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固相接枝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冰 王静媛 +3 位作者 李玉玮 于晓强 陶俊 汤心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介绍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合成的聚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IR)、X-光衍射及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接枝物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讯联系人。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A型X-射线仪测试,连续... 本文介绍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合成的聚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IR)、X-光衍射及偏光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接枝物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讯联系人。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A型X-射线仪测试,连续扫描,扫描角度2θ=5~30°,*扫速4°/min。Cuka辐射,工作电压40mV,*电流为40mA,A为1.5418A。*1.3.3偏光显微镜分析:采用德国生产Op-*tonRpol偏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结晶形态。2结果与讨论*2.1IR谱分析*分别测试了纯聚丙烯及其接枝试样的红外谱图,绘制成图1。比较两条谱线可看出,*Pp-g-N-HMA共聚物在1635cm-1处出现明*显的吸收峰,这是聚酰胺的γ(C=O)特征吸收峰[3]。充分证明N-羟甲基丙烯酰胺已经接枝到聚丙烯的分子链上。*2.2WAXD谱图分析*图2a代表PPX-衍射峰,b中两条线分*别为不同接枝率的衍射峰,由图明显看出聚*丙烯接枝改性前后形态不变,均为α-晶型,*PP在26为14°、16.8°及18.4°左右分别均有*很强的衍射峰,分别对应α-晶型<110>、<040>*及<130>晶面的衍射[4]。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甲基丙烯酰胺 固相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甲基丙烯酰胺熔融接枝PP的流变性能
2
作者 刘君丽 曲建林 周安宁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3,共3页
采用熔融接枝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得接枝率为0.20%~0.85%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NHA),讨论了接枝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PP-g-NHA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测定了接枝物的非牛顿指数。在相同剪... 采用熔融接枝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得接枝率为0.20%~0.85%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NHA),讨论了接枝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PP-g-NHA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测定了接枝物的非牛顿指数。在相同剪切应力时,PP-g-NHA的剪切黏度比PP低,但黏流活化能比PP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 改性 流变性能 黏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N-羟甲基丙烯酰胺(HMA)2.PP-g-N-HMA/PVC合金的研究
3
作者 徐冰 王静媛 +2 位作者 王勇 李玉玮 汤心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采用固相接枝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并与PVC进行共混,详细考察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加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聚丙烯 聚氯乙烯 甲基丙烯酰胺 固相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合改性聚丙烯微孔膜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秀玲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 研究了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在膜表面形成聚合物交联网络,以提高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观察膜表面的结构和形貌的变化。探索了单体浓度、单体比例、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PP膜表面确有聚合反应的发生。DSC测试证实,接枝后的微孔膜熔点略有提高。热收缩率测试结果表明,接枝后微孔膜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丙烯酰胺 N n-甲基丙烯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甲基丙烯酰胺熔融接枝聚丙烯亲水性的研究
5
作者 冯杰 冯绍华 +1 位作者 相益信 冯厂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分别以羟甲基丙烯酰胺(NHA)、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的接枝共聚物PP-g-NHA接枝和PP-g-NHA/St。红外分析表明,NHA和St接枝到PP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探讨了NHA用量、St用量、... 分别以羟甲基丙烯酰胺(NHA)、苯乙烯(St)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的接枝共聚物PP-g-NHA接枝和PP-g-NHA/St。红外分析表明,NHA和St接枝到PP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探讨了NHA用量、St用量、DCP用量及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接枝率及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NHA的最佳用量是3%,此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1.6%,接触角最小为83°;随着DCP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加工温度不能太高,螺杆转速一定要大于4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甲基丙烯酰胺 熔融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蔡涛 杨朕 +2 位作者 杨琥 李爱民 程镕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5,共6页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接枝改性,以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将其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对一种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污水的处理中,系统地考察了... 以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羧甲基纤维素为基材,通过接枝改性,以丙烯酰胺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并将其作为絮凝剂应用于对一种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污水的处理中,系统地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溶液pH以及聚丙烯酰胺接枝率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 亚甲蓝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N,N-二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织物的研究
8
作者 周利展 刘文文 +2 位作者 孙鹏 杨雷 沈一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实现工业化生产中对蚕丝织物连续化接枝整理,研究紫外光引发对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接枝蚕丝织物的共聚合反应的促进作用和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紫外光引发接枝工艺条件因素对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DMAA... 为了实现工业化生产中对蚕丝织物连续化接枝整理,研究紫外光引发对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接枝蚕丝织物的共聚合反应的促进作用和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紫外光引发接枝工艺条件因素对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DMAAm接枝蚕丝织物3 min时,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即达到最大值;接枝增重率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单体浓度增大时,增重率提高,但单体接枝效率降低;工作液pH值对增重率的影响不明显。接枝蚕丝织物的性能表征显示,紫外光照射时间较长会影响织物的白度和断裂强力,但断裂强力可通过接枝DMAAm而得到恢复;接枝增重后的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K/S值略有降低,但染色均匀性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提示,紫外光引发可加快DMAAm接枝蚕丝织物的共聚合反应速率,但须适当控制紫外光照射时间,以减轻织物白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织物 紫外光 共聚合反应 N n-甲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的粘性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健 谢续明 +1 位作者 张黎明 李卓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好的耐盐、耐温和抗剪切增粘性能 ,以及在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溶液 粘性行为 两性离子 疏水缔合作用 甲基纤维素 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增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10
作者 刘培丽 沈国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0,共2页
该文简述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机理、聚合方法及反应中引发剂选择问题,并对羧甲基淀粉与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甲基淀粉 聚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羟甲基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pH响应可控交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涛 张星 +3 位作者 史树斌 胡秋萍 曹璐 张玉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23-3026,共4页
针对目前交联剂加聚合物复配在现场使用中存在的化学吸附及色谱分离等问题,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HMAM)、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Na)为共聚单体,通过水溶液共聚合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对产品的结... 针对目前交联剂加聚合物复配在现场使用中存在的化学吸附及色谱分离等问题,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HMAM)、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Na)为共聚单体,通过水溶液共聚合合成了一种四元共聚物,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体系pH、NHMAM含量、聚合物浓度对聚合物溶液交联成胶速度的影响,考察了交联凝胶的耐老化性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此四元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自发交联形成凝胶,且成胶反应具有pH响应性,pH降低、NHMAM含量及聚合物浓度提高,成胶时间缩短,凝胶在90℃下90 d的黏度保留率可达90%,体现出非常好的耐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丙烯酰胺 PH响应 深部调剖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熔融法接枝HEMA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春 吴靖 周达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1-306,共6页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及过氧化二异丙苯浓度对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接枝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测定了接枝物的拉伸性能。
关键词 聚丙烯 甲基丙烯 乙酸 熔融 HE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清华 宋明超 +2 位作者 张娜 王茂宁 马松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7,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酸为主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合成高吸水树脂。分别考察了各种合成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配比及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收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根据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条件为:m(CMCNa)/m(AA)=0.1,m(NMBA)/m(AA)=2.9×10-2,m(Na2S2O8+Na2SO3)/m(AA)=6.5×10-3,m(Na2S2O8)/m(Na2SO3)=2,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20oC,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吸收0.9%的Na Cl水溶液为9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甲基纤维素钠 丙烯 N n-甲基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容剂对聚酰胺1010/聚丙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风霞 王雪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和非增容体系相比,PP-g-MAH、POE-g-MAH和PTW的拉伸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25%、89%和94%,冲击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40%、200%和200%,PTW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1010 聚丙烯 共混物 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聚丙烯 乙烯-丙烯酸丁 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HMA增容尼龙6/聚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长生 王琪 夏和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共3页
采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接枝羟甲基丙烯酰胺作增容剂 ,制备了尼龙 6 /聚丙烯共混物 ,通过SEM、DSC、流变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当尼龙 6体积分数为 80 %时 ,增容共混体系... 采用固相力化学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接枝羟甲基丙烯酰胺作增容剂 ,制备了尼龙 6 /聚丙烯共混物 ,通过SEM、DSC、流变性能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当尼龙 6体积分数为 80 %时 ,增容共混体系冲击强度出现峰值 ,达到 77J/m ,分散相尺寸变小 ,增容共混体系熔融粘度增加。通过Molau实验和FT -IR分析对增容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丙烯 甲基丙烯酰胺 增容 PP-g -HMA 共混物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剂对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影响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喜军 宋波 娄春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尺寸在34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接枝剂提高了核壳粒子的凝胶含量,但对粒子尺寸影响不大;ALMA用量为1 mL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近20%,同时共混物的结晶度由18.5%下降到16.2%,熔点由225.0℃下降到217.3℃。通过SEM对共混物冲击断面的观察发现,核壳粒子的引入使共混物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 核壳粒子 增韧 酰胺6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MAAm)水凝胶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志成 贾伟娜 +3 位作者 王璇 于世超 刘奕含 于良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6-171,共6页
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引入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体系,采用“一锅煮”法合成了P(N-MAAm)水凝胶。结果显示,当n(AM)∶n(AA)为1∶4、中和度为60%、交联剂用量为0.4%、n(AM)∶n(N-MA)=9.5∶0.5时,P(N-MAAm)对亚甲基蓝(MB)的实测最大吸附量可达160... 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引入聚丙烯酸-丙烯酰胺体系,采用“一锅煮”法合成了P(N-MAAm)水凝胶。结果显示,当n(AM)∶n(AA)为1∶4、中和度为60%、交联剂用量为0.4%、n(AM)∶n(N-MA)=9.5∶0.5时,P(N-MAAm)对亚甲基蓝(MB)的实测最大吸附量可达1603.77 mg/g;降低环境温度、盐度,提高pH有利于P(N-MAAm)水凝胶吸附MB;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_(1)>0.999),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R_(L)>0.981),P(N-MAAm)水凝胶对MB的吸附过程更倾向于是物理吸附,并且可能是多分子层吸附。P(N-MAAm)水凝胶通过Langmuir模型拟合计算得到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170.27 mg/g;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能,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对MB的去除率仍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n-甲基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 丙烯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聚丙烯熔喷材料的反应挤出法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卓 戴钧明 +3 位作者 潘晓娣 李沐芳 刘轲 赵青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5,共9页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医用材料,利用反应挤出工艺将氯胺前驱体甲基丙烯酰胺(MAM)通过自由基接枝到聚丙烯(PP)主链上,制备出改性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酰胺(PP-g-MAM)母粒,然后通过熔喷纺丝制备得到熔喷材料并进行氯化处理,对其组成结构、耐热... 为制备高效抗菌的医用材料,利用反应挤出工艺将氯胺前驱体甲基丙烯酰胺(MAM)通过自由基接枝到聚丙烯(PP)主链上,制备出改性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酰胺(PP-g-MAM)母粒,然后通过熔喷纺丝制备得到熔喷材料并进行氯化处理,对其组成结构、耐热性、力学性能、表面形态、过滤效果和抗菌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MAM成功接枝到了PP分子链上,且改性对PP的耐热性、熔喷材料的纤维形貌及力学性能影响较小;PP-g-MAM熔喷材料对粒径≥0.3μm的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为98.6%,氯化熔喷材料的过滤效率下降4%~14%,但可通过电晕再驻极使过滤效率恢复到98%以上;在氯化溶液pH值为5且氯化时间为10 min时,氯化PP-g-MAM熔喷材料中的活性氯含量超过0.03%,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超过98%,且与大肠杆菌接触20 min后抑菌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熔喷材料 甲基丙烯酰胺 熔融反应挤出 活性氯含量 医用材料 抗菌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醇树脂-聚丙烯酸互穿网络的制备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英月 梅杰 吴景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2,90,共6页
采用不同交联剂将自制的聚糠醇和聚丙烯酸进行交联形成网络互穿聚合物IPN1和IPN2,通过与戊二醛(GA)对比确定了较优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通过红外(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热(TG-DTA)分析确定了mPAA∶mPFA值为2∶1,... 采用不同交联剂将自制的聚糠醇和聚丙烯酸进行交联形成网络互穿聚合物IPN1和IPN2,通过与戊二醛(GA)对比确定了较优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通过红外(IR)、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热(TG-DTA)分析确定了mPAA∶mPFA值为2∶1,互穿聚合物热稳定性较好,T0. 05为142℃,Tmax为502℃,残炭率为62%,此时IPN2乳液平均粒径范围为0. 5~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树脂 聚丙烯 n-甲基丙烯酰胺 互穿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丝织物的接枝改性整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树珍 唐蓉蓉 刘款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1,共4页
桑蚕丝作为高档面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悬垂性较差,接枝改性技术是克服该缺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增重处理,结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浓度2.625 mol/L,焙烘... 桑蚕丝作为高档面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悬垂性较差,接枝改性技术是克服该缺点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桑蚕丝织物进行增重处理,结合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浓度2.625 mol/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2 min,反应液pH值为3,增重率可达到40.53%,白度为48.86%,断裂强力为724 N。由红外光谱测试和X射线衍射试验确定接枝成功,对比整理前后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毛细管效应来判断织物整理效果,提高桑蚕丝织物的悬垂性。得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毛细管效应略有提高,断裂强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织物 改性 N—甲基丙烯酰胺 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