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对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苗 康洁 +1 位作者 王晓玢 李侃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100,108,共14页
利用已经成功制备的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配合物(LaL3)作为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通过热重分析、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和热动力学分析方法对LaL3热稳定PVC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L3前后PVC样品热解过程及气... 利用已经成功制备的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配合物(LaL3)作为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通过热重分析、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和热动力学分析方法对LaL3热稳定PVC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L3前后PVC样品热解过程及气体释放顺序不变;但LaL3的添加会延迟并减少HCl及氯代烃气体的产生,并且有一定量的酰氯类物质生成,从而证明了LaL3可稳定PVC长链中的活泼Cl原子。LaL3对HCl气体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使HCl气体的析出量明显减少;LaL3还可以与PVC降解生成的顺式共轭二烯通过Diels-Alder反应遏制共轭多烯结构的生成。LaL3可改变PVC热氧化脱氯化氢反应机理,Flynn-Wall-Ozawa法计算表明,LaL3使其活化能从纯PVC的107.7 kJ/mol提高到130.6 kJ/mol;MacCallum-tanner法计算表明,LaL3使PVC热氧化脱氯化氢反应动力学方程由一级反应的f(α)=1-α转化为二级反应的f(α)=(1-α)2,活化能也由纯PVC的97.41 kJ/mol大幅提升到132.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热稳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洁 李侃社 陈创前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4-857,共4页
针对PVC加工过程中韧性差、冲击强度低、热不稳定等问题,制备了PVC/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镧(Ⅲ)-高岭土复合材料。通过刚果红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等表征了其结构与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 针对PVC加工过程中韧性差、冲击强度低、热不稳定等问题,制备了PVC/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镧(Ⅲ)-高岭土复合材料。通过刚果红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等表征了其结构与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表观形貌;研究了插层后的高岭土对PVC材料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插层改性后的高岭土层间距增大;PVC复合材料圆形度得到了提高,外形变得更加规整;获得的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都有所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 聚氯乙烯 高岭土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稀土热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对PVC热降解反应动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康洁 李侃社 陈创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3-467,共5页
针对PVC加工过程中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热稳定剂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熔点等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同时利用刚果红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TGA)对聚氯乙... 针对PVC加工过程中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热稳定剂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酸根合镧(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熔点等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同时利用刚果红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TGA)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六烷基马来酰胺()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