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还原合成N-甲基羟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甘永平 张文魁 +1 位作者 黄辉 夏新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7-442,共6页
N-甲基羟胺及其盐酸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的合成,以及核废料处理与回收等领域.采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硝基甲烷电还原一步制备N-甲基羟胺及其盐酸盐的反应特性.在盐酸溶液中,硝基甲烷在铜、铜汞齐和镍电极上均具有... N-甲基羟胺及其盐酸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的合成,以及核废料处理与回收等领域.采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硝基甲烷电还原一步制备N-甲基羟胺及其盐酸盐的反应特性.在盐酸溶液中,硝基甲烷在铜、铜汞齐和镍电极上均具有明显的还原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铜>铜汞齐>镍>石墨,其中硝基甲烷在铜电极上的还原电位为-0.65~-0.75V(vs.SCE).电解合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铜和铜汞齐作为阴极材料,电合成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电流效率均超过90%,产品收率超过86%;采用镍和石墨作阴极,电流效率和产品收率均较低.其中铜电极在1200~2500A·m^-2的电流密度范围内,电解时间为理论电解时间的80%时,具有最好的电流效率.与传统的催化氢化法合成N-甲基羟胺比较,电化学还原硝基甲烷制备N-甲基羟胺盐反应条件温和、污染少、成本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合成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甲烷 n-甲基羟胺 电化学还原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自催化分解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姣姣 陈利平 +3 位作者 陈网桦 呂家育 李焓 陈莹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和中断回扫法(动态DSC)以及绝热加速量热法(ARC),鉴别盐酸羟胺(HH)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的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分析二者的热分解危险性。动态DSC及等温DSC结果均表明:HH和NMHH的热分解均具有自... 采用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和中断回扫法(动态DSC)以及绝热加速量热法(ARC),鉴别盐酸羟胺(HH)和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的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分析二者的热分解危险性。动态DSC及等温DSC结果均表明:HH和NMHH的热分解均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10℃·min-1温升速率下,HH和NMHH的放热量分别为2284.85 J·g-1和2188.41 J·g-1,放热量较大。ARC结果显示:HH和NMHH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10.6℃和90.7℃,热分解均在30 min内分解完全,最大温升速率分别达到193.4℃·min-1和218.9℃·min-1,热分解剧烈。对确认有自催化分解特性的HH、NMHH、三硝基甲苯(TNT)、奥克托今(HMX)、黑索今(RDX)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以及确认不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硝酸异辛酯(EHN)和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的ARC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非自催化分解反应从检测到放热至最大温升速率的时间(t0-max)均远长于自催化分解反应对应时间,且热修正系数变化对该规律不产生影响,由此判断可以采用绝热量热数据t0-max鉴别物质热分解是否具有自催化分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HH) 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 热分解 自催化 差示扫描量热(DSC) 绝热加速量热(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羟胺盐酸盐的热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李焓 陈利平 陈网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9-513,共5页
为深入研究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热分解的反应特征,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w B97xd/6-311++g(2df,2pd)水平下,对NMHH的初步分解产物N-甲基羟胺(NMHA)及质子化的NMHA热分解反应中涉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产物的几何结构和... 为深入研究N-甲基羟胺盐酸盐(NMHH)热分解的反应特征,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w B97xd/6-311++g(2df,2pd)水平下,对NMHH的初步分解产物N-甲基羟胺(NMHA)及质子化的NMHA热分解反应中涉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产物的几何结构和能量情况进行了优化计算,提出了可能的热分解路径。结果表明,NMHA与质子化NMHA均存在两种热分解路径。NMHA在两条路径下分解需越过的能垒为250.75 k J/mol与428.64 k J/mol,而质子化NMHA在对应分解路径下需要越过的能垒分别为217.19 k J/mol与286.77k J/mol。在对应路径下质子化NMHA分解需越过的能垒明显低于NMHA的直接分解,并且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质子化的NMHA的形成和分解将越来越容易发生。这表明NMHH的分解具有自催化特征,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密度泛函理论 n-甲基羟胺盐酸盐 热分解机理 自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胺用于铀钚分离多级反萃实验研究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辉 胡景炘 +1 位作者 张先业 王方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建立了多级混合澄清槽稳态趋近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MIXEX2。进行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作为 1B槽还原反萃剂微型槽实验和MIXEX2计算程序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以DMHAN为反萃剂的 1B槽 ,在设定工艺条件下能... 建立了多级混合澄清槽稳态趋近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MIXEX2。进行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作为 1B槽还原反萃剂微型槽实验和MIXEX2计算程序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以DMHAN为反萃剂的 1B槽 ,在设定工艺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实现铀钚分离 ,钚中去铀的分离系数和铀中去钚的分离系数高达 1 0 4 以上 ;程序计算的酸、铀和钚的浓度剖面与实验浓度剖面符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多级反萃实验 N n-甲基羟胺 PUREX流程 计算机模拟程序 乏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胺对Pu(Ⅳ)的还原反萃和相应的计算机模型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辉 胡景炘 +3 位作者 张先业 肖松涛 朱文彬 王方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71,共7页
研究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的HNO3溶液对 30 %TBP/煤油中Pu(Ⅳ )的还原反萃行为 ,考察了N ,N 二甲基羟胺浓度、HNO3浓度、温度以及两相接触时间对Pu(Ⅳ )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延长相接触时间能显著提高钚的反萃率 ;增加HNO3浓... 研究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的HNO3溶液对 30 %TBP/煤油中Pu(Ⅳ )的还原反萃行为 ,考察了N ,N 二甲基羟胺浓度、HNO3浓度、温度以及两相接触时间对Pu(Ⅳ )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延长相接触时间能显著提高钚的反萃率 ;增加HNO3浓度、加大DMHAN的用量、升高温度均能加快钚的反萃速率 ,但当相接触时间超出一定范围时 ,这些因素都不能显著增加钚的反萃率。编写了DMHAN单级反萃Pu(Ⅳ )的计算机模拟程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羟胺 反萃取 计算机模拟程序 乏燃料后处理 PUREX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胺与HNO_2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高亮 何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6-923,共8页
分别在高氯酸和硝酸介质中研究了N,N-二甲基羟胺(DMHAN)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获得高氯酸介质中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为-d[HNO2]/dt=k[DMHAN][HNO2],在18.5℃,离子强度... 分别在高氯酸和硝酸介质中研究了N,N-二甲基羟胺(DMHAN)与HNO2的反应动力学,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获得高氯酸介质中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为-d[HNO2]/dt=k[DMHAN][HNO2],在18.5℃,离子强度μ=0.73mol/L时,反应速率常数k=(12.8±1.0)mol/(L·min),反应活化能Ea=41.5kJ/mol。在硝酸介质中DMHAN与HNO2的反应比较复杂,硝酸浓度较高时,硝酸将参与反应重新生成HNO2,且硝酸浓度越大,HNO2的生成速度越快,HNO2与DMHAN的反应是自催化氧化的。对DMHAN与HNO2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推导了硝酸体系中DMHAN与HNO2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羟胺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H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对N,N-二甲基羟胺γ-辐解及液态辐解产物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锦花 曹晓军 +5 位作者 李春 吴明红 包伯荣 郑卫芳 何辉 张生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9-565,共7页
N,N-二甲基羟胺(DMHA)是用于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U与Pu和Np分离的新型无盐还原剂,本文研究了硝酸对DMHAγ-辐解及液态辐解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U、Pu分离循环和Pu纯化循环的辐照剂量下,在0.3-1.0 mol·L-1的硝酸溶液中,0.1和0.... N,N-二甲基羟胺(DMHA)是用于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U与Pu和Np分离的新型无盐还原剂,本文研究了硝酸对DMHAγ-辐解及液态辐解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U、Pu分离循环和Pu纯化循环的辐照剂量下,在0.3-1.0 mol·L-1的硝酸溶液中,0.1和0.5 mol·L-1DMHA具有较好的辐照稳定性.当吸收剂量为5-25k Gy时,DMHA硝酸溶液的液态辐解产物主要有单甲基羟胺、甲醛、甲酸和亚硝酸.有机物的浓度远远高于亚硝酸浓度,且随着剂量和硝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于相同的硝酸浓度和剂量,0.1 mol·L-1DMHA辐解产生的一甲基羟胺的浓度高于0.5 mol·L-1DMHA,但前者辐解产生的甲醛浓度低于后者;当硝酸浓度较高时,0.1 mol·L-1DMHA辐解产生的甲酸浓度高于0.5 mol·L-1DMHA.亚硝酸浓度与硝酸浓度及剂量的关系取决于起始DMHA和硝酸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羟胺 硝酸 γ-辐解 液相辐解产物 乏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N,N-二甲基羟胺
8
作者 王玮 吴继宗 +2 位作者 邓惟勤 陶苗苗 谈树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1-446,共6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N,N-二甲基羟胺(DMHAN)的分析方法。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溶液pH值、顶空体积及解吸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测定N,N-二甲基羟胺(DMHAN)的分析方法。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进行萃取,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溶液pH值、顶空体积及解吸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DMHAN的最佳实验条件。DMHAN浓度在1.65~49.4m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3),当浓度为8.24 mmol/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1%(n=5),检出限为4.67×10^(-2)mmol/L,重加回收率为96.1%~103%。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适合后处理料液中DMHAN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羟胺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基胺与V(Ⅴ)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安运 厉凯 +3 位作者 何辉 胡景 张先业 王方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在 HNO3溶液中研究了 N ,N -二甲基羟基胺 (DMHA)与 V(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获得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d[V( ) ]/ dt=k[V( ) ][DMHA],在 2 5.2℃ ,μ=0 .976mol/ L... 在 HNO3溶液中研究了 N ,N -二甲基羟基胺 (DMHA)与 V(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通过考察溶液酸度、还原剂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获得动力学速率方程为 -d[V( ) ]/ dt=k[V( ) ][DMHA],在 2 5.2℃ ,μ=0 .976mol/ L时 ,反应速率常数 k=(9.95± 1 .0 ) L2 / (mol2· s) ;反应活化能 ΔE=2 2 .1 k J/ mol;依据氮氧自由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羟胺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溶剂萃取 钒(Ⅴ) PUREX流程 乏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hydroxy-N-methyl-N-phenyl-acetamide
10
作者 周忠诚 舒万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25-29,共5页
2-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N methylaniline, chloracetyl chloride,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and methanol through the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and ester interchange steps. The acety... 2-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N methylaniline, chloracetyl chloride,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and methanol through the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and ester interchange steps. The acetylation of N methylaniline with chloracetyl chloride, catalyzed by triethylamide with mole ratio n (C 6H 5NHCH 3)∶ n (ClCH 2C(O)Cl)∶ n (N(C 2H 5) 3)=1∶1.05∶1, the yield of 2 chloro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Ⅰ) was 93.8%; Then the esterification of Ⅰ with anhydrous sodium 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phase transfer catalyst tetrabutyl ammonia bromide gave 97.3% yield of 2 acetoxyl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Ⅱ); The ester interchange of with methanol catalyzed by potassium hydroxide gave 2 hydroxy N 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Ⅲ) in 96.4% yield. And the total yield was 88.0%. IR and MS spectroscopy of products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peaks were assigned.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Ⅰ, Ⅱ and Ⅲ was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ethyl N phenyl acetamide synthesis ACETYLATION esterfication ester interchange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配合物{[(o-MeC_6H_4CH_2)_2Sn(O)]_2(o-MeC_6H_4CH_2NHO)}_2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复兴 王剑秋 +3 位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张志坚 许志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2-666,共5页
二(o-甲基苄基)二氯化锡与N-(o-甲基苄基)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o-MeC6H4CH2)2Sn(O)]2(o-MeC6H4CH2NHO)}2。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060 4(5)nm,... 二(o-甲基苄基)二氯化锡与N-(o-甲基苄基)羟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有机锡配合物{[(o-MeC6H4CH2)2Sn(O)]2(o-MeC6H4CH2NHO)}2。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060 4(5)nm,b=1.307 8(7)nm,c=1.374 2(47)nm,α=105.174(12)°,β=90.229(7)°,γ=101.028(6)°,Z=1,V=1.802 5(15)nm3,Dc=1.522 Mg/m3,μ(MoKα)=1.423 mm-1,F(000)=834,R1=0.045 5,wR2=0.101 7。配合物是3个以Sn2O2构成的平面四元环组成的梯状结构,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测定了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对WiDr和MCF-7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o-甲基苄基)二氯化锡 n-(o-甲基苄基)羟胺 合成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