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浓度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林 李素荷 +3 位作者 王坤 刘嘉杰 陈奇钰 苗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44-1547,I0008,共5页
目的:探索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模型的最佳浓度。方法: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进行为期26周的试验造模。大鼠被施以不同浓度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 目的:探索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模型的最佳浓度。方法: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进行为期26周的试验造模。大鼠被施以不同浓度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自由饮用,分别为80μg/mL组、100μg/mL组、120μg/mL组,同时配合饮食饥饱失常进行造模。于实验第8周开始,每组随机抽取2只大鼠送检,对其胃黏膜进行光镜检测,检测是否成模,模型复制成功即停止检测,但是继续按原浓度及饲养方式喂养余下大鼠。同时记录大鼠外在体征,质量、饮水、进食量,大鼠死亡情况。结果:80μg/mL组大鼠经过为期26周的喂养未成功复制慢性胃炎模型,100μg/mL组大鼠于第22周成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120μg/mL组大鼠于第17周成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剂量越高组大鼠组表现出体重偏轻,皮毛散乱,黯淡发黄,蜷缩少动喜扎堆,舌质暗淡等表征。结论:欲在有效的时间内建立安全而稳定的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的最佳浓度建议介于100~120μg/m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硝基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鼠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和视黄酸致ICR小鼠腭裂发育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江波 印木泉 +2 位作者 陈蓉芳 郭苗莉 张天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 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并通过光镜、电镜等手段对其畸形特征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孕10 d一次给予40 mg/kg MNNG所致腭裂的发生率为55.2%,一次给予80 mg/kg RA腭裂发生率几乎达100%;光镜结果显示这2种化学物诱导的腭裂均为小腭;电镜结果表明孕16 d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丝状伪足而实验组中则无。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供两类不同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甲基n-硝基硝基 视黄酸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NG)对雨生红球藻797株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勇 王建鑫 赵盛龙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3-66,共4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迭氮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NNG)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797株的影响。加入不同浓度的NNG后,静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叶绿素a,叶绿... 研究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迭氮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NNG)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797株的影响。加入不同浓度的NNG后,静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总胡萝卜素,虾青素的积累都有增多,并且当NNG浓度为10μmol/L时,虾青素含量无论是以体积计还是以单位细胞计均达到最高,分别提高72%和105.6%;NNG浓度在0~10μmol/L范围内,虾青素含量随着NNG浓度的增加逐渐增高,NNG浓度在10~100μmol/L范围时,虾青素的含量随着NNG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化学诱变剂 n-甲基-n-硝基-n-硝基 NNG 雨生红球囊797株 迭氮化合物 水产养殖 饲料 色素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低浓度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胍引起的人羊膜FL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4
作者 金静华 余应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 为了研究哺乳类细胞受到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相应的 2 DE分析软件比较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处理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的FL细胞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MNNG... 目的 为了研究哺乳类细胞受到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相应的 2 DE分析软件比较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处理组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的FL细胞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MNNG处理后的FL细胞中检测到 10个新出现的蛋白点 ,同时有 5个蛋白点在MNNG处理后消失 ;有30个点在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 ,其中 16个点在MNNG处理后表达升高 ,另 14个点则表达量降低。结论 在低浓度烷化剂攻击的FL细胞中有一系列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 ,提示这些发生改变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哺乳类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差异表达 烷化剂 蛋白表达谱 基因突变 DNA损伤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中间体N-甲基-N’-硝基胍的合成工艺研究
5
作者 孙健 闫世凤 +2 位作者 潘风美 彭学伟 潘维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对合成N-甲基-N’-硝基胍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路线、技术条件等,筛选出了最佳工艺路线,即尽可能干燥中间体、改变投料方式,产品收率(78%)高于现有文献值(70%)。
关键词 噻虫嗪 n-甲基-n'-硝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参与低浓度DNA加成性损伤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更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形成的终致癌物)以及交联性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羊膜细胞FL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BiP,GADD153/CHOP的表达改变和定位于内质网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激活。结果:低浓度MNNG(0.25μmol/L和1μmol/L)和BPDE(5nmol/L和50nmol/L)均能引起FL细胞中GRP78/BiP和GADD153/CHOP的上调和caspase-12的激活;3种浓度的MMC(5μmol/L、50μmol/L和500μmol/L)均引起GRP78/BiP的下调,不伴有GADD153/CHOP水平的改变和caspase-12的激活,更低浓度的MMC(5nmol/L和50nmol/L)对此并无影响。结论:低浓度MNNG和BPDE可诱发暴露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而MMC则导致在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发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的GRP78/BiP蛋白的下调,从而可能改变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原的反应性。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7 8-二氢二醇-9 10-环氧化物 内质网 应激 丝裂霉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蒙古沙鼠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被引量:6
7
作者 兰春慧 张渊智 房殿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5-986,990,共3页
目的 通过建立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蒙古沙鼠的动物模型 ,观察H pylori及H pylori与N 甲基 N’ 硝基 N 亚甲基胍 (MNNG)联用作用后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 ,并观察了维生素C的预防作用。方法  16 0只SPF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目的 通过建立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蒙古沙鼠的动物模型 ,观察H pylori及H pylori与N 甲基 N’ 硝基 N 亚甲基胍 (MNNG)联用作用后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 ,并观察了维生素C的预防作用。方法  16 0只SPF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2只。A组单用H pylori菌液灌胃 ;B组在接种H pylori后 4周 ,摄入MNNG水 (2 0 μg/ml) ,连续 30周 ;C组单用MNNG水 (2 0 μg/ml) ,连续 30周 ;D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摄入加维生素C的食料 ;E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实验后 12、36、4 8、5 2周各处死 8只 ,取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 ,用Warthin Starry银染、PCR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 pylori。 结果 累计至 5 2周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A组(87 5 % ,6 2 5 % )、B组 (78 1% ,5 6 3% )显著高于C组 (6 2 % ,6 3% )、D组 (15 6 % ,9 4 % )和E组 (0 % ,0 % ) ,P <0 0 1。B组的H pylori感染率从接种后 12周的 10 0 %下降到 5 2周的 6 6 7%。结论 H 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化学预防 n-甲基-n'-硝基-n-甲基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NG对多杀菌素产生菌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宋炜 熊犍 +2 位作者 郭伟群 张晓琳 宋渊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tnosa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有显著杀虫活性。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作为诱变因子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多杀菌素的发酵产量...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tnosa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有显著杀虫活性。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作为诱变因子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多杀菌素的发酵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40min时多杀菌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诱变最终得到5株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61.1%、80.3%、128.1%、69.9%和77.8%的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n-甲基-N'硝基-n-硝基(MNNG)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MNNG激活转录因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谷亮 王政 +1 位作者 杨军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引起的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机制 ,观察了低浓度 MNNG对转录因子 NF- κB、CREB、AP- 1和 c- Myc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泌型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和瞬时转染实验检测转录因子活...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引起的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机制 ,观察了低浓度 MNNG对转录因子 NF- κB、CREB、AP- 1和 c- Myc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泌型碱性磷酸酶报告基因和瞬时转染实验检测转录因子活性。结果 :经 0 .2 μmol/L MNNG处理后 ,转录因子 CREB活性是溶剂对照组的 1.4倍 (P<0 .0 5 ) ,AP- 1和 NF- κB活性均为溶剂对照组的 1.3倍 (P<0 .0 5 ) ;而 c- Myc的活性在对照组和 MNNG处理组都较低。结论 :低浓度 MNNG可以激活转录因子 AP- 1、CREB和 NF- κB,对 c- Myc则无明显激活作用 ,提示一些转录因子的激活可能参与了 MNNG引起的非定标性突变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硝基 转录因子 信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淋巴组织的长期原代培养和化学诱变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郎刚华 王勇 +1 位作者 汪岷 陈西广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1-414,共4页
以中国对虾为实验材料 ,研究影响对虾淋巴组织原代培养的一些因素。研究中发现 ,用75%的乙醇浸泡对虾就可以达到淋巴组织培养无菌的要求 ,当组织块的接种密度为 2 4 0~ 2 60块( 2 5cm2 ) -1时最适。当原代细胞培养 30 d左右 ,细胞会因... 以中国对虾为实验材料 ,研究影响对虾淋巴组织原代培养的一些因素。研究中发现 ,用75%的乙醇浸泡对虾就可以达到淋巴组织培养无菌的要求 ,当组织块的接种密度为 2 4 0~ 2 60块( 2 5cm2 ) -1时最适。当原代细胞培养 30 d左右 ,细胞会因接触抑制而停止生长 ,当接触抑制消除后 ,细胞仍可继续生长。另外 ,还进行了以 N-甲基 - N′-亚硝基胍 ( MNNG)对原代细胞进行诱变的尝试发现诱变后有的细胞呈现出转化细胞的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淋巴组织 组织培养 原代培养 化学锈变 n-甲基-n'-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通量实时荧光PCR技术研究低浓度MNNG诱发的细胞基因应答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红娟 石为 +4 位作者 卢翔云 邵敏华 周韧 卢大儒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低浓度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对人羊膜FL细胞部分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助于阐明MNNG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用ABI公司的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L细胞在0.2μmol/LMNNG处理后基因表达发生的改... 目的:研究低浓度N-甲基-N-硝基-N-甲基亚硝基胍对人羊膜FL细胞部分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助于阐明MNNG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用ABI公司的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L细胞在0.2μmol/LMNNG处理后基因表达发生的改变。数据用ABI公司的SDS2.1软件分析。结果:MNNG处理后,在检测的95个基因中,29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14个基因下调2倍以上,15个基因下调在1.5-2倍之间;其中有4个基因与细胞周期相关,6个基因与信号转导相关,6个基因与转录调节相关。结论:在低浓度MNNG攻击后,FL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硝基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MNNG诱导的大鼠胃腺癌组织Bax、Bcl-2、Fa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保东 曾志荣 胡品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预防胃癌的非COX依赖性途径。[方法]8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A组动物(5只)自由饮用蒸馏水不作特殊处理;B组动物(16只)饮用含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100μg/mL的蒸馏水;C组(16只)、D组(17只)、E...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预防胃癌的非COX依赖性途径。[方法]8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A组动物(5只)自由饮用蒸馏水不作特殊处理;B组动物(16只)饮用含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100μg/mL的蒸馏水;C组(16只)、D组(17只)、E组(16只)、F组(16只)动物除饮用含MNNG 100μg/mL的蒸馏水外,C组动物还灌喂吲哚美辛3 mg/kg,1次/d,D组、E组、F组动物分别灌喂塞来昔布5 mg/kg、10 mg/kg和20 mg/kg,1次,d。以上处理连续10个月,处理因素结束后2个月内处死动物观察腺胃肿瘤的发生率,用实时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胃肿瘤组织Bax、Bcl-2、Fas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结果]A、B、C、D、E、F组动物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0/5)、75%(12/16)、68.8%(11/16)、70.6%(12/17)、18.8%(3/16)和31.3%(5,16)(P=0.002)。与B组相比,C、D、E和F组胃癌组织Bax、Bcl-2、Fas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预防胃癌的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Bcl-2、Bax、Fas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甲基-N’-硝基-硝基(MNNG) 选择性COX-2抑制剂 塞来昔布(Celecox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变剂诱发基因非定标性突变的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应年 杨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69-374,共6页
应用将突变靶基因与哺乳细胞基因组 DNA相分离的实验体系 ,证明化学诱变剂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诱发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损伤碱基以外的正常序列中 (非定标性突变 ) ,并有突变谱特征和突变好发的序列特异性。它的发生... 应用将突变靶基因与哺乳细胞基因组 DNA相分离的实验体系 ,证明化学诱变剂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诱发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损伤碱基以外的正常序列中 (非定标性突变 ) ,并有突变谱特征和突变好发的序列特异性。它的发生在于化学诱变剂诱发的基因表达改变。应用 m RNA差异显示和反义核酸技术分离到2个基因表达序列标识 ,阻断其相关基因表达 ,可分别促进和抑制化学诱变剂诱发的非定标性突变。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有 6 0多个蛋白质斑点在 MNNG处理后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肽质指纹图对其中大部分蛋白作了鉴定 ,发现了很多新的参与应答的蛋白质。用体外 DNA复制技术证明 ,其发生基础是化学诱变剂引发细胞 DNA复制保真度的下降 ,而细胞错配修复功能未发现异常 ,但 DNA聚合酶酶谱发生改变。用反义核酸技术 ,证明 POLζ、POLκ和 POLη可能参与非定标性突变形成。其发生可因细胞应激信号通路激活剂所促进 ,在化学诱变剂作用后有蛋白磷酸化谱和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谱的改变以及应激激活蛋白激酶的激活 ,提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参与了非定标性突变的发生。研究还证明调节 POLβ表达的 c AMP- PKA- CREB通路在 MNNG处理后激活 ;MN-NG还可诱发细胞表面受体的聚簇 ,但其发生并不依赖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硝基 非定标性突变 DNA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Η基因反义阻断细胞系的建立及POLΗ在MNNG引起的非定标性突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月球 杨军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 POLΗ反义阻断细胞系 FL - POLΗ-,研究 POLΗ的功能。方法 :将 POLΗ基因的 14 73~ 2 131片段反向克隆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p MAMneo- amp-中 ,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 FL细胞 ,G4 18筛选 ,获得 POLΗ基因被表达阻断的... 目的 :通过建立 POLΗ反义阻断细胞系 FL - POLΗ-,研究 POLΗ的功能。方法 :将 POLΗ基因的 14 73~ 2 131片段反向克隆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p MAMneo- amp-中 ,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 FL细胞 ,G4 18筛选 ,获得 POLΗ基因被表达阻断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FL - POLΗ-。采用穿梭质粒 p Z189介导的突变实验 ,观察在 POLΗ基因表达被阻断细胞系中进行复制时的自发突变频率和 MNNG引起的诱发突变频率。结果 :成功建立细胞系 FL -POLΗ-。穿梭质粒 p Z189在 FL- POLΗ-细胞中复制后 ,其 Sup F t RNA基因的自发突变频率为 13.5× 10 -4,而对照细胞 FL和 FL- M分别为 4 .9× 10 -4和 3.7× 10 -4。同时 ,质粒在接触过 MNNG的 FL- POLΗ-细胞中复制 ,其 Sup Ft RNA基因的非定标性突变频率不发生。结论 :POLΗ在维持哺乳类细胞的遗传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 ,且参与哺乳动物细胞中 MNNG引起的非定标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H基因 n-甲基-n'-硝基-n-硝基 非定标性突变 DNA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MNNG诱发FL细胞应答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5
作者 金静华 高志华 +1 位作者 杨军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 :研究低浓度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对人羊膜 FL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以助于阐明环境致癌物引起细胞早期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FL细胞分别用 MNNG和 DMSO(溶剂对照 )处理后 ,提取细胞总蛋白 ,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目的 :研究低浓度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对人羊膜 FL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以助于阐明环境致癌物引起细胞早期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FL细胞分别用 MNNG和 DMSO(溶剂对照 )处理后 ,提取细胞总蛋白 ,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组成分 ,银染染色后用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数字化的凝胶图像 ,找出在 MN-NG处理后表达有差异的蛋白斑点 ,用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 -飞行时间质谱 (MAL DI- TOF)鉴定。结果 :在 MNNG处理后有 6 0多个蛋白斑点出现质和量的变化 ,其中 18个蛋白斑点只能在 MNNG处理的细胞中检测到 ,13个蛋白斑点则在 MNNG处理后消失 ;同时检测到 30个蛋白斑点在表达量上有显著变化 ,其中 16个点表达升高 ,14个点则表达降低。通过数据库的检索 ,初步的鉴定了一批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蛋白。结论 :在低浓度烷化剂攻击后 ,FL细胞中的蛋白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细胞/遗传学 n-甲基-n'-硝基-n-硝基 蛋白质组学 凝胶 电泳 双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H减少可加强MNNG对P38 MAPK磷酸化
16
作者 竺可青 朱建伟 章锁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了解低浓度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P38 MAPK的影响,以及谷胱甘肽(GSH)在该信号通路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用L-丁硫氨酸-S,R-磺基(L-buthionine-S,R-sulfoximine)减少细胞谷胱甘肽含量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比较MNNG处理... 目的:了解低浓度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对P38 MAPK的影响,以及谷胱甘肽(GSH)在该信号通路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用L-丁硫氨酸-S,R-磺基(L-buthionine-S,R-sulfoximine)减少细胞谷胱甘肽含量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比较MNNG处理组和对照组P38MAPK磷酸化状态,观察MNNG对P38磷酸化状态的影响。用光密度扫描仪测定各蛋白质条带吸光值。“P”为磷酸化P38MAPK的吸收值,“T”为总P38MAPK吸收值。在各时点以对照组磷酸化率P/T为1·0,计算MNNG组的相对磷酸化率。结果:BSO预处理24h后,MNNG处理2·5h的相对磷酸化率为0·84,2·5h处理后换DMEM全培养基3h的相对磷酸化率2·19。结论:细胞内GSH含量降低可促进P38MAPK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激酶 谷胱甘肽 n-甲基-N’-硝基-n-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MNNG诱发非DNA损伤依赖的细胞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政 王谷亮 +2 位作者 杨军 高志华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 :研究基因组 DNA损伤与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的关系以及低浓度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MNNG)对细胞膜表面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 ELISA法来检测蛋白激酶 A(PKA)的活性 ,不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完成细胞脱核 ,以及免疫荧光法和... 目的 :研究基因组 DNA损伤与细胞信号通路激活的关系以及低浓度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MNNG)对细胞膜表面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 ELISA法来检测蛋白激酶 A(PKA)的活性 ,不连续梯度密度离心法完成细胞脱核 ,以及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受体聚集情况。结果 :0 .2 μmol/ L MNNG能在脱核细胞中引起 PKA活性升高 2 .3倍 ,并可在 5 min内引起 vero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 α受体的聚集 ;在脱核细胞中 ,表面受体聚集现象与在完整细胞中一样。结论 :低浓度 MNNG对 PKA的激活和诱导细胞表面受体聚集均不依赖于基因组 DNA的损伤 ,表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起源可能位于细胞膜或者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硝基 Vero细胞 DNA损伤 信号传递 蛋白激酶A 生长调节素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致癌物暴露后哺乳动物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核型dUTP焦磷酸酶的表达分析
18
作者 锁慧萍 沈静 +2 位作者 吴美萍 徐方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2-96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致癌物暴露后核型dUTP焦磷酸酶(DUT-N)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N-亚硝胺类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的终致癌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致癌物暴露后核型dUTP焦磷酸酶(DUT-N)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N-亚硝胺类烷化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的终致癌物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PDE)处理人羊膜上皮FL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DUT-N蛋白的分泌及细胞内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低浓度MNNG(0.25μmol/L)和BPDE(5nmol/L)暴露后都可引起DUT-N出现在FL细胞的培养上清中,而对HeLa细胞均无此影响;两者对HepG2细胞的影响不同,前者使DUT-N在细胞外出现,而后者却没有改变。同时,尽管MNNG与BPDE都可引起FL细胞胞外DUT-N的出现,但MNNG暴露后胞内DUT-N的表达dUTP下调,而BPDE暴露后却dUTP上调。结论:化学致癌物暴露后核型dUTP焦磷酸酶在细胞培养上清中出现的现象不具有化合物的特异性,但对特定细胞系(如FL细胞)可能存在化学致癌剂或DNA损伤剂的共性。同时,不同致癌物引起DUT-N出现的细胞反应可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TP焦磷酸酶 n-甲基-n'-硝基-n-硝基 苯并芘 HeLa细胞 HepG2细胞 FL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REV3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MNNG的反应
19
作者 朱峰 杨军 +1 位作者 徐方 余应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 :了解人 REV3基因对化学致癌物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诱发转录上调的机制。方法 :根据 BL AST序列比对、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部位预测软件 ,对人 REV3基因促进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用巢式PCR技术克隆了人 R... 目的 :了解人 REV3基因对化学致癌物 N-甲基 - N’-硝基 - N-亚硝基胍 (MNNG)诱发转录上调的机制。方法 :根据 BL AST序列比对、启动子和转录因子结合部位预测软件 ,对人 REV3基因促进子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用巢式PCR技术克隆了人 REV3基因启动子区 ;用瞬时转染二重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系统检测人 REV3启动子对化学致癌物MNNG的反应。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人 REV3基因启动子区位于 6号染色体 PAC克隆 RP3- 415 N12 ,假设的启动子区有启动子序列、富含 Cp G岛和包括 AP- 1/ c- Jun/ c- Fos、AP- 2、STAT、CREBP和 NF- κB等的转录因子识别部位。将启动子区 2 5 82 bp的片段插入荧光素酶报道基因载体 p GL3- Basic中 ,构建了重组体质粒 p GL3- 2 5 82。瞬时转染检测显示 ,该假设的启动子区确有启动子功能 ,对 MNNG发生反应。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人 REV3基因启动子区 ,并证明其对 MNNG发生反应。提示当细胞处于基因毒应激状态下可在转录水平调节 REV3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3/遗传学基因 n-甲基-n'-硝基-n-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NG诱导TERC基因沉默的16HBE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朱俊峰 黄小荣 +1 位作者 冯宇鹏 周俊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6-1329,1334,共5页
目的:建立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人端粒酶RNA组分(telomerase RNA component,TERC)缺陷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恶性转化细胞模型。方法:将靶向TERC基因的shRNA干扰... 目的:建立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人端粒酶RNA组分(telomerase RNA component,TERC)缺陷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恶性转化细胞模型。方法:将靶向TERC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载体转染16HBE细胞,G418抗性克隆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16HBE-1细胞,RT-PCR检测16HBE-1细胞TERC mRNA的干扰效率;用1 mg/L MNNG对16HBE-1细胞进行隔代染毒,每次染毒1 h;直到染毒27次转化灶的出现。分离扩增转化灶细胞并命名为16HBE-T,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鉴定细胞的转化程度。结果:从转化灶分离培养的细胞能在软琼脂中生长,且转化细胞能在裸鼠体内成瘤,HE染色后光镜下显示为鳞癌。结论:成功建立MNNG诱导的TERC基因缺陷的16HBE细胞恶性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RNA干扰 n-甲基-N’-硝基-n-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