双向转录试验和核酸酶保护试验检测VGLL2和VGLL2-AS是否可以双向转录且两者之间关系;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成肌细胞(11胚龄固始鸡胚),然后用2μg·mL^(-1)的放线菌素D处理成肌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收取处理不同时间点细胞(0~8 h,每组各个时间点各做3个重复),检测VGLL2-AS与VGLL2的半衰期;分离鸡成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RT-qPCR方法确定两者的细胞定位;利用PCR扩增及测序对VGLL2的转录本进行验证;最后利用RT-qPCR检测它们在固始蛋鸡胸肌组织(1日龄、6周龄、16周龄、22周龄、30周龄每个周龄各6只)中的时空表达规律和相关性。结果表明,VGLL2-AS在鸡的转录组中真实存在;VGLL2与VGLL2-AS均在肌肉中特异高表达(P<0.05);VGLL2-AS与VGLL2可以进行双向转录且二者之间可以形成双链RNA;VGLL2-AS半衰期较VGLL2长;在成肌细胞中,VGLL2-AS和VGLL2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P<0.001);VGLL2只存在VGLL2-mRNA、VGLL2-X2和VGLL2-X3转录本;VGLL2-mRNA和VGLL2-X3与VGLL2-AS表达趋势一致,且VGLL2-mRNA、X3和VGLL2-AS的表达呈现极强的正相关(r分别为0.943和0.935,P<0.01)。综上所述,VGLL2-AS作为VGLL2的反义链编码的lncRNA定位于细胞质中,可能通过与VGLL2形成的双链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参与调节VGLL2的表达并维持其稳定性,最终在鸡的早期肌肉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扩展了鸡中关于NATs的研究,并为鸡VGLL2基因与其天然反义链转录本VGLL2-AS在鸡骨骼肌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提高禽类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s VGLL2-AS VGLL2基因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N-乙酰基转移酶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冷伟卫 曹晓梅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和灭活代谢,NAT2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在此对NAT2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型方法以及NAT2多态性在...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和灭活代谢,NAT2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在此对NAT2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型方法以及NAT2多态性在药物代谢和新药临床研究中的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2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2P技术的远程维护工具的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成国 钟昀 徐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1-133,152,共4页
Linux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不少控制系统和装置开始采用Linux及嵌入式Linux。为了方便开发人员协助现场工程人员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远程维护工具的实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OpenSS... Linux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不少控制系统和装置开始采用Linux及嵌入式Linux。为了方便开发人员协助现场工程人员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远程维护工具的实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OpenSSH软件在现场维护终端创建一个TCP服务器端,远程维护终端连接到现场维护终端时,现场维护终端与终端建立TCP连接,并利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通过TCP服务器进行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利用该工具,开发人员可在远方利用OpenSSH客户端连接到远程的装置及计算机的OpenSSH服务器,通过SSH及SFTP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H P2P nat 远程控制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感知的P2P通信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新超 马永强 郑秋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648-2650,2659,共4页
为解决当前各种P2P方案的局限性,提高P2P通信的效率,针对P2P通信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环境感知能力的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该方案借助中间服务器能对P2P客户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感知并在两个P2P客户之间采用最优的通... 为解决当前各种P2P方案的局限性,提高P2P通信的效率,针对P2P通信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环境感知能力的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该方案借助中间服务器能对P2P客户所处的网络环境进行感知并在两个P2P客户之间采用最优的通信方案进行通信。通过Vmware软件搭建了实验环境,并对各种拓扑下的方案性能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常用的P2P通信方案,该方案的会话具有更高的会话建立连接率,而且具有更少的信令开销,同时具有更优的端到端延时性能,证明了提出的方案优于其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感知 P2P通信 nat技术 服务器中转技术 反向连接技术 UDP打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N-乙酰化酶2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志远 袁靖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5-1418,共4页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主要参与含氮药物的代谢。目前对NAT2基因序列测定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拟越来越关注,但是对NAT2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它与药物结合的构效关系等研究...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主要参与含氮药物的代谢。目前对NAT2基因序列测定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拟越来越关注,但是对NAT2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它与药物结合的构效关系等研究仅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该文对NAT2三维立体结构的构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蛋白质立体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2 蛋白质三维结构 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技术的远程协同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哲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7-218,共2页
由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formation)技术本身的设计原理,导致原本透明的端到端变的不可达。就如何不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情况下,恢复端到端的可达性,实现不同内网之间的主机穿透NAT,并在此平台上实现WWW访问、远程桌面管理等功能... 由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formation)技术本身的设计原理,导致原本透明的端到端变的不可达。就如何不改变现有网络配置的情况下,恢复端到端的可达性,实现不同内网之间的主机穿透NAT,并在此平台上实现WWW访问、远程桌面管理等功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本系统通过重新组合TCP连接的方法实现通信功能,不受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限制,具有比传统的方法容纳更多用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 P协同通信平台 nat网络服务 内网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pear:一种基于P2P架构的语音通信系统
16
作者 邢皖甲 叶德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9期208-211,242,共5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2P架构的语音通信系统。与现有语音通信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去中心化的P2P通信架构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使用最大匹配算法分配数据中转节点,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改进的搜索指向表更新算法降...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2P架构的语音通信系统。与现有语音通信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去中心化的P2P通信架构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使用最大匹配算法分配数据中转节点,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改进的搜索指向表更新算法降低了维护P2P节点扰动的开销;加入端口猜测的语音通信协议提高了NAT穿透的成功率。大量的模拟和实际测试表明,所实现的语音通信系统在用户连接建立时间、用户信息搜索时间及语音数据延迟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表现,且实际系统已正式推广使用。对于将来扩展在视频媒体等其他方面的应用,该语音通信系统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覆盖网络 搜索指向表 nat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T网络中一种TCP穿越NAT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耿福泉 陈浩 +1 位作者 方忠民 赵林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现有的NAT穿透方案或者扩展性不好,或者未采用标准的协议栈,或者对移动性支持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TCP穿越非对称型NAT的机制网络地址转换的TCP穿越(NatTT).利用公网的代理服务器为准备接受TCP连接的位于NAT之后的节点服务.发... 针对现有的NAT穿透方案或者扩展性不好,或者未采用标准的协议栈,或者对移动性支持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TCP穿越非对称型NAT的机制网络地址转换的TCP穿越(NatTT).利用公网的代理服务器为准备接受TCP连接的位于NAT之后的节点服务.发起TCP连接的节点和接收TCP连接的节点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协商,而在NAT上建立了双方都了解的通道.通过这一通道以成功实现TCP的连接.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DHT nat穿越 网络地址转 T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ec穿越NAT方案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雅辉 张全林 祝跃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18-1921,共4页
针对IPSec协议与NAT技术的不兼容性,研究了几种现有的解决方案,论述了UDP封装IPSec应用于IKEv2的解决方案,分析了方案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方案在解决IPSec与NAT协同工作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
关键词 IPSEC协议 nat技术 IKE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ymmetric NAT穿透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金哲 殷海兵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期125-128,共4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不仅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而且也使内网主机避免了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但对于P2P应用来说,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所以说如何穿透NAT成为了P2P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通过对当前NAT穿透技术的研究,发现依...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不仅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而且也使内网主机避免了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但对于P2P应用来说,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所以说如何穿透NAT成为了P2P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通过对当前NAT穿透技术的研究,发现依靠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来实现对Symmetric NAT穿透往往存在服务器负担重、延时、丢包的问题,于是给出一种基于端口预测的NAT穿透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依靠TURN来实现对Symmetric NAT穿透所带来的难题,大大满足了对网络安全要求高而使用对称型NAT企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METRIC nat TURN P2P nat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 IP策略路由的多路由分配技术 被引量:11
20
作者 左劼 唐常杰 +2 位作者 张天庆 元昌安 谢方军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0-131,204,共3页
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多出口流量分配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应用背景,指出了传统IP路由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多出口流量分配问题的方法——IP策略路由(PolicyRouting)机制。分析了策略路由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实现iproute2。并给出... 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多出口流量分配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应用背景,指出了传统IP路由的不足。提出了解决多出口流量分配问题的方法——IP策略路由(PolicyRouting)机制。分析了策略路由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实现iproute2。并给出了在某实验室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路由 nat LINUX Iproute2 NET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