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去除原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机理
1
作者 田田 OLUBUNMI M OLUKOWI 张跃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8-1145,共8页
以长江原水为模拟对象、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复合混凝剂,采用混凝处理(混凝剂处理)和强化混凝处理(复合混凝剂处理)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主要水质参数代表性污染物的各种... 以长江原水为模拟对象、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PAC/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为复合混凝剂,采用混凝处理(混凝剂处理)和强化混凝处理(复合混凝剂处理)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主要水质参数代表性污染物的各种模拟原水,对比了处理后模拟原水中水质参数〔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有机胺含量和氨氮含量〕和NDMA去除率的相关性。结合水质参数代表性污染物的微观结构、官能团性质和混凝机理的分析,推测了NDMA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各类模拟原水经过混凝和强化混凝处理后,随着混凝剂或复合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水质参数和NDMA去除率均先增加后稳定或略减少;单组分模拟原水〔含有NDMA和4种模拟污染物(硅藻土、腐植酸钠、二甲胺盐酸盐、硝酸铵,下同)中的1种〕的NDMA最大去除率(5.88%~15.65%和6.48%~16.90%,前者混凝,后者强化混凝,下同)均高于只含有NDMA的空白模拟原水(4.31%和4.88%),多组分模拟原水(含有NDMA和4种模拟污染物)的NDMA最大去除率最高(39.15%和42.04%);4种污染物对NDMA形成不同程度的吸附;混凝剂和复合混凝剂产生的电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可去除游离的和被污染物吸附的NDMA;污染物的吸附及协同吸附作用和复合混凝剂的强化混凝作用,显著强化了对NDMA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复合混凝剂 水质参数 污染物 n-硝基二甲胺 去除机理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与N-亚硝基二乙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茜 杨博涵 +3 位作者 李洁 李倚天 王立萍 刘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9-814,共6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胺(NDEA)的含量。方法采用GL Sciences InertsilTM ODS-3(100 mm×3.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胺(NDEA)的含量。方法采用GL Sciences InertsilTM ODS-3(100 mm×3.0 mm,3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为35℃;检测方式为正离子(ESI+)模式下选择离子监测(SIM)。结果NDMA在0.5416~270.8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分别为0.008与0.01 ppb,加标回收率为99.3%~107.0%;NDEA在0.1463~73.14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分别为0.001与0.002 ppb,加标回收率为90.0%~96.0%。对7批次原料、66批次制剂与影响因素试验下放置的制剂进行测定,结果3批原料与30批制剂中检出NDMA,所有样品均未检出NDEA;影响因素试验下的制剂NDMA与NDEA均未增加。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头孢哌酮钠及其制剂中遗传毒性杂质NDMA与NDEA的测定,并建议企业对头孢哌酮钠原料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并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n-硝基二甲胺(ndma) n-硝基二乙胺(NDEA) UPLC-MS/MS 遗传毒性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固相萃取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清明 张雪晨 +2 位作者 周全 刘永东 钟儒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固相萃取(SPE)方法.研究中比较了几种不同吸附剂为填料的SPE柱对NDMA的吸附效果,最终发现了一种以椰壳质活性炭(activated coconut charcoal)为填料的SPE柱对水... 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固相萃取(SPE)方法.研究中比较了几种不同吸附剂为填料的SPE柱对NDMA的吸附效果,最终发现了一种以椰壳质活性炭(activated coconut charcoal)为填料的SPE柱对水中NDMA的萃取有较好的选择性,仪器检出限为1μg.L-1,方法检出限为5 ng.L-1.处理含有15μg.L-1和100μg.L-1NDMA的两种基体水溶液后,平均回收率稳定在88.5%—100.8%.本SPE柱有较宽的pH使用范围,在pH值为2.5—9.8范围内对NDMA的萃取能力影响较小.此外,研究发现同一根SPE柱能够重复使用多次,最大使用次数为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二甲胺 气相色谱-质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环境过程和毒理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古楠 刘永东 钟儒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3,共6页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工业和环境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毒性;实验证明它可导致动物很多器官包括肝脏、肺和肾脏的癌症;它几乎无处不在,广泛分布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工业和环境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毒性;实验证明它可导致动物很多器官包括肝脏、肺和肾脏的癌症;它几乎无处不在,广泛分布于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了NDMA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源、毒理学信息和暴露途径等,并就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了讨论,以期为NDMA的人类毒理效应研究以及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二甲胺 暴露途径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MS法结合顶空进样测定原料药厄贝沙坦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胺(NDEA)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洁 田菲菲 +2 位作者 李月琪 范军 黄涛宏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2-944,共3页
本文使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TQ8050结合顶空进样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原料药厄贝沙坦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胺(NDEA)的方法.在浓度范围0.025—100μg两种物质均表现出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0.025μg标液... 本文使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TQ8050结合顶空进样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原料药厄贝沙坦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与N-亚硝基二乙胺(NDEA)的方法.在浓度范围0.025—100μg两种物质均表现出良好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0.025μg标液信噪比(S;N)NDMA为11.7,NDEA为19.7.标准品连续进样6针,0.1μg与5μg峰面积RSD%分别小于3%与2%.0.1、0.2、5μg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6.2%—106.4%之间.该方法简单方便,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厄贝沙坦原料药中NDMA和NDEA的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TQ8050 n-硝基二甲胺(ndma) n-硝基二乙胺(NDEA)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芫荽茎叶挥发油和阻断N-亚硝基二甲胺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陆占国 郭红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65,共3页
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芫荽茎叶挥发油以及挥发油对N-亚硝基二甲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25℃,时间100min,提取功率60%,该条件下的芫荽茎叶挥发油的提取率可达0.284%。芫荽茎叶挥发油具有阻... 研究了超声波法提取芫荽茎叶挥发油以及挥发油对N-亚硝基二甲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和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25℃,时间100min,提取功率60%,该条件下的芫荽茎叶挥发油的提取率可达0.284%。芫荽茎叶挥发油具有阻断NDMA生成的显著作用,同时也能有效清除亚硝酸盐。NDMA生成阻断率最大为70.00%;对NaNO2的清除率最大为7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挥发油 n-硝基二甲胺 硝酸钠 阻断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含偏二甲肼污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光友 彭清涛 +1 位作者 徐文国 廖琪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16,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萃取及氮气吹扫浓缩等样品预处理方法,建立了含偏二甲肼污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以N-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在0.31~1.54mg·L^-1范围内对峰面积做校准曲线,回归... 采用水蒸气蒸馏、二氯甲烷萃取及氮气吹扫浓缩等样品预处理方法,建立了含偏二甲肼污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以N-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在0.31~1.54mg·L^-1范围内对峰面积做校准曲线,回归方程Y=2.60×10^4x-4.49×10^3(r=0.9995),于100mL蒸馏水(即空白溶液)中分别加入2.016μg及10.08μgNDMA,按方法测定并计算回收率及标准偏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82%和4.96%,回收率为88.8%和89.3%,检出限(S/N=3)为2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n-硝基二甲胺 偏二甲肼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二甲胺及其前体物在污水处理厂中去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咏梅 何国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9,84,共7页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近年来发现的水或废水氯消毒的副产物,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为可疑致癌化合物。介绍了NDMA的形成机制及其与NDMA前体物的来源,综述了NDMA及其前体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现状和去除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NDMA...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近年来发现的水或废水氯消毒的副产物,被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为可疑致癌化合物。介绍了NDMA的形成机制及其与NDMA前体物的来源,综述了NDMA及其前体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去除现状和去除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NDMA及其前体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开展国内NDMA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二甲胺 ndma前体物 来源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亚硝基二甲胺化学电离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纯孝 孟庆波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用质谱化学电离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致癌物质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结构及性质,优化了化学电离质谱中主要离子的构型;探讨了NDMA的质子化合物的形成途径,经NDMA及其质子化合物的静电势计算,阐述了NDMA的可能致癌机理。
关键词 硝基二甲胺 化学电离质谱 n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副产物N-亚硝基二甲胺的生成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玮玲 王正萍 +1 位作者 赵晓蕾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66,共6页
为了研究氨氮和有机氮化合物共存体系加氯消毒条件下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生成规律,采用50mg/L氨氮加氯消毒再与30 mg/L的二甲胺(DMA)反应,首先研究了反应时间、氯胺浓度、p H、氯氮比(自由氯与氨氮的质量比,下同)对NDMA生成量的影响... 为了研究氨氮和有机氮化合物共存体系加氯消毒条件下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生成规律,采用50mg/L氨氮加氯消毒再与30 mg/L的二甲胺(DMA)反应,首先研究了反应时间、氯胺浓度、p H、氯氮比(自由氯与氨氮的质量比,下同)对NDMA生成量的影响;然后,在该基础上选取废水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3种有机氮化合物尿素、甘氨酸、苯丙氨酸,重点考察了这3种有机氮化合物对氯胺以及对NDMA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和氯氮比对NDMA生成量影响最大;氨氮溶液中加入有机氮化合物后加氯消毒,会使生成一氯胺浓度的峰值点向氯氮比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会降低同一氯氮比下NDMA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二甲胺(ndma) 氯胺 有机氮化合物 反应条件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及其制剂中痕量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郭常川 刘琦 +6 位作者 张雷 郑静 汪勇 杨书娟 褚志杰 牛冲 徐玉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8-1293,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盐酸二甲双胍原料和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方法。样品以水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恒温振荡、高速离心、微孔过滤后进行HPLC-MS/MS分析。采用ACE EXCEL 3 C18-AR色谱柱(150 m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盐酸二甲双胍原料和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方法。样品以水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恒温振荡、高速离心、微孔过滤后进行HPLC-MS/MS分析。采用ACE EXCEL 3 C18-AR色谱柱(150 mm×4.6 mm,3μm)分离,流动相为均含0.1%甲酸的水和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40℃,自动进样器温度10℃。采用阀切换技术保护质谱仪,设置六通阀切换使保留时间2.85~7.00 min的流动相进入质谱,其余时间流动相进入废液。质谱部分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在正离子、MRM模式下扫描,雾化器流量为3 L/min,加热器流量为10 L/min,接口温度为300℃,脱溶剂管温度为250℃,加热块温度为400℃,干燥器流量为10 L/min。NDMA定量离子对为m/z 75.0→43.1,碰撞能量(CE)为-17.0 eV,定性离子对为m/z 75.0→58.2,CE为-16.0 eV。采用外标法定量。对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法专属性良好,溶剂和辅料对NDMA测定无干扰。NDMA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在1.00~100.0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低、中、高3个水平下NDMA的回收率为94.55%~114.67%,RSD为4.73%~13.4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0 ng/mL和1.00 ng/mL;NDMA在自动进样器放置0、8、24 h的峰面积RSD为2.08%。使用该方法对113批盐酸二甲双胍原料和制剂供试品中的NDMA进行测定,发现原料药中NDMA检出量不超限,但有8批二甲双胍制剂超过了限度。该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原料及制剂中的NDM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痕量测定 n-硝基二甲胺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法莫替丁及其制剂中的痕量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常川 杨书娟 +4 位作者 刘琦 王维剑 文松松 牛冲 徐玉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9-1084,共6页
建立了测定法莫替丁及其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Orbitrap HRMS)。样品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恒温振荡、高速离心、微孔过滤后进行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采用AC... 建立了测定法莫替丁及其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Orbitrap HRMS)。样品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恒温振荡、高速离心、微孔过滤后进行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采用ACE EXCEL 3 C18-AR(1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流速为0.50 mL/min,柱温为30℃,自动进样器温度为4℃,设置六通阀切换保护质谱系统。质谱分析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平行反应监测(PRM)扫描模式,外标法定量。NDMA在1.00~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0 ng/mL和1.00 ng/mL,在法莫替丁及其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8.5%~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6.7%。将该法用于47批供试品中NDMA的测定,在1批法莫替丁原料和2批制剂中检出NDMA,其含量超过限度规定。该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法莫替丁及其制剂中NDM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二甲胺 法莫替丁 超高效液相色谱 静电场轨道阱 高分辨质谱 基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高级还原技术还原降解水中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2
13
作者 查晓松 张琳 +2 位作者 翁元婕 冯智梁 金苏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采用2种高级还原技术(UV/Na_(2)SO_(3)和UV/Na_(2)S_(2)O_(4))还原降解N-亚硝基二甲胺(NDMA),考察pH值、光照强度、还原剂质量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对NDMA还原降解效果的影响,计算还原降解反应过程中的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推断NDMA的还原... 采用2种高级还原技术(UV/Na_(2)SO_(3)和UV/Na_(2)S_(2)O_(4))还原降解N-亚硝基二甲胺(NDMA),考察pH值、光照强度、还原剂质量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对NDMA还原降解效果的影响,计算还原降解反应过程中的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推断NDMA的还原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弱酸性条件下有利于2种高级还原技术对NDMA的还原降解。增加光照强度会显著促进高级还原技术对NDMA的还原降解效果,而增加还原剂质量浓度对NDMA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当pH=6.76,光照强度为8.7×10^(-11) E/s,Na_(2)SO_(3)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经过60 min的反应后,NDMA去除率达到了94.4%。溶解氧会与还原性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抑制了高级还原技术对NDMA的还原降解效果。高级还原技术与NDMA的还原降解反应主要存在3种可能的反应途径:光致水解、光致消去和光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高级还原技术 n-硝基二甲胺 还原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大气氧化生成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丹 刘祥萱 +2 位作者 王煊军 杨玉雪 慕晓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40,90,共7页
为确定大气中偏二甲肼(UDMH)转化为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反应路径,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UDMH在大气中氧化生成NDMA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p)和M06-2X/6-311+G(d,p)水平上对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 为确定大气中偏二甲肼(UDMH)转化为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反应路径,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UDMH在大气中氧化生成NDMA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p)和M06-2X/6-311+G(d,p)水平上对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在CCSD(T)/aug-cc-pVTZ水平下进行单点能校正,构筑了反应的势能剖面。结果表明,UDMH氧化反应引发的过程是一个脱氢或加氧过程;考虑到大气中氧化剂(HO·/O_3/O_2)的浓度,不同氧化剂引发UDMH反应速率的比例关系为v(O_3)≈10~4×v(HO·)≈10~8×v(O_2)。因此UDMH在大气氧化的引发过程中最主要是被O_3氧化,UDMH摘除氢原子后生成中间体(CH_3)_2NN(H)·(IM1)。IM1在大气环境中HO·、HO_2·及O_3作用下都可以转化为NDMA,臭氧参与过程将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NDMA在大气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UDMH) 硝基二甲胺(ndma) 氧化机理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螺旋霉素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文华 马君 +6 位作者 臧文生 张宏周 巩玉荣 戚峰立 苏济功 万剑锋 樊洪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7-1013,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螺旋霉素原料药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的制备使用液液萃取法,先将螺旋霉素溶于硫酸溶液,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待测液。质谱检测使用多反应扫描模式,定量离子对为74.0→44...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建立了螺旋霉素原料药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的制备使用液液萃取法,先将螺旋霉素溶于硫酸溶液,再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待测液。质谱检测使用多反应扫描模式,定量离子对为74.0→44.0,定性离子对为74.0→42.0。在0.25~50μg/L范围内的NDMA质量浓度与响应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8,仪器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260和0.3819μg/L。低、中和高3个水平下的硫酸溶液加标回收率在100.20%~103.07%,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7%~0.72%,螺旋霉素硫酸溶液的加标回收率在103.23%~107.87%,RSD在0.56%~0.64%。方法重复性检测结果RSD为4.25%。螺旋霉素加酸溶解后放置0、2、4和6 h再萃取,检测结果RSD为2.86%。待测溶液放置0~24 h的峰面积RSD为3.14%,NDMA标准品工作液放置0~24 h的峰面积RSD为3.42%。使用该方法在螺旋霉素原料药中检出的NDMA含量均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霉素 n-硝基二甲胺 三重四极杆质谱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分析水样中的N-亚硝基二甲胺 被引量:1
16
作者 Alandra Kahl Darryl Jones +2 位作者 Lisa Lowe Shane Snyder Anthony Macherone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42-2444,共3页
本文使用Agilent 7890A系列气相色谱仪与Agilent 7000B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以正化学电离(PCI)模式开发了灵敏度可达ng·L^(-1)或更低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还为需要采用常规离子阱质谱法分析但又没有离子阱仪... 本文使用Agilent 7890A系列气相色谱仪与Agilent 7000B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以正化学电离(PCI)模式开发了灵敏度可达ng·L^(-1)或更低的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还为需要采用常规离子阱质谱法分析但又没有离子阱仪器的实验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方法的检测限(LOD)达0.20 ng·L^(-1),定量限(LOQ)达0.56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 n-硝基二甲胺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锌还原水中痕量亚硝基二甲胺的效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忠林 韩莹 +1 位作者 杨磊 徐贞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79-1882,共4页
为去除水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污染,研究采用零价锌还原降解水中痕量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效能,考察反应体系中锌粉投量、NDMA初始质量浓度、溶解氧、pH值、反应温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锌可以有效还原降解NDMA,锌粉初始... 为去除水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污染,研究采用零价锌还原降解水中痕量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效能,考察反应体系中锌粉投量、NDMA初始质量浓度、溶解氧、pH值、反应温度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锌可以有效还原降解NDMA,锌粉初始投量为10 g.L-1时,反应14 h后去除率可达99%以上;水中溶解氧和NDMA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不大;pH值和温度对零价锌还原降解NDMA的影响显著,pH值越小,温度越高,反应进行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锌 硝基二甲胺(ndma)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的薄层色谱法测定研究
18
作者 陈泽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7-30,共4页
酱油中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的薄层色谱法测定研究陈泽林(海南大学化工系海口570028)0前言在已知的N─亚硝基化合物中,具致癌作用的约75—80%,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因此,经常全面而有效地检测食... 酱油中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的薄层色谱法测定研究陈泽林(海南大学化工系海口570028)0前言在已知的N─亚硝基化合物中,具致癌作用的约75—80%,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因此,经常全面而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十分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n-硝基二甲胺 n-硝基二乙胺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生成NDMA动力学研究
19
作者 唐丽娜 贾旭 张跃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64-1470,共7页
研究了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N,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动力学.采用隔离法测定得到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而采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中间体的第一步... 研究了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N,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动力学.采用隔离法测定得到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而采用尝试法求解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和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二甲胺盐酸盐与氯胺反应生成中间体的第一步过程,反应物两者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在5,15和25℃下分别为1.5361×10^(-3),1.8707×10^(-3),7.7217×10^(-3)mol^(-1)×min^(-1),反应活化能Ea为51.27kJ/mol.由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数值可以看出温度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所得结果可为含二甲胺基及其同系物与氯胺整体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原水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NDMA生成风险的判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硝基二甲胺 二甲胺 盐酸盐 氯胺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含氮消毒副产物NDMA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楚文海 高乃云 赵世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2-1515,共4页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强烈致癌物质——N-亚硝胺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饮用水氯化消毒之后会产生NDM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消毒副产物NDMA的形成机理,阐述了NDMA样品预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LLE)、固相萃...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强烈致癌物质——N-亚硝胺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饮用水氯化消毒之后会产生NDMA,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消毒副产物NDMA的形成机理,阐述了NDMA样品预处理技术,包括: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和固相微萃取(SPME),并详述了气相色谱、气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等分析方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硝基二甲胺 含氮消毒副产物 预处理 分析技术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