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荣华 刘艳玲 +1 位作者 乔浩 刘存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5-1248,共4页
以苄氧羰基氯、L-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苄氧羰基-L-丝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pH、原料的摩尔比、相转移催化剂对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后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为93.2%。N-苄氧羰基-L-丝氨酸和苄... 以苄氧羰基氯、L-丝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苄氧羰基-L-丝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pH、原料的摩尔比、相转移催化剂对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后N-苄氧羰基-L-丝氨酸收率为93.2%。N-苄氧羰基-L-丝氨酸和苄溴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重点探讨了酯化过程中缚酸剂、原料的投料顺序及产品后处理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选择具有催化作用的三乙胺为缚酸剂,用质量分数10%的亚硫酸氢钠对产品进行后处理使N-苄氧羰基-L-丝氨酸苄酯的色谱纯度达98.5%。通过红外、核磁、熔点、旋光度等对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苄氧羰基-l-丝氨酸 羰基 四丁基硫氢铵 三乙胺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氧羰基-L-丙氨酸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述林 李敏娇 吴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0-682,共3页
用L-丙氨酸(L-Ala)和苄氧羰基氯(Z-Cl)为主要原料制备苄氧羰基-L-丙氨酸,研究了原料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进行产品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结果表明,当Z-Cl:L-Ala=1.... 用L-丙氨酸(L-Ala)和苄氧羰基氯(Z-Cl)为主要原料制备苄氧羰基-L-丙氨酸,研究了原料的量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进行产品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结果表明,当Z-Cl:L-Ala=1.3:1(摩尔比),pH值为12~13,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8h,所得产品纯度大于98.5%,产率大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l- 羰基 红外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甲氧羰基-L-色氨酸为模板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粒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天瑛 张丽影 +2 位作者 郝广杰 宋谋道 张邦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2-765,共4页
采用两步溶胀与悬浮聚合联用方法 ,以 2 -乙烯基吡啶 ( 2 -VP)为功能单体 ,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DEGDA)为交联剂 ,成功制备出以 N-苯甲氧羰基 -L-色氨酸 ( N-Cbz-L-Trp)为模板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拉曼光... 采用两步溶胀与悬浮聚合联用方法 ,以 2 -乙烯基吡啶 ( 2 -VP)为功能单体 ,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DEGDA)为交联剂 ,成功制备出以 N-苯甲氧羰基 -L-色氨酸 ( N-Cbz-L-Trp)为模板的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拉曼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热失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 6.3 μm,多分散系数为 1 .0 3 .拉曼光谱显示聚合物反应完全 ,模板分子洗脱充分 .高效液相色谱表征显示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很短的色谱柱中即可实现对印迹分子对映异构体的基线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甲羰基-l- 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粒 制备 两步溶胀法 悬浮聚合法 衍生物 2-乙烯基吡啶 色谱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苄氧羰基氨基酸配位萃取拆分外消旋苯丙氨酸 被引量:3
4
作者 彭阳峰 何亻全 +2 位作者 吴福忠 赵洪亮 赵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2,67,共5页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碳醇类正丁醇作有机稀释剂,所用5种N-苄氧羰基氨基酸(分别为Z-Phe、Z-Hyp、Z-Pro、Z-Glu、Z-Val)与Cu2+或Ni2+形成手性配位体后,以Z-Val作手性配体,萃取相pH值接近苯丙氨酸等电点时,萃取拆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羰基 萃取拆分 苯丙 配位交换拆分 D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叔丁氧羰基-β-环己基天冬氨酸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大成 范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nzyl Ntertbutyloxycarbonylβcyclohexylaspartate(Ⅰ)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cheap and accessible Laspartic acid,the key intermediate of βcyclohexyl Ntertbutyloxycarbonylaspartate(Ⅱ)was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 of aspartic acid via cyclohexanol catalyzed by sulfuric acid and further acylation via Boc2O.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 of(Ⅰ)was performed by benzylization of(Ⅱ)through benzyl bromide.The method is facile and the yiel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literatures.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verified by1H NMR and mp.,or by the corresponding authentic compounds.The discussion of the preparative conditions of Ⅰ and Ⅱ was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叔丁羰基-β-环己基天冬 合成 n-叔丁羰基-天冬β-环已酯 天冬β-环已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6
作者 梁光平 杨俊 +3 位作者 吴云秋 万路平 阮丽君 宋志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0,共9页
以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0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Ⅲa~Ⅲi、Ⅳ),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Ⅲa~Ⅲi和Ⅳ对HepG2、THP-1、HeLa、MCF-7细胞的抑制... 以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N-苄氧羰基甘氨酰-L-脯氨酸为原料,首次合成了10个新型鬼臼毒素衍生物(Ⅲa~Ⅲi、Ⅳ),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Ⅲa~Ⅲi和Ⅳ对HepG2、THP-1、HeLa、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Ⅲa对HepG2细胞的活性最突出,IC50达0.58 nmol/L。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Ⅲa和FAPα酶的结合模式,Ⅲa可以与FAPα酶的多个位点产生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n-羰基-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苄氧羰基氨基酸的合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璐 李可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以甘氨酸和氯甲酸苄酯为原料,合成N-苄氧羰基甘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甘氨酸)∶n(氯甲酸苄酯)=1∶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20℃,反应液pH值为9,收率90.2%。此法反应条件温和... 以甘氨酸和氯甲酸苄酯为原料,合成N-苄氧羰基甘氨酸,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摩尔比n(甘氨酸)∶n(氯甲酸苄酯)=1∶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20℃,反应液pH值为9,收率90.2%。此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羰基 n-羰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的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徐盈 严琼姣 +1 位作者 李娟 李世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与D,L-丙交酯共聚,制备了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并用FT-IR,1H-NMR,13C-NMR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FT-IR,1H-NMR,13C-NMR谱图表明各步反应产物的生成,根据1H-NMR谱图中质子峰的积分面积之比得到共聚物中各单体的摩尔分数。结论: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被成功引入到聚乳酸主链中,且共聚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可通过投料比的不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N^ε-羰基-l--乳) 3S-[4-(羰基基)丁基]-吗啉-2 5-二酮 D L-丙交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赖氨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海梅 潘仕荣 +1 位作者 温玉婷 郭振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并以三乙胺为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聚合,生成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经无水溴化氢脱苄得到聚-L-赖氨酸。其聚合度由黏度法测定,化学结构由IR1...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并以三乙胺为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聚合,生成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经无水溴化氢脱苄得到聚-L-赖氨酸。其聚合度由黏度法测定,化学结构由IR1、H NMR证实,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和聚-L-赖氨酸分子均以Α-螺旋构型存在。由本法制备的聚-L-赖氨酸可获很好的产率(>70%),其相对分子质量由单体/引发剂摩尔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 N^E-羰基-l- 聚(N^E-羰基) -l- 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赖氨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海梅 潘仕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Lys-(Z)-NCA]。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Lys-(Z)-NCA开环聚...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Lys-(Z)-NCA]。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制备了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2),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Lys-(Z)-NCA开环聚合,经无水溴化氢脱苄,合成不同组成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赖氨酸嵌段共聚物。用IR1、H-NMR、GPC、DSC等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PEG-NH2引发Lys-(Z)-NCA开环聚合得到的是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谱计算得到了共聚物MPEG-PLL-1、MPEG-PLL-2、MPEG-PLL-3、MPEG-PLL-4中PLL链段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553、0.795、0.848、0.861,共聚物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2.3×104、6.1×104、8.6×104、9.5×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 N'-羰基-l-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赖嵌段共聚物 开环聚合 生物降 解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多肽水凝胶对百里香精油的控释作用、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的延长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梦倩 张雅丹 +5 位作者 王迎香 刘娜 张楠 简家钰 张琳 张继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14,共7页
为实现百里香精油的控制释放并延长其抑菌和抗氧化效果,本实验利用N-芴甲氧羰基-L-苯丙氨酸(N-FMoc-L-phenylalanine,Fmoc-F)水凝胶包埋百里香精油,对比包埋前后Fmoc-F水凝胶的结构、形态等特征,研究其对百里香精油的包埋机制、控释作... 为实现百里香精油的控制释放并延长其抑菌和抗氧化效果,本实验利用N-芴甲氧羰基-L-苯丙氨酸(N-FMoc-L-phenylalanine,Fmoc-F)水凝胶包埋百里香精油,对比包埋前后Fmoc-F水凝胶的结构、形态等特征,研究其对百里香精油的包埋机制、控释作用及包埋后Fmoc-F对百里香精油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的延长作用。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的加入可以加速Fmoc-F/百里香精油水凝胶(50 s)的形成,并且显著提高胶体的储能模量;Fmoc-F及Fmoc-F/百里香精油水凝胶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形成胶体,其微观结构为纤维状网络结构,且百里香精油可以使Fmoc-F水凝胶的网络结构更紧密均匀,从而提高其胶体的储能模量。Fmoc-F水凝胶对百里香精油的包埋率达93.13%。通过抑菌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发现,在环境p H≥6.5时,Fmoc-F水凝胶可通过包埋有效抑制百里香精油的挥发,而随着环境p H值的降低,Fmoc-F水凝胶会缓慢分解,释放百里香精油,起到对百里香精油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的延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精油 n-芴甲羰基-l-苯丙 水凝胶 控释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L-丙-L-脯)二肽的合成
12
作者 郭帅 黄龙江 滕大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1期6501-6502,6507,共3页
以L-(+)-丙氨酸和N-叔丁氧羰基-L-(+)-脯氨酸为原料,分别经中和、缩合、脱保护、环化反应后,以65.3%的总产率合成得到了新型催化剂环(L-丙-L-脯)二肽,结构经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等表征。
关键词 环(L-丙-l-脯)二肽 L-(+)-丙 n-叔丁羰基-l-(+)-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O-C_(12)-HSL阻碍Mo-DCs成熟过程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有强 张云燕 +5 位作者 陈茶 徐建华 罗燕芬 肖倩 李沫 李启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ltginosa,PA)分泌的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N-3-oxododecanoy1-L-homoserine lactone,3-O-C12-HSL)阻碍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monocytes derived-dendritic cells,Mo-DCs)...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ltginosa,PA)分泌的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N-3-oxododecanoy1-L-homoserine lactone,3-O-C12-HSL)阻碍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monocytes derived-dendritic cells,Mo-DCs)成熟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表达谱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分化为Mo-DCs。不同因素处理Mo-DCs,实验组加入终浓度0.1μg/m L的LPS和终浓度为40μmol/L的3-O-C12-HSL,对照组加入相应体积的含0.1%DMSO的PBS,模型组加入终浓度0.1μg/m L的LPS。利用lnc RNA芯片技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间lnc RNA表达谱的差异。对筛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散点图分析2倍以上差异lnc RNA在各处理因素间的总体变异情况,利用聚类分析研究表达差异5倍以上lnc RNA的聚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较,实验组筛选出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lnc RNA为1 386条,其中上调表达的548条,下调表达的838条。筛选出具有5倍以上表达差异的lnc RNA共153条,占2倍表达差异lnc RNA的11.04%,其中上调表达的22条,下调表达的131条。散点图发现2倍表达差异的lnc RNA总体分布呈集中趋势,存在特征性改变。聚类分析发现5倍表达差异的lnc RNA能根据处理因素进行有效的分层聚类。结合GO分析和m RNA通路分析,差异lnc RNA的相关基因可富集至PPAR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中。结论:3-O-C12-HSL作用于Mo-DCs后,lnc RNA表达谱发生了特征性变化,表达差异的lnc RNA可能参与了3-O-C12-HSL阻碍Mo-DCs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代十二烷酰-l-同型内酯 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ENST00000420480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诊断价值
14
作者 李有强 张云燕 +4 位作者 刘杨 张轩 蔡雪莹 陈茶 罗燕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70-3373,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ENST00000420480作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人CD14+单核细胞、hIL?4和hGM?CSF诱导分化为单核细胞衍生...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ENST00000420480作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人CD14+单核细胞、hIL?4和hGM?CSF诱导分化为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细胞(monocytes 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s),分PBS组、LPS组和LPS+3?O?C12?HSL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ENST00000420480表达量。收集临床PA感染患者血清21例,体检表观健康人血清32例,提取血清RNA,逆转录获得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ENST00000420480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中lncRNA?ENST00000420480对PA感染的诊断效能,计算约登指数(YI)明确PA感染诊断截点(cut?off)。结果与PBS组相比,LPS下调Mo?DCs中lncRNA?ENST00000420480表达水平。与LPS组相比,3?O?C12?HSL上调Mo?DCs中lncRNA?ENST00000420480表达水平。PA感染组血清中lncRNA?ENST00000420480相对表达量为(3.85±4.18),正常人组血清中lncRNA?ENST00000420480相对表达量为(1.3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AUC为0.708(P=0.01),YI为0.429,诊断截点值为4.13。结论lncRNA?ENST00000420480可作为PA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代十二烷酰-l-同型内酯 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