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胸腺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榕芳 余英豪 +4 位作者 吴在增 曲利娟 熊喜生 刘庆宏 曾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48-1452,共5页
本研究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肿瘤细胞起源及分型。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诱发肿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胸腺结构破坏,代之以弥漫分布的中等大小的淋巴样肿瘤细胞。... 本研究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肿瘤细胞起源及分型。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诱发肿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胸腺结构破坏,代之以弥漫分布的中等大小的淋巴样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瘤细胞表达CD3和TdT。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瘤细胞表面无突起,核形相对规则或伴有扭曲核,胞质内细胞器极少。结论:MNU诱导的所有肿瘤为胸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胸腺 n-甲基亚硝基脲 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的胸腺淋巴瘤小鼠模型改进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双翼 余英豪 吴在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14-918,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的成瘤率并降低其死亡率。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对给药方案和实验周期进行了调整。第0、4周2次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NU诱导液,分组分剂量注射。注射后观察动物一...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模型的成瘤率并降低其死亡率。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对给药方案和实验周期进行了调整。第0、4周2次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NU诱导液,分组分剂量注射。注射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第24周处死全部小鼠,解剖检查胸腺肿瘤的发生及其他脏器情况,并应用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诱发的胸腺淋巴瘤及其侵袭脏器进行研究并鉴定肿瘤细胞来源、分型。结果表明:第25周83.3%(55/66)实验小鼠产生胸腺淋巴瘤,其中5只死亡,死亡率7.6%。结论: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和实验周期后,使该模型的成瘤率从以前的67.5%提高到83.3%,死亡率从10%降低至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淋巴瘤 动物模型 n-甲基亚硝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TCR基因重排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榕芳 余英豪 李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单克隆起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8例MNU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组织进行T细胞受体β链(TCRβ)和γ链(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并对TCRγ基因重排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例胸腺淋... 目的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单克隆起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8例MNU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组织进行T细胞受体β链(TCRβ)和γ链(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并对TCRγ基因重排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例胸腺淋巴瘤检测TCRβ和TCRγ均呈克隆性基因重排。DNA序列测定证实TCRγ基因PCR扩增产物为基因重排产物。结论巢式PCR TCR基因重排检测及DNA序列分析证实,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是来源于T细胞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胸腺 n-甲基亚硝基脲/MNU T细胞受体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膀胱癌大鼠化学干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金生 王清明 +2 位作者 郑传秋 纪萌 孙立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模型的化学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干预组(40只)和治疗组(40只),对照组等时等量的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其他三...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模型的化学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干预组(40只)和治疗组(40只),对照组等时等量的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其他三组均对大鼠进行膀胱灌注MNU,诱发SD大鼠形成膀胱癌模型(将浓度为1 mg/m L的MNU溶液灌注入膀胱内,MNU灌注时间为第2、4、6和8周,每次2 mg,每2周1次,共4次),模型组在诱发大鼠膀胱癌时膀胱灌注蒸馏水,干预组在膀胱灌注MNU时灌注姜黄素溶液(400μmol/L),即第1、3、5、7和9周膀胱灌注,第10周安乐死大鼠;治疗组在诱发大鼠膀胱癌模型后膀胱灌注姜黄素溶液(400μmol/L),即在第10、12、14、16、18周时间内持续膀胱灌注,在第19周时处死大鼠,获得的膀胱组织依次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末端标记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在第10周时膀胱癌的发生率为90%(9/10),干预组在第10周时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为12.5%(5/40),治疗组第10周时膀胱癌的发生率为92.5%(37/40),比较干预组与模型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姜黄素对MUN诱发膀胱癌大鼠有明显的化学干预作用;在治疗组膀胱癌形成后给予姜黄素治疗,第19周膀胱癌发生率为78.4%(30/37),与治疗前的第10周比较说明姜黄素对膀胱癌有治疗作用,可以延缓膀胱癌的恶化。TUNEL实验证实姜黄素显著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姜黄素抑制NF-κB的激活,有效下调NF-κB调节的基因产物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对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模型有明显的的化学干预作用,且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并且有效下调NF-κB调节的基因产物,来调节膀胱癌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机制,即抑制增殖,诱导凋亡,进一步发挥抗癌的化学干预作用以及预防膀胱癌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n-甲基亚硝基脲 膀胱癌 化学干预 作用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N-亚硝基脲诱导大鼠视网膜变性早期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柳 瞿远珍 +1 位作者 李岱 吴开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背景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可用于研究视网膜变性类疾病,但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早期基因水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MNU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6周龄雌性SD大... 背景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可用于研究视网膜变性类疾病,但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早期基因水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MNU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早期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6周龄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组20只、12h模型组20只和24h模型组10只。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MNU(40mg/kg),正常组大鼠皮下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12、12、24h处死正常组和12h模型组、24h模型组大鼠,大鼠右眼球进行常规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组和12h模型组大鼠左眼的新鲜视网膜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差异基因的表达,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法验证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出的差异表达率≥2.0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全层视网膜厚度测量表明,24h模型组大鼠的厚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和12h模型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26,P=0.002;t=2.736,P=0.028)。24h模型组大鼠外核层厚度值为(26.58±2.90)仙m,明显低于正常组的(38.11±1.01)μm和12h模型组的(35.07±3.0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8,P=0.009;f=6.839,P=0.006),正常组与12h模型组间大鼠全层视网膜厚度和外核层厚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层厚度:t=1.541,P=0.324;外核层厚度:t=2.040,P=0.134)。大鼠c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表明,12h模型组大鼠全部17000个基因的表达谱中涉及生物过程的基因为142个,涉及分子功能的基因为94个,排除重复基因共有74个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对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差异表达率≥2.0的基因进行的real.timePCR定量分析表明,CCL2、,L—Jb、CCL3、c-fos、c—myc、p53和MMP3基因mRNA表达值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MNU诱导的视网膜变性早期有明显的基因表达改变。基因芯片检测的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与real—timePCR定量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学 视网膜 变性 n-甲基-n-硝基 基因芯片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家蚕毒性的半致死剂量调查
6
作者 林英 杨从文 +5 位作者 谢建昌 张海燕 罗娟 沈关望 彭芷昕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能诱导生物体产生随机点突变的烷化剂。为了完善利用MNU诱导家蚕突变的实验体系,用MNU处理家蚕品种大造的5龄第3天幼虫、化蛹第5天蛹、羽化当天的雄蛾及产后4~6 h的受精卵,通过Bliss法计算MNU对家蚕的半... 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能诱导生物体产生随机点突变的烷化剂。为了完善利用MNU诱导家蚕突变的实验体系,用MNU处理家蚕品种大造的5龄第3天幼虫、化蛹第5天蛹、羽化当天的雄蛾及产后4~6 h的受精卵,通过Bliss法计算MNU对家蚕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显示MNU对不同发育时期家蚕的LD50值存在一定的差异:MNU对家蚕5龄第3天幼虫雌雄个体的LD50分别为28.735、20.157μg/头;对化蛹第5天蛹雌雄个体的LD50分别为56.466、54.672μg/头;对羽化当天的雄蛾的LD50为273.94μg/头;对产后4~6 h的受精卵的LD50为7 288.8μg/mL。实验数据表明,家蚕幼虫对MNU的毒性耐受能力差,蛾和卵的耐受能力较强;雌性个体对MNU毒性的耐受能力比雄性个体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n-甲基-n-硝基 半致死剂量 化学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甲基-N-亚硝基脲处理下高粱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岑慧慧 田承华 +7 位作者 程庆军 屈雅娟 牛鹏飞 李楠 岳忠孝 李菁 崔桂梅 田怀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725-728,共4页
为了确立高粱离体花粉在N-甲基-N-亚硝基脲(MNU)的常温处理下维持较高活力的适宜条件,通过TTC染色法研究了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与p H值对离体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花粉的存活率与MNU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随磷... 为了确立高粱离体花粉在N-甲基-N-亚硝基脲(MNU)的常温处理下维持较高活力的适宜条件,通过TTC染色法研究了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与p H值对离体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花粉的存活率与MNU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随磷酸盐浓度、p H值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诱变因素对处理后花粉存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MNU浓度>处理时间>磷酸盐浓度>pH。当MNU浓度为0.5 mmol/L、处理时间为40 min、磷酸盐浓度为10 mmol/L、p H值为4.8时,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达到约40.0%的最高值。研究结果对于基因水平上高粱种质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离体花粉 n-甲基-n-硝基 诱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U法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的建立及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志强 沈海山 +5 位作者 沈俊 吴建臣 张明 李然伟 张继珍 李胜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5-689,I0002,共6页
目的:构建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探讨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膀胱癌模型进行无创诊断的价值。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大鼠定期膀胱灌注MNU,每次2mg,每2周1次,共4次。对照组... 目的:构建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探讨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膀胱癌模型进行无创诊断的价值。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大鼠定期膀胱灌注MNU,每次2mg,每2周1次,共4次。对照组大鼠同时膀胱灌注生理盐水,每次0.2mL。于第14周末麻醉大鼠后进行MRI扫描检测,检测后处死大鼠,取膀胱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实验组45只大鼠14周末存活43只,死亡2只,存活率95.6%,死亡率4.4%;经MRI扫描膀胱均见异常信号,提示肿瘤形成,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存活大鼠成瘤率为100%。对照组15只大鼠14周末存活14只,死亡1只,存活率93.3%,死亡率6.7%;经MRI检查未发现膀胱肿瘤,病理检查未见膀胱癌,成瘤率为0。2组大鼠成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U膀胱灌注诱导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方法简便、可靠;MRI扫描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一致,可作为该模型的无创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膀胱肿瘤 n-甲基亚硝基脲 磁共振成像 活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榕芳 余英豪 吴在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20-1223,共4页
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N-甲基亚硝基脲(MNU)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第0、8周2次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NU诱导液50mg/kg体重注射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第22周处死全部小鼠,解剖检查胸腺肿瘤的发生及其他脏器情况。结果表明:第22周时67.... 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N-甲基亚硝基脲(MNU)建立小鼠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第0、8周2次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NU诱导液50mg/kg体重注射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第22周处死全部小鼠,解剖检查胸腺肿瘤的发生及其他脏器情况。结果表明:第22周时67.5%(27/40)实验小鼠产生胸腺淋巴瘤。不同性别对成瘤率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分次注射MNU可以诱导小鼠建立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其生物学行为与人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胸腺 动物模型 化学致癌剂 n-甲基亚硝基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U诱导大鼠膀胱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刚 张尧 +2 位作者 敬鹏 罗春丽 吴小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研究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膀胱癌发生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MNU2 mg/次,2周1次定期作膀胱内灌注,共4次。对照组膀胱内灌以生理盐水0.2 ml/次,每2周1次,共4次。第... 目的:研究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膀胱癌发生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MNU2 mg/次,2周1次定期作膀胱内灌注,共4次。对照组膀胱内灌以生理盐水0.2 ml/次,每2周1次,共4次。第9周未处死大鼠,随即取大鼠膀胱放入-80℃液氮中保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Ras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磷脂酶Cε(PLCε)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50只SD大鼠36只成瘤,4只大鼠死亡,成瘤率为81.82%。对照组10只大鼠膀胱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36只成瘤大鼠中32只H-Ras蛋白阳性。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中H-Ras蛋白表达阴性。RT-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膀胱PLCε的表达。实验组36只成瘤大鼠PLCε阳性,对照组PLCε表达阴性。结论:MNU可诱导大鼠膀胱黏膜发生癌变,其可能机制为引起H-Ras基因突变并且过表达,同时引起PLCεmRNA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 膀胱癌 机制 H-RAS PLC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导燕麦突变体筛选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娟宁 赵桂琴 +2 位作者 柴继宽 王苗苗 贾志锋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0,共9页
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为诱变剂,用半致死剂量处理燕麦品种:爱沃、陇燕4号和贝勒2代,并对获得的M_(2)代突变体进行变异与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MNU处理可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M_(2)代突变体中以叶部变异株最多,占总变异株的46.01%;... 以N-甲基-N-亚硝基脲(MNU)为诱变剂,用半致死剂量处理燕麦品种:爱沃、陇燕4号和贝勒2代,并对获得的M_(2)代突变体进行变异与光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MNU处理可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M_(2)代突变体中以叶部变异株最多,占总变异株的46.01%;其次是株高变异株,占15.96%。MNU对不同燕麦品种的诱变效应不同,具体表现为:爱沃变异株中叶部变异株数占总数的87.76%,在株高变异株中占比67.65%,在穗部变异株数中占比64.00%,诱变效应最佳;陇燕4号的效应最低,各类型的变异株数均少于3株。而变异类型植株在灌浆期的主要光合特性如下:除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爱沃和贝勒2代高秆株的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2.54%和35.81%;不同变异株的潜在光化学速率、光化学量子产量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高于对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较对照显著下降。综上所述,除叶开裂株和叶缘黄化株外,其余变异类型的植株较对照的光合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n-甲基-n-硝基 突变体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设定营养成分的水稻
12
《农村科技》 2006年第12期64-64,共1页
日本九州农业大学遗传资源研究所已成功地采用化学诱变法培育出高赖氨酸水稻新品种,这是培育设定营养成分水稻之一。研究人员利用N-甲基-N-亚硝基脲作化学诱变剂,改变水稻胚乳的结构,使其产生突变而获得水稻新品种,新品种的赖氨酸... 日本九州农业大学遗传资源研究所已成功地采用化学诱变法培育出高赖氨酸水稻新品种,这是培育设定营养成分水稻之一。研究人员利用N-甲基-N-亚硝基脲作化学诱变剂,改变水稻胚乳的结构,使其产生突变而获得水稻新品种,新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在总氨基酸含量中所占比例由原品种的4%增加到5.19%-6.38%,同时,组氨酸含量也增加了3个百分点,并且由黏状胚乳发展成粉状胚乳,这种突变性状是由同一代基因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营养成分 培育 n-甲基-n-硝基 总氨基酸含量 高赖氨酸 突变性状 化学诱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