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液体治疗方案对患者脑组织含水量、颅内压以及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霞 刘超 +6 位作者 张雪宁 闵苏 刘东 魏珂 董军 罗洁 刘小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3-529,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胶体以及不同晶胶比对患者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设置2个干预因素,即胶体因素(2水平:4...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胶体以及不同晶胶比对患者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设置2个干预因素,即胶体因素(2水平:4%琥珀酰明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晶胶比因素(2水平:0∶1、1∶1)的所有组合,将32例进行癫痫灶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n=8)。术中监测颅内压;术后检测切除脑组织中的脑水含量和AQP-4和NMDAR-1的表达;测定术后2 h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结果 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较4%琥珀酰明胶以及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均可增加液体治疗期间的平均颅内压(F=55.714,P=0.000;F=142.432,P=0.000)、脑水含量(F=31.477,P=0.000;F=84.896,P=0.000)以及AQP-4(F=37.205,P=0.000;F=149.652,P=0.014)和NMDAR-1的表达(F=29.664,P=0.000;F=65.951,P=0.000),两者的影响均呈相加效果(颅内压:F=11.056,P=0.002;脑组织含水量:F=8.007,P=0.008;AQP-4的表达:F=9.845,P=0.004;NMDAR-1的表达:F=5.020,P=0.033);但术后2 h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琥珀酰明胶较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晶胶比1∶1较晶胶比0∶1对脑含水量及颅内压的控制更好,更适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使用;但不同胶体和晶胶比的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神经精神评分无明显影响,均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治疗 脑含水量 颅内压 水通道蛋白-4 n-甲基-d-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伤侧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成义 徐如祥 王清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41-542,F00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于不同时间检测伤侧大脑皮质NMDA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损伤后15 min NMDAR1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2 h 表达最少,伤后168 h 表达基本正常;经AP5治疗,伤后72 h 其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脑损伤后NMDAR1 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AP5 对脑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n-甲基-d-受体-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激动剂作为脑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其 翁志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失利的原因及NMAD受体亚单位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NMDA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2)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临床治疗药物的争议;(3)亚单位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 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失利的原因及NMAD受体亚单位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NMDA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2)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临床治疗药物的争议;(3)亚单位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作为新型脑中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趋势。对于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研究资料,目前的研究虽遇挫折,但放弃NMD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为时尚早,希望能寻求一种新的给药途径来解决临床治疗时间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 拮抗剂 脑中风 NR2A/NR2B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对鼠小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影响
4
作者 张锦 汪薇 邵素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服用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KOS)后不同时点行为变化及小脑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的分布,探讨其口服液对鼠小脑NMDAR1和GABA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D大... 目的观察大鼠服用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KOS)后不同时点行为变化及小脑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的分布,探讨其口服液对鼠小脑NMDAR1和GABA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D大鼠服用CKOS后不同时点NMDAR1和GABAAR在小脑Purkinje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0点处(正常对照)NMDAR1在小脑Purkinje细胞表达最多;随着药效的增加,NMDAR1在小脑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逐渐减少,30min时NMDAR1表达最低值,120min时Purkinje阳性细胞逐渐恢复,360min恢复接近正常。而GABAAR与NMDAR1的表达方式正相反,GABAAR在Prukinje细胞上的表达随着药效的增强而增加,又随着药效减低而减少。结论CKOS对鼠小脑NMDAR1在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抑制,应产生不协调运动。但GABAAR在Purkinje细胞上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增强,抑制不协调运动。CKOS对小脑的作用为促使大鼠协调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氯胺酮口服液 n-甲基-d-受体1 γ基丁A受体 小脑Purkinje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NMDA受体NR1亚单位蛋白的基础表达量与学习记忆相关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淑君 沈海清 +3 位作者 陈忠 朱丽君 朱朝阳 罗建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 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用新事物识别模型 (novel object recognize model)和 Morris水迷宫 ,分析 SD大鼠的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 ,根据指标最强的 ...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 N-甲基 - D-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用新事物识别模型 (novel object recognize model)和 Morris水迷宫 ,分析 SD大鼠的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 ,根据指标最强的 2 0 %和最弱的 2 0 % ,分别选取新事物探究能力强和弱 2组 ,以及空间学习能力强和弱 2组。分离制备上述各组大鼠海马的膜蛋白 ,用 NR1亚单位特异性抗体作免疫印迹分析 ,测定 NR1亚单位蛋白的含量。结果 :新事物探究能力强组大鼠海马的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6 0 % (P<0 .0 1) ,空间学习能力强组大鼠海马 NR1亚单位蛋白含量比弱组高 4 5 .4 % (P<0 .0 5 )。结论 :大鼠海马 NMDA受体 NR1亚单位蛋白的基础表达量与新事物探究能力和空间学习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受体 N—甲基—D— NR1单位 新事物探究 空间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谷氨酸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平 吴建峰 +6 位作者 叶翔 郭大东 蒋文君 吕冬蕾 史德龙 田昭春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观察谷氨酸及其离子型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功能亚单位NR2A在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近视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 目的观察谷氨酸及其离子型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功能亚单位NR2A在近视豚鼠视网膜上的动态表达,探讨其在近视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周正常组、2周正常组、2周近视组、4周正常组、4周近视组,每组24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干预,近视组右眼均戴-10 D透镜,左眼不戴镜作为对照。入组前与处死前均进行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检测,腹腔注射过量水合氯醛处死,并分离视网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视网膜中谷氨酸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ELISA分别检测豚鼠视网膜中NR2A m 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前各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各组与造模前比较,眼轴长度及屈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正常组P<0.05,2周近视组P<0.005,4周正常组P<0.01,4周近视组P<0.001)。造模后,正常组间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32,P<0.01;F=199.65,P<0.01);2周近视组与4周近视组比较,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96,P<0.001;F=252.10,P<0.001),左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66,P>0.05;F=21.20,P>0.05);2周近视组与4周近视组右眼分别与相应的左眼比较,眼轴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近视组:t=9.515,P<0.005;4周近视组:t=9.449,P<0.001),屈光度差异同样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近视组:t=8.897,P<0.001;4周近视组:t=17.235,P<0.001)。视网膜中谷氨酸含量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周近视组与4周近视组比较,右眼视网膜中谷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0,P<0.01)。造模后2周近视组较2周正常组右眼谷氨酸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0,P<0.05);同样4周近视组较4周正常组右眼谷氨酸含量亦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3.690,P<0.01)。视网膜中NR2A m RNA的表达量,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4周近视组与2周近视组比较,右眼视网膜NR2A m RNA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60,P<0.001);2周近视组与2周正常组右眼比较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6,P<0.005),同样4周近视组与4周正常组右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3.276,P<0.001)。正常组之间视网膜中NR2A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周近视组与2周近视组比较,右眼视网膜NR2A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10,P<0.005);2周近视组与2周正常组右眼比较NR2A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0.05),同样4周近视组与4周正常组右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518,P<0.01)。结论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谷氨酸及其NMDAR受体亚单位NR2A在透镜诱导眼中表达上调,并随透镜诱导时间的延长和近视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功能单位 透镜诱导 近视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低水平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海马NMDAR-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傅大干 李华强 +1 位作者 史源 蒋东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低水平铅暴露后发育期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 1(NMDAR 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层NMDAR 1mRNA与对照组相比在 16d时... 目的 探讨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低水平铅暴露后发育期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 1(NMDAR 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铅暴露组大鼠海马区锥体细胞层NMDAR 1mRNA与对照组相比在 16d时CA1区、CA3区分别增加 18 75 %和 13 2 % (P <0 0 5 ) ,而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表达却降低 14 2 9% (P <0 0 1) ;在 3 2、64d除齿状回颗粒细胞层表达降低 9 67%、10 67%外 (P <0 0 1)外 ,其余各海马区未见有明显的光密度变化。结论 发育期铅暴露能导致NMDAR 1mRNA表达的改变 ,进而影响NMDAR 1的表达 ,这可能是铅暴露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低水平铅暴露 发育期 铅暴露 海马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mrna 学习记忆 铅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早期无镁细胞外液处理诱导NMDAR亚基mRNA表达的远期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静敏 姜玉武 +2 位作者 曹海燕 薄涛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0-556,共7页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无镁诱导的反复惊厥样放电为模型 ,根据对培养 6d(天 )皮层神经元的不同处理分为 3组 :正常DMEM培养液组 (CONT1 )、正常细胞外液组 (CONT2 )和无镁细胞外液组 (MGF)。神经元在上述 3种液体中孵育 3h ,...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无镁诱导的反复惊厥样放电为模型 ,根据对培养 6d(天 )皮层神经元的不同处理分为 3组 :正常DMEM培养液组 (CONT1 )、正常细胞外液组 (CONT2 )和无镁细胞外液组 (MGF)。神经元在上述 3种液体中孵育 3h ,然后恢复正常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 ,在培养 7、1 2及 1 7d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了发育中大鼠皮层神经元无镁细胞外液处理后NMDA受体亚基NR1、NR2A与NR2B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MGF组NR1mRNA表达在培养 7d时明显降低 ,培养 1 2d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NR2AmRNA表达在培养 1 2d时明显降低 ,培养 1 7d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NR2BmRNA表达在培养 7d与 1 7d时明显升高 (p <0 0 5 )。而培养1 7dNR1mRNA表达、7dNR2AmRNA表达及 1 2d的皮层神经元NR2BmRNA表达 3组中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MGF组NR1 NR2A、NR1 NR2B和NR1 NR2A NR2B在培养 7、1 2与 1 7d皮层神经元均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远期 n-甲基-d- 受体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及大脑颞叶GABA受体1和NMDA受体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曹高亚 吴倍 +4 位作者 邢珍 焦保良 李福龙 滕金亮 王新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后老年大鼠空间记忆以及脑右侧颞叶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老年大鼠90只,9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和实验组(n=80)。C组吸入室温空气,实...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后老年大鼠空间记忆以及脑右侧颞叶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老年大鼠90只,9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和实验组(n=80)。C组吸入室温空气,实验组按照异氟醚浓度和吸入持续时间分为S1组(1.5%-2h)、S2组(2.5%-2h)、S3组(1.5%-4h)和S4组(2.5%-4h)。各组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麻醉后1、7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右侧脑颞叶GABAR1和NMDAR2B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氟醚吸入1d后S1、S2、S3、S4组的空间记忆能力伴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吸入持续时间延长出现持续下降,颞叶中GABAR1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NMDAR2B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异氟醚吸入7d后,S1、S2、S3组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4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三组(P<0.01);S1、S2、S3组GABAR1和NMDAR2B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S4组GABAR1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NMDAR2B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持续吸入异氟醚对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显著,而且长时间高浓度的吸入方式造成的影响时间较长。这种影响与脑颞叶中GABAR1和NMDAR2B等神经递质受体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MORRIS水迷宫 γ-基丁受体1 n-甲基-d-受体2B 颞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诱导耳鸣大鼠海马中TNF-α、IL-1β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倩文 左健 +4 位作者 葛佳丽 王采集 李雅兰 李婷 乔月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诱导耳鸣大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MDAR2B)的表达变化与大鼠耳鸣之间的联系。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诱导耳鸣大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MDAR2B)的表达变化与大鼠耳鸣之间的联系。方法将1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水杨酸钠14天组(S14组)和腹腔注射水杨酸钠14天后停药恢复7天组(R7组),每组6只。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和造模结束后的惊跳反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后处死大鼠并迅速分离出海马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TNF-α、IL-1β和NMDAR2B的表达。结果①S14组大鼠前脉冲抑制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提示耳鸣模型建立成功;②S14组大鼠的ABR反应阈为51±1.87 dB SPL,较对照组(36.67±1.05 dB SPL)显著升高(P<0.01);R7组大鼠的ABR反应阈为35±1.29 dB SPL,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14组大鼠海马TNF-α、IL-1β和NMDAR2B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R7组大鼠海马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和NMDAR2B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水杨酸钠可诱导大鼠产生耳鸣,并可能通过上调大鼠海马区TNF-α、IL-1β和NMDAR2B的表达水平参与耳鸣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n-甲基-d-受体2B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调控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严灿 刘银伟 +2 位作者 吴丽丽 祝鹏辉 潘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NR1表达的调控及促进海马DG区神经再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慢性应激性抑郁症模型。采用荧光标记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DG区NeuN、Brd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R1)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DG区BDNF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应激能抑制海马DG前体细胞的增殖(P<0.01);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BDNF表达明显下降(P<0.01),NR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JWSNS和氟西汀能明显增加抑郁症大鼠海马DG单位面积中神经元数目和新增殖细胞量(P<0.01),增强海马DG区BDNF的表达(P<0.01)和降低NR1的表达(P<0.01)。结论 JWSNS能够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DG区神经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增强BDNF的表达和降低NR1的表达,促进海马DG区的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海马 齿状回 神经再生 加味四逆散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甲基-d-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君 魏涛 +5 位作者 张青山 黄颖 张冠群 崔晓 刘君 孙慧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型亚单位(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aD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d,灌胃...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和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型离子型谷氨酸受体1型亚单位(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aD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d,灌胃30 d)和银杏叶提取物组(50 mg/kg/d,灌胃30 d)。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R1蛋白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NMDAR1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撤后台靶象限平均探索次数减少(P<0.05),银杏叶提取物明显改善了VaD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P<0.05);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与银杏叶提取物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的NMDAR1蛋白及其mRNA在海马CA1区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银杏叶提取物组大鼠海马的NMDAR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内NMDAR1蛋白及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 长时程增强 海马 n-甲基-d-受体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GRIN1基因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敏 凌四海 +3 位作者 李文标 王传跃 陈大方 王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探讨GRIN1和BDNF基因的遗传变异在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中的相关作用,从GRIN1、BDNF基因上各取2个SNP位点,采用TaqMan法对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并使用软件SHEsis进行... 为了探讨GRIN1和BDNF基因的遗传变异在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中的相关作用,从GRIN1、BDNF基因上各取2个SNP位点,采用TaqMan法对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并使用软件SHEsis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发现GRIN1基因上的rs2301363和hcv1840191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形成的单倍型T/G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DNF基因上的rs7103411和rs6265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GRIN1基因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n-甲基-d- 受体离子化NMDA1受体基因 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单核 多态性 单体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铁涛教授健脑1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MDAR-CaMK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婷 梁红梅 +1 位作者 吴伟 左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9-641,I0017,I0018,共5页
目的:探讨邓铁涛教授健脑1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海马NMDAR-CaMKⅡ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立VD动物模型,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给药3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邓铁涛教授健脑1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海马NMDAR-CaMKⅡ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建立VD动物模型,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给药30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海马CAl区NR2B及CaMKⅡ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l区NR2B及CaMKⅡ的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l区NR2B及CaMKⅡ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尼莫地平组大鼠海马CAl区CaMKⅡ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NMDAR-CaMKⅡ通路在VD的发生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脑1方可能通过上调VD大鼠海马NR2B及CaMKⅡ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起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健脑1 n-甲基-d-受体n-甲基-d-受体2B单位 钙调蛋白激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氯胺酮对老年大鼠远期记忆和大脑两种受体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霖 赵薇 +2 位作者 路园园 王新生 邢珍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丙泊酚和氯胺酮腹腔注射对老年大鼠远期记忆的影响及脑颞叶和海马CA1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和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的表达,初步探讨远期记忆与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受体的关系。方法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通过比较丙泊酚和氯胺酮腹腔注射对老年大鼠远期记忆的影响及脑颞叶和海马CA1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和γ-氨基丁酸受体1(GABAR1)的表达,初步探讨远期记忆与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受体的关系。方法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丙泊酚组、氯胺酮组。3组大鼠于实验前进行为期5 d的Morris水迷宫训练,于第6天给药,丙泊酚组腹腔注射50 mg·m L-1丙泊酚,氯胺酮组腹腔注射80 mg·m L-1氯胺酮,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给药后第7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及定位航行实验,测试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测试结束后免疫荧光及FISH技术检测大鼠脑颞叶及海马CA1区GABAR1及NMDAR2B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丙泊酚组(9.49±1.24)s与空白对照组(8.82±2.2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胺酮组(12.04±2.67)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空白对照组潜伏期时间延长,穿越目标次数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及FISH技术:大鼠脑颞叶及海马CA1区GABAR1表达:丙泊酚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脑颞叶及海马CA1区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氯胺酮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脑颞叶与海马CA1区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大鼠脑颞叶及海马CA1区NMDAR2B的表达:丙泊酚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脑颞叶及海马CA1区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氯胺酮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脑颞叶及海马CA1区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丙泊酚单独麻醉对长期的学习记忆无影响,而氯胺酮可导致麻醉长期学习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不仅与海马CA1区NMDAR2B受体表达的下调和GABAR1表达的上调有关,其与颞叶等非海马区的受体表达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胺酮 学习记忆 γ-基丁受体1 n-甲基-d-受体2B 颞叶/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NR1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敏 巴茂文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作用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1(NR1)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10):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 目的探讨长期左旋多巴作用对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1(NR1)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n=25),并随机分为三组。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10):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MK-801处理组(n=10):第23天左旋多巴甲酯注射前腹腔注射MK-801;溶剂处理组(n=5):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另设假手术组(n=5)为对照组。观察MK-801处理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另三组大鼠纹状体膜蛋白NR1磷酸化情况。结果MK-801处理组大鼠在左旋多巴应用第1、8、15、22天,呈现旋转反应时间逐渐缩短及剂峰旋转次数递增的趋势;第23天应用MK-801后,剂峰旋转次数与第22天相比明显减少(P<0.05),旋转反应时间则明显延长(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处理组膜蛋白中NR1、磷酸化NR1S890和NR1S896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而两组磷酸化NR1S897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处理组相比,左旋多巴长期处理组NR1及磷酸化NR1S890、NR1S896和NR1S897在膜蛋白中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左旋多巴引起的PD大鼠运动反应变化可能与NR1的特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左旋多巴 n-甲基-d- 受体型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 孔祥如 +4 位作者 刘文嵚 窦霄云 赵怡 唐勇 修芸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大脑NMDAR亚基NR1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NR1、NR2C和NR3A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K-801处理组在旷场内10 min总运动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 min及5 min内探孔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在开臂内停留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R1在小鼠神经细胞胞膜、轴突周围和髓鞘部位均有表达。大脑皮层、海马内的NMDA-R亚基NR1,NR2C及NR3A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胼胝体区域NR1和NR2C mRNA表达在两组间同样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MK-801慢性给药组小鼠胼胝体区域NMDA-R亚基NR3A 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NMDA-R在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等部位确有表达;胼胝体部位NR3A亚基上调可能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受体 精神分裂症 NR1 NR2C NR3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剥夺及耳蜗内电刺激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CREB和NMDAR1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碧云 卢振东 +1 位作者 程岚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6只12天龄SD幼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为耳聋造模后4周组(33只)及耳聋造模后6周组(33只)。将耳聋造模后4周组再分为对照1组、耳聋造模后4周组(4周组)及耳聋造模后3周耳蜗内电刺激组1(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1组"),每组11只大鼠;将耳聋造模后6周组再分为对照2组、耳聋造模后6周组(6周组)及耳聋造模后5周耳蜗内电刺激组2(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2组"),每组11只大鼠;对照1、2组均正常饲养。除对照1、2组外,在其余4组幼鼠颈背部、两侧下腹部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总量为350mg/kg),半小时后于相同部位注射呋塞米(总量为200mg/kg),两周后行ABR检测,于耳聋造模成功后第3、5周分别对电刺激1、2组的幼鼠植入电极,在耳蜗内进行电刺激,每天3小时,持续7天。于耳聋造模后4、6周分别处死4、6周组大鼠取听皮层和下丘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RE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耳聋造模成功后幼鼠ABR阈值均大于93dB SPL,4周组听皮层、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1组增加,电刺激1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4周组增加。6周组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2组下降,电刺激2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6周组增加。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早期表达增加而晚期表达下降。耳蜗植入电极电刺激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增加,反映这两个部位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性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受体-1 电刺激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氮平对奥沙利铂诱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NMDA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宇 张广芬 +3 位作者 董琳 杨建军 李伟彦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葡萄糖+吐温80(C组)、奥沙利铂+吐温80(O组)、奥沙利铂+米氮平10mg/kg组(M1组)、奥沙利铂+米氮平20mg/kg组(M2组)和奥沙利铂+米氮平30mg/kg组...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葡萄糖+吐温80(C组)、奥沙利铂+吐温80(O组)、奥沙利铂+米氮平10mg/kg组(M1组)、奥沙利铂+米氮平20mg/kg组(M2组)和奥沙利铂+米氮平30mg/kg组(M3组)。每天分别给予大鼠口服吐温80和米氮平10、20、30mg/kg,28d后测各组大鼠的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性缩足阈值(MWT)。然后重新选取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葡萄糖+生理盐水+吐温80(C组)、奥沙利铂+生理盐水+吐温80(O组)、奥沙利铂+生理盐水+米氮平20mg/kg(M组)和奥沙利铂+WAY100635+米氮平20mg/kg(W组)。W组在给予米氮平灌胃前30min腹腔注射1mg/kgWAY100635,连续应用28d后测各组大鼠的MWT。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即NR2B的表达。结果在冷水缩尾测试中,其他四组大鼠的TWL在第3天和第10、17、24天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奥沙利铂注射后第7、14、21、28天,O组大鼠MWT明显低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21、28天,M2和M3组大鼠MWT明显高于O组(P<0.05)。预先给予WAY100635,在奥沙利铂注射后第14、21、28天,W组大鼠MWT明显低于M组(P<0.05)。O组脊髓水平NR2B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5),M2和M3组明显低于O组(P<0.05)。预先给予WAY100635,W组脊髓水平NR2B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引起的触觉痛觉异常与脊髓NR2B表达增高有关,米氮平可能通过5-HT1A受体减轻触觉痛觉异常和上调NR2B表达;但米氮平对冷痛觉过敏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米氮平 神经病理性疼痛 n-甲基-d-受体 5-羟色胺1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人临床及护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乾贝 薄琳 +4 位作者 孙阳艺 吕攀攀 乔曼 范思远 关鸿志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研究表格记录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70例AE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药物过敏史、首诊精神专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入住史、住院时长、就诊类型、发病前驱症...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研究表格记录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70例AE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药物过敏史、首诊精神专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入住史、住院时长、就诊类型、发病前驱症状、临床症状、肿瘤筛查结果、免疫治疗方案、对症治疗方案、护理方案、日常生活能力、复发情况等,总结AE病人的临床及护理特点。结果:70例病人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病人50例(71.43%),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相关抗体脑炎病人20例(28.57%)。抗NMDAR脑炎病人女性占70.00%,年龄中位数为25.50岁,发病时就诊于急诊占34.00%,以精神症状首发而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占16.00%,入住ICU占26.00%,入院时Barthel指数(BI)评分中位数为45.00分。抗LGI1相关抗体脑炎病人男性占60.00%,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6.00岁,以退休或无业人员居多(70.00%),90.0%首次就诊时就诊于神经科门诊,入住ICU仅10.00%,入院时BI评分中位数为90.00分。50例抗NMDAR脑炎病人中,52.0%伴有发热、感冒、失眠等前驱症状,其中,92.0%出现精神行为异常,94.0%出现癫痫发作症状。20例抗LGI1相关抗体脑炎病人中,25.0%伴有发热、感冒、失眠等前驱症状,70.0%出现精神行为异常,100.0%出现癫痫发作症状。抗NMDAR脑炎病人中,9例病人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15例病人置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9例病人进行吸痰护理,18例病人留置鼻胃管,19例病人留置导尿管。结论:AE病人临床表现多样,重症病人中以抗NMDAR脑炎病人多见。AE病人以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要重点加强病人安全管理,警惕癫痫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n-甲基-d-受体 抗富亮胶质瘤失活1蛋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