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箭消栓通组方对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远期预后观察
1
作者 刘洪贵 王峰 马静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芪箭消栓通组方对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远期预后的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9例)... 目的探讨芪箭消栓通组方对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远期预后的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箭消栓通组方口服,2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3个月后复诊。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右心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igh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RVEDD)、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APTT、PT、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RVEDD、PASP、TRV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事件比例及预后不良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芪箭消栓通组方可降低急性肺栓塞中、高危患者的NT-proBNP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箭消栓通组方 急性肺栓塞 中、高危患者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检测全血与传统血浆/血清检测在D-二聚体、降钙素原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中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2
作者 杨萌 梁琼云 +6 位作者 凌永基 莫银娟 朱志强 吕艳丽 张懿 丁细霞 郭勇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即时检测(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二聚体(D-dimer,DD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验证其在临床快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22年7—8月期间收集的DDI全血和血浆样本各104例、PCT全血和血清样本各496例、NT-proBNP全血和血清样本各77例。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回归分析、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度、约登指数和Kappa值评估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结果DDI、PCT和NT-proBNP的全血与血浆/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良好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12、r^(2)=0.9428和r^(2)=0.9916(P>0.05)。在医学决定水平下,DDI(0.55μg/mL)相对灵敏度为94.3%,相对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0.88,Kappa值为0.87;PCT(0.5 ng/mL和2.0 ng/mL)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均97.4%、89.0%,相对特异度分别为95.8%、98.3%,约登指数分别为0.93、0.87,Kappa值分別为0.93和0.89;NT-proBNP(125 pg/mL)的相对灵敏度为94.1%,相对特异度100%,约登指数0.94,Kappa值为0.87。这些结果表明全血标本检测的高度准确性及两种方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结论该研究验证了POCT技术在全血样本检测DDI、PCT和NT-proBNP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其与传统血浆/血清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POCT在快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 D-二聚 降钙素原 N端利钠 全血样本 血浆/血清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太君 张文超 +3 位作者 肖蕊 徐涛 王庚 杨明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绘制术前NT-proBNP浓度与术后30 d死亡情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NT-proBNP临界值为1765.0 pg/ml。根据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为两组:低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L组,n=463)和高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H组,n=1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不同血浆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L组比较,H组年龄、术前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比例、术后30 d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OR=1.215,95%CI 1.073~1.375,P=0.020)、术后30 d死亡(OR=32.696,95%CI 7.158~149.338,P<0.001)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术后30 d死亡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危重 髋部骨折 血浆氨基末端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严重脓毒症组50例、脓毒性休克组48例。根据入院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LVEF≤50%)62例和非心肌损伤组(LVEF>50%)36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于入院1、6、24 h,对照组于体检时,取肘静脉血3 ml,检测H-FABP、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1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6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24 h,脓毒性休克组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组内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心肌损伤组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肌损伤组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低于入院1 h,入院24 h低于入院6 h(P<0.05)。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H-FABP:r_(1h)=0.353,P_(1h)<0.001;r_(6h)=0.256,P_(6h)=0.011;NT-proBNP:r_(1h)=0.254,P_(1h)=0.011;r_(6h)=0.263,P_(6h)=0.009)。结论 H-FABP和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心肌损伤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爱华 林蕊艳 +3 位作者 张虹霞 张淑明 胥振阳 张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CAP患者148例,依据是否合并SIRS分为CAP非SIRS组78例和CAP合并SIRS组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CAP患者148例,依据是否合并SIRS分为CAP非SIRS组78例和CAP合并SIRS组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结果 CAP合并SIRS组NT-proBNP水平较CAP非SIRS组升高〔188.0(471.8)和62.5(135.3),P=0.009〕。CAP患者NT-proBN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292,P=0.001)。结论 CAP合并SIRS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依据NT-proBNP水平可区分CAP是否合并SIRS,并可作为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5
6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57-2860,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体检时检测心肌酶、H-FABP及NT-pro 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结果:入院1 h,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 h时c Tn I、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1 h(P<0.05);死亡组在1 h和6 h时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6 h时死亡组c Tn I高于存活组(P<0.05)。患者6 h时H-FABP和NT-pro BNP与c Tn I呈正相关(均P<0.05)。6 h时H-FABP对28 d病死率的预测能力优于NT-pro BNP及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H-FABP和NT-pro BNP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及其伤情评估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罗亮 张婷 +3 位作者 郑志强 韩曙光 王昕华 陆肖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cTnI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1,P<0.001)。两组患者第1、3、5、7天NT-proBNP及cTn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创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NT-proBNP动态变化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NT-proBNP可以用来进行多发伤患者早期伤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末端利钠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纯波 孙诚 吴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51例CHF患者(CHF组)和22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39,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23,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 n-利钠 诊断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卫娇娜 杨睿海 +2 位作者 王永进 罗毅 杜亚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13-1615,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米力...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超声及血清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功能参数LVEDD的水平低于对照组,CI、S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心功能指标Cys-C、GDF-15、sST2、H-FAB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可有效优化心脏功能并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心脏功能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秀芳 周华斐 姚泽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浓度水平,探讨将其作为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康复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 目的: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浓度水平,探讨将其作为评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康复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测定患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缩短分数(leftventricularfractionalshortening,LVFS)等指标。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NT-proBNP水平[(3050±281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5±79)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康复组[(139±68)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性心肌炎康复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45),而且无一例康复组患儿的血浆NT-proBNP浓度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的上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FS、LVEDD呈显著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的评估,可以作为该类患儿预后评价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氨基末端利钠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探讨
11
作者 潘乃凡 宋雪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3-1660,共8页
目的探究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明确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提供诊断学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9月13日—2022年6月30日行... 目的探究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明确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提供诊断学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9月13日—2022年6月30日行肝移植手术的成年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按照1∶4匹配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AKI者22例(15.3%),未发生AKI者122例(84.7%)。经PSM平衡后共纳入93例患者,其中AKI组19例,非AKI组7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T-proBNP水平(OR=7.692,95%CI:1.473~40.159,P=0.016)、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OR=5.520,95%CI:1.160~26.267,P=0.032)、手术时长(OR=15.802,95%CI:2.418~103.268,P=0.004)和术中出血量(OR=13.246,95%CI:2.291~76.594,P=0.004)是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NT-proBNP水平可作为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的预测指标,同时能够为构建肝移植术后AKI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肝移植 氨基末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宇 林树无 徐旺达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关系。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关系。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LVEF<50%)组21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LVEF>50%)组98例,同期非心力衰竭住院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和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Ea/Aa)。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862,P<0.01);LVEF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0.614,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r=-0.136,P=0.09)。在SHF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35,P=0.008),在HFNEF组NT-proBNP水平与Ea/Aa呈正相关(r=0.614,P=0.009)。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LVEF与NT-proBNP结合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同时有助于HFNEF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N末端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前体N-末端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向阳 朱继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7-549,共3页
关键词 临床意义 钠利尿 BNP 末端 ANP 类激素 活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志强 罗亮 +2 位作者 张婷 王昕华 韩曙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hs-CRP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556,P<0.001),且重创组两指标较一般伤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均值第1天即有升高;其中一般伤害组血浆NT-proBNP与hs-CRP浓度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然后持续下降;重创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值持续升高,第7天仍然呈升高趋势,而hs-CRP浓度呈现双峰(第3天出现第1峰后于第7天再次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重创患者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存在更多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末端利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鹏 张勇 +5 位作者 王明莉 唐小琰 黄丽筠 胡艳华 陈德政 周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4月。探讨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平均随访(41.5±7.8)个月,随访期间12例(20%)死亡。观察组患者血清BNP、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血清BNP、NT-pro BNP低水平患者相比,血清BNP、NT-pro BNP高水平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收缩压高,且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P<0.05)。NT-pro BNP水平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5,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高水平NT-pro BN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腹膜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不同四分位区间患者Mm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526、0.713、0.48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q2(OR=2.14,95%CI(1.52,3.01)q3[OR=3.23,95%CI(2.18,4.79)]、q4[OR=5.94,95%CI(3.26,10.82)]是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其可作为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肺损伤 氨基末端B型利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吴薇 王青 邹凤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异常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了解年龄、血红蛋白、肾功能和肺部感染等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ACC/AHA心功能分期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心脏...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异常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了解年龄、血红蛋白、肾功能和肺部感染等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ACC/AHA心功能分期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者,ACC/AHA标准A阶段);异常组(ACC/AHA标准B阶段患者)及心力衰竭组(ACC/AHA标准C+D阶段的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二维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各结构及功能。结果 NT-proBNP的水平在对照组、异常组及心力衰竭组3组之间比较,依次为对照组<异常组<心力衰竭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05);与异常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对照组与异常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同心脏异常数量间NT-proBNP水平的比较,NT-proBNP水平随心脏异常指标数量的增多而升高(均为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3个以上心脏异常组NT-proBNP水平较无心脏异常组高(均为P<0.01)。超声心动图指标中,左心房扩大(r=0.251,P=0.002)、瓣膜疾病(r=0.242,P=0.003)及心房颤动(r=0.260,P=0.001)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射血分数(r=-0.191,P=0.020)与其呈负相关。冠心病(r=0.188,P=0.022)、肺部感染(r=0.200,P=0.01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血红蛋白(r=-0.186,P=0.024)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NT-proBNP水平在对照组、异常组及心力衰竭组中逐渐升高,异常组与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有重叠;NT-proBNP水平随着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异常的增多而升高;心房颤动、左心房扩大、瓣膜疾病、LVEF、冠心病、肺部感染及血红蛋白均与NT-proBNP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人 N末端利钠 心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孔祥萦 孟雅玲 顾群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在简单型和复杂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龙江院区(小儿胸心)手术的0~12岁的CHD患儿1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简单型46例、复杂型71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简单型和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血清NT-proBNP和s 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和对早期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CHD患儿术后NT-proBNP(3315.54±3052.24)pg/m L和s ST2(260.76±130.06)pg/m L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且复杂型CHD患儿围手术期心肌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简单型CHD患儿(P<0.01)。其水平与年龄(NT-proBNP术前r=-0.821、术后r=-0.791,sST2术前r=-0.300、术后r=-0.406,P<0.01)、体质量(NT-proBNP术前r=-0.846、术后r=-0.784,sST2术前r=-0.263、术后r=-0.413,P<0.01)呈负相关,与CPB时间(NT-proBNP术前r=0.439、术后r=0.459,sST2术前r=0.189、术后r=0.432,P<0.01)、手术时间(NT-proBNP术前r=0.318、术后r=0.372,sST2术后r=0.455,P<0.01)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NTpro BNP(OR=1.093)和术前s ST2(OR=1.268)是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NT-proBNP(OR=1.041)和s ST2(OR=1.171)是住监护室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s ST2(OR=1.041)是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围手术期NT-proBNP和s ST2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类型、体质量及CPB时间等,联合应用对患儿术后早期结果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利钠 儿童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生成素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严启荣 李霞 李鹏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OSAH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NPPV对心力衰竭合并OSAH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和50例体检正常患者,将5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设为OSAHS组,50例体检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患者EPO、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MCH)、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夜间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后EPO、Hb、RBC、MCH、HCT、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EPO、Hb、RBC、MCH、HCT、MCV均低于治疗前(P<0.05);OSAHS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OSAHS患者治疗前后LSaO_2、AHI均低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治疗后LSaO_2、AHI均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水平、EPO、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与AHI呈正相关(r=0.547、r=0.864、r=0.487、r=0.657,P<0.05);NT-proBNP水平、EPO、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与LSaO_2呈负相关(r=-0.574、r=-0.693、r=-0.754、r=-0.583,P<0.05)。结论 NPPV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NT-proBNP水平及EPO,同时显著改善LSaO_2及AHI,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器官损害,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力衰竭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今 于涛 +2 位作者 黄克力 刘科 杨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79-2184,共6页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四川省人民... 目的评价血浆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心瓣膜病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均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于患者出院1个月后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结果随访的138例患者中,删失14例,其余124例中预后良好73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5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1.1%(51/1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RR=1.578,P=0.039)、血浆BNP(RR=1.935,P=0.013)和NT-proBNP(RR=2.346,P<0.001)是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LVEDD、血浆BNP和NT-proBNP预测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74、0.814、0.800,血浆BNP联合NT-proBNP预测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特异度为78.9%,灵敏度为83.6%。结论血浆BNP和NT-proBNP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术后预后风险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植入 利钠 氨基末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