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N,N-二甲氨基)苯基]二叔丁基磷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屈凤波 陈辉 +3 位作者 赵顺伟 张银龙 杨振强 杨瑞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1-1794,共4页
以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与PCl3和吡啶反应生成[(4-(N,N-二甲氨基)苯基)二氯化磷(Ⅰ),然后在CuI和LiBr的催化作用下与叔丁基氯化镁反应制得[(4-(N,N-二甲氨基)苯基)二叔丁基磷(Ⅱ)。产物的结构经^(31)PNMR、~1HNMR和HRM... 以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与PCl3和吡啶反应生成[(4-(N,N-二甲氨基)苯基)二氯化磷(Ⅰ),然后在CuI和LiBr的催化作用下与叔丁基氯化镁反应制得[(4-(N,N-二甲氨基)苯基)二叔丁基磷(Ⅱ)。产物的结构经^(31)PNMR、~1HNMR和HRMS表征。通过考察各步反应条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N,N-二甲基苯胺)∶n(PCl3)∶n(吡啶)=1∶3∶3,110℃反应24 h,Ⅰ的收率为85.3%;n(Ⅰ)∶n(CuI)∶n(LiBr)∶n(叔丁基氯化镁)=1∶0.1∶0.2∶3,40℃反应12 h,Ⅱ的收率为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 n-氨基)苯基)叔丁基 [(4-(N n-氨基)苯基)氯化 N n-基苯胺 催化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二甲氨基苯基)水杨醛亚胺选择性识别氟离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游俊 徐勤娟 +2 位作者 林丽榕 黄荣彬 郑兰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6-240,共5页
以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的水杨醛亚胺衍生物N-(对二甲氨基苯基)水杨醛亚胺(1)为阴离子识别受体,研究了乙腈中受体1荧光对多种阴离子的响应,发现1对氟离子表现出高的响应选择性.乙腈中1的质子转移荧光位于545 nm,加入氟离子后,于... 以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的水杨醛亚胺衍生物N-(对二甲氨基苯基)水杨醛亚胺(1)为阴离子识别受体,研究了乙腈中受体1荧光对多种阴离子的响应,发现1对氟离子表现出高的响应选择性.乙腈中1的质子转移荧光位于545 nm,加入氟离子后,于479 nm处出现1的阴离子荧光.氟离子经由布朗斯特酸碱作用影响受体1的激发态质子转移荧光,实现了双重荧光比率法对氟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对氨基苯基)水杨醛亚胺 氟离子 阴离子识别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岳馥莲 张春晓 +1 位作者 江燕妮 朱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4-1000,共7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co-FA)和p(DMC-co-DMAEMA-coAMPS)。对两种共聚合产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用两种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试验的结果显示,絮凝剂p(DMDAAC-co-FA)在pH^7、投加量...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co-FA)和p(DMC-co-DMAEMA-coAMPS)。对两种共聚合产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用两种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试验的结果显示,絮凝剂p(DMDAAC-co-FA)在pH^7、投加量120 mg·L^(-1)时,CODCr去除率79.2%,色度去除率95.0%;絮凝剂p(DMC-co-DMAEMA-co-AMPS)在pH^7、投加量140 mg·L^(-1)时,CODCr去除率75.3%,色度去除率92.0%。通过对絮凝试验的絮体进行电镜扫描分析,采用非线性数学分形理论盒子法计算絮体形貌的空隙分维数Df,结果表明,絮体形貌的空隙分维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氯化 富马酸 基丙烯酰氧乙基三氯化 基丙烯酸-N n-氨基乙酯 2-丙烯酰胺-2-基丙磺酸 絮体形貌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