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研究
1
作者 檀茜倩 王晓晴 +4 位作者 崔方超 王当丰 吕欣然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研究土壤中具有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的细菌类型以及其群体感应淬灭活性,本研究对土壤中可降解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所产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分离和鉴定,对群体感应淬灭菌的特性以及其对蜂房哈夫尼菌生物被膜的... 为了研究土壤中具有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的细菌类型以及其群体感应淬灭活性,本研究对土壤中可降解蜂房哈夫尼菌(Hafnia alvei)所产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分离和鉴定,对群体感应淬灭菌的特性以及其对蜂房哈夫尼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能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判断菌株可能产群体感应淬灭酶类型。共从土壤中分离到4株对蜂房哈夫尼菌所分泌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具有较高降解活性的细菌,经鉴定分别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i hormaechei)GS31、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S44、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GS48和沙雷氏菌(Serratia sp.)GS53;其中霍氏肠杆菌GS31的淬灭活性最强,其次为沙雷氏菌GS53、蜡样芽孢杆菌GS44和苏云金芽孢杆菌GS48。霍氏肠杆菌GS31和沙雷氏菌GS53的潜在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物质存在无细胞上清液中(Cell-free supernatant,CFS),而蜡样芽孢杆菌GS44和苏云金芽孢杆菌GS48存在于细胞破碎提取物(Crude cell extract,CCE)中;结合结晶紫染色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结果发现,所分离的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清除蜂房哈夫尼菌生物被膜能力,其中霍氏肠杆菌GS31的抑制率和清除率最高,分别为42.9%和53.0%。同源基因扩增结果表明,霍氏肠杆菌GS31、蜡样芽孢杆菌GS44、沙雷氏菌GS53中可能存在AiiA内酯酶和PvdQ酰化酶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GS48中可能存在AiiA内酯酶基因。通过对土壤中可降解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菌株的筛选及其群体感应淬灭活性研究,为进一步丰富群体感应淬灭菌资源,以及基于群体感应淬灭菌的水产保鲜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淬灭 生物被膜 蜂房哈夫尼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检测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 被引量:11
2
作者 綦国红 董明盛 +2 位作者 吴胜明 陈晓红 姜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19,共3页
建立了HPLC-MS检测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化合物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细菌发酵液中的AHL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只需简单的处理,在没有标样的条件下,可以对样品中任意的AHLs分子进... 建立了HPLC-MS检测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化合物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细菌发酵液中的AHL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只需简单的处理,在没有标样的条件下,可以对样品中任意的AHLs分子进行定性分析。该方法简单、高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大于经典的TLC-B iosensor检测AHLs的方法,为从复杂混合物中鉴定AHLs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HPLC-MS/MS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细菌中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 被引量:8
3
作者 郭秀春 郑立 +2 位作者 张魁英 徐鲁燕 王小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建立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从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培养液中检测到3种AHL... 建立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从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培养液中检测到3种AHLs(N-己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N-辛基高丝氨酸内酯(C8-HSL)和N-十四基高丝氨酸内酯(C14-HSL))。与传统的薄层层析-生物传感器(TLC-biosenso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只需对培养液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即可定性检测样品中的AHLs分子。该方法为从复杂基质中检测和鉴定AHLs信号分子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对马铃薯生长及抗软腐病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媛媛 邱健 +3 位作者 马宏 苏浴源 宋聪 宋水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9-561,共3页
[目的]研究细菌个体间通讯信号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C6-HSL)是否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方法]以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C6-HSL为诱导剂研究了经不同浓度C6-HSL处理后,马铃薯生长、抵抗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浸染的情况,特别研究了... [目的]研究细菌个体间通讯信号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C6-HSL)是否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方法]以马铃薯脱毒苗为试验材料,C6-HSL为诱导剂研究了经不同浓度C6-HSL处理后,马铃薯生长、抵抗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浸染的情况,特别研究了C6-HSL对植株标志性防御酶活性和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C6-HSL能明显抑制马铃薯的出根率和生根数,而对株高、茎节数及叶片大小没有影响;植物标志性防御酶类中POD和SOD的活性以及H2O2的产生量经C6-HSL诱导后显著提高,而PAL和PPO的活性则没有明显变化;抗病试验中,经C6-HSL诱导的马铃薯植株能有效抑制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侵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菌AH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植物抗病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 马铃薯 防御酶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诱导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丽红 陈小兰 +1 位作者 黄子玥 张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91-5092,共2页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与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采用5μmol/L AHLs处理铜绿微囊藻细胞,用DAPI染色后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AHLs在1μmol/L浓度下能诱导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凋...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与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采用5μmol/L AHLs处理铜绿微囊藻细胞,用DAPI染色后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AHLs在1μmol/L浓度下能诱导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增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治理铜绿微囊藻水华爆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 铜绿微囊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广民 王振兴 +2 位作者 汤海鸥 李学军 周志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21,共3页
为研究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健康,胎次、体重接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6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试验期35 d。对... 为研究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健康,胎次、体重接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6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试验期35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t葡萄糖氧化酶和500 g/t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氧化酶组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组断奶仔猪日增重均提高11.76%(P<0.05),料肉比分别降低9.28%和8.25%(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7.20%和24.80%(P<0.05)。各试验组间皮毛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可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腹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生弘杰 宋洋 +4 位作者 卞永荣 柳广霞 刘总堂 蒋新 王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2-844,共13页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并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一般由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这类信号分子介导。在简要总结AHLs分子及其... 细菌能自发产生、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并感知其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革兰氏阴性菌的群体感应一般由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这类信号分子介导。在简要总结AHLs分子及其衍生物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对AHLs的提取、鉴定和检测等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建立土壤中AHLs的检测方法以及深入研究AHLs信号分子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色谱-质谱 生物传感器 核磁共振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艳北 许晶 +2 位作者 沈城辉 许继国 饶友生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沼泽红假单胞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菌的细胞质中,无信号肽结构。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等结构元件,...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沼泽红假单胞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菌的细胞质中,无信号肽结构。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等结构元件,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对三级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含有6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结构域。参与细菌群体感应淬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红假单胞菌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和群体淬灭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张清旭 李建鹃 +6 位作者 郭玥 王炎炎 彭艳晖 王裕华 胡明玥 林文雄 吴则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根际是由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是植物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根际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利用复杂的种内和种间信号传导机制... 根际是由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是植物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根际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利用复杂的种内和种间信号传导机制招募特定的微生物,协调并控制混合群落的行为,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根际微生物能够自发产生、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从而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QS系统的特征是合成和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根际土壤细菌中存在多种QS信号分子,如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二酮哌嗪、扩散信号因子、次生代谢物、植物激素类分子等。AHLs作为细菌中被广泛研究的QS信号分子,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机制,并讨论了AHLs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调节作用,包括AHLs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耐受性和抗病性等方面的有益影响,以及AHLs介导的QS系统调控导致的根际致病菌对植物的有害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基于AHLs的群体淬灭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植物健康与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植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猪肉中特定腐败菌的靶向筛选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丽珺 谢晶 乔丽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4-180,共7页
根据有氧包装冷却猪肉中特定腐败菌的种类特点和致腐特性,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为目标菌建立筛选模型,同时结合简单的生理生化鉴定确保筛选方向。以托盘包装冷却猪肉贮藏末期腐败菌为菌源,用铬天青(... 根据有氧包装冷却猪肉中特定腐败菌的种类特点和致腐特性,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为目标菌建立筛选模型,同时结合简单的生理生化鉴定确保筛选方向。以托盘包装冷却猪肉贮藏末期腐败菌为菌源,用铬天青(chromeazurol S,CAS)嗜铁素检测平板法,从假单胞菌CFC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的116株菌中筛选到86株产嗜铁素的腐败菌;用氨基酸脱羧酶检测管从双层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RBDA)平板上分离的66株菌中筛选到21株产氨基酸脱羧酶腐败菌。采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为报告菌再从上述腐败菌中筛选出产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N-AHLs)的菌株(产嗜铁素的51株,产氨基酸脱羧酶的19株)。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其中部分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最后得到产嗜铁素和AHLs的假单胞菌7株,产氨基酸脱羧酶和AHLs的肠杆菌科菌4株,为靶向抑菌防腐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假单胞菌 肠杆菌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嗜铁素 氨基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猪肉特定腐败微生物与群体感应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丽珺 谢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95-399,405,共6页
冷却肉的腐败是由特定腐败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和脱羧酶在肉的腐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终菌相决定了冷却肉的腐败类型,而最终菌相除了受到初始污染的微生物结构和数量的影响外,还受到贮藏环境和保鲜剂的... 冷却肉的腐败是由特定腐败菌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和脱羧酶在肉的腐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终菌相决定了冷却肉的腐败类型,而最终菌相除了受到初始污染的微生物结构和数量的影响外,还受到贮藏环境和保鲜剂的影响。特定腐败菌之间主要通过拮抗、后继共生和信息交流三种方式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肉的腐败。大量研究表明食品腐败与特定腐败菌的群体感应有关。对群体感应系统进行干扰,阻止腐败相关基因的表达,已经成为食品保鲜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肉 特定腐败菌 腐败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猪肉中产蛋白酶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丽珺 谢晶 +1 位作者 冯淑娇 乔丽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4-139,143,共7页
腐败菌的蛋白水解活性在冷却猪肉腐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蛋白酶的表达可能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有关。用脱脂乳平板法从冷却猪肉中分离出54株产蛋白酶腐败菌,经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PELR4检测,有44株产生N... 腐败菌的蛋白水解活性在冷却猪肉腐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蛋白酶的表达可能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有关。用脱脂乳平板法从冷却猪肉中分离出54株产蛋白酶腐败菌,经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PELR4检测,有44株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N-AHLs),且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选取5株氧化酶阳性和5株氧化酶阴性菌经16S rDNA鉴定,这些腐败菌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沙雷氏菌(Serratia spp.)。其中两株假单胞菌PP103和PP110经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carA基因特异片断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为进一步探讨AHLs对腐败菌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蛋白酶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隆德假单胞菌 沙雷氏菌 ca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物胺菌株群体感应AHLs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静 卢士玲 +4 位作者 刘玉晗 尹罗罗 李想鹏 潘竞勇 高雄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4-230,共7页
为探讨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产生、累积机理,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新疆熏马肠样品产生物胺优势菌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strain)产生物胺能力。并选取... 为探讨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产生、累积机理,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了新疆熏马肠样品产生物胺优势菌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strain)产生物胺能力。并选取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成团泛菌作为群体感应现象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传感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136及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KYC55平行线法检测AHLs。检测表明,3株产生物胺菌能够发生群体感应现象。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法测定AHLs活性试验、HPLC法对产生物胺菌株AHLs定性分析,结果表明,β-半乳糖苷酶活性越高,产生物胺菌株分泌的AHLs越多;Klebsiella sp.、Enterobacter cloacae strain均能分泌:N-but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4-HSL)、N-hexanoyl-DL-homoserine homoserine lactone(C6-HSL)、N-octanoyl-DL-homoserine lactone(C8-HSL)类型的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群体感应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机制与动植物病原菌的致病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水山 赵占良 +1 位作者 王立杰 白志奇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HL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节 ,当侵染动植物寄主组织的病原菌繁殖到一定量时 ,细菌本身产生的AHLs积累到临界浓度 ,AHLs与胞内特异受体结合 ,启动致病因子的表达。利用AHLs... N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AHL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节 ,当侵染动植物寄主组织的病原菌繁殖到一定量时 ,细菌本身产生的AHLs积累到临界浓度 ,AHLs与胞内特异受体结合 ,启动致病因子的表达。利用AHLs降解酶和AHLs类似物的特性 ,干扰和破坏病原菌的AHLs 群体感应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机制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细菌信息素 细菌病害 生物防治 致病力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简便方法
15
作者 綦国红 董明盛 王岁楼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2-144,共3页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AHLs)化合物介导的群体感应(QS)现象来调控特定生理性状的表达。而AHL类似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I)可使由QS所调控的生理特性不表达或表达水平下降。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AHL类似物...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AHLs)化合物介导的群体感应(QS)现象来调控特定生理性状的表达。而AHL类似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I)可使由QS所调控的生理特性不表达或表达水平下降。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AHL类似物方法。基于QS抑制原理,建立了平板法及TLC方法从微生物中筛选AHL类似物。该方法简便有效,费用低廉,为筛选群体感应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中细胞分裂抑制子的潜在调控基因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健平 鲁洋 +1 位作者 曾建明 陈茶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10-14,共5页
目的筛选大肠埃希菌中细胞分裂抑制子(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方法将大肠埃希菌E.coli SM10λpir野生株、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分别加入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信号分子处理,记为AHL... 目的筛选大肠埃希菌中细胞分裂抑制子(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方法将大肠埃希菌E.coli SM10λpir野生株、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分别加入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信号分子处理,记为AHLs处理组;对应三种菌株分别加入等量DMSO处理,记为非AHLs处理组。两组菌株基因转录组测序后,通过R语言edgeR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选取两组内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即为有/无AHLs信号分子时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并进行组间比对,观察有/无AHLs信号分子时Sdi A潜在调控基因的变化。结果非AHLs处理组中,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nar H、nar J、nar I、yee E、yeeR、paa E、flu。AHLs处理组中,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hcp、ytf E、hcr、hmp、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ydi V、hdh A。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基因在两组中均为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基因仅在AHLs信号分子存在时为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结论大肠埃希菌中,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有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paa E、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其中对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基因的调控依赖于AHLs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群体感应系统 细胞分裂抑制子 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HSL对蜂房哈夫尼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丽 牛彤鑫 +1 位作者 张公亮 侯红漫 《现代食品》 2018年第5期80-85,共6页
研究了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及Lux I基因缺失株(ΔLux I)所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蜂房哈夫尼菌及ΔLux I不同时间所产生的C_6-HSL含量,并通过添加4、8、16、32μmol/L和64μmol/L的C_6-HS... 研究了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及Lux I基因缺失株(ΔLux I)所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蜂房哈夫尼菌及ΔLux I不同时间所产生的C_6-HSL含量,并通过添加4、8、16、32μmol/L和64μmol/L的C_6-HSL来研究其对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及ΔLux I菌体生长、泳动性、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产生的C_6-HSL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16 h达到最高浓度16.1μmol/L,ΔLux I不产生C_6-HSL。添加C_6-HSL并不会明显的改变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及ΔLux I的生长;但是会促进菌体的泳动能力;C_6-HSL会抑制蜂房哈夫尼菌野生株及ΔLux I生物膜的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己酰高丝氨酸内酯(C6-HSL) 蜂房哈夫尼菌 群体感应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